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背景:即刻牙种植关闭创口时,由于顶端附着龈的缺损,常用唇侧黏骨膜瓣滑行、自体游离龈组织移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等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进行处理.但目前的研究仅限于临床病例报道,缺少相关动物实验的研究证据.目的:建立即刻种植动物模型,分析唇侧黏骨膜瓣滑行、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自体游离龈组织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对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形态的影响.方法:健康成年杂种犬全麻后拔除下颌双侧第二、四前磨牙,即刻植入BLB种植体.根据手术方式分为4组,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组.3个月后,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自体游离龈瓣移植组、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组行二期手术;2周后烤瓷冠修复,负荷1个月后处死动物,制作带牙周组织的硬组织磨片并进行组织形态学分析.手术前、后均测量各组的龈沟探诊深度、牙龈指数、附着龈宽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所有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均愈合良好.种植体一软组织界面可以形成和天然牙周类似的结合上皮结构.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由于破坏了种植体周围软组织解剖结构,修复效果较差;自体游离龈瓣移植、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移植和二段式种植体一次手术法可有效关闭软组织创口,不影响周围软组织形态;所有组龈沟探诊深度术前后无明显变化,所有组负荷1个月后的牙龈指数均高于术前(P<0.05),唇侧黏骨膜瓣滑行组负荷1月后附着龈宽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01).结果表明即刻种植同期进行适当的软组织处理方法可以取得较好的种植美学修复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在上前牙唇侧骨缺损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7年4月我院收治的单颗上前牙缺失伴唇侧骨缺损患者62例,依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两组均实施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术,对照组以Bio-Oss骨粉实施引导骨再生,观察组以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实施引导骨再生。治疗后随访1年,对比两组种植成功率、种植体唇侧骨厚度变化情况。结果两组种植体愈合状况均较好,种植成功率均为100%;两组种植后即刻到6个月种植体各位点唇侧骨厚度变化量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种植后6~12个月种植体各位点唇侧骨厚度变化量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种植后即刻、种植后6个月种植体唇侧骨厚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种植后12个月种植体唇侧骨厚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上前牙唇侧骨缺损种植同期引导骨再生术中应用富自体浓缩生长因子纤维蛋白液体联合Bio-Oss骨粉不仅能保障种植效果,且可减少种植体唇侧骨吸收。  相似文献   

3.
《中国临床康复》2012,(48):9095-9095
1 纳米胶原基骨修复牙周病及根尖周病骨缺损.详见本刊2012年16卷34期6317页。2 不同软组织处理方式对支抗微种植钉一骨界面的组织学影响,详见本刊2012年16卷17期3073页,3种植体表面处理与骨结合效应:3i种植系统的临床应用.详见本刊2011年15卷21期3877页。4 即刻种植中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的骨组织再生.详见本刊2012年16卷16期2856页。  相似文献   

4.
背景:目前大量的动物实验和临床研究已证实即刻种植和延期种植同样可获得成功的骨结合,但即刻种植是否能够减少或预防拔牙窝牙槽嵴的生理性骨吸收一直是学者们争论的焦点.目的:利用锥束CT测量评估上颌前牙区即刻种植的近期骨组织变化.方法:选取上颌前牙无法保留适合采取即刻种植的患者18例18颗患牙.于种植当天、6个月、1年行锥束CT检查,分别测量距离种植体肩台4,6,8mm处牙槽嵴唇侧骨壁的厚度,以及缺失牙牙槽嵴唇颊侧近、远中骨高度.结果与结论:种植后6个月,牙槽嵴唇颊侧骨板近、远中吸收高度分别为(1.83±0.05) mm和(1.50±0.04) mm,距离种植体肩台4,6,8 mm处牙槽嵴唇侧骨板吸收分别为(1.72±0.30) mm,(1.65±0.26) mm,(1.55±.25) mm;1年后牙槽嵴唇颊侧骨板近、远中吸收高度分别为(0.85±0.04) mm和(0.78±0.05) mm,距离种植体肩台4,6,8 mm处牙槽嵴唇侧水平吸收(0.52±0.20) mm,(0.45±0.16) mm,(0.32±0.15) mm.结果表明即刻种植后唇侧骨壁会发生水平向吸收,但是不影响种植体的骨结合,1年后骨组织吸收基本稳定.  相似文献   

5.
目的 评价前牙美学区即刻种植与即刻延期种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32例患者分情况即刻植人Replace,Straumann TE和Osstem GS种植体共45枚,其中拔牙后立即植入种植体共28枚,对于附着龈较窄、牙龈厚度较薄及根尖周有炎症的患者,在微创拔牙后唇腭侧牙龈“8”字缝合,减小拔牙创,2—4周软组织愈合后再作即刻延期种植。修复完成后,进行定期的临床和放射学检查,观察种植体周围有无阴影,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情况,同时检查软组织愈合情况。结果45枚种植体经6-60个月观察,全部成功,美学效果好,两者之间效果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选择合适的病例,配合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处理在前牙区即刻种植与即刻延期种植均可以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6.
周静  邓蔡  张进锋 《中国临床康复》2013,(25):4715-4720
背景: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属于口腔修复膜材料,因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而被广泛应用。目的:评价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在牙区引导牙种植骨再生的效果。方法:以免疫组化染色后显微镜观察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显微结构和细胞相容性,评价应用在引导骨再生技术中的可能性。对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骨再生的牙种植修复患者进行观察随访,评价成骨效果以及对缺损软组织的影响,并与Bio-Gide生物膜以及博特医用胶原膜等其它修复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与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的显微结构显示其有基底膜面和组织面,基底膜面可见指突结构和毛囊孔,组织面为鳞片状结构,对成骨样细胞的增殖活力和碱性磷酸酶的活性无影响,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临床研究显示在牙种植中应用异种脱细胞真皮基质引导骨再生能够获得良好的骨再生效果,与Bio-Gide生物膜以及博特医用胶原膜引导骨再生的效果无明显差异,并且用于修复骨增量后软组织的不足同样能够获得较好的骨再生效果。  相似文献   

7.
背景:膜引导骨再生技术是利用膜的机械屏障原理,阻挡软组织长入种植体周骨缺损,使成骨细胞在膜下空间中优势生长,形成新骨充填骨缺损。目的:于上前牙种植中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观察其对修复效果的影响。方法:74例单颗前牙种植成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上前牙二期种植,但未行骨增量;观察组采用引导骨再生技术实施上前牙种植,待其种植体初期稳定后植入人工骨粉。于术后当天、种植牙负重6个月、12个月比较2组患者软组织红色美学指数及种植体周围骨水平。结果与结论:2组患者种植牙负重6,12个月红色美学指数值较基线水平比较均明显提高(P<0.05),但2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种植牙负重12个月时,除唇侧龈缘水平和牙槽突外形外,2组患者红色美学指数其余各项指数值较基线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但2组间红色美学指数各项指数值比较(P>0.05)。种植牙负重12个月时,2组患者种植体边缘骨水平值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果说明相比正常骨组织种植修复来说,临床应用引导骨再生技术于上前牙种植中修复可取得较好效果,且两者修复效果无明显差异性。  相似文献   

8.
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海奥口腔修复膜作为可降解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是用于修复口腔黏膜及软组织缺损的材料,由于具有可降解、易于制备、保存时间长、运输和贮存方便、成骨效果好等优点,现在也己开始作为引导骨再生材料用于种植.目的:验证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种植中作为屏障膜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种植术区存在骨缺损的患者72例,均为单颗牙缺失,按随机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博特医用胶原膜和海奥口腔修复膜行"引导性骨再生"技术修复骨缺损.骨移植物均为天博骨粉,术后1,3个月进行X射线检查及临床检查.二期手术时,对新生骨组织量进行评估.结果与结论:二期手术时,72例患者的种植体均已与骨组织形成骨结合,试验组平均骨生长效果为92%,对照组平均骨生长效果为91%,所有种植体均顺利完成种植义齿修复.修复后随访3~24个月,种植体均能成功地恢复咬合功能.结果提示海奥口腔修复膜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效果与博特医用胶原膜相当,在临床上可以作为骨再生引导膜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建立即刻种植动物模型,观察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在即刻种植中引导骨组织再生、促进骨愈合效果. 方法:实验方法:取成年家犬12只,随机编号后分为4个组,在全麻下分别拔除双侧下颌第一双尖牙,制备近中拔牙窝并即刻植入种植体.前3个组分别应用生物玻璃填塞种植体与拔牙窝骨壁之间的间隙,或在种植床上方覆盖生物胶原膜,并尝试两种方法的联合应用,空白组不采用特殊处理.②观察指标:术后观察记录种植床愈合情况.术后4,8,12周分批处死动物并取其下颌骨标本,采用大体观察、X射线、普通光镜组织学方法和扫描电镜方法观察其在种植床中引起的骨组织再生变化过程和骨结合率,统计比较各种方法的成功率. 结果:①即刻种植成功率:总体成功率为95.8%,其中应用生物玻璃填塞种植体周围间隙可以诱导骨组织再生,其成功率均为100%,在种植床上方覆盖生物胶原膜者成功率为91.7%.②诱导骨组织再生作用:单用生物玻璃或两种方法联合应用诱导骨再生效果均较快,8周时表现骨质沉积量明显较多,其成骨呈多中心性,12周时可以诱导再生成熟的骨组织,并使种植体达到骨结合;应用生物胶原膜成骨呈向心性,成骨速度稍慢,12周时可以引导再生成熟的骨组织,并使种植体达到骨结合;空白组12周时在种植体的上部仍有较大部分软组织存在. 结论:在即刻种植中应用生物玻璃和生物胶原膜均可以诱导骨组织再生,促进骨愈合,获得较高的种植成功率;两者联合应用的成骨效果较单独应用生物胶原膜好.  相似文献   

10.
背景:慢性根尖周炎症导致根尖周骨质破坏及缺损并不少见,若不能及时消除炎症终止骨吸收和牙龈组织的破坏,修复根尖周组织缺损,最终将导致牙丧失。脱细胞真皮基质和珊瑚羟基磷灰石在动物实验中常用于修复牙周损伤。目的:评价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两种材料联合修复根尖周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76例慢性根尖周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患者等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采用异体脱细胞基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根尖周组织缺损;对照组患者不植入任何材料。2组患者均行根尖切除及根尖倒充。修复后1周及6,12个月复诊,通过临床症状和×射线片检查评价修复效果。结果与结论:修复1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全部存活,因修整瘘管口周围炎性的肉芽组织导致的牙龈组织缺损已经愈合。在修复12个月后,实验组患者的修复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修复6个月后骨缺损区阴影基本消失,珊瑚羟基磷灰石颗粒间的透射影减小,出现有一定致密度的影像,提示有新骨长入;12个月后珊瑚羟基磷灰石颗粒密度已接近正常的骨组织密度,与正常骨组织之间有密度移行改变,逐渐与牙槽骨形成骨融合。异体脱细胞基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的生物相容性良好。提示异体脱细胞真皮基质与珊瑚羟基磷灰石联合修复根尖周组织缺损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背景:脱细胞真皮(Acellular Dermal Matrix,ADM)具有良好的柔韧性、易丁修剪,制成微粉状皮内或皮下注射后,可见到成纤维细胞的移入及胶原的沉积,目前己被广泛应用于整形修复临床实践.目的:验证脱细胞真皮经改建后作为软骨细胞移植载体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于2003-08/2007-02在北京大学医学部和北京积水潭医院完成.材料:新生小牛的真皮层由北京元亨圣马生物研究所提供;体质量250 g的SD健康成年大白鼠24只,雌雄不限.3月龄的新西兰大白兔36只.方法:①取新生小牛背部真皮组织,进行脱细胞处理,分别用戊二醛和水溶性交联剂进行交联;再用生长因子对其进行纤维表面修饰.②取SD大白鼠,于大鼠脊柱两侧各设计3个长方形皮瓣,分别植入两组交联后的脱细胞真皮基质.术后2,6,12周取出植入物.③取新西兰大白兔,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从其左侧关节面取原代软骨,分离软骨细胞并接种于复合后的ADM上进行培养.将实验组兔右侧后肢造成软骨缺损,植入含有自体软骨细胞的ADM,再将生物胶滴加于载体表面;对照组兔右侧后肢造成软骨缺损后分层缝合伤口.分别于第4,12,24周取材,对照组每次取2只,实验组每次取5只.主要观察指标:①交联效果的比较.②兔软骨缺损修复结果.结果:①经戊二醛交联后的ADM植入大鼠皮下后有强烈的炎症反应,并有组织出血坏死:而经水溶性交联剂交联的ADM的组织相容性较好.②在植入接种有自体软骨细胞的ADM24周后大白兔股关节的软骨缺损修复完好,附和的细胞能够存活且有增殖,ADM本身基本降解.结论:经脱细胞及纤维改建和交联及生长因子修饰的ADM孔隙均匀,组织相容性好,适于细胞黏附及长期生长.ADM胶原支架在兔体内可基本降解,未见排异反应,移植24周后见骨缺损修复.  相似文献   

12.
背景:女性Poland综合征患者同时伴有乳房发育不全甚至不发育,乳房缺失及乳房畸形等,可根据畸形程度实施背阔肌肌瓣转移、脱细胞真皮组织或乳房硅胶假体植入重塑乳房、改善胸部外形。 目的:探索乳房硅胶假体及脱细胞异体真皮在女性Poland综合征患者乳房缺如畸形再造中的应用,评价其早期临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女性Poland综合征患者临床资料,其中单侧(双侧)乳房缺如、患侧(双侧)胸大肌发育不全、胸壁组织量较健侧略差4例,接受乳房硅胶假体植入治疗;单侧乳房缺如、患者胸大肌缺如、肋骨缺如、胸壁软组织菲薄且粘连2例,接受乳房硅胶假体及脱细胞真皮植入联合背阔肌肌瓣转移治疗。 结果与结论:6例植入后4 d时均有水肿,1例切口渗液,均甲级愈合。术后随访1-12个月,3例可触及假体轮廓,1例乳房为中等硬度,均无乳房结节及疼痛,切口瘢痕无增生,乳房外观均匀,无乳房起皱。证实乳房硅胶假体及脱细胞异体真皮辅助女性Poland综合征乳房畸形矫正,操作方便,可减少术中损伤,降低手术难度并减轻患者痛苦,在严格把握适应证的前提下可取得较好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在动物实验的基础上,研究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牙种植体周围炎,以观察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符合牙种植体周围炎诊断标准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牙种植体周翻瓣刮治的同时运用胶原膜覆盖种植暴露面和骨面,观察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情况和种植体的稳固性。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临床观察,发现炎症未复发,种植体稳固性提高,种植体周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再生。结论: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可用于牙种植体周围炎的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为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狗的前磨牙区种植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或纯钛种植体,并手术造成颊侧骨板缺损和感染,然后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进行治疗。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临床观察,种植体周围炎症消失,并且有不同程度的骨组织再生,种植体松动度减小。结论: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治疗种植体周围炎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为提高治疗效果,应重视加强对相关影响因素的控制。  相似文献   

15.
背景:CXCR4与SDF-1构成SDF-1/CXCR4轴,在组织损伤及骨损伤修复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目的:观察分析种植早期大鼠种植体周围骨组织CXCR4蛋白表达及其意义。方法:Wistar大鼠20只,随机分为4组。将阳极氧化种植体植入除空白对照组外所有大鼠左侧胫骨。种植体植入6,12,24h组分别于对应时间点处死大鼠,旋出种植体,截取种植体周围直径约2cm骨组织,空白对照组截取胫骨近骺端直径约2cm骨组织,制备蛋白样品。结果与结论:从大鼠体内取出的各组阳极氧化种植体表面均可见大量的纤维成分附着。种植体植入6,12,24h组CXCR4/β-actin灰度比值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1)。种植体植24h内种植体周围骨组织CXCR4表达量明显上调,提示CXCR4阳性细胞参与种植早期骨组织的修复。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临床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扩大牙种植适应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在拔除狗前磨牙的同时,造成颊侧骨板缺损,即刻种植羟基磷灰石涂层钛种植体或纯钛种植体,并运用胶原膜覆盖颊侧种植体暴露面和骨面,现察种植体周骨组织再生情况。结果:经过一年的放射学和组织学观察,种植体周骨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再生,大多数种植体稳固。结论:应用膜诱导组织再生技术扩大牙种植适应症乃是一种有良好应用前景的可行方法,但对相关因素的控制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异种(猪)脱细胞真皮(Xeno—ADM)修补兔眼巩膜缺损的临床效果及病理组织学变化。方法制作兔局部巩膜缺损模型,用Xeno—ADM进行修补,活体观察动物术后情况及移植物情况,并分别于第2、4周取移植交界处移植物光镜下观察炎症变化、血管化情况及融合情况。结果大体观察未见明显炎症反应及眼球的变形溶解;光镜下2周时可见局部炎细胞浸润,Xeno—ADM与自体巩膜形成局部融合,4周时炎细胞明显减少,Xeno-ADM与自体巩膜完全融合。结论异种脱细胞真皮血管化快、免疫原性低,是一种良好的巩膜替代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