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芦岭煤矿瓦斯地质规律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介绍了芦岭煤矿井田所处区域地质构造、主采煤层特点和应力场等对瓦斯地质特征的控制作用,分析了瓦斯分布特征和瓦斯涌出量及其地质控制,得到煤与瓦斯赋存和突出预测规律,可为治理矿井瓦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研究井田地质构造特征和瓦斯地质赋存规律,可为超前进行瓦斯防治、有效控制煤矿瓦斯突出事故、遏制重特大瓦斯突出灾害提供技术依据。介绍了鹤煤二矿矿井基本情况,通过对矿井瓦斯地质特征、井田地质构造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找出了影响矿井瓦斯变化的地质因素,得出瓦斯地质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3.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棋盘井煤矿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9#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分析了地质构造、煤的变质程度、顶底板岩性、上覆基岩厚度、水文地质条件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相似文献   

4.
瓦斯涌出异常的低瓦斯矿井瓦斯赋存规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瓦斯涌出异常的车集矿瓦斯赋存规律,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多源瓦斯数据融合技术对其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煤层埋深对车集矿瓦斯含量赋存影响最大,不同瓦斯地质单元主控因素不同。选用拟合后R^2〉0.4的瓦斯含量为主要影响因素,利用SPSS软件进行回归分析,获得第Ⅰ及Ⅱ瓦斯地质单元瓦斯含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经显著性水平检验及模型验证可知,所获结论能较好地反映煤层瓦斯含量赋存规律。  相似文献   

5.
安泰煤矿瓦斯地质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鑫  张玉贵 《中州煤炭》2010,(3):12-13,18
通过收集、整理多年来安泰煤矿大量的瓦斯地质资料,分析了影响井田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地质因素、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阐述了影响煤层瓦斯形成、赋存和运移的主要因素。认识和掌握煤层瓦斯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收集、整理多年来河南省某煤矿大量的瓦斯地质资料,分析影响井田煤层瓦斯含量的主要地质因素、煤层瓦斯的赋存特征和分布规律,阐述了影响煤层瓦斯形成、赋存和运移的主要因素,更好地认识和掌握煤层瓦斯含量及其变化规律,对煤矿的安全生产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依据龙山矿实际瓦斯地质资料,运用瓦斯地质理论和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研究了煤层瓦斯含量分布特征和矿井瓦斯涌出特征,并分析了地质构造、埋深和顶底板岩性等地质因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对该矿瓦斯防治和安全生产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芦岭煤矿瓦斯地质特征及与突出的关系分析,总结出矿井瓦斯地质特征,即瓦斯的赋存受地质条件控制,地质构造和构造煤是引发煤与瓦斯突出的主要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防治煤与瓦斯突出的相关对策。  相似文献   

9.
基于地质构造、井田地质条件、煤层变化和应力场等对瓦斯地质特征的控制作用,对芦岭煤矿瓦斯的保存条件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区域构造是影响芦岭井田8煤瓦斯赋存和运动的全局主导因素;瓦斯赋存和涌出条件同时受到井田小构造、8煤层煤体结构、煤厚及其变化的控制和影响.  相似文献   

10.
煤层的瓦斯赋存及分布条件主要由聚煤期前后的沉积环境及其演化过程、区域性及局部地质构造条件所控制,矿区、煤矿直至煤层范围内的沉积环境及构造条件受到整体的沉积体系、地质演化过程及板块构造所控制。利用全国瓦斯地质信息平台,从各级别的沉积环境、瓦斯地质以及各煤矿区煤矿基本情况专题图,对瓦斯赋存及分布进行探讨性分析及评价,实现了对地质沉积在沉积、层序地层演化、构造等进行时空上的图形及关联信息综合展现,并通过对大构造区域范围到煤层局部范围内影响煤矿区瓦斯赋存因素的综合分析,有效地对煤层瓦斯赋存特征进行探讨性的预测评价。  相似文献   

11.
淮北矿区构造演化对瓦斯赋存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分析淮北矿区瓦斯与地质资料的基础上,运用瓦斯赋存构造控制理论,研究了淮北矿区构造及其演化对瓦斯赋存的影响。研究表明:淮北矿区瓦斯赋存严格受构造控制,主要受EW向、NE-NNE向和徐宿弧形构造控制。EW向构造对瓦斯赋存的影响较小;NE-NNE向构造是影响淮北矿区瓦斯赋存的主控构造;徐宿弧形构造(安徽段)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呈现出两翼煤与瓦斯突出严重,中部煤层严重风化的特征。  相似文献   

12.
为了研究淮南煤田瓦斯赋存特征,运用瓦斯赋存构造逐级控制理论,以淮南煤田为例,揭示了淮南煤田—潘谢矿区—潘一矿三级瓦斯赋存逐级构造控制特征。结果表明,淮南煤田构造特征主要受EW向、NE-NNE向、NW-NWW向的控制,这种构造特征同时也影响着矿区和井田内部断层的展布及其瓦斯赋存特征,即区域板块构造运动及其演化,奠定了淮南煤田区域性高瓦斯的基础,潘谢矿区内次一级构造控制着不同范围的瓦斯分布,对于潘谢矿区内的潘一矿而言,区域构造控制下的大断层F4和F5将其分为3个瓦斯地质单元,每个单元内部瓦斯赋存分异特征及构造煤发育范围又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3.
地质构造对王行庄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地质构造控制理论分析了王行庄井田的瓦斯赋存特征,初步总结了王行庄井田的瓦斯地质规律。针对二1煤层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指出地质构造复杂、煤层埋藏深度变化大和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是影响王行庄矿煤层瓦斯赋存规律的主要因素,为瓦斯防治工作提供了依据,对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地质控制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运用瓦斯地质理论,以平顶山矿区八矿为研究对象,基于地质构造对区域、矿区和井田瓦斯赋存的控制特征,研究了三级构造对平顶山八矿突出煤层瓦斯赋存的地质构造逐级控制特征。研究表明:区域构造奠定了平顶山矿区高瓦斯的基调;矿区构造将平顶山矿区划分为东西2个瓦斯赋存单元,瓦斯赋存以李口向斜呈轴对称分布;井田构造控制着矿井突出煤层的瓦斯赋存和构造煤分布,造成煤层瓦斯突出危险呈条带分布,合理划分出煤与瓦斯突出发生有利地带。  相似文献   

15.
瓦斯是气态地质体,是地质成因的产物,地质构造和含煤地层的历史演化控制了煤层瓦斯的生成条件和保存条件。文章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结合郭二庄矿瓦斯地质特征,运用区域构造演化理论和构造逐级控制理论,分析了区域构造特征及对矿区、矿井地质构造的控制,初步总结了煤层瓦斯地质规律。随着开采深度的增加目前的低瓦斯矿井极可能升级为高瓦斯矿井或煤与瓦斯突出矿井,对矿井瓦斯灾害防治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成庄矿3#煤层瓦斯赋存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分析成庄矿3#煤层瓦斯含量值与井田地质构造关系,运用地质构造理论及相应的瓦斯含量变化数学模型,分析了成庄井田的瓦斯赋存特征,从瓦斯地质学的角度阐述了3#煤层瓦斯赋存与井田地质构造、煤层埋藏深度、煤层水分含量、煤层基岩厚度及顶板岩石厚度的关系,初步分析了井田内瓦斯赋存的有效影响因素,为今后有效地进行瓦斯预测及防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安鸿涛  孙四清 《煤矿安全》2012,43(6):102-104
为了探明二道岭矿区煤层瓦斯赋存规律,通过实测煤层瓦斯含量,以瓦斯地质理论为基础,分析了二道岭矿区煤层瓦斯赋存的控制因素。结果表明:岩浆热变质是矿区瓦斯含量普遍较大的根本原因;矿区构造和煤层埋深是控制瓦斯分布状况的直接因素。  相似文献   

18.
苏广福 《煤矿安全》2012,43(5):121-123
在现场收集大量瓦斯与地质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大量的实测数据,采用瓦斯与地质理论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滴道盛和煤矿立井18#煤层的瓦斯地质规律。分析了地质构造、煤层顶底板岩性、岩浆岩侵入、煤层底板标高对瓦斯赋存的影响,并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了预测。  相似文献   

19.
在综合分析煤矿瓦斯地质条件的基础上,探讨了煤层吸附性、煤围岩特征、煤层厚度及其变化、煤体结构和地质构造区域演化、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层埋深和矿井构造对瓦斯赋存和突出的控制作用,得出结论:煤层中瓦斯的含量受许多地质因素控制,目前所含的瓦斯是各种地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