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针对新钢100 t转炉炉体防护裙板存在易变形、易脱落的问题,对炉体防护裙板结构进行了改进,从而延长了炉体的使用寿命,保障了炼钢的正常生产。  相似文献   

2.
周一工 《冶金能源》1997,16(4):48-51,55
炼钢转炉余热锅炉关系到能源的回收利用,并对炼钢过程产生直接影响,其安全运行至关重要文中分析了原炼钢转炉余热锅炉设计中普遍存在的问题,介绍了一台炼钢转炉余热锅炉的改进设计。  相似文献   

3.
随着转炉炼钢技术的发展,转炉设备也在不断更新换代,以适应转炉操作以及长寿命的要求。为此炼钢厂对2座80 t转炉异地扩容改造。文中重点介绍150 t转炉的炉体支承系统的设计选型。  相似文献   

4.
南钢集团转炉炼钢分厂现有半悬挂式15t氧气顶吹转炉3座,原设计年生产能力70万t,为全省转炉炼钢之最。由于建成投产时间较长,设备陈旧,生产工艺较落后,根据南钢集团“八五”期间转炉炼钢产量达到90万t的目标,现有设备状况及设备生产能力均已不能满足需要。因此,需对现有转炉炼钢车间进行扩容改造。其关键之一是转炉炉体倾动系统即主传机构的改造。  相似文献   

5.
一、前言转炉炉龄是影响转炉生产率的重要因素之一,是炼钢厂一项重要的技术经济指标。随着顶底复合吹炼、二次燃烧等转炉冶炼新工艺的出现,炉内冶金反应及工艺操作更加强化,对炉体寿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提高转炉炉龄已是国内外冶金科研和技术改进的重要课题。本文将对近年来国内外在转炉炉体冷却技术应用与研究方面所取得进展作一介绍,期望这一新技术能受到我国炼钢工作者的重  相似文献   

6.
天铁热卷板工程有两座180t转炉,是二十冶建设公司当时承接最大的转炉炼钢项目。转炉设备安装要求精度高,施工有一定的难度。按照正确的安装程序,采用冷装法施工和先进的炉体吊挂设计,保证了安装质量。在试生产期间设备运行稳定,生产指标达到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7.
一、概述 随着氧气转炉炼钢所占比例的提高,转炉的容量也趋加大。大型转炉炉体和托圈连接装置的合理性对改善炉壳的受力和工作状态,提高炉壳寿命,便于炉体的拆装,提高炉座的利用率,都具有重要经济意义。 本连接装置与现有连接装置相比,主要优点是:  相似文献   

8.
随着炼钢的转炉化,转炉设备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转炉的大型化,使得转炉的自重和容量增大,采用何种方式将炉体牢固地固定在托圈上,并能可靠地工作,一直是  相似文献   

9.
涂敏 《钢铁研究》2012,40(1):30-32
以炼钢工艺中转炉炉体支撑装置的发展历程为线索,通过对几种典型的炉体支撑形式进行结构分析,阐述了卡板夹持联接以及法兰螺栓联接型式被淘汰的原因。结合工程实际应用,分析了3点球铰支撑结构的优缺点,总结了下悬挂结构在转炉炼钢工程应用中的优势,论证了下悬挂结构的静定系统属性,针对下悬挂装置的静定系统属性提出应用中的注意事项即机构设计上增设安全挡座、对各连杆的材质和热处理提出严格要求、各支撑件与炉体以及托圈的焊接必须严格保证质量、生产实际中注意检查该机构的工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相似文献   

10.
氧气转炉炼钢对炉体倾动操作的基本要求是既能安全平稳的运转,又具有较小的设备功率与电耗。为此许多国家的转炉工作者,对确定转炉倾动力矩及最佳耳轴的位置,曾进行了不断的研究改进,直至今天仍然不能说这个问题已彻底解决。实际投产的转炉,其单位炉容量的倾动力矩值,波动在1.5~5.0吨米/吨的广泛范围内,一些工厂,  相似文献   

11.
1 前言日本新日铁公司大分钢铁厂的转炉炼钢车间引进了LD-OB 复合吹炼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从转炉的炉底喷吹一部分氧气。1983年6月该厂转炉实现了LD-OB操作。该厂于1980年就实现了炼钢和轧制的直接连接,为确保连铸连轧操作的顺利进行,在LD-OB 操作工艺及其转炉用耐火材料的稳定化方面进行了试验研究。在炉体耐火材料方面,由于提高了MgO-C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转炉炉壳烧坏和炉体窜位原因的分析,采取了切实可行的改进措施,改进后效果良好,并取得较大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3.
主要介绍了包钢2#转炉炉帽的结构、功能及其水冷方式.针对包钢1#转炉炉帽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的漏水问题,并在1#转炉炉帽设计的基础上,在2#转炉炉帽结构、水冷方式的设计上加以改进.通过对转炉炉体安装水冷炉帽来保护炉体,延长炉体的使用寿命,以满足转炉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转炉炼钢动态过程控制仿真软件的开发,通过使用该软件,对转炉炼钢动态过程控制量(氧气补吹量和冷却剂量)以及熔池成份和温度预报的计算过程动态模型系数的学习方法进行了适当的改进,同时改进了调整模型系数专家规则,转炉动态模型命中率由45.2%提高到91.9%,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武钢四炼钢10万m3转炉煤气柜在设计、施工和调试等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分析原因并进行改进,实现转炉煤气柜如期投产和安全运行。  相似文献   

16.
氧气是转炉炼钢生产过程中的一种重要的气体能源。转炉炼钢耗氧量的精准预测既有利于提高炼钢过程的稳定控制,也是炼钢厂生产有序运行的有力保障。根据转炉炼钢过程的机理特征,建立了基于区间约束的极限梯度提升(interval constraint-based extreme gradient boosting, IC-XGBoost)数据模型,以提升炼钢耗氧量预测的精度和准度。利用转炉炼钢过程实际数据及其噪声扰动,对改进XGBoost模型进行对比测试。与神经网络、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和XGBoost等传统数据模型相比,所建立的模型能够通过高效计算获得更好的预测精度和准度,且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  相似文献   

17.
《梅山科技》2007,(1):52-52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扭装置,特别涉及一种转炉用防扭装置。解决了已有防扭装置间隙大、冲击剧烈、防扭衬板易脱落的缺陷。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卡套式转炉防扭装置,包括炉体托架、主动衬板、止动衬板、止动座和挡块,炉体托架上包覆带单直角卡口型式的主动衬板,卡套式止动衬板包覆在止动座上,止动座焊接在托圈上,在止动座的顶部还焊有挡块。本实用新型适用于炼钢转炉体与托圈之间的联结。  相似文献   

18.
烟气净化是转炉炼钢工艺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随着炼钢技术的发展,对烟气净化工艺进行改进和完善是炼钢厂加强环境保护和节约能源的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9.
陆祖廉 《钢铁》1989,(5):68-71,15
本文作者陆祖廉同志在首钢和武钢炼钢厂工作多年,对转炉炼钢有较丰富的实践经验;曾经访问过国外的一些转炉炼钢厂;根据冶金部领导的指示,到过国内一些转炉炼钢厂指导工作。本文综合了作者近两年在攀钢转炉炼钢座谈会和在酒钢召开的西北五省市炼钢年会上对转炉炼钢工艺技术和管理工作的发言,对我国炼钢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刊发表这篇文章,谨为我国转炉炼钢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以四川西昌新钢业炼钢厂2#30 t炼钢转炉为研究对象,对托圈上支撑炉体的球铰支承座焊缝裂纹形成的可能原因进行了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