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板栗及其加工副产物的活性物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投产面积覆盖广,在加工过程中易产生诸如板栗壳总苞、板栗壳、板栗花、板栗次果等副产物,大量资源常被当作废弃物丢弃,未得到有效利用,造成资源浪费甚至环境污染。板栗加工业存在科技含量低、抗风险能力差、经济实力不足等问题,板栗加工副产物开发问题得到关注。因此,本文从多酚、单宁、黄酮、多糖、原花青素及淀粉分别论述了板栗及其加工副产物的提取方法、结构特点和活性作用及其机制,对板栗加工副产物开发前景进行展望,为探索其新的开发途径提供方向,以期完善板栗加工产业链。  相似文献   

2.
该文概述板栗加工副产物的组成,详述板栗加工副产物在农业种植利用、工业应用、活性物质提取应用、化妆品与食品领域综合利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并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进一步提高板栗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潜力,促进我国板栗产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3.
淡水鱼由于其营养价值丰富,在世界范围内的需求量持续增加。然而,在其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副产物,这些副产物并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造成资源的浪费并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不利于淡水渔业的持续健康发展。鉴于此,淡水鱼加工副产物依据其特性逐步被开发应用。本文对近年来淡水鱼副产物的加工利用及其各类活性研究进行综述。首先介绍加工副产物中常见功能性成分的提取技术与开发,其次分别阐述淡水鱼加工副产物的应用研究,如抗氧化、抗炎、延缓衰老以及在食品加工和储存中的应用,最后对淡水鱼加工副产物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展望,旨在为淡水鱼加工副产物有效成分提取及应用提供参考,进一步提升资源的综合利用潜力,促进我国淡水鱼产业的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4.
芒果皮中功效成分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芒果皮作为加工副产物,在目前的企业中都是作为废弃物丢弃,对环境造成了污染还浪费了资源。综述芒果果皮中富含的膳食纤维、果胶、多酚类等功效成分。膳食纤维用于加工面制品,果胶、多酚等生产食品添加剂,芒果苷及类黄酮开发抑菌产品等。  相似文献   

5.
板栗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对近年来板栗的精深加工技术和综合利用的研究成果进行综述,包括板栗粉、板栗果脯、板栗保健饮料、板栗酒、板栗脆片、板栗面包等精深加工技术以及板栗壳、板栗花、栗苞等副产物的综合利用,以期为板栗深加工产品的市场化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王承瑞 《中国油脂》2021,46(10):121-126
果蔬采后储藏保鲜过程中极易招致微生物侵染而引起腐烂变质,严重影响其货架期与质量安全,因而开发安全、高效、低副作用的天然植物源防腐剂成为研究的趋势。作为油茶籽加工的主要副产物,油茶籽饼粕中含有皂苷类、黄酮类、蛋白多肽类、多糖类、多酚类等多种活性成分,具有较强的抑菌防腐作用。介绍了油茶籽饼粕的抑菌活性成分及其在果蔬储藏保鲜中的应用,并对相关研究工作进行了展望,旨在为油茶籽饼粕活性成分在果蔬储藏保鲜中的应用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板栗加工工艺对挥发性香气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板栗经过不同的加工工艺熟化后会产生不同的风味。文中分别对生板栗,以及煮制、炒制和烤制加工后的板栗进行ATD热脱附以及GC-MS分析,得出不同加工工艺条件下的板栗挥发性香气成分。其中生板栗主要有板栗本身的草本清香香气成分,如乙酸乙酯、己醛、乙酸丁酯、3-甲基-1-丁醇乙酸酯、α-蒎烯和苯甲醛等;炒板栗和烤板栗的特征性挥发物有2-戊基呋喃、3-蒈烯、4-羟基-2-丁酮和2-甲基-四氢呋喃-3-酮;煮板栗中发现了之前未在板栗香气研究中报道过的香气成分螺[2,4]庚-4.6-二烯。  相似文献   

8.
李昊楠 《中国油脂》2021,46(9):44-50
我国海洋生物资源丰富,海产品加工业发展较快,鱼、虾、贝类等加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的副产物,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以及环境的污染。许多海产品加工副产物中含有丰富的磷脂,海洋磷脂由于含有丰富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和二十碳五烯酸(EPA)等多不饱和脂肪酸侧链而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将这些磷脂成分进行高值化利用对减少资源浪费、降低企业成本、增加企业经济效益、改善生态环境等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综述了海产品加工副产物来源磷脂的提取制备、成分分析及生物活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海产品进一步的综合利用和精深加工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我国板栗种质资源分布及营养成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总结了近几年我国板栗的产量、分布和品种群划分情况,收集了38个不同产地、品种板栗的营养成分资料,采用SPSS软件进行差异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不同品种的板栗水分、淀粉、可溶性糖、蛋白质和脂肪的含量差异极其显著。在主成分分析中,选取了前4个主成分对板栗种质资源进行评价,其累计方差贡献率为92.98%;进一步通过聚类分析,将38个品种板栗分为4类,其性状差异较明显。分析结果可为板栗加工的原料选择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板栗、山楂、无花果等系列产品加工进行了系统研究,总结出以板栗为主料,山楂、无花果等为辅料的混合型板栗果酱新产品的加工工艺。填补了我省板栗系列产品中的空白,为板栗资源的开发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11.
我国核桃资源丰富,核桃加工后会产生大量的副产物。对核桃加工副产物的营养成分提取及精深加工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开发核桃精深加工系列产品与有效利用核桃副产物资源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2.
畜禽副产物产量大,蛋白质等营养物质含量高,但利用率低,应用范围有限,造成资源的浪费。我国畜禽加工副产物附加值较低,如果能够提高畜禽副产物的利用率,不但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还可减少环境污染。本文以阐述畜禽副产物蛋白质的研究情况为主,围绕副产物蛋白质的水解、产物的生物活性以及其进行美拉德反应后产物在食品加工工业的应用概况进行综述,为提高畜禽副产物蛋白的利用率,拓宽其应用范围,加强畜禽副产物蛋白质及水解物的深加工利用、新产品开发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3.
This study focuses on the effect of extrusion processing on tannin reduction, phenolic content, flavonoid content, antioxidant and anitimicrobial activity. Extrusion temperature (120 and 140 °C) and feed moisture (25% and 28%) were used on the tannin content, 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activities. Extrusion cooking reduced tannin content up to 78%, and improved antioxidant activity from 12.89% to 21.17% in a concentration dependant manner without affecting its antimicrobial activity that varied from 250 to 500 mg. The time–kill assay confirmed the ability of extruded chestnut to reduce Pseudomonas aeruginosa count below detectable limit that reduced the original inoculum by 3log10 CFU/mL. Overall,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extrusion cooking might serve as a tool for tannin reduction and could improve the antioxidant and antimicrobial properties of chestnut, which might be helpful for chestnut related products in the food industry.  相似文献   

14.
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的高效利用是我国海洋鱼类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中上层鱼类产量巨大、营养丰富,从不同领域研发中上层鱼类及副产品,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实践意义。目前,主要从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中营养成分的角度出发,加工优化食用制品以及提取利用其中的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等,从而研发营养功能制品、医药品及调味品等。本文从鱼糜及鱼糜制品、生物医药及制品、鱼油提取及制品、调味品、休闲食品以及其他制品等方面,综合论述了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高值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广阔的研究方向及发展趋势,旨在有效提高中上层鱼类及加工副产品的附加值,为其更深入的研究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荸荠的资源开发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荸荠是中国特色农产品,产量大,但是保鲜期短,上市产品种类单一,无法满足市场需求。对荸荠近十年来的资源开发利用包括荸荠的贮存保鲜、荸荠果汁及各种饮用品加工工艺、荸荠废弃物的应用方法及其它新的应用方向进行系统的梳理,对荸荠的保鲜及综合利用方面提出展望,旨在为荸荠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立足于青海省丰富的牦牛、藏系羊屠宰副产物资源, 研制开发牦牛、藏系羊屠宰副产物系列产品。方法 借鉴和结合国内外先进的肉品加工工艺和方法, 通过精制、调配、营养强化, 感官指标改进、稳定性试验等工艺过程进行研制。结果 得到牦牛、藏系羊屠宰副产物的熏制、腌制以及汤料等即食系列产品。结论 该类产品形式新颖, 携带方便, 功能属性明显, 食用安全卫生。  相似文献   

17.
大豆加工副产物资源化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豆是我国的大宗粮油作物,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和油脂,营养价值极高。大豆加工利用过程中会衍生大量副产物,其中最常见的有豆渣、豆粕和黄浆水等。副产物蕴含较高的营养价值,但可利用率低且不耐储存。经发酵处理的副产物不仅性质趋于稳定,其各方面品质也能得到明显改善。近年来大豆加工副产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取得了一系列进展,该文从国内外大豆加工副产物的研究可视化分析、发酵工艺、营养价值和其在医药领域的应用四个方面进行了综述,以期为大豆加工副产物资源化高效利用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对竹笋加工过程中副产物功能成分进行了总结,如竹笋预煮水、竹笋压榨汁;对废弃笋头中多糖、膳食纤维、甾醇、游离氨基酸、多酚的提取方法和功能作用机制研究等进行了综述,并指出了未来竹笋加工副产物基础研究及应用领域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