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轻型急性胰腺炎(MAP)费用低、疗效好的方法。方法87例病人随机分为2组:复方丹参组为复方丹参和低分子右旋糖酐42例,善宁组为45例。比较两组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住院天数及费用的差异。结果复方丹参组在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复常时间、住院天数与善宁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腹部压痛体征消除时间复方丹参组比善宁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住院费用复方丹参组比善宁组低廉,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治疗MAP疾病临床疗效相似的情况下,复方丹参辅以低分子右旋糖酐比善宁有更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清胰汤联合复方丹参、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疗效。方法选取56例AP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6例)和治疗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生长抑素静脉泵注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入复方丹参静脉滴注及清胰汤鼻饲。观察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血、尿淀粉酶,血钙等生化指标检查,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等。结果 (1)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33.33%、90.00%,明显优于对照组19.23%的痊愈率和80.77%的总有效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2)经过治疗,所有患者血淀粉酶水平降低,血钙水平升高,且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尤以治疗后3~7d更为明显;(3)治疗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血尿淀粉酶和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1,P<0.05);(4)治疗组患者病死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中转手术率和平均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清胰汤、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能减轻胰腺损伤,缩短疗程,减少并发症,降低手术率和病死率,疗效优于生长抑素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3.
魏鲲鹏 《当代医学》2013,(11):151-152
目的探讨复方丹参联合清胰汤、生长抑素治疗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安徽省六安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3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15例。两组患者均接受禁食、禁水,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补充液体纠正电解质紊乱的基础治疗。对照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生长抑素,治疗组在基础治疗上加用复方丹参联合清胰汤、生长抑素。以10d为一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血、尿淀粉酶变化情况及症状缓解时间。结果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尿淀粉酶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组腹痛、腹胀缓解的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丹参联合清胰汤、生长抑素对急性胰腺炎有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地塞米松联合复方丹参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45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地塞米松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 方法:2002-01/2004-12收住SAP患者87例,应用地塞米松并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规范化西医治疗45例,与单纯西医治疗的42例进行了比较,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腹痛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并发症率、中转手术率及病死率. 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腹痛缓解时间(t=4.994, P<0.01)、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t=5.071, P<0.01)及平均住院天数(t=5.496, P<0.01)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χ2=11.943, P<0.01),中转手术率(χ2=1.589, P>0.05)及病死率(χ2=1.497, P>0.05)均下降. 结论:合理应用地塞米松联合复方丹参注射液辅助治疗SAP可显著改善其病程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68例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奥曲肽治疗,观察组给予奥曲肽和清胰汤治疗,对比两组血淀粉酶和CRP水平变化及手术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血淀粉酶均有明显下降,治疗后1周、2周,观察组血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 〈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05);在手术率、病死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方面,观察组较对照组均有优势(P 〈0.05)。结论奥曲肽联合清胰汤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6.
杨燕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10):1213-1214,1217
[目的]探讨清胰汤联合芒硝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至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SAP患者10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给予禁食、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清胰汤鼻饲、灌肠及芒硝外敷治疗。治疗结束后比较两组腹痛腹胀、恶心呕吐、生命体征恢复缓解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等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8.21%,与对照组80.85%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观察指标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胰汤联合芒硝治疗SAP能促进胃肠功能早期恢复,可有效降低感染、腹腔脓肿及假性囊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医生》2020,58(30):18-21
目的探讨中药汤剂活血清胰汤(HQ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恢复的作用。方法 回顾性研究2010 年6月~2014 年6 月本院住院的75 例SAP 患者。其中38 例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37 例(HQD 组)在常规治疗之外接受活血清胰汤治疗。比较两组的死亡率、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高淀粉酶血症持续时间、机械通气、肾功能衰竭、出血、败血症、胰腺假性囊肿、胰腺脓肿、手术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结果 HQD 组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HQD 组高淀粉酶血症和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HQD 组并发症的患者比例较对照组明显降低(45.9% vs.71.1%,P<0.05),尤其是胰腺假性囊肿(10/38 vs.2/37,P<0.05)。未发现中药相关副作用。结论 HQD 治疗SAP 是有效的,能安全和经济地促进SAP 早期康复。  相似文献   

8.
中西医结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34例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善学 《广西医学》2009,31(4):547-549
目的观察柴芍承气汤、复方丹参注射液结合西医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64例SAP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0例,予禁食、胃肠减压,应用抑制胰腺外分泌及抑制胰酶活性制剂,广谱抗生素和支持对症处理;治疗组34例,在上述治疗基础上加用柴芍承气汤和复方丹参注射液,疗程5-7 d。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2%和6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缩短禁食、胃肠减压、症状体征消失、血淀粉酶恢复正常和住院时间方面均短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在内科综合治疗基础上,加柴芍承气汤、复方丹参注射液治疗SAP,能加速肠道功能恢复,减轻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性肠梗阻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11月至2013年3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胰腺炎性肠梗阻患者200例,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治疗前床边辨证,并详细记录有关资料。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清洁灌肠综合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清胰承气汤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体温、白细胞计数、C反应蛋白(CRP)及治疗前腹部CT严重度指数(CTSI)、腹部立位X线片。观察两组有效率,有效患者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血、尿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84.4%,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治疗有效患者比较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排便时间、血淀粉酶(AMY)恢复正常时间、尿淀粉酶(UAMY)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清胰承气汤保留灌肠治疗急性胰腺炎性肠梗阻较单纯西医治疗起效快,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高秀华  李必瑾  乔艳 《河北医学》2008,14(12):1397-1399
目的:对比研究经胃管和高位灌肠不同途径给予生大黄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治疗效果。方法:SAP患者40例随机分为A组(n=20)和B组(n=20),在综合治疗基础上A组给予胃管注入生大黄。B组给予生大黄高位保留灌肠,观察患者腹痛及腹胀缓解、肠功能恢复、血淀粉酶、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及住院天数。结果:灌肠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C-反应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住院天数明显短于胃管注入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但血淀粉酶恢复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生大黄高位保留灌肠途径能有效地控制急性重症胰腺炎,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11.
生大黄联合白蛋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联合使用生大黄液和白蛋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08—2011年广东药学院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科收治的SAP患者50例进行前瞻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和生大黄联合白蛋白治疗组(B组)。A组患者(n=25例)给予常规综合治疗,B组(n=25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大黄粉100g的浸泡液200ml,其中100ml高位保留灌肠,100ml经鼻空肠管注入空肠上段,1次/d,患者恢复自主排便后停药;同时静脉联合使用白蛋白5d。观察2组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部压痛消失时间、胸/腹水情况、平均住院时间、全身炎症反应消退时间及治疗后第5天的APACHEⅡ评分情况。结果B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自主排便时间、腹部压痛}肖失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全身炎症反应消退时间均较A组缩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第5天的APACHEII评分明显改善(P〈0.01)。结论早期联合使用生大黄和白蛋白可减轻重症急性胰腺炎病情,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早期经鼻饲及保留灌肠应用生大黄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大黄治疗组28例和常规治疗组32例,常规治疗组按SAP常规予禁食、胃肠减压、液体复苏、抑酸、应用生长抑素、抗感染及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失衡等治疗;大黄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早期给予生大黄液经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SIRS)改善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大黄治疗组患者的腹痛缓解时间为(6.1±2.1)d,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为(7.2±1.9)d,SIRS改善时间为(8.1±1.3)d,血淀粉酶恢复时间为(9.6±1.3)d,并发症发生率为25%,病死率为3.6%,平均住院时间日为(18.2±9.1)d,均较常规治疗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早期应用生大黄液经胃管注入及保留灌肠治疗SAP可显著改善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腹高压(IAH)危险因素,并评估IAH对SAP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对58例SAP患者采用经尿道膀胱测压法间接监测腹内压值,反复或持续腹内压≥12 mmHg设定为IAH.记录第1个24 h 液体平衡、急性生理与慢性病Ⅱ(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等与腹高压相关性高危因素.根据腹内压值,观察腹内压对患者感染率、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住院时间、血培养阳性率、ICU时间及病死率等预后指标.结果:腹内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第1个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和白蛋白值均是SAP发生腹内压升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IAH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使用、机械通气、急性肾损伤及住院、ICU时间均高于非腹高压患者(P<0.05~P<0.01).结论:入院24 h液体平衡、APACHEⅡ评分、白蛋白值均是SAP患者发生IAH的独立危险因素.及时解除可能引起腹内压升高的危险因素是治疗SAP的重要环节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生大黄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3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患者采取常规治疗方案,治疗组32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给予生大黄浸泡液鼻饲、灌肠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死亡率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生大黄治疗重症胰腺炎疗效显著,能减少住院时间,降低了住院费用,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5.
李富兰  严小琴  颜麒麟 《西部医学》2013,25(7):1007-1008,1011
目的探讨大承气汤联合芒硝外敷治疗急性胰腺炎(AP)并发肠麻痹的疗效。方法 89例AP并发肠麻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按照AP常规处理;治疗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中药大承气汤胃管内注入、灌肠并联合芒硝外敷,观察两组患者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两组患者腹痛腹胀缓解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大承气汤能缩短AP病程,减少并发症,降低住院费用,对治疗AP肠麻痹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置管腹腔灌洗引流术(LPLD)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的临床效果及其预后。方法将37例SAP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随机分为内科组和LPLD组。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相关实验室指标及APACHEⅡ评分;并同时统计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治愈率和相关并发症。结果两组SAP患者治疗后,LPLD组体温、腹痛等临床症状缓解速度明显快于内科组;LPLD组白细胞、血淀粉酶及APACHEⅡ评分下降显著;与内科组比较,LPLD组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两组治愈率无明显差别;两组的腹腔高压持续时间及腹腔感染和脓肿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LPLD能有效缓解SAP患者临床症状,缩短住院时间及降低住院费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是对于该技术的综合评定尚需观察大宗临床病例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采用改良保留灌肠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以延长中药液在肠内的存留时间,减少药液外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需要中药保留灌肠的患者80例,随机分为改良组40例,传统组40例。传统组采用一次性灌肠袋盛装中药液连接12号肛管,按传统要求插入肠内15cm-20cm进行保留灌肠;改良组采用注射器抽取中药液后连接12号吸痰管插入肠内30cm进行保留灌肠。观察记录2组灌肠后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药液外溢情况,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与传统组比较,改良组药液在肠道内保留时间延长(P〈0.01),灌肠药液外溢减少(P〈0.01),治疗总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结论改良中药保留灌肠法能够使中药液在肠内存留时间延长,药液外溢减少,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早期空肠内营养支持疗法在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治疗中应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我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收治的52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营养支持不同分为肠内营养(EN)组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每组各26例,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生化指标、APACHE-Ⅱ评分、住院天数、平均住院费用、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的差异。结果:EN组治疗2周后C反应蛋白和APACHE-Ⅱ评分明显低于TPN组,而血清白蛋白和前白蛋白水平明显高于TPN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患者的住院天数和平均住院费用均明显低于TPN组(P〈0.05),而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对SAP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有助于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9.
靳殿功 《医学综述》2007,13(23):1805-1808
正常腹腔内压力主要是由腹腔内脏器的静水压产生,正常情况下和大气压相近。当腹内压>10mmHg(1mmHg=0.133kPa)时,即为腹腔高压。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定义是任何原因引起腹腔内压非生理性持续升高,达到或超过35mmHg,引起腹腔内脏及腹外系统器官等多器官系统功能损害的临床综合征。急性重症胰腺炎(SAP)可引发腹腔内高压,部分患者(10%)可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的发生,病程凶险,病死率较高。在诊治SAP过程中注意防治腹腔内高压,对提高SAP的临床治愈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