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治疗结核病湿热内蕴型盗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结核病湿热内蕴型盗汗患者12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63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抗结核治疗,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基础上加服龙胆泻肝汤。两组均治疗14天,观察盗汗变化情况及缓解时间,并评价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6.83%、82.54%;两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盗汗缓解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对结核病湿热内蕴型盗汗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宋群先 《河南中医》2021,41(2):205-210
冯宪章教授擅用中医四诊八纲、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内治与外治相结合的学术思想指导临床,治疗皮肤科的常见病和疑难杂症,疗效颇佳。龙胆泻肝汤具有泻肝胆实火、清下焦湿热的功效,主治肝胆实火上炎证或肝胆湿热下注证。冯教授认为,带状疱疹病机为虚、瘀、湿、热、毒,病性为本虚标实,急性期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后期则加用益气扶正的药物。湿疹病机与湿、热、虚、瘀有关,急性湿疹以湿热为主,亚急性湿疹以脾虚湿蕴为主,慢性湿疹以血虚风燥、血瘀为主,热重于湿型以龙胆泻肝汤和五味消毒饮加减;湿重于热型以龙胆泻肝汤和除湿胃苓汤加减。皮肤瘙痒症的病因病机为风、湿、热、燥,治以清热除风止痒、清热除湿止痒、滋阴润燥止痒,方选龙胆泻肝汤加祛风止痒药物。除此之外,冯教授将龙胆泻肝汤加减运用于接触性皮炎、玫瑰痤疮、神经性皮炎、结节性红斑、多形红斑、足癣感染、寻常型天疱疮等多种皮肤病辨证为湿热型者,均可取得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3.
总结杜锡贤主任医师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皮肤病的经验。首先阐述龙胆泻肝汤的历代文献论述及临床应用概况,认为龙胆泻肝汤适用于湿热证型皮肤病,临床运用龙胆泻肝汤治疗湿热证型皮肤病时需根据皮肤病的不同类型加减用药,介绍了10类不同皮肤病的加减用药经验。并列举8则医案介绍了临床治疗经验。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54例小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山山  潘明开 《中医药导报》2006,12(6):29-29,40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汤配合抗菌药物治疗急性附睾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急性附睾炎87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2例用喹诺酮类或头孢类抗生素治疗;治疗组54例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4.4%,对照为81.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附睾炎能明显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肛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肛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西药依巴斯汀和复方曲安奈德益康唑,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中药复方龙胆泻肝汤,1剂/日,早晚分服,2次/日;两组均以1周为1个疗程,2个疗程后观察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1.67%,对照组临床总有效率为75.00%,两组临床疗效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龙胆泻肝汤联合西药治疗肛门湿疹的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6.
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56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袁运硕 《陕西中医》2009,30(2):147-148
目的:观察清泻肝火类中药治疗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龙胆草、黄芩、焦山栀、柴胡、泽泻、车前子等)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56例,并设立对照组,采用舒乐安定。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28%,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龙胆泻肝汤治疗肝火扰心型失眠能收到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龙胆泻肝汤[1]加减合板兰根酊雀啄灸治疗肝经郁热型[2]蛇串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临床上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合板兰根酊雀啄灸治疗肝经郁热型蛇串疮36例.结果 6天内临床治愈25例,占69.4%;10天内临床治愈11例,占30.6%;总有效率为100%.结论 龙胆泻肝汤加减合板兰根酊雀啄灸治疗肝经郁热型蛇串疮效果显著,值得开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软胶囊治疗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标准的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66例,给予龙胆泻肝软胶囊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66例,口服扶他林片配合西药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疗效分别为肝经风热型95.3%和73.3%;肝经实热型96.2%和76.9%;肝肾亏虚型80%和70%。前两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后一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龙胆泻肝软胶囊治疗肝经风热型和肝经实热型急性虹膜睫状体炎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9.
针药结合治疗带状疱疹45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夹脊穴加口服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带状疱疹的疗效。方法:将82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5例,采用针刺夹脊穴加口服龙胆泻肝汤治疗;对照组37例,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口服阿昔洛韦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治愈44例,好转1例;对照组患者治愈28例,好转8例,无效1例。两组患者疗效间差别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针刺夹脊穴加口服龙胆泻肝汤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针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火上扰型经行头痛的疗效及护理效果。方法:我科30例肝火上扰型经行头痛患者采取电针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及,临床护理,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治愈19例,好转10例,未愈1例,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电针配合龙胆泻肝汤加味治疗肝火上扰型经行头痛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宫颈炎合并Hpv感染的有性生活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25例,对照组采用保妇康栓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宫颈糜烂缩小程度及Hpv-DNA转阴的情况并评定疗效。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6.0%,对照组为76.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可有效治愈宫颈炎合并Hpv感染患者宫颈炎局部症状,并可提高Hpv的转阴率。  相似文献   

12.
龙胆泻肝汤妇科应用举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胆泻肝汤是临床上常用方剂之一。用于治疗肝胆实火、肝经湿热循经上扰下注诸症。笔者在妇科临床诊治中,以龙胆泻肝汤加减治疗经行目衄、狐惑、带下并痒疹、习惯性流产等病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断:狐惑。治以清热解毒除湿为主,方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龙胆草、柴胡各10 g,炒栀子、黄芩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威伐光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带状疱疹患者60例均予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联合威伐光治疗,治疗2周后评定临床疗效。结果:60例患者中,治愈42例(70.00%),好转16例(26.67%),无效2例(3.33%),总有效率为96.67%。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威伐光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加味龙胆泻肝汤联合复方黄柏液治疗急性、亚急性肛周湿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6例急性、亚急性肛周湿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治疗组采用加味龙胆泻肝汤口服加复方黄柏液外洗治疗,对照组采用氯雷他定片口服加高锰酸钾溶液坐浴治疗,两组疗程均为7d。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2.1%,对照组为72.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加味龙胆泻肝汤口服联合复方黄柏液外洗治疗急性、亚急性肛周湿疹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无明显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龙胆泻肝丸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效果。方法:50例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试验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止痛、营养神经治疗。试验组除采用西药抗病毒、提高免疫力、止痛、营养神经治疗外,加用中成药龙胆泻肝丸治疗。结果:试验组治愈时间比对照组治愈时间短。结论:龙胆泻肝丸治疗肝经郁热型带状疱疹的临床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联合龙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掌跖脓疱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阿维A胶囊配合龙珠软膏治疗,治疗组采用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龙珠软膏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皮损(PPPASI)积分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有效率为80.00%,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PPPASI积分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配合龙珠软膏治疗掌跖脓疱型银屑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7.
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HBV携带28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先礼 《陕西中医》2011,32(9):1114-1115
目的:观察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携带(A sC)的临床效果。方法:龙胆泻肝汤加味(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木通、车前草、虎杖、半枝莲、当归、生地等),采用水煎服治疗本病,30 d为1疗程。观察HBV-DNA及两对半改变情况。结果:28例慢性HBV携带者服用后HBV-DNA及两对半均有改善。结论:加减龙胆泻肝汤治疗慢性HBV有清热解毒利湿的功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加减对对痰火内盛型癫痫患者生活质量和发作情况的影响,分析龙胆泻肝汤治疗癫痫的价值。方法:选取136例痰火内盛型癫痫患者,按照所用药物方案分为西医组(西药治疗)64例和龙胆泻肝汤组(西药治疗联合龙胆泻肝汤加减)72例,在治疗前后对患者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在治疗后对比分析组间临床疗效和癫痫发作情况。结果:用药后,龙胆泻肝汤组中医症状评分、NHS3评分明显低于西医组,发作担忧评分、情绪状态评分、精神状态评分、药物影响评分、社会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评分、总体健康评分、临床总有效率(91.67%)明显高于西医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龙胆泻肝汤组药物不良反应率(16.67%)与西医组(17.18%)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龙胆泻肝汤加减能够减少癫痫发作时间和次数,提升癫痫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在临床治疗中推广此种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刘红  冀建平  陈蕾  廉丽华  李志英 《新中医》2016,48(8):203-205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边缘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方法:将29例32眼肝胆湿热型边缘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4例14眼,予常规局部抗炎治疗;治疗组15例18眼,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疗程为1周,随访1月,观察2组临床疗效及复发情况。结果:治愈率、愈显率治疗组分别为72.22%、94.44%,对照组分别为14.29%、78.57%。2组临床疗效比较,经Fisher精确概率法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口干口苦、咽喉肿痛症状好转率高于对照组(P0.05),失眠、便秘好转率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月,愈显率、复发率治疗组分别为100%、5.56%,对照组分别为85.71%、11.11%,2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辅助治疗边缘性角膜炎近期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20.
邱优丽  杨慧珍 《新中医》2015,47(2):150-151
目的:观察龙胆泻肝汤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复发性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茵病(VVC)临床观察。方法:将复发性VVC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各39例。西医组予以克霉唑栓阴道上药,中西医组患者在西医组基础上加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口服,2组均治疗7天。观察2组临床疗效以及随访期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结束后1周,中西医组临床总有效率为94.87%,优于西医组的76.92%,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中西医组和西医组分别复发4例(10.81%)和9例(30.00%),2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龙胆泻肝汤联合克霉唑栓治疗湿热型复发性VVC的疗效较显著,远期疗效巩固,复发率较低,具有治疗及预防VVC病情复发的双重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