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首先在硫酸盐溶液中由电镀法制备CoFe2合金薄膜,然后采用阳极氧化法在碱性溶液中氧化CoFe2合金薄膜制备CoFe2O4薄膜,再在空气气氛中、600℃退火3h.用原子分光光度计(AAS)法测量合金中Co2 、Fe2 的含量.由质量法测定铁钴合金薄膜的厚度,研究了电镀CoFe2合金薄膜的工艺条件(电压、时间、温度)对CoFe2薄膜厚度的影响.分别用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AFM)和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观测薄膜的相成分、表面形貌和磁性能.结果表明,制备的CoFe2O4薄膜具有尖晶石结构,退火促进了CoFe2O4薄膜的结晶,降低了饱和磁化强度,但增大了矫顽力.  相似文献   

2.
以钛酸丁酯和金属盐酸盐为原料,采用溶胶-凝胶工艺制备了磁性CoFe2O4/TiO2复合薄膜.通过综合热分析(DSC)、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镜(SEM)、原子力显微镜(AFM)、偏光显微镜(PLM)观测了复合薄膜的相结构和表面形貌,探讨了薄膜的合成机理,采用振动样品磁场计测量样品的磁性.研究发现,溶胶-凝胶法制得的复合薄膜中,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两相组分晶体各自析出长大,CoFe2O4均匀地分布在TiO2网状基体中.样品经800℃退火后得到了平整的CoFe2O4/TiO2磁性复合薄膜,晶粒平均粒径大约为19nm.随着热处理温度的升高,复合薄膜的磁性增强.  相似文献   

3.
使用固相加热法和微波烧结法制备了尖晶石型催化材料CoFe2O4,微波加热合成的CoFe2O4为纳米晶型,结晶良好,产物纯度较高,粒径80~100 nm,以CoFe2O4为催化剂制备的空气电极在碱性条件下,-0.2 V(vs.Hg/HgO)电位,室温且空气气氛中ORR电流密度达153.2 mA/cm2,表现出优越的催化性能。  相似文献   

4.
采用水热法一步合成了Co0.7Fe0.3/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利用粉末X射线衍射(XRD)、透射电子显微镜(TEM)观察了纳米复合材料的结构及形貌。室温穆斯堡尔谱(MS)明显地由对应于尖晶石型钴铁氧体(CoFe2O4)和体心立方钴铁合金(Co0.7Fe0.3)的两组六线谱叠加而成。在室温下,利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材料的磁滞回线,表明Co0.7Fe0.3/CoFe2O4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高的比饱和磁化强度(Ms=84.82A·m2/kg)和矫顽力(μ0Hc=0.15T)。  相似文献   

5.
为了实现钴铁氧体在低磁场下有较高的应变灵敏度,采用Mg2+-Zr4+协同取代的方式,通过固相合成法制备了CoFe2O4磁致伸缩材料,并研究了Mg2+-Zr4+复合取代对材料的微观结构、饱和磁化强度、磁致伸缩性能及应变灵敏度的影响.结果表明,在1300℃烧结的样品均为纯净的尖晶石相,并且随着Zr4+离子取代量的增加,材料的饱和磁化强度与磁晶各向异性常数呈现增大趋势,磁致伸缩系数减小,应变灵敏度先增大后减小.在Mg2+取代量为0.05、Zr4+取代量为0.02时,低磁场域下CoFe2O4磁致伸缩材料的应变灵敏度达到最高值,为4.3×10–9 A/m,可应用于磁传感器等领域.  相似文献   

6.
采用溶胶-凝胶法及微波燃烧法制备CoFe2O4纳米颗粒,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Co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结构.两种方法均制成尖晶石纳米晶材料,同溶胶-凝胶法相比,微波燃烧法可以大大缩短铁氧体生成的时间.但是随微波燃烧时间延长出现了少量非纯相.测量了两种方法制备的CoFe2O4纳米颗粒的穆斯堡尔谱,并且比较了二者的超精细参数.  相似文献   

7.
通过磁控溅射法在Co基非晶薄带(Co66Fe4NiSi15B14)上制备CoFe2O4涂层(镀膜),在75kHz~2.5MHz频率范围内观察其巨磁阻抗效应(GMI)随外加磁场的变化。实验结果显示,在Co基非晶薄带上涂覆CoFe2O4薄膜,可以提高薄带的GMI效应,并且在频率为1.2MHz时,具有CoFe2O4涂层的非晶薄带巨磁阻抗比较无涂层薄带提高了近30%。研究发现,当趋肤效应显著时材料表面粗糙度对GMI效应有较大影响。通过在Co基非晶薄带表面镀膜的方式降低样品表面粗糙度,减小表面退磁场的影响,从而提高了材料的GMI效应。  相似文献   

8.
利用溶胶-凝胶法制备出性能优良的Sr1-xLaxFe12-xCoxO19(x=0~0.5)铁氧体,研究了La、Co掺杂量对铁氧体结构和磁学性能的影响.XRD 结果显示,对x≤0.3样品均得到单一的M相,而x=0.4样品出现了CoFe2O4相,x=0.5样品出现了CoFe2O4相和LaFeO3相.VSM结果显示,在适当的代换量(x=0~0.2)范围,剩余磁感应强度增加,同时矫顽力也增加.x=0.2样品的Br、H-c和?s最大值分别为449mT、562.5 kA/m和68 Am2/kg,与未掺杂样品相比,La3+、Co2+的加入能明显提高样品的综合磁性能.  相似文献   

9.
专利集锦     
《磁性材料及器件》2005,36(6):52-52
一种水基酸性钴铁氧体CoFe2O4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公开号:1413945公开日:2003.04.30申请人:西南师范大学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新的水基酸性钴铁氧体CoFe2O4磁性液体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1)配置FeCl3水溶液、Co(NO3)2水溶液和NaOH水溶液;2)混合;3)反应形成钴铁氧体微粒;4)清洗;5)合成得稳定磁性液体。本方法在磁性纳米微粒的制取至磁性液体的获得没有复杂的微粒特殊处理的中间过程,因此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廉,废弃物较少,有害成分浓度较低。本法制备的磁性液体在生物、医药、工程领域及改造传统产业中具有潜在应用价值。本发明涉及一种稀土…  相似文献   

10.
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ZnCo204一 维纳米纤维前驱体,通过不同的煅烧温度得到纤维结构完整的ZnCo2O4纳米管.通过XRD、SEM和电化学测试等方法对ZnCo2O4材料进行结构和性能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的纳米纤维直径在0.13~0.22 μm之间,且纤维结构完整,表面粗糙,有利于电解液的渗透和储存.在100mA/g...  相似文献   

11.
通过常规陶瓷工艺,结合离子取代,以CaB_2Si_(0.67)O_(5.34)作为助溶剂,添加Co Fe_2O_4铁氧体制备了Ca_(0.218)Sr_(0.43)La_(0.432)Fe_(12)O_(19+δ)永磁铁氧体材料。实验结果显示,在成分相同的情况下,与传统的离子取代相比,以Co Fe2O4的形式添加,更能有效发挥Co2+改善永磁铁氧体磁性能的潜力,所获材料的Br可以提高4%,同时其Hcj可以提高3%。当Co Fe2O4的添加量为7.8wt%时,在空气中1190~1200℃下保温2h烧结,材料的显微结构、密度得到了显著改善,磁性能Hcb为331k A/m,Hcj为416k A/m时,Br可以达到0.458T。  相似文献   

12.
本文使用水热法制备纳米铁酸钴CoFe_2O_4材料,将其在不同温度(350℃、450℃、550℃、650℃、750℃)下焙烧,使用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仪(XRD)、傅里叶红外光谱仪(FT-IR)与氮气吸附仪(BET)对CoFe_2O_4结构进行表征;利用恒电流充放电法对不同温度下焙烧的CoFe_2O_4作为锂空气电池氧气电极催化剂的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表明,水热法制备的CoFe_2O_4属于尖晶石型结构。当电压范围为2.3V~4.5V,电流密度为0.02mA·cm-2,650℃焙烧的CoFe_2O_4催化剂与纯科琴碳混合,作为锂空气电池氧气电极,其表现最佳。首次放电容量为2943mAh/g(电极),过电位为0.95V。与纯科琴碳相比,首次放电容量提高了约6.7倍,过电位降低了0.37V。  相似文献   

13.
CoFe2O4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结构与磁性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用聚乙烯醇(PVA)溶胶-凝胶法制备出CoFe2O4纳米微粉,用X射线衍射(XRD)研究了Co铁氧体纳米颗粒的结构,用振动样品磁强计(VSM)测量了宏观磁性随焙烧温度的变化。随焙烧温度的升高,矫顽力下降,而饱和磁化强度升高。323~873K的变温穆斯堡尔谱测量发现纳米颗粒的磁转变温度TC在793~813K之间,比块体材料的磁转变温度要低。  相似文献   

14.
采用射频溅射法在Si(001)基片上制备了CoFe_2O_4 (CFO)薄膜,分别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X射线衍射仪(XRD)、振动样品磁强计(VSM)进行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随着退火温度的升高,晶粒逐渐增大,在600℃左右退火,晶粒长大受到抑制;M_s和H_c随退火温度的升高都是先增大后减小;薄膜晶粒大小和膜内晶格应力导致垂直膜面方向矫顽力大于平面方向矫顽力.在600℃退火,H_(c⊥)/H_(c∥)值达到了2.72,表明制备的CFO薄膜具有高度垂直各向异性.  相似文献   

15.
Journal of Electroceramics - In this research, hard/soft CoFe2O4/Ni magnetic nanocomposite samples with different concentrations of Ni were successfully produced by a two-step mechanical alloying...  相似文献   

16.
稻秆与煤混燃过程中碱金属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学热力学平衡计算为基础,利用自行设计的立式管式炉结合X射线衍射(X-ray power diffraction,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canning election microscope,SEM)等分析测试手段探讨稻秆与煤在850℃的条件下混合燃烧碱金属K、Na的迁移转化规律。结果表明,碱金属的主要气态组元KCl、KOH、NaCl、NaOH随稻秆含量的增多而增加,且氯化物的析出量大于氢氧化物的析出量;煤中某些矿物组分或元素对K的气相析出有抑制作用,但对Na的抑制作用不明显;灰中K、Na的存在形式直接受原料秸秆含量的影响,稻秆含量为0%和20%时,灰中K以K2O Fe2O3为主,Na则以Na2SO4为主,稻秆含量大于50%时,K2O 2SiO2、Na2SiO3随稻秆含量的增多表现出上升趋势,K2SO4、Na2SO4趋势则相反,原料K还会以KAlSiO4、KAlSi3O8的形式滞留在灰中。  相似文献   

17.
LixMn2O4的组成对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彦彬  刘庆国 《电源技术》2002,26(4):275-277
采用固相反应法合成了不同组成的锂离子蓄电池正极材料LixMn2 O4,并考察了材料组成对其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nLi/nMn比值的提高 ,材料的晶格常数逐渐减小 ,电化学比容量随之降低 ,循环性能明显趋好 ;配比为x =1.0 5的材料倍率特性最好 ,其比容量和平均放电电位随放电倍率提高而降低幅度最小 ;x >1.0 5时的材料即使在 1C下也具有良好的循环性能  相似文献   

18.
MnZn功率铁氧体高频功耗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氧化物陶瓷工艺制备了2~4MHz频段高频开关电源用MnZn功率铁氧体,通过对铁氧体断面显微结构、密度和磁特性的测试,研究了Fe2O3含量对MnZn功率铁氧体功率损耗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晶粒尺寸逐渐减小,常温下3MHz、10mT高频损耗(Pcv)先增大后减小,Fe2O3含量从58mol%增加到59 mol%时,损耗下降非常明显,而在100℃时,铁氧体的剩余损耗逐渐降低,导致总损耗随着Fe2O3含量的增加而减小。随着频率的升高,剩余损耗(Pr)占总损耗的比重逐渐增加,成为损耗的主要部分,而磁滞损耗(Ph)占总损耗的比重逐渐降低,涡流损耗(Pe)所占比重变化不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