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76 毫秒
1.
间接荧光抗体试验在疟疾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评价IFAT在湖南省疟疾监测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桂东等35个县(市)为调查点,新化等5县(市)为纵向监测点。以食蟹猴疟原虫作抗原,1:20稀释样本血,用IFAT对疟疾的免疫诊断、血清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进行了观察。结果 间日疟抗体阳性符合率99.08%,GMRT62.34,假阳性率0.82%。佳东等35个县(市)疟疾年发病率降至0.1‰以下4—18年以后,IFAT平均阳性率1.65%(670/40676)。新化等5县(市)纵向监测点平均阳性率2.11%(511/24211)。结论 IFAT在间日疟诊断、血清流行病学监测中的敏感性、特异性高;同时表明全省疟疾防治效果巩固。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边境地区 ,元江流域疟疾流行水平 ,以评价其防治效果。 方法 以滤纸干血滴按IFAT常规操作方法进行试验 ,用可逆催化模型R =Y/1-e-rt·r的公式推算年感染概率。 结果  1993~ 1999年边境地区、元江流域全人群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 2 1 60 %和 5 1.0 0 % ,低龄组居民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 15 5 4%和 19 5 2 % ,疟疾年感染概率分别下降 16 98%和 2 0 % ,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边境地区的抗体阳性率高于元江流域。中缅边境 ,中越边境境内全人群抗体阳性率 1999年比 1993年分别下降 0 97%和 3 1 76% ,低龄组居民的抗体阳性率分别下降3 7 95 %和上升 5 88% ,疟疾年感染概率下降 3 7 2 9%和 3 9 2 9% ;境外居民的抗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境内 ,中缅边境的抗体水平高于中越边境。 结论 两边境的抗体水平随年龄的增长而升高 ,境外高于境内 ;低龄组居民的抗体水平的升降与相应发病率的升降相一致 ,且低龄组的疟疾易感性较大。  相似文献   

3.
目的调查中缅边境境外疟疾突发疫情情况,制定防治方案,遏止其向我国边境蔓延。方法用现场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缅甸佤邦第二特区南部地区2006年1—6月疟疾发病人数为14564人,死亡180人。8月5-13日现场调查,在1578发热病人发现疟疾感染病人433人,阳性率27.44%,其中恶性疟238人(7人为混合感染),占54.97%,间日疟195人,占45.03%。结论中缅边境缅甸地区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疟疾易于爆发性流行,经常波及我国边境地区。因此边境卫生防疫部门应对境外输入性疟疾的工作亟待加强和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西双版纳景洪县新开发区疟疾流行情况和居民疟疾抗体水平。方法 全部居民耳垂采血制直径1.2cm滤纸干血滴,按常规IFAT试验方法检测疟疾抗体。结果 检测1215人份,IFAT抗体阳性559人,总阳性率为46.01%,原虫率2.75%。其中1-15岁380人,抗体阳性174人,阳性率45.19%,原虫率3.68%;16-30岁401人,抗体阳性190人,阳性率47.38%,原虫率2.74%;〉30岁434人,抗体阳性195人,阳性率44.93%,原虫率1.84%。结论 西双版纳新开发区疟疾处于较高的疟疾流行之中,应加强新开发区人群的疟疾防治宣教工作,控制流动人口,加强蚊媒防制,防止疟疾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5.
广西30个市县消除疟疾措施与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疟疾流行规律,探讨防治措施与方法,控制疟疾流行,进一步消除疟疾。方法在建立健全市县、乡、村三级灭疟网的基础上,以自然村屯为单位,划分疟区,分类防治。全面防治阶段,按上年疟史率的高低分类防治,采取“三根治、一预防和两喷洒”的综合性措施;基本消灭疟疾阶段,采取血检发热病人为主(县为单位年血栓率10%以上)和重点村屯居民血栓以及血清学监测的“查源拔灶”措施;消除疟疾阶段,以“四热病人”血栓为主(县为单位年血栓率5%以上)和加强血清学的横向监测,进一步肃清残存传染源。结果发病率从1954年228.7/万降至1993年为零;居民血检原虫率从1951~1957年18.74%,降至1980年2.73%及1990年为零。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80年8.21%降至1993年均为零。30个市县考核达标至今已有7~15年来发现当地疟疾病例;儿童间接荧光抗体阳性率为0.05%。结论研究的防治策略与技术措施科学有效,灭疟指标达到消除疟疾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建立中缅双方疟疾联防工作机制,提高双边疟疾防治能力,有效控制中缅边境地区疟疾流行。方法跨国实施疟疾联防,调查境外疟疾流行现状,采取有效防控措施。结果中缅双方建立了疟疾防治协调机制,在缅方边境地区涂片检查发热病人231人,阳性95份,阳性率41.13%,确诊疟疾95例,其中恶性疟55例,间日疟32例,混合感染8例,对现症病人进行了规范治疗;居民带虫率调查439人,阳性43人,阳性率9.79%;媒介监测2户,捕获微小按蚊26只。结论疟疾联防提高了中缅双方疟疾防治技术和应急能力,证实境外疟疾流行态势严峻,联防是控制和减少境外疟疾疫情输入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7.
于1986~1887年连续二年选择海南岛万宁县两个不同类型、采用不同抗疟措施的疟区,应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进行调查观察。三更罗乡采用溴氰菊酯浸泡蚊帐与屋檐滞留喷洒和疟疾经常性管理的抗疟措施后,15岁以下人群抗体阳性率从36.14%下降至2.02%,原虫率和年带虫发病率(API)分别从5.64%、9.29%下降至0.33%、1.50%。而南桥乡单纯采用治疗疟疾病例的措施后,15岁以下人群抗体阳性率从6.12%上升至12.94%,原虫率和年带虫发病率(API)分别从0.97%、1.83%上升至1.85%、3.95%。结果表明:IFAT用于评价疟疾防治效果和疟疾监测是有实际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索适应于我省的血清学疟疾监测模式及可能预示疟疾回升的参考指标,以评估疟疾流行形式和疟疾防治效果,于1983~1993年,用IFAT技术在我省疟疾易流行区进行了血清流行病学监测。现将主要结果概述如下。1 蚊传间日疟志原者以发作后1个月以内的抗体阳性率和阳性滴度为高,发作后2个月时,根治病例的阳性率分别为55.56%和66.67%,最高阳性滴度为1: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粤桂琼流动人口联合管理区广西片1992~2010年疟疾监测结果,评价联防联控措施。方法收集1992~2010年广西片8县(区)当地居民发热病人、流动人口及重点人群疟疾间接荧光抗体(IFAT)监测资料进行流行病学描述和统计分析。结果 19年间广西片共血检当地发热病人78.8万人次,流动人口19.2万人次,两类人群血检阳性率分别为0.003%和0.38%,共检出疟疾病例759例,本地感染病例占总病例的3.69%(28/759),输入性病例占96.31%(731/759)。重点人群IFAT抗体阳性率为0.06%(211/373 825)。结论广西片参加三省疟疾联防19年来,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一直控制在1/万以下,1999年起至今无当地感染疟疾病例和输入继发病例发生,流动人口发热病人血检阳性率从1992年的3.23%降至2010年的0.029%,流动人口疟疾管理与监测措施有效,联防联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20世纪50年代以前,在各主要疟疾流行区均有三日疟的报告,后经坚持不懈的防治,近年来,三日疟在全国非常罕见。云南省边境地区是我国的疟疾高发地区。特别是近年来,由于跨边境务工、经商、旅游等活动的人员往返于境外的三日疟流行区,可能是感染三日疟的原因。2007年10~12月,笔者在云南中缅边境地区的缅甸勐冒县工作期间,先后诊断5例三日疟,现加以总结。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调查临沧中-缅边境境外传染病突发疫情实况,遏制疫情恶性态势向我国境内蔓延。方法 用现场调查、回顾调查和资料收集等流行病学方法进行。结果 缅甸掸邦第一特区果敢县自2003年11月7日至19日通报3个区30个村疟疾发病1392人,死亡125人;镇康县出境调查组及援缅医疗队在果敢县血栓现症及恢复期病人9例中,恶性疟原虫阳性5例;在3个病区血栓发热病人及部分村民151人,阳性率41.7%,其中恶性疟占71.43%(45/63),证实境外突发疫情系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境内镇康、沧源、耿马3县2003年11月疟疾疫情比上年同期分别上升了536.67%、156.67%和38.89%,并在14个村出现疟疾点状爆发。结论 缅甸发生恶性疟为主的疟疾爆发已经波及云南境内;边境地区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亟待加强和提高;切实按照我国传染病防治法对疟疾防治进行规范管理是云南疾控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各监测点疟疾流行情况,考核防治效果。方法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IFAT),以学龄儿童为检查对象,对监测点进行纵向监测,通过学龄儿童疟疾抗体水平分析疟疾流行态势。结果 5个监测点的疟疾抗体阳性率从2005年的5%左右下降到2010年1%以下。结论各监测点的疟疾流行已得到有效遏制,疟疾传播似已阻断,表明我省的抗疟措施得力,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估河南省全球基金疟疾项目(NSA项目)核心指标完成情况,为项目结束后的疟疾消除工作提供依据和指导。方法按照《国家全球基金疟疾项目终期评估方案》,全省159个县(市、区)(包括90个全球基金疟疾项目县)对项目规定指标完成率、关键活动任务完成率、资金执行率和年报告发病率的数据指标进行收集,省项目办对该数据进行审核、汇总和分析。结果2009~2012年,河南省疟疾总发病率逐年下降,但2012年输入性疟疾发病率较2009年上升2.4倍,疟原虫种类呈现多样化。2012年首次实现全省无本地感染病例,较2008年的无本地感染县区比例53.46%(85/159)显著提高(P<0.05)。2009~2012年疟疾病例死亡率分别为0.06%(1/1616)、0.33%(3/896)、0.64%(2/314)、0.64%(1/156)。项目第2年疟疾病例实验室(包括显微镜和疟疾快速诊断试剂即RDT)确诊比例为77.51%,疟疾病例流行病学个案调查率为100%,分别较2009年基线值(45.67%和50.62%)明显提高(P<0.05)。项目第1年和第2年的镜检员培训目标完成率分别为109.6%(1816/1657)和129.75%(2150/1657),“三热”患者血检完成率分别为112.42%(469145/417301)和204.11%(712553/349110)。项目2年累计到位资金29779371.75元,资金总执行率为99.81%。结论河南省疟疾NSA项目整体完成情况良好,实施效果显著,但应继续加强输入性疟疾管理,减少死亡病例的发生,同时强化疟疾镜检技术培训,进一步提高疟疾病例显微镜/RDT确诊比例。  相似文献   

14.
Of all Papua New Guinea provinces, Enga has the largest proportion of people living at altitudes that preclude malaria transmission. However, the first systematic surveys in 1979 showed that malaria was endemic in lower-lying valleys to the north and east of the province. A series of new surveys conducted in both wet and dry seasons showed that these areas remain the main malaria focus in Enga. However, over the last 25 years the risk of malarial infections has increased substantially in areas < 1200 m (from 10% to 37-41%). In these low-lying areas people acquire substantial antimalarial immunity and most infections are asymptomatic. However, people in villages in these areas had significantly lower mean haemoglobin levels (13.0 vs 14.0 g/dl, p < 0.001) than in areas above 1200 m, where overall prevalence rates (0-9%) have not changed much. In areas between 1200 and 1600 m epidemics with parasite prevalence rates in excess of 20% have been found to occur. Malaria was a significant cause of febrile illness only in endemic areas or during outbreaks. Although rarely used, sleeping under a bednet was associated with a significant reduction in risk of malaria infection (adjusted OR = 0.45, p = 0.01). On the other hand, sleeping in garden houses away from the main villages increased the risk of malaria infection (adjusted OR = 1.6, p = 0.03). Malaria control in outlying, malarious areas of Enga province could therefore be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long-lasting impregnated bednets, while at the same time addressing the additional risks posed by the high mobility of many of these populations through targeted health education.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及1-3岁儿童母亲麻疹抗体水平,为海南省制定消除麻疹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10年采取容量比例概率抽样(PPS)和系统抽样方法抽样,调查1-3岁儿童和小学一年级新生麻疹疫苗免疫史,同时采集被调查对象静脉血,检测麻疹IgG抗体,分析不同年龄组儿童麻疹IgG抗体水平差异、免疫史和抗体水平的关系。结果海南省2010年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阳性率达95.7%;接种1针的抗体阳性率为94.1%,接种2针及以上者为97.4%,两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77,P〈0.05)。各市县麻疹抗体阳性率均在92.5%以上;1-3岁和5-7岁两组儿童抗体阳性率分别为95.6%、96.1%,两组儿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15,P〉0.05);1-3岁儿童母亲抗体阳性率为98.1%。结论海南省7岁以下儿童麻疹IgG抗体维持在高水平,已经形成了牢固的保护屏障,有效控制麻疹病毒传播,为海南省2012年实现消除麻疹的目标奠定了极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重庆市当地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为疟疾防治工作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重庆市5个区县,每县随机抽取3个乡,每乡调查中学和小学各1所,每校调查60名学生;每乡再随机抽取3个行政村,每个行政村调查15岁以上居民200名。采取统一的问卷进行疟疾防治知识知晓情况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最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分别为53.48%、62.55%、42.02%、83.71%、27.69%,5项指标不同区县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性别调查对象除对"发生疟疾找医生"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外,不同性别人群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主要症状、疟疾最严重危害、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生对"疟疾传播途径、疟疾最严重危害、发生疟疾找医生、预防疟疾方法"的知晓率高于居民(P<0.05),且以7岁组最高,不同年龄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重庆市人群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率较低,疟疾防治健康教育工作有待加强。  相似文献   

17.
本文报告了在疟疾低度流行区医疗单位疟疾漏诊状况的调查结果,指出了由于医生多年来见不到疟疾病例,缺乏经验或警惕性,致使69.14%的病例漏诊。其中村级诊所漏诊率为87.65%,乡卫生院漏诊率为97.50%,县级医院漏诊率为85.71%,市级及市级以上医疗单位漏诊率为30.77%,可见,提高基层医生疟疾诊断和鉴别诊断的能力,对低疟区的疟疾监测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8.
勐腊县疟区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状况问卷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了解勐腊县疟区居民疟疾防治知识知晓的基线情况。方法在全县不同疟区乡(镇、农场)、村、社中,抽取有代表性的村(点)进行逐户逐人问卷调查。结果抽取调查的3个镇9个行政村14个社的4104人口中共问卷2852人,其对蚊虫传播疟疾、疟疾一般治疗方法、使用蚊帐防护疟疾和服药预防疟疾知识的知晓率分别为9.25%、8.74%、5.47%和2.77%。结论勐腊县疟区居民对疟疾防治知识的知晓率较低,需要做大量的卫生宣教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