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4 毫秒
1.
目的探讨肿瘤相关抗原p62的自身免疫反应及其在结肠癌中的表达,评估其在结肠癌早期诊断、恶性程度及预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64例结肠癌患者、42例结肠腺瘤患者和30例正常对照者的结肠组织及血清标本,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受检者p62蛋白的表达情况;用ELISA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对血清中p62抗体进行检测;血清抗核抗体(antinuclear antibody,ANA)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方法检测。结果三组患者血清中p62抗体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钟=0.291,B0.003),结肠癌患者血清p62抗体的阳性率为23.4%,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4.8%)和正常对照组(2.9%),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不同结肠组织中p62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钟=0.695,P=0.000),64例结肠癌组织标本中有48例(75.0%)出现p62阳性表达,均高于结肠腺瘤组织(14.3%)和正常对照组织(0.0%),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组患者血清中ANA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r=0.629.P=0.000),ANA在结肠癌组中的阳性率为82.8%,明显高于结肠腺瘤组(21.4%)和正常对照组(17.6%),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其中结肠癌组ANA阳性核型以胞核为主47.2%(25/53),其次是核仁型24.5%(13/53)和胞浆型28.3%(15/53),其核仁和胞浆核型比例均高于对照组和结肠腺瘤组。结论抗p62抗体和ANA的联合检测对于结肠癌的早期诊断、疾病预防和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PTEN、p53和PCNA在大肠癌组织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PTEN、p53、细胞核分子抗原(PCNA)在大肠癌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78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和12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TEN、p53、PCNA的表达。【结果】PTE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96%、50%;p53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是2%、62%;PCNA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无表达,在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3%、73%。PTEN和p53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负相关(r=-0.610,P=0.000).PTEN和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无相关(r=0.145,P=0.207)。p53和PCNA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呈正相关(r=0.370,P=0.001)。【结论】PTEN失表达,p53基因突变和PCNA过表达均参与结直肠癌的发生,联合检测PTEN、p53和PCNA可为结直肠癌预后判断、随访提供参考依据,具有一定,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3.
朱冲林 《江西医学检验》2002,20(5):265-266,318
目的:探讨胃粘膜病变中p16、p53、cyclinD1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和显微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227例胃粘膜病变中p16阳性152例(66.9%);p53阳性25例(11.0%);cyclinD1阳性97例(42.7%)。结论:提示p53蛋白、cyclinD1的过表达和p16 蛋白的低表达在胃粘膜细胞增殖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
背景: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是良恶性细胞增殖的主要区别标准。目的:了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象:来自1996-10/1999-0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保存的胸外科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35块。其中肺癌76块,肺良性疾病59块。肺癌组中患者男56例,女20例;年龄18-74岁。肺良性疾病组中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6-70岁。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p21waf1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法,p53采用微波修复法,增殖细胞核抗原无需抗原修复。①p21waf1和p53阳性染色判断标准:计数连续5个高倍镜视野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以≥10%为阳性,〈10%为阴性。②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判断标准:连续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每个高倍镜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取其平均值,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主要观察指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57/76)和47%(36/76),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0.44&;#177;0.32,0.09&;#177;0.14)。②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③肺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0.51&;#177;0.33,0.30&;#177;0.36)。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无关,而肺良性疾病组织p21waf1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肺癌细胞增殖程度高。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肺癌。肺良性疾病细胞增殖过程中,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3种蛋白作用协调。而肺癌细胞中3种蛋白作用不协调。  相似文献   

5.
夏扬  高颖  徐光  刘静 《中国临床康复》2006,10(25):99-101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p53及DNA聚合酶8的辅助蛋白PCNA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001-01/2005-04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组(患者术前均未经任何辅助性治疗),以痔静脉标本30例作为痔静脉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①两组标本切片均采用DAKO Envisions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处理。切片以体积分数为0.03的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微波法抗原修复,92-95℃于pH6.0枸盐酸缓冲液浸泡10min;室温冷却10min,双蒸水洗涤,pH7.2磷酸盐缓冲液浸泡5min;体积分数为0.1的山羊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封闭,去血清。加入Ⅰ抗,37℃浸泡30min;pH7.2磷酸盐缓冲液冲洗;Envision孵育,37℃下放置30min;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精复染后,脱水、透明、封固。免疫组化阴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Ⅰ抗,其他步骤维持不变,以确认试剂质量及控制染色效果。②p16,p53阳性信号为棕黄色,以内皮细胞浆和/或核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阴性对照除细胞核染成蓝色外,无棕黄色反应物。血管内皮细胞核内见棕黄色颗粒者为PCNA蛋白染色阳性。采用CMIAS高清晰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两组切片p53,P16及PCNA蛋白的表达进行图像检测,测定每个视野下p16和p53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以及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结果:实验选取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痔静脉标本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p53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增生期血管瘤组内皮细胞核内有较多棕黄色颗粒,p53表达强;痔静脉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核内无棕黄色颗粒沉积,p53表达极弱。增生期血管瘤组p53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明显强于痔静脉对照组(6.423&;#177;1.415,1.036&;#177;0.131,P〈0.05)。②两组p16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两组切片组织中除细胞核着色外,部分细胞浆有着色。p16的阳性表达在增生期血管瘤组和痔静脉对照组中基本相同,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241&;#177;0.373和1.206&;#177;0.267。③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的比较:PCNA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光镜下可见核内弥漫分布细小的棕黄色颗粒,这些内皮细胞围成血管腔及团块状,核椭圆,体积较大。增生期血管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痔静脉对照组(67.40&;#177;8.79,38.41&;#177;9.89,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p16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关系不明显。此外PCNA蛋白可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6.
背景细胞周期调控蛋白水平及其相互关系是良恶性细胞增殖的主要区别标准.目的了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情况.设计病例对照.单位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呼吸内科.对象来自1996-10/1999-05武汉大学人民医院保存的胸外科手术和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组织石蜡包埋标本135块.其中肺癌76块,肺良性疾病59块.肺癌组中患者男56例,女20例;年龄18~74岁.肺良性疾病组中患者男42例,女17例;年龄16~70岁.方法用磷酸盐缓冲液代替一抗作为阴性对照.染色步骤按试剂盒说明进行.p21waf1采用高温高压修复法,p53采用微波修复法,增殖细胞核抗原无需抗原修复.①p21waf1和p53阳性染色判断标准计数连续5个高倍镜视野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以≥10%为阳性,<10%为阴性.②增殖细胞核抗原阳性判断标准连续观察5个高倍镜视野,每个高倍镜视野计数100个细胞中胞核染成黄褐色的阳性细胞所占比例,取其平均值,记为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主要观察指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水平.结果①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蛋白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5%(57/76)和47%(36/76),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显著高于肺良性疾病组织(0.44±0.32,0.09±0.14).②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蛋白表达与肺癌临床分期及细胞分化程度无关.③肺鳞癌增殖细胞核抗原标记指数明显高于小细胞肺癌(0.51±0.33,0.30±0.36).④肺癌组织p21waf1和p53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无关,而肺良性疾病组织p21waf1表达与增殖细胞核抗原有相关性.结论肺癌组织p21waf1与p53蛋白表达明显上调,肺癌细胞增殖程度高.肺鳞癌细胞DNA损伤修复能力可能高于小细胞肺癌.肺良性疾病细胞增殖过程中,p21waf1和p53及增殖细胞核抗原3种蛋白作用协调,而肺癌细胞中3种蛋白作用不协调.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检测p53蛋白、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从分子水平探讨p53蛋白、PCNA与胃癌生物学行为及预后的关系,寻找有助于胃癌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方法9l例胃癌组织均取自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手术切除标本,临床病历资料来源于附院信息科,资料以信访、电话或门诊随访方式获得。p53蛋白和PCNA的检测采用SABC法免疫组化染色。结果①9l例胃癌组织中p53蛋白阳性率为62.6%,PCNA强阳性率为65、9%。②p53蛋白表达与肿瘤的大小无关,与浸润深度相关。③PCNA表达与胃癌的大小、浸润深度呈正相关。①p53蛋白、PCNA的表达与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状况呈正相关。⑤p53蛋白、PCNA的表达与胃癌的分化程度、组织类型显著相关。⑥p53蛋白阳性的胃癌患者术后2年生存率明显低于p53蛋白阴性者?PCNA强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术后2年、3年、5年生存率均明显低于PCNA弱阳性表达者。结论p53蛋白阳性、PCNA强阳性表达的胃癌患者预后不良,可用p53蛋白和PCNA作为胃癌预后判断的客观指标,而PCNA比p53蛋白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8.
目的: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抑癌基因p16,p53及DNA聚合酶δ的辅助蛋白PCNA在增生期血管瘤中的表达,及其对血管内皮细胞的影响。方法:实验选取2001-01/2005-04北京世纪坛医院病理科收集的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组(患者术前均未经任何辅助性治疗),以痔静脉标本30例作为痔静脉对照组。患者均知情同意。①两组标本切片均采用DAKOEnvisions二步法进行免疫组化处理。切片以体积分数为0.03的过氧化氢消除内源性过氧化物酶,微波法抗原修复,92~95℃于pH6.0枸盐酸缓冲液浸泡10min;室温冷却10min,双蒸水洗涤,pH7.2磷酸盐缓冲液浸泡5min;体积分数为0.1的山羊血清(磷酸盐缓冲液稀释)封闭,去血清,加入Ⅰ抗,37℃浸泡30min;pH7.2磷酸盐缓冲液冲洗;Envision孵育,37℃下放置30min;二氨基联苯胺显色,苏木精复染后,脱水、透明、封固。免疫组化阴性对照以磷酸盐缓冲液代替Ⅰ抗,其他步骤维持不变,以确认试剂质量及控制染色效果。②p16,p53阳性信号为棕黄色,以内皮细胞浆和/或核染成棕黄色为阳性细胞。阴性对照除细胞核染成蓝色外,无棕黄色反应物。血管内皮细胞核内见棕黄色颗粒者为PCNA蛋白染色阳性。采用CMIAS高清晰彩色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分别对两组切片p53,p16及PCNA蛋白的表达进行图像检测,测定每个视野下p16和p53阳性细胞的平均吸光度以及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结果:实验选取手术切除皮肤增生期血管瘤组织标本36例,痔静脉标本30例,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两组p53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增生期血管瘤组内皮细胞核内有较多棕黄色颗粒,p53表达强;痔静脉对照组血管内皮细胞核内无棕黄色颗粒沉积,p53表达极弱。增生期血管瘤组p53阳性表达的平均吸光度明显强于痔静脉对照组(6.423±1.415,1.036±0.131,P<0.05)。②两组p16阳性表达检测及平均吸光度的比较:两组切片组织中除细胞核着色外,部分细胞浆有着色。p16的阳性表达在增生期血管瘤组和痔静脉对照组中基本相同,平均吸光度分别为1.241±0.373和1.206±0.267。③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的比较:PCNA蛋白阳性表达的细胞光镜下可见核内弥漫分布细小的棕黄色颗粒,这些内皮细胞围成血管腔及团块状,核椭圆,体积较大。增生期血管瘤组PCNA蛋白阳性表达指数明显高于痔静脉对照组(67.40±8.79,38.41±9.89,P<0.01)。结论:抑癌基因p53在增生期血管瘤组织中呈高表达,能够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但p16的表达与血管内皮细胞增殖的关系不明显。此外PCNA蛋白可作为增生期血管瘤的可靠标志物。  相似文献   

9.
PTE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p53和PCNA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PTEN在结直肠癌变过程中可能作用机制,进一步研究结直肠癌中PTEN、p53、PCNA表达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78例结直肠癌及其癌旁组织和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中PTEN、p53、PCNA的表达。【结果】PTEN在正常结直肠黏膜组织、癌旁组织、结直肠癌组织表达阳性率分别为100%、96%、50%。结直肠癌组织中PTEN表达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差异有显著性(P<0.01)。DukesA、B期PTEN蛋白表达明显高于DukesC、D期,差异有显著性(P<0.01)。PTEN表达与p53表达呈负相关(r=-0.610,P=0.01),与PCNA表达无关(r=-0.145,P=0.207)。【结论】PTEN在结直肠癌组织中表达下调,提示PTEN可能在结直肠黏膜细胞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PTEN低表达及p53基因的失活在结直肠癌的癌变过程中起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胃粘膜病变中p16、p53、cyclinD1和PCNA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免疫组织化学(S-P)方法和显微摄像计算机图像分析技术。结果 227例胃粘膜病变中p16阳性152例(66.9%);p53阳性25例(11.0%);cyclinD1阳性97例(42.7%)。结论 提示p53蛋白、cyclinD1的过表达和p16蛋白的低表达在胃粘膜细胞增殖癌变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前列腺癌组织中PCNA、MVD表达与彩超血流检测及临床病理关系。方法:对27例前列腺癌,29例前列腺增生症进行彩色多普勒超声(CDFI)检测,将前列腺内动脉血流显示情况进行分级,计测阻力指数(RI);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相对应标本内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微血管密度(MVD)的表达。结果:在前列腺癌中,PCNA、MVD表达强度与血流分级和病理分化有良好相关性,随血流分级增大和病理分化程度减低呈上升趋势, 转移癌RI、PCNA、MVD高于无转移者。前列腺增生症中PCNA、MVD表达强度、血流分级、RI均明显低于前列腺癌组织,两组各项指标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前列腺癌组织中PCNA、MVD表达与血流检测,可从不同角度反映前列腺癌血管生成情况,为临床诊治和预后评估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12.
胃间质瘤相关基因蛋白及细胞增殖与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胃间质瘤(GST)中p16、p53、c-myc基因蛋白及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S-P方法对71例(GST组织进行p16、p53、c-myc基因蛋白和PCNA检测,并将PCNA的不同表达进行细胞增殖指数(PI)分级。结果 71例GST中p16、p53、c-myc基因蛋白阳性表达率分别为:恶性34.8%、95.7%、100%;交界性45.5%、77.3%、90.9%;良性65.4%、73.1%、65.4%。p16蛋白表达PI分级I、Ⅱ级明显高于Ⅲ、Ⅳ级(P<0.01),存活期<3年的明显低于>3年的(P<0.01)。p16蛋白随肿瘤分化程度和生存率降低,阳性表达率也逐渐下降;而p53、c-myc蛋白及PI分级则相反。p16与p53、c-myc蛋白及PCNA的PI分级有显著负相关性(P<0.05)。结论 p16、p53、c-myc基因蛋白和PCNA的PI分级有助于判断GST的恶性程度和预测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检测宫颈鳞癌细胞凋亡与PCNA比值与宫颈癌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及免疫组化技术对53例宫颈鳞癌石蜡包埋组织进行检测。结果不同分化程度癌组织中细胞凋亡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的阳性率不同。分化程度高,细胞凋亡率高;分化程度低,PCNA阳性率高。同时有细胞凋亡和PCNA阳性表达的低分化最高。结论二者的比值可能是判定宫颈癌预后的一个可靠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正常宫颈、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技术(SP法)检测PCNA在67例宫颈癌、114例CIN、27例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结果]PCNA在宫颈癌组、CIN组及正常宫颈组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1%(59/67)、53.5%(61/114)及14.8%(4/27).其表达水平存在依宫颈癌、CIN、宫颈正常组织依次减弱的趋势(x2=46.791,P<0.05);PCNA表达与组织类型无关(x2=3.691,P=0.158);与宫颈癌FIGO分期、病理分级、三年生存率均有显著相关(P<0.05);LEEP锥切三年后的四种不同结局中的病例在锥切时其PCNA表达差异有显著性(x2=27.159,P<0.05).[结论]PCNA的相对高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密切相关,该基因的相对高表达可能是宫颈癌发生的一个标志;其在CIN中的高表达在指导LEEP治疗CIN时对进一步选择治疗方式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p53、PCNA、VEGF蛋白表达对膀胱癌术后复发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结合p53、PCNA、VEGF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表达探讨膀胱肿瘤术后复发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回顾性分析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膀胱移行细胞癌患者的生存资料,并结合p53、PCNA、VEGF三种肿瘤标志物的表达,采用X2检验或Fisher精确概率法及Cox比例风险模型对p53、PCNA、VEGF三种蛋白表达情况和年龄、性别、临床分期、病理分级、肿瘤数目、术后坚持灌注用药等影响肿瘤复发的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单因素分析表明不同肿瘤病理分级、临床分期、手术方式、p53表达、VEGF表达、肿瘤数目及术后是否坚持灌药间肿瘤复发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后,临床分期(RR=4.162,P=0.001)、p53表达(RR=2.913,P=0.038)、VEGF表达(RR=3.316,P=0.010)作为肿瘤复发的危险因素进入模型,术后灌注化疗(RR=0.217,P=0.000)作为保护性因素进入模型.结论 膀胱肿瘤的临床分期、p53和VEGF是否表达严重影响了膀胱癌预后,术后应坚持灌注治疗以减少肿瘤复发,病理分级也与肿瘤复发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环氧化酶(COX)-2、增殖细胞核抗原Ki-67在前列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收治的前列腺癌患者67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良性前列腺疾病患者81例为对照组。分别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荧光定量PCR检测COX-2和Ki-67水平及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蛋白质印迹法分析2组前列腺组织标本中COX-2和Ki-67蛋白表达灰度值差异。结果观察组COX-2阳性率为71.64%,Ki-67阳性率为67.16%,对照组分别为16.05%、1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774,P<0.05;χ^2=49.716,P<0.05)。观察组COX-2 mRNA相对表达量为1.68±0.51,Ki-67 mRNA相对表达量为0.83±0.15,对照组依次为0.32±0.10、0.12±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476,P<0.05;t=41.633,P<0.05)。观察组COX-2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76±0.15,Ki-67蛋白表达灰度值为0.58±0.1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0.27±0.05、0.16±0.0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20,P<0.05;t=25.145,P<0.05)。COX-2、Ki-67表达水平与前列腺癌患者临床T分期、淋巴结转移及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水平关系密切(P<0.05)。结论COX-2和Ki-67过表达与前列腺癌的发生有关,二者可成为前列腺癌的诊断标志物和潜在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细胞周期蛋白A(cyclin A)和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B细胞性非霍奇金淋巴瘤(B-NHL)中的表达及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5例B-NHL及20例反应性增生淋巴结中cyclin A和PCNA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cyclin A和PCNA在B-NHL中的平均标记指数(1abel index,LI)明显高于反应性增生性淋巴结(生发中心以外的淋巴组织);侵袭性B-NHL中cyclin A的LI和PCNA的LI均高于惰性组;cyclin A与PCNA的表达成正相关。结论 cyclin A和PCNA的高表达与B-NHL的发生发展有关,cyclin A的LI与PCNA LI可以作为衡量B-NHL恶性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