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9例腔内隔绝联合血管旁路移植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护理。结果 29例患者手术均获成功,1例(3.4%)患者术后4小时后发生瘤体破裂死亡,1例(3.4%)患者截瘫,12例(41.3%)患者均出现不同程度的躁动和谵妄,3例(10.3%)患者发热,28例患者经及时的治疗和精心的护理,恢复良好,痊愈出院。结论术前、术后做好心理护理,及时缓解疼痛,严密控制各种诱发危险因素,对术后患者应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变化、肢体活动及血运情况,防止伤口感染,做好躁动和谵妄患者的安全护理,对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血管旁路移植术联合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DebakeyⅢ)手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进行血管旁路移植术联合腔内修复术4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43例患者康复出院,术后死亡2例,内漏3例,截瘫1例,轻瘫1例,人造血管堵塞1例,感染3例,低血压2例.结论 手术后加强对患者生命体征、尿量、肾功能的监测,及对神志、精神障碍、截瘫的观察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17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腔内修复治疗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17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治疗的经验和临床效果.方法:17例急性胸背痛患者经CT动脉造影(CTA)确诊为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依据术前CTA影像资料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结果确认夹层破口位置,选择合适的带膜人工血管支架,在DSA监视下施行带膜人工血管支架移植术.术后1个月和术后6个月~1年行CTA检查,观察手术疗效以及有无内漏、支架移位和塌陷等术后并发症.结果:17手术成功,1 例术后3 d夹层进展为A型,3个月后死亡.无术后截瘫,无内漏、支架移位和塌陷发生.结论:腔内修复术治疗DeBakey Ⅲ型主动脉夹层创伤小,严重并发症少,近期和中期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4.
目的讨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护理。方法 2002年12月~2005年1月,采用TALENT带膜支架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降主动脉夹层病人21例,女2例,男19例, 年龄(56±7)岁。护理积极配合医生治疗,给予足够健康教育、密切注意血压和心率等生命体征。结果 21 例病人共植入22枚覆膜支架。术前血压控制平稳,20例术中无并发症及死亡发生。术后3~6个月螺旋CT 随访,无远期死亡,假腔径缩小并见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径增大,无破裂、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积极认真的护理措施对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手术成功和病人康复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适应证的选择、临床疗效以及探讨并发症的防治原则。方法:采用TALENT带膜支架施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22例(其中1例病因为EhlersDanlos综合征),从发病至手术间隔时间为7h~10年。并发高血压18例,冠心病、心绞痛3例,2型糖尿病1例,脑卒中史2例,并发胸腔积液2例。结果:22例患者共置入23枚覆膜支架。术中无一例死亡。3例术中出现明显内漏,2例予球囊扩张,1例再置入1枚短支架后内漏消失。所有患者主动脉夹层破口均成功隔绝,技术成功率达100%。1例EhlersDanlos综合征患者,在成功隔绝主动脉后出现支架置入所经股动脉、髂外动脉、髂总动脉、腹主动脉广泛血管撕裂,失血性休克,予以抗休克处理及施行急诊人造血管置换术,患者病情好转恢复。术后3~6个月随访,所有患者复查螺旋CT示假腔径缩小并见腔内血栓形成,真腔径增大,无瘤体破裂、内漏及支架移位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具有技术可靠、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成功率高等优点,尤其适用不能耐受传统开胸手术的老年高危患者。施行腔内隔绝术治疗EhlersDanlos综合征的血管并发症、手术并发症及疗效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DeBakev Ⅲ A型主动脉夹层的疗效.方法 选择DeBakey Ⅲ A 型主动脉夹层患者9例,先行保守治疗4周,然后行TEVAR.治疗过程中采用全主动脉64排CTA观察胸腔积液、心包积液、主动脉弓及升主动脉假腔内血栓、降主动脉夹层的变化.结果 术后9例患者均恢复较好,痊愈出院;随访6~30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DeBakey Ⅲ A主动脉夹层患者经保守治疗后行TEVAR治疗有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非外伤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的疗效.方法 对5例非外伤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患者行TEVAR治疗.结果 5例均急诊成功行TEVAR,1例术后第1天放血性胸水后死亡,另4例临床治愈.4例术后随访6~12个月,无不良事件发生.结论 非外伤性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急性破裂行急诊TEVAR可降低患者病死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总结常规急性主动脉夹层的护理经验,在此基础上采取全面干预的护理措施,以提高患者生存率.方法 选取2002年4月至2013年10月在沈阳军区总医院行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的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449例.2010年10月以前为常规护理组210例,其后为强化护理组239例.强化护理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主要采取绝对卧床休息、镇静止痛、控制血压心率、心理护理、营养支持,病情监护及出院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以患者离院时及在以后的随访对两组护理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强化护理组围术期病死率较低,与常规护理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0.84% vs.1.90%,P=0.325).强化护理组随访期间病死率低于常规护理组(2.6%vs.11.3%,P=0.001).强化护理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常规护理组(98.7% vs.80.0%,P<0.001).结论 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正确的护理措施可以降低主动脉夹层患者的病死率,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or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临床经验.方法 回顾性分析134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的原因及随访近、远期效果.结果 术前死亡4例,未手术1例,施行TEVAR 129例,手术操作均成功,部分封堵左锁骨下动脉27例(20.9%),完全封闭左锁骨下动脉12例(9.3%);Ⅰ型内漏13例(10.1%),夹层逆剥为Stanford A型1例,低氧血症23例(17.8%),肾功能衰竭需血液滤过9例(7.1%),术后精神症状37例(28.7%),脑梗死3例.随访2个月~5年,随访110例,随访率85.7%,1例术后1年和1.5年出现支架远端夹层,两次手术植入覆膜支架,部分封闭了腹腔干动脉,1例术后2个月时因肠梗阻在外院行手术治疗,1例术后4年时支架远端发生夹层破裂死亡,1例术后3个月突然死亡.Ⅰ型内漏消失11例,持续存在2例.结论 急诊TEVAR治疗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安全、可靠,近期效果良好,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可进一步改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41例主动脉夹层经皮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前做好心理护理和术前准备,防止瘤体破裂,术后做好呼吸道护理,监测生命体征,做好疼痛的护理、体位与饮食指导及肾功能的监护、术后综合征的护理,观察和预防各种术后并发症的出现。结果 4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接受此种完全经皮方式进行主动脉疾患腔内修复,支架均成功植入,术后动脉瘤搏动消失,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没有发生腹膜后出血、肾功能衰竭、截瘫和内漏、穿刺部位血肿、出血、感染及下肢缺血等并发症。结论对经皮行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提供良好的护理,能促进患者的康复。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主动脉腔内隔绝术(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EVAR)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的技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对近3年江西省人民医收治的21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19例患者均行左锁骨下动脉穿刺,行升主动脉造影,了解主动脉真假腔、夹层裂口及其与重要血管分支的位置关系.切开右侧股动脉置入覆膜血管内支架,封堵原发破口,置入支架后重复造影检查以观察真假腔血流变化、主动脉分支供血的情况.结果 19例患者支架置入定位准确,术后即刻造影显示真腔血流恢复正常.手术成功率100%,无截瘫及瘤体破裂等严重并发症,无围术期死亡.所有患者术后3~6个月复查增强计算机断层扫描,假腔不再显影,支架通畅,无扭曲、移位.结论 EVAR治疗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是安全有效的,但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胸主动脉腔内修复(EVR)治疗胸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5例DeBakeyⅢb型胸主动脉夹层患者行腔内隔绝术。术后对所有患者行CT随访,评价其临床改善程度与真假腔的变化。结果:15例患者全麻下均成功进行了覆膜支架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术中造影显示夹层动脉瘤裂口完全封闭或内漏明显较少。术后1~22个月随访,术后30d内死亡1例,1例术后出现左下肢体运动障碍,余13例无明显术后并发症。结论:胸主动脉腔内隔绝术治疗DeBakey Ⅲb型夹层动脉瘤并发症少,术后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总结局麻术式下行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夹层或动脉瘤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 22例采用在局麻下行主动脉瘤及腔内修复术的患者术后直接送回病房后,对其进行心理护理、血压控制、患肢的观察及切口护理、发热护理、器官供血状况及下肢动脉栓塞的观察和出院指导。结果 22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在局麻下行腔内修复术植入覆膜支架22枚,手术成功率100%(22/22),无内漏,无手术死亡,未发生肾功能衰竭及截瘫。术后造影显示夹层裂口完全封闭且恢复真腔血流。其中有17例术后均有不同程度的中、低度发热,经及时治疗和护理恢复良好。所有患者术后6~8h可下床活动,7~10d出院。结论护士精心和专业的围手术期观察护理是局麻方式下行经皮主动脉腔内修复术患者手术安全和顺利康复的有效保证。  相似文献   

14.
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 是临床一种死亡率极高的心血管危急重症,是由于主动脉中层破裂,血液通过主动脉内膜裂口,进入主动脉壁,造成正常动脉壁的分离形成血管内假腔。根据夹层病变累及范围,可分为Stanford A、B型,病变累及近端主动脉者称为A型 ;病变范围仅涉及左锁骨下动脉开口以远降主动脉称为 B 型。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ro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作为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重要选择,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胸主动脉腔内修复术(throacic endovascular aortic repair,TEVAR)作为治疗 Stanford B 型主动脉夹层的重要选择,已得到全世界的认可。随着微创治疗方式和器具的创新,越来越多的弓部病变可采用微创腔内治疗,近年来,“烟囱”技术、“开窗”技术、分支支架技术的发展使得TEVAR治疗累及主动脉弓部病变成为可能。本文就几种常用处理弓部病变腔内技术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腹主动脉病变腔内治疗的疗效,探讨并发症发生原因及防治措施。方法: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连续性覆膜支架腔内修复术的腹主动脉病变患者224例,其中腹主动脉真性动脉瘤205例,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5例,腹主动脉瘤破裂4例,腹主动脉穿通性溃疡4例,孤立性腹主动脉夹层2例,腹主动脉腔内修复(EVAR)术后二次介入治疗4例;男性206例,女性18例;年龄36~90岁,平均(69.0±9.2)岁。患者出院前,术后1、6、12个月及每年行主动脉CTA检查。统计不同时间段的并发症,计算其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术中无死亡,技术成功率100%。围手术期病死率及主要并发症率分别为0.9%(2/224)和10.3%(23/224)。围手术期主要并发症包括内漏13例、支架移位2例,瘤颈医源性夹层1例,脊髓缺血1例,入路血管损伤2例,外周血管血栓形成3例,严重低血红蛋白血症1例。随访12~48个月,随访期间病死率及并发症率分别为8.9%(20/224)和4.5%(10/224)。随访期间主要并发症包括内漏4例、间歇性跛行3例、外周血管血栓形成或闭塞2例及腹主动脉假性动脉瘤感染复发1例。结论:采用覆膜支架置入腔内修复术治疗腹主动脉瘤安全可靠,但严重并发症不客忽视。严格把握适应证、术前精确测量及术中细致操作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并发症发生。此外,应重视术后定期复查以及时发现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主动脉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作为近年出现的治疗腹主动脉瘤(abdominal aortic aneurysm,AAA)的治疗方式,因其操作简单,疗效显著而广泛应用于临床.而对于主动脉解剖形态复杂的病变,一直是困扰术者的难题.近年来,沈阳军区总医院采用EVAR治疗主动脉疾病580例,尤其对复杂病变采用个体化治疗策略,疗效满意.现将我院于2014年9月25日采用改良的EVAR对1例复杂AAA的报告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计算机断层扫描及影像分析软件评估血流动力学因素对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远端主动脉重建的影响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8年8月于青海大学附属医院接受主动脉腔内隔绝术的200例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学数据,对患者进行定期随访,利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对发生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吻合率88.5%。随访(1.5±0.4)年,随访期内30例(21.8%)患者支架远端主动脉出现负性重建。单因素分析发现假腔有分支灌注、夹层总长度、破口数及内漏影响主动脉重建(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假腔有分支灌注和破口数是患者术后支架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假腔有分支灌注和破口数是影响DeBakeyⅢ型主动脉夹层腔内隔绝术后患者远端主动脉负性重建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腔内修复术(TEVAR)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中、远期疗效。方法: 2001年12月~2009年6月,对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进行血管腔内支架植入治疗患者288(男237,女51)例,年龄21~79(平均51.2)岁。局部或全身麻醉,在 X线透视下将支架型人工血管经股动脉放置在主动脉夹层第1裂口位置,实现腔内修复。应用多排CT等技术进行38个月(6~102月)的随访,观察假腔血栓形成情况、有无内漏、血流动力学变化、移植物位置及形态、内脏动脉供血等情况,评估该方法的安全性及有效性。结果: 全组患者无移植物错放、移位、瘤体破裂、中转手术和截瘫等并发症。围术期死亡6例,分别为:腹腔脏器缺血/再灌注损伤2例、升主动脉逆行夹层1例、夹层破裂1例、心肌梗死1例及死亡原因不明1例。住院期间并发症发生率25.3%,包括术后即刻内漏、发热、肾功能不全、切口感染、肺炎、神经系统并发症、心功能不全、左肱动脉假性动脉瘤、截肢等。随访中共有7例死亡(2.4%),4例患者行二次TEVAR术后治愈。Kaplan-Meier生存曲线显示5年累积生存率达96%。结论: TEVAR术是治疗急性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的一种有效方法,中期疗效满意,患者远期生存状况良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对接受血管腔内修复术的口以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的疗效及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对150例接受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的口以下动脉闭塞性疾病患者予以相应的护理措施,观察其临床预后。结果患者跛行距离入院时平均为(24.00±14.75)m,3个月时提高到(642.00±224.10)m(P=0.004),12个月时为(406.00±155.34)m(P=0.006)。踝肱指数(ABI)入院时为0.60±0.07,腔内治疗3个月后提高到0.84±0.11(P=0.009),6个月时略有下降,为0.78±0.08(P=0.009),12个月时继续下降,为0.70±0.07(P=0.034),但仍略高于入院时的水平。结论腔内修复术结合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治疗效果,促进下肢血供改善,降低严重下肢缺血患者的截肢率。  相似文献   

20.
【摘要】 目的 分析造成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原因,为临床预防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5年1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234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的临床资料。结果 4例发生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1例死亡,1例2017年3月行胸腹主动脉置换术,存活2例均采用保守治疗,并定期复查,目前病情无进展。结论 主动脉血管自身病变、近端锚定区不足、支架头端裸支架对血管壁的损伤是发生逆行性A型主动脉夹层的高危因素,值得我们关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