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不同产程阶段的剖宫产术与母婴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1年6月-2015年6月在该院行剖宫产术的产妇120例为研究对象,并根据其不同产程分为:第一产程剖宫产产妇60例为观察组,第二产程剖宫产产妇60例为对照组。监测比较两组产妇的产后总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其新生儿5 min内Apgar综合评分以及各种并发症发生情况,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的产后总出血量、手术时间以及术中术后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5 min内Apgar综合评分以及各种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第一产程行剖宫产相对于第二产程行剖宫产,更有利于母婴健康,减少产妇以及新生儿并发症发生,因此,在临床上剖宫产术应选择合适的产程阶段,尽量指导产妇在第一产程行剖宫产,以利于母婴健康。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进行剖宫产的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取乌兰察布市中心医院2019年7月-2021年7月100例行剖宫产的二次妊娠产妇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包括50例瘢痕子宫产妇(观察组)、50例非瘢痕子宫产妇(对照组),将两组产妇手术指标、新生儿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等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出血量均高于对照组,恶露时间与分娩时间均长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体质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出血量≥240mL、瘢痕子宫形成距二次妊娠<24个月为二次妊娠合并瘢痕子宫产妇发生并发症的主要影响因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二次妊娠产妇中,有瘢痕子宫问题的产妇不仅实施剖宫产手术需要更长时间,造成更多出血,而且术后的并发症风险更高,新生儿状况可能更差,母婴健康与安全需要更加重视,而二次妊娠时间距瘢痕形成时间较短、产前出血量较多等属于产妇并发症多发的危险因素,需要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联合剖宫产术对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围手术期指标、子宫切除率及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9年3月该院收治的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104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2例。两组产妇均行剖宫产术,对照组采用常规止血措施,观察组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比较两组产妇术中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输入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子宫切除率、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发生率、死亡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出生后1 min Apgar评分、5 min 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术中出血量、红细胞悬液输入量均小于对照组(P0.05),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子宫切除率(5.77%)低于对照组的23.08%(P0.05)。观察组DIC发生率(3.85%)低于对照组的17.31%(P0.05)。观察组死亡率(1.92%)低于对照组的15.38%(P0.05)。两组产妇的产褥热、产后出血、切口感染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新生儿出生后1 min、5 min时的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凶险性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产妇在剖宫产术后行双侧髂内动脉栓塞术止血,可有效减少手术出血量,降低产妇子宫切除率,减少DIC和死亡发生,有利于改善母婴结局。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复合全身麻醉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可行性。方法:选择112例准备行剖宫产手术的产妇。56例在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下完成剖宫产手术为对照组。56例在腰硬联合麻醉或硬膜外阻滞麻醉失败的情况下,以咪达唑仑、氯胺酮、琥珀胆碱行复合全身麻醉完成剖宫产手术为观察组。术程监测产妇无创血压、心率、心电图、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新生儿娩出情况及观察新生儿并作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观察母婴安全性的影响。结果:两组间新生儿1min和5min的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诱导至胎儿娩出前观察组平均的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其他各时间段比较收缩压、舒张压和脉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出现母亲或婴儿死亡病例。结论:复合全身麻醉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是可行的,避免了气管插管引起的应激反应,无明显对新生儿呼吸的抑制。母婴的安全性亦可保障。  相似文献   

5.
目的: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产妇剖宫产,观察其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评价瑞芬太尼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剖宫产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患妊娠期高血压疾病需行剖宫产的产妇90例,分成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组(A组)、硬膜外麻醉组(B组)和腰硬联合麻醉组(C组),每组30例。观察3组产妇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参数,评估麻醉效果,观察围手术期不良反应的发生、血管活性药物的使用、胎儿血气情况、胎儿娩出后Apgar评分以及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评分(NBNA)。结果:A组和B组产妇围手术期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流动力学稳定性明显优于C组(P<0.05)。A组和C组产妇麻醉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明显优于B组(P<0.05)。3组新生儿脐动脉血气分析及胎儿娩出后的Apgar评分和NBNA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硬膜外麻醉用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剖宫产术,产妇围手术期的血流动力学平稳,麻醉效果满意,对新生儿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6.
蔡瑾 《中国妇幼保健》2011,26(13):1949-1950
目的:观察不同臀位分娩方式对母婴的临床影响,探讨提高母婴身心健康的臀位分娩方式。方法:按照不同的分娩方式将532例单胎臀位分娩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和剖宫产分娩组,比较两组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及新生儿产后Ap-gar评分情况。结果:剖宫产组的产妇并发症、新生儿并发症及新生儿产后Apgar评分情况好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做好孕期保健,及时发现胎位异常并矫正胎位;臀位分娩时宜适当放宽剖宫产手术指征,分娩方式以择期剖宫产为主,可改善母婴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急诊5 min剖宫产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在西安市第四医院行5 min剖宫产的产妇56例为研究组,2016年行紧急剖宫产的产妇62例为对照组。统计两组围手术期指标,观察两组母婴结局。结果 (1)两组产妇并发症(产后出血、附件损伤、术后转ICU、切口感染、术后发热)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2)研究组决定手术至胎儿娩出时间(decision to delivery interval,DDI)为(4.04±0.52) min,明显短于对照组的(15.44±1.04) min;两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研究组新生儿1 min Apgar评分7分的比例低于对照组,脐动脉血pH值高于对照组(P 0.05);两组5 min Apgar评分7分比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5 min剖宫产能挽救急危产妇及胎儿生命,有效改善母婴结局,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手术的400例患者,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麻醉方法,观察组采用全身麻醉法,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与血流流变学指标和收缩压以及胎儿分娩后0、1、5 min Apgar评分比较。结果:观察组的血流流变学指标和收缩压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后0、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分娩后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8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身麻醉在妊娠合并心脏病产妇剖宫产手术的应用效果显著,可降低产妇患者的血流流变学指标和收缩压,有临床运用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剖宫产时瑞芬太尼全身麻醉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将49例经剖宫产分娩的足月妊娠产妇分为瑞芬太尼全麻组25例和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产妇血流动力学改变、苏醒时间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气管插管时血流动力学参数及苏醒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胎儿Apgar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瑞芬太尼用于剖宫产全身麻醉能减轻产妇气管插管时的应激反应,产妇苏醒快且不影响新生儿Apgar评分。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人工破膜在生殖道B族链球菌(GBS)感染产妇中的应用及对母婴风险的影响。方法选择320例生殖道GBS感染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对照组自然破膜,研究组人工破膜,比较两组产妇产程、剖宫产率、新生儿Apgar评分及产妇围生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第一产程、第二产程、第三产程及总产程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剖宫产率为4.38%,对照组产妇剖宫产率为11.25%,研究组剖宫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产后1 min Apgar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产后5 min Apgar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新生儿黄疸、新生儿肺炎及新生儿GBS感染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产妇胎盘绒毛膜羊膜炎、产褥期感染、产后出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工破膜能够促进生殖道GBS感染产妇产程进展,降低剖宫产率,对母婴安全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1.
郑帅  蔡振  吴啸鸽  陈艳 《中国妇幼保健》2023,(21):4137-4141
目的 分析右美托咪定联合不同剂量罗哌卡因对剖宫产产妇及新生儿血气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金华市中心医院接受剖宫产手术的产妇106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大剂量罗哌卡因,观察组使用右美托咪定+小剂量罗哌卡因。对比两组产妇感觉及运动阻滞时间、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新生儿阿氏评分(Apgar)及多功能监护仪观察不同时间点收缩压(SBP)、舒张压(DBP)和血气分析仪检测新生儿及产妇pH值、氧分压(PO2)、二氧化碳分压(PCO2)水平。结果 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麻醉30 min、麻醉60 min、宫口全开、胎儿分娩时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SBP、DB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感觉及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恢复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运动恢复时间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生儿脐动脉血、产妇pH、PO2水平高于对照组,PCO2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剖宫产产妇使用右美托咪定+小剂量罗哌卡因可有效降低疼痛程度,调节血流动力学水平,改善新生儿及产妇血气指标,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2.
靳凤琴 《工企医刊》2015,(2):1296-1297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以及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4年1月收治的160例剖腹产术后再次妊娠孕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60例中,47例行阴道试产,阴道分娩率为76.60%;113例行剖宫产术,再次剖宫产率为70.63%。剖宫产组的出血量、产褥病的发生率、住院天数均高于阴道产组(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瘢痕子宫与同期非瘢痕子宫的出血量、产褥病的发生率、住院天数、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分娩的产妇,采用阴道试产可降低手术的风险性。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剖宫产中全麻与硬膜外麻醉两种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1年8月-2013年2月行剖宫产术的产妇200例,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分别采用全麻和硬膜外麻醉方式,对比两组手术基本情况、术前术后生命体征变化、新生儿脐静脉和脐动脉血气、新生儿Apgar评分与麻醉不良情况。结果:观察组麻醉至娩出胎儿时间以及手术时间较对照组均相对更少,术前术后产妇的生命体征更稳定;新生儿脐静脉与脐动脉血气均相对更高;观察组较之对照组效果更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与麻醉不良情况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中采用全麻方式整体效果更明显,更利于母婴的健康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试验样本为2018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行剖宫产手术分娩的100例产妇,将采取传统剖宫产手术分娩的50例产妇设为对照组,将采取改良式剖宫产术的50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就两组患者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手术时间、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VAS评分、新生儿Apgar评分均优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6.0%)低于对照组(20.0%),两组对比P<0.05。结论前置胎盘产妇应用改良式剖宫产术分娩,利于预防各类并发症,有助于保障母婴安全。  相似文献   

15.
黄阳琴 《现代养生》2023,(17):1298-1300
目的 探讨巨大儿对孕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 选择医院2020年4月-2022年6月分娩正常体重新生儿的产妇55例为对照组,另选分娩巨大儿的产妇55例为巨大儿组。对比两组产妇分娩方式、孕妇血脂水平、孕妇产后并发症发生率、新生儿并发症发生率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 巨大儿组产妇剖宫产率为89.09%,高于对照组3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产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对照组,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产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6.36%,高于对照组3.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巨大儿组产后1、5、10min新生儿Apgar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巨大儿会增加剖宫产的概率,影响孕产妇的脂代谢,增加产妇及新生儿并发症的风险,降低新生Apgar评分,不利于母婴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中转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价值,观察不同方案的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9年12月在该院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并接受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的42例产妇为观察组,同期在该院阴道试产失败中转剖宫产并接受生理盐水辅助硬膜外麻醉的38例产妇为对照组,回顾性分析两组研究对象临床资料。比较两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感觉阻滞时间及最高阻滞平面;比较两组产妇镇静评分(Ramsay评分),牵拉反应评分及新生儿娩出后1min、5min的Apgar评分;比较两组产妇麻醉前(T0)、切皮时(T1)胎儿取出时(T2)、关腹时(T3)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和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学情况;记录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短于对照组,感觉阻滞时间长于对照组,最高阻滞平面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产妇Ramsay评分和牵拉反应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T1~T3时,观察组产妇HR、MAP水平均低于T0时,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各时点SpO2水平相近,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产妇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右美托咪定辅助硬膜外麻醉在中转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更利于稳定产妇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产妇获得的镇静效果及感觉阻滞效果更好,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剖宫产子宫瘢痕缺损程度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9年5月在医院就诊的剖宫产后子宫瘢痕缺损(PCSD)再次妊娠产妇165例作为观察组,按照PCSD程度分为Ⅰ~Ⅱ度、Ⅲ度两个亚组,同期剖宫产非瘢痕子宫再次妊娠产妇9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不同亚组、观察组与对照组分娩方式及流产、早产、产后出血的发生比例,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胎盘异常(胎盘前置、胎盘粘连、胎盘植入)、新生儿体质量及1 min Apgar评分情况,并对PCSD不同程度与再次妊娠分娩方式及母婴结局的相关性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CSDⅢ度组产妇阴道分娩率显著低于Ⅰ~Ⅱ度组,早产、产后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Ⅰ~Ⅱ度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前置胎盘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质量、1 min Apgar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后PCSD与再次妊娠时阴道分娩呈负相关(P0.05),与早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结论剖宫产子宫瘢痕程度与再次妊娠阴道分娩呈负相关,与早产、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呈正相关。瘢痕子宫对于新生儿体质量、Apgar评分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温液加温仪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保温效果及麻醉恢复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12月于宜春市妇幼保健院行妇科腹腔镜手术治疗的68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温液加温仪。比较两组临床相关指标、体温变化、麻醉恢复指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手术开始后及术毕时体温均低于手术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30 min后、术毕时体温均低于手术即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开始10 min、30 min及术毕时体温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时间、拔管时间、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常规护理干预联合温液加温仪利于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术中维持体温稳定,减少出血量与并发症,缩短麻醉期恢复时间与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布托菲诺复合舒芬太尼自控静脉镇痛(PCIA)对剖宫产术后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1月~2013年11月间在该院行剖宫产并要求术后镇痛的产妇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布托菲诺复合舒芬太尼)和对照组(舒芬太尼),每组各62例。对比两组产妇剖宫产后2天内的镇痛、镇静效果,舒芬太尼用量和有效按压PCIA键次数,不良反应和排气、泌乳时间,观察新生儿娩出3天内的神经行为能力。结果:两组产妇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随时间的延长均逐渐降低,各时间点观察组产妇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产妇各时间点Ramesay评分均处于镇静适宜范围内。观察组产后2天舒芬太尼的用量和有效按压PCIA键次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产妇术后皮肤瘙痒、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产妇术后排气和泌乳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新生儿剖宫产后不同时间段均处于正常水平。结论:布托菲诺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PCIA镇痛效果可靠,镇静适度,不良反应率低,安全性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的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2月在甘肃省妇幼保健院分娩的400例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研究对象,将前次剖宫产再次阴道分娩(VBAC)的100例产妇作为观察组,将300例再次剖宫产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再次妊娠后不同分娩方式对母婴结局的影响。结果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住院时间、产褥期感染以及满意度情况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 05);两组新生儿窒息、感染以及颅内出血等并发症的出现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研究组孕妇羊水污染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前次剖宫产后阴道分娩的新生儿情况及孕妇产后恢复情况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