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通过BIS监测维持一定麻醉深度,比较舒芬太尼与芬太尼在脑血管病介入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60例脑血管病介入治疗患者随机分为舒芬太尼组( A组)及对照组芬太尼( B组)各30例,A组采用舒芬太尼麻醉,B组芬太尼麻醉诱导后插管。通过调整七氟醚吸入量将BIS维持在50~60间观察2组学流动力学拔管时间及并发症。结果:插入和拔管前A、B 2组的MAP、HR无明显变(P>0.05),拔管后B组的MAP、HR波动变化明显(P>0.05),插管拔管后B组的MAP、HR波动变化明显,有5人出现呛咳体动,2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A组患者拔管时无人呛咳体动;2组术毕清醒时间B组延长。结论:和芬太尼相比,舒芬太尼均能有效抑制插管拔管时应激反应,同时舒芬太尼更有利于血流动力学稳定。  相似文献   

2.
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术麻醉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舒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的麻醉效果。方法 选择ASA Ⅰ-Ⅱ级需行人工流产术的患者12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40例。对照组A组单纯静注丙泊酚麻醉下手术,观察组B组为丙泊酚复合芬太尼1ug/kg,C组为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0.1ug/kg。观察并记录平均动脉压(MAP)、脉率(HR)、血氧饱和度(SPO2)及丙泊酚的总用量、术毕清醒时间、术后宫缩痛及其它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与基础值比,A组MAP、HR、SPO2均稍有下降,但无显著性差异;B组中MAP、HR明显下降(P〈0.05);C组HR明显下降(P〈0.05),丙泊酚总用量B组、C组比A组明显减少(P〈0.01),清醒时间C组比A组、B组明显缩短(P〈0.01);术后宫缩痛B组、C组比A组明显减少(P〈0.01)。结论 舒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人工流产手术麻醉安全有效,能减轻患者术后宫缩痛,患者清醒迅速,是较为理想的麻醉方式。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在胃镜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40例患者,随机分为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组(A组)及单纯异丙酚组(B组)。记录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和不良反应变化。结果:A组诱导时间、T1、T2点MAP及术中肢动明显少于B组(P〈0.05),呼吸暂停A组多于B组(P〈0.05),A组病人镇痛的满意程度高于B组。结论:异丙酚复合舒芬太尼用于胃镜检查效果确切、术后苏醒迅速,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七氟醚吸入对上腹部手术麻醉效果和苏醒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俊岭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32):97-97,102
目的比较七氟醚吸人复合舒芬太尼麻醉与丙泊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对上腹部手术麻醉诱导和苏醒的影响。方法80例择期上腹部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七氟醚组(A组)和丙泊酚组(B组),记录各时点的血流动力学、脑电双频指数、麻醉恢复期时间及不良反应。结果两组血流动力学平稳,A组麻醉恢复较B组迅速(P〈0.05)。结论七氟醚复合舒芬太尼麻醉,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维持平稳,术毕苏醒早,是一种安全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静注地佐辛联合表面麻醉在清醒气管插管中的应用。方法60例(ASAI~Ⅱ级)清醒气管插管患者随机分为三组:单纯表面麻醉组(A组)、地佐辛+表面麻醉组(B组)、丙泊酚+芬太尼组(C组)。记录人手术室麻醉前(T0)、气管插管前(T1)、插管即刻(T2)、插管后2min(T3)各时间段MAP、HR、SpO2及捅管不良反应。结果B组与A组、C组比较,T1、T2、T3时MAP、HR明显降低(P〈0.05);B组与C组比较,T1时SpO2升高(P〈0.05):B组与A组、C组比较插管不良反应减少(P〈0.05),插管成功率增加(P〈0.05)。结论地佐辛联合表面麻醉施行清醒气管捅管麻醉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在鼻内镜手术中控制性降压的效果。方法将60例择期行鼻内镜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硝酸甘油组和瑞芬太尼+七氟烷组,各20例。观察3组麻醉前(T0),降压后10(T1)、20(T2)、30(L)及40(T。)min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及术野质量(SSFQ评分),术毕记录3组手术时间、失血量和苏醒时间。结果硝酸甘油组、瑞芬太尼+七氟烷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问均较对照组少伊〈0.05),在T1~T4 4个时点,硝酸甘油组、瑞芬太尼+七氟烷组MAP较对照组低,硝酸甘油组HR较对照组明显增加,瑞芬太尼+七氟烷组HR较对照组和硝酸甘油组明显降低伊〈0.05)。硝酸甘油组SSFQ评分在T1~T3 3个时点优于对照组(P〈0.05),瑞芬太尼+七氟烷组SSFQ评分在降压后T1~T4 4个时点均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T4时点优于硝酸甘油组(P〈0.05)。结论瑞芬太尼复合七氟烷控制性降压技术用于鼻内镜手术,可实现平稳降压,防止反射性心率增快,明显减少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术野质量,是较为理想的降压方法。  相似文献   

7.
沈勤 《中国医药导报》2011,8(34):91-92,121
目的:观察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术后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择期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患者100例,均为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I~Ⅱ级。随机将其分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组(D组)和舒芬太尼组(S组),每组各50例,术后均采用PCEA。镇痛泵药液配方,D组,地佐辛0.3mg/kg+舒芬太尼1p,g/kg+左旋布比卡因3mg/kg;S组,舒芬太尼2μg/kg+左旋布比卡因3mg/kg。两组药液均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记录两组患者术后4、8、12、24、48h的疼痛强度评分和舒适度评分;记录48h内患者自控镇痛(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观察对比两组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以及术后镇痛期间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嗜睡、皮肤瘙痒和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结果:D组患者术后疼痛强度评分显著低于S组(P〈O.05),舒适度评分高于S组(P〈0.05);术后48h内,D组PCA按压总次数和有效按压次数及舒芬太尼的累积用量均少于S组(P〈0.05);术后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和首次肛门排气时间,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D组显著减少(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全子宫切除患者硬膜外自控镇痛,效果确切,可减少舒芬太尼的用量,且并发症少,值得在临床麻醉中选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分别联合舒芬太尼和地佐辛对行择期腰椎手术患者苏醒质量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收治行择期腰椎手术患者共10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50例)和B组(50例),分别采用帕瑞昔布钠联合舒芬太尼和地佐辛方案应用,比较两组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时间、意识恢复时间、拔管时间、不同时间点HR、MAP、SpO2、VAS评分、Ramsay镇静评分、术后躁动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B组患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和意识恢复时间均显著短于A组(P<0. 05);两组患者拔管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HR、MAP及SpO2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麻醉前后VAS评分和Ramsay镇静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患者术后躁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B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P<0. 05)。结论帕瑞昔布钠分别联合舒芬太尼和地佐辛方案用于行择期腰椎手术患者在生命体征稳定性和苏醒质量方面效果相当,但地佐辛辅助应用有助于缩短自主呼吸和意识恢复时间,降低不良反应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9.
目的比较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与单纯舒芬太尼在乳腺癌根治术后静脉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乳腺癌60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采用常规静吸复合麻醉。镇痛方案:A组,术前不予氟比洛芬酯,术后舒芬太尼150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镇痛;B组,术前给予氟比洛芬酯100mg,术后舒芬太尼100μg用生理盐水稀释至100ml进行镇痛。术后随访48h,记录镇痛0(T0)、2(T2)、8(T8)、24(T24)和48h(T48)的视觉模拟评分(VAS)及各种不良反应。结果手术后0h,B组VAS评分明显低于A组(P〈0.05);其余时间点2组患者的术后VAS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B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A组(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复合舒芬太尼应用于乳腺癌根治术后患者镇痛效果良好,可减少舒芬太尼的使用剂量,且不良反应较少。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氟比洛芬酯、地佐辛复合舒芬太尼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方法剖宫产术孕妇18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60例。A组术后静脉自控镇痛配方为氟比洛芬酯100mg、舒芬太尼50μg与地佐辛5mg;B组为舒芬太尼150μg与地佐辛10mg;C组为舒芬太尼100μg与地佐辛15mg。结果3组镇痛效果均确切,A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其他两组(P〈0.05)。3组术后24h按压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比洛芬酯100mg、地佐辛5mg复合舒芬太尼50μg用于剖宫产术后静脉自控镇痛的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依托咪酯乳剂联合地佐辛在心脏病病人的无痛人流中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接受无痛人工流产的心脏病病人60例,随机法分为A、B、C三组,每组各20例。A组采用依托咪酯乳剂+地佐辛麻醉;B组采用丙泊酚+地佐辛麻醉;C组采用依托咪酯乳剂+芬太尼麻醉,记录麻醉前(T1)、注射依托咪酯乳剂和丙泊酚后1 min(T2)、手术开始后1 min(T3)和3 min(T4)、手术结束(T5)时血压、心率、脉搏、氧饱和度;观察麻醉效果和麻醉恢复情况,记录各种不良反应。结果 T2时A、B两组患者比较,A组SBp、DBp、MAp、HR、Sp O2下降幅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2时A、C两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SBp、DBp、MAp、HR下降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Sp O2下降幅度小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三组患者麻醉效果、麻醉恢复情况无明显差别,不良反应统计中A组出现麻醉药物注射痛较B组少及A组出现肌震颤较B组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依托咪酯乳剂联合地佐辛麻醉对呼吸、循环无明显抑制,起效快,代谢迅速、苏醒质量好和不良反应少,更适用于心脏病病人的无痛人流。  相似文献   

12.
徐哲锋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1):132-133
目的观察并比较七氟醚和异氟醚吸人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的麻醉效果。方法120例行择期全子宫切除术的女性患者随机分为七氟醚和异氟醚各60例,麻醉诱导后分别吸入七氟醚和异氟醚麻醉。观察并记录诱导前(T0)、插管5min后(T1)、切皮(T2)、睁眼时(T3)和拔管前(T4)患者的HR、MAP和SpO2。观察并记录患者的睁眼时间和拔管时间。结果七氟醚和异氟醚组T0、T1、T2、T3和T4时刻的HR、MAP和SpO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七氟醚和异氟醚组的睁眼时间分别为(7.2±2.5)min和(12.6±3.2)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组拔管时间分别为(8.7±2.8)min和(14.3±3.6)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七氟醚和异氟醚吸人麻醉用于全子宫切除术麻醉,对患者的生命体征均无明显影响,但七氟醚组术后苏醒时间更快。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在电视胸腔镜(VATS)手术中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电视胸腔镜下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组(S组)和异氟烷复合芬太尼组(Ⅰ组),每组30例。快速诱导插入双腔支气管导管,间歇正压通气(IPPV)。观察麻醉前、气管插管时、插管后5分钟、切皮、术后10分钟及术毕各时点MAP和HR,同时连续监测SpO2、ECG、中心静脉压、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尿量及吸入麻醉药浓度。记录术毕停药后病人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随访记录术中知晓发生率和术后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结果:Ⅰ组在麻醉手术期间MAP和HR较麻醉前有明显的下降(P〈0.05);S组除手术开始时MAP有轻微下降外,其余参数在麻醉期间基本平稳:Ⅰ组的血液动力学变化明显大于S组(P〈0.05)。S组术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呼之睁眼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Ⅰ组(P〈0.05)。两组病人均未出现术中知晓,术后的恶心呕吐发生率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七氟烷复合芬太尼单肺通气麻醉能维持循环稳定,且可控性好,可安全、有效地应用于电视胸腔镜下手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硬膜外复合全身麻醉在重度贫血患者腹腔镜子宫全切除术中气腹对呼吸和循环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重度贫血患者拟行腹腔镜子宫切除术,随机分为单纯全麻组(G组)30例和硬膜外复合全麻组(EG组)30例。于麻醉前10min(T0)、C02气腹后10min(T1)、C02气后30min(T2)及术毕10min(T3)时测量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氧分压(SpO:)、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气道压(Paw)的变化及术后苏醒质量的评估。结果G组T1、T2、L时MAP、HR显著高于T0(P〈0.05);EG组各时点MAP、H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间相比,G组T1时MAP、HR显著高于EG组同时间点;两组T2、L的PETCO2显著高于T0值(P〈0.05);气腹后两组Paw明显上升,与气腹前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EG组术毕即能清醒拔管,完全清醒时间、拔管时间明显短于G组(P〈0.01),EG组术后清醒质量明显优于G组(P〈0.05)。结论全身麻醉复合硬膜外组能更有效地抑制CO2气腹和手术刺激等所致的不良反应,可减少全麻药的用量,术毕患者苏醒快,清醒质量优,可缩短拔管时间。  相似文献   

15.
刘睿  周易 《海南医学》2009,20(7):28-31
目的探讨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输尿管镜下气压弹道碎石术(URSL)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ASAⅠ-Ⅱ级输尿管结石病人106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予七氟醚吸入麻醉(A组)及丙泊酚-芬太尼静脉麻醉(B组)下行URSL。持续监测两组患者HR、MAP、RR,SpO2、PET CO2,记录诱导时间、苏醒时间,观察有无术中呼吸抑制,术后头晕、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结果两组病人麻醉效果均满意,A组术中呼吸抑制较B组少(P〈0.01),术后头晕也较B组少(P〈0.05),但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较B组高(P〈0.01)。两组病人麻醉后MAP均有所下降(P〈0.05),B组术中MAP低于A组(P〈0.05),B组于诱导后出现一过性心率下降(P〈0.05),A组RR、SpO2与PET CO2麻醉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B组麻醉后RR、SpO2较麻醉前下降(P〈0.05),PETCO2较麻醉前升高(P〈0.05)。结论七氟醚吸入麻醉及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用于URSL麻醉效果确切,但丙泊酚-芬太尼全凭静脉麻醉安全性不及七氟醚吸入麻醉。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七氟醚吸入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在小儿手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并与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进行比较.方法:选择因手外伤,行上肢手术的小儿50例,随机分为七氟醚吸入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组(L组)和单纯氯胺酮静脉麻醉组(D组),每组25例,记录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HR)、呼吸频率(RR)、疼痛反射消失时间、麻醉诱导时间、清醒时间及恶心呕吐等术后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L组患儿术中SpO2、HR、RR变化均不显著,而D组患儿HR、RR较术前均明显升高,SpO2明显降低.与D组比较,L组麻醉诱导时间、疼痛反射消失时间、清醒时间均较D组缩短,L组患儿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明显低于D组患儿.结论:七氟醚吸入复合氯胺酮静脉麻醉用于小儿手外科手术的方法安全有效,可操作性强.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对高危老年患者的影响。方法:50例择期下腹部及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联合麻醉组(A组)与静脉麻醉组(B组)两组各25例,分别给予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与OPLAC喉罩通气全身麻醉,记录两组患者麻醉前(T0)、诱导后(T1)、喉罩插管时(T2)、喉罩插管后5min(T3)、拔管时(T4)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麻药用量、清醒时间、拔管时间、Steward苏醒评分以及术后恶心、呕吐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B组比较,A组患者清醒和拔管时间显著缩短(P〈0.05),苏醒评分明显增加(P〈0.05),患者MAP、HR、Sp02的稳定性显著升高(P〈0.05),麻药用量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下降(P〈0.05)。结论:OPLAC喉罩通气全麻联合硬膜外阻滞可以减少麻药剂量,患者意识和呼吸功能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的发生风险减少,更适合高危手术患者。  相似文献   

18.
陈菲  王忠慧 《现代医学》2014,(4):398-400
目的:观察比较地佐辛或芬太尼复合丙泊酚用于宫颈锥切术的麻醉效果和安全性。方法:选取临床诊断为宫颈不典型增生Ⅱ~Ⅲ级、需进行宫颈锥切术的患者9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30例。A组,仅注射丙泊酚进行麻醉;B组,静脉注射地佐辛后给予丙泊酚;C组,静脉注射芬太尼后给予丙泊酚。监测手术前(T1)、手术开始5 min(T2)、手术结束(T3)3个时间点的平均血压(MBP)、心率(HR)、呼吸频率(RR)、血氧饱和度(SpO2)等指标,记录手术丙泊酚用量、术毕苏醒时间、术后15 min疼痛评分(VAS)以及术中体动反应等情况。结果:手术开始后(T2)A、C组的MBP、HR、RR与基础值(T1)比较明显下降(P〈0.05),而B组心血管反应较小。B组体动发生率、VAS和丙泊酚总量明显小于A组(P〈0.05),而B组SpO2〈90%的发生率也明显低于A、C两组(P〈0.05)。结论:地佐辛复合丙泊酚可安全有效用于宫颈锥切术,且麻醉效果优于单独应用丙泊酚,术中呼吸抑制等不良反应较芬太尼复合丙泊酚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参麦注射液预处理能否减轻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激水平。方法:40例手术患者随机平均分为对照组和参麦组。参麦组术前2 d以30 ml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 ml静脉滴注,术前当天在麻醉前30 min滴完。麻醉诱导:咪达唑仑2μg/kg,芬太尼2~4μg/kg,丙泊酚2 mg/kg,维库溴胺0.08~0.1 mg/kg,气管插管后接麻醉机行机械纯氧通气并吸入七氟醚,术中丙泊酚2~4 mg/(kg.h)持续泵注,切皮前静脉滴注芬太尼0.05 mg,术中间断追加,并在手术结束前10min静脉滴注曲马多100 mg。麻醉期间监测时间分为麻醉诱导前(T0),气管插管后5 min(T1),手术开始切皮(T2),拔管后5 min(T3)。各时间点记录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测定血糖浓度(BS)、皮质醇浓度(Cor)。结果:麻醉诱导前两组患者HR、MAP、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T0比较,两组MAP在T1下降,T3时间点升高,对照组T1时点MAP下降较参麦组明显(P<0.05),T3时点较参麦组升高明显(P<0.05)。两组HR在T3时点与T0比较均升高,对照组较参麦组明显升高(P<0.05)。两组SpO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血糖在T1、T2、T3均升高明显(P<0.05),参麦组无明显变化,两组在T1、T2、T3时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参麦组比较,对照组Cor在T1、T2、T3均升高;与T0比较,对照组Cor在T1、T3升高(P<0.05),T2下降,参麦组T2下降,T3升高。结论:参麦预处理较有效的抑制了全身麻醉下全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应激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