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炼厂内各装置产生的轻污油大多通过轻污油管道系统输送至低压储罐进行存储,但由于轻污油具有来源广泛、成分复杂、性质多变等特点,故要求储存轻污油的低压储罐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可靠性。从轻污油低压储罐基础的特殊处理、储罐顶部安全泄放系统以及储罐罐壁防晒保温三个方面对轻污油低压储罐安全设计进行了详细阐述,对相应安全措施的工作原理及其作用进行了细致分析,所得结论以期能够为今后低压储罐的安全设计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2.
低压储罐其工艺设计与常压储罐的设计不同。因此设计低压储罐过程中,有必要进一步研究。基于此,本文主要介绍了氮封系统、压力系统的设计以及相关安全附件的设计,进而从工艺上确保低压储罐的安全性能。  相似文献   

3.
从储罐设计、安全附件、控制系统、三废处理等方面阐述了甲基丙烯酸甲酯罐区的设计要点。详细论述了维持储罐压力稳定的三级压力保护措施,即氮封系统、呼吸阀、紧急放空人孔盖;介绍了罐区内废水、废气密闭排放系统的设置方式;针对MMA介质易聚合的特性,采取了相关应对措施,如不采用内浮顶和控制储罐储存温度等;保证了罐区长周期安全运行,并满足了最新的环保要求。  相似文献   

4.
LNG储罐是LNG工厂和接收站的核心设备,LNG储罐的各安全保护系统是否能够在紧急情况下对储罐进行有效保护,直接关系到工厂的平稳运行。通过对LNG储罐的液位保护系统和压力保护系统、泄漏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检测报警系统、消防灭火系统等安全系统的设计原则、方案设置、运行操作及设备选型等方面进行全面阐述,并结合安全完整性等级对安全保护系统的检测仪表和执行器的安全性和实用性综合分析,提出了LNG储罐各安全保护系统的设计思路,为类似LNG储罐安全保护系统的设计提供参考,并为LNG工厂储罐的安全管理和平稳运行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5.
全容式LNG储罐是LNG接收站的核心,储罐总图布置对储罐设计施工及安全运营起到关键作用。对全容式LNG储罐系统主工艺及储罐上下游工艺流程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储罐各系统、各设备功能要求。针对各个系统的功能及储罐内部结构,结合标准要求,同时考虑主要工艺管道布置及储罐整体施工工艺,进行储罐罐顶设备布置,以及罐顶平台设计。该设计方案在天津浮式LNG项目得到成功应用,并经过第三方日本IHI公司平行设计审查批准。通过挪威船级社(中国)有限公司对PSV安全阀泄放以及储罐BOG放空等设备布置进行的量化风险评估(QRA),储罐总图设计方案满足设计要求。该全容式LNG储罐总图设计思路及方法,为LNG储罐设计提供了参考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6.
导热油加热系统由于其高温低压、安全、可靠等特点在石化行业得到广泛应用。本文从设备功能、系统功能和安全控制系统的三个方面概括了导热油加热系统的工艺设计要点,在此基础上开发了导热油冷热双循环工艺,并在工程实践中得到良好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7.
在分析地面测试工艺流程的基础上,根据流程的各部位功能将其划分为井口控制系统、节流控制系统、分离处理系统、计量采集系统和安全系统以及辅助系统等六个子系统,对吉林油田常用的几种工艺流程进行功能评价,特别是对工艺流程的安全控制系统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完善的技术途径,使地面测试工艺流程更加科学、安全、完善,测试作业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更高。  相似文献   

8.
石油储备库的建设对于中国能源安全和经济发展至关重要。针对国内某石油储备库自动控制系统的设计,参照国家规范及行业标准,按照安全、可靠的原则,详细介绍了控制系统结构、储罐计量、流量计量及标定、阀门选型及控制、可燃/有毒气体检测、火灾检测及消防控制等方面的设计,为石油储备库自控系统的设计提供一些设计经验。  相似文献   

9.
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危害的消防设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液化石油气属于甲类火灾危险物质,如何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和爆炸,一直是倍受关注的问题。文章分析了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原因及泄漏特性,从储罐本体、储罐附件、储罐位置以及安全检测装置、泄放装置、紧急切断装置、给水灭火设施等方面,较全面地介绍了预防和控制液化石油气储罐泄漏危害的消防安全设计。  相似文献   

10.
介绍了液化天然气(LNG)的特点以及LNG接收站的情况;结合江苏LNG接收站工程,详细阐述了LNG接收站在接收卸料、储存、BOG处理、高压气化、外输部分等主体工艺流程;分析了卸料臂,高/低压泵,储罐,再冷凝器,ORV,SCV等主要设备的特性;结合各个工艺流程和设备讨论了其自动控制系统的应用和主要的控制。  相似文献   

11.
结合我国石油库安全管理的现状,就储罐消防和安全系统的关键技术问题,从油库三级防控系统、储罐泄漏探测技术、储罐溢流控制、可燃气体探测系统、储罐固定式灭火系统、储罐自动泡沫灭火系统、储罐移动式灭火系统等方面,分别介绍了国内外的技术的优缺点、适用性和应用情况,提出了有关我国石油储罐消防和安全系统的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2.
低压球形储罐是石油化工厂凝缩油介质储存常用的压力容器,实现储罐压力的稳定控制,既是企业保证安全生产的需要,也是企业减少VOCs排放、环保节能的要求。针对储罐压力控制,介绍了储罐进出料相关工艺流程,对比了补压阀、放空阀均采用两位式自动切断阀的控制方案和采用线性特性控制阀的控制方案,后一种控制方案手段灵活,控制精度高,并给出一些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13.
随着储罐设计建设大型化发展趋势,保障储罐安全运行、预防雷击火灾事故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大型浮顶储罐应特别注意防范密封圈雷击火灾。结合多次典型储罐火灾事故案例,分析储罐设计施工和运行维护中密封圈失效原因。分别从二次密封装置、设施电气连接、防雷接地检测等方面,阐述了国内储罐防雷技术现状及存在问题。介绍了储罐新型无油气密封装置、主动式氮气防护系统和雷电预警系统的设计理念和应用情况。分别从设计、施工、密封装置形式、储罐雷击火灾扑救和储罐安全管理模式等方面,提出了增强储罐预防雷击火灾风险的能力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大型低温储罐压力接近常压,环境变化极易引起储罐压力的变化,造成安全隐患。储罐装置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采用独立的DCS和紧急停车系统(ESD);精度伺服液位计和音叉式液位开关用于储罐液位的测量、控制和联锁;采用流量平衡法检测丙烯输送管线的泄漏,温度检测均匀分布在储罐吊顶内表面、罐底内表面、罐壁内表面;采用3台压力变送器对储罐的压力进行测量、控制和联锁。应用表明:安全可靠的控制系统和联锁系统,既保障了储罐的安全运行又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5.
储存在球罐内的液化烃具有易燃易爆的特性,,一旦泄漏极易发生爆炸。为解决液态烃储罐底部泄漏而引发火灾事故的问题,液态烃储罐要设置事故注水设施,注水点一般设置在储罐罐根阀后。文章结合工程实例,给出3种注水工艺流程,并一一进行分析讨论其优缺点,给出更经济安全的注水流程。同时阐述了注水系统需要确定的设计流量和设计压力这两个基本参数。  相似文献   

16.
保证地下储气库长期安全运行的关键之一是注采井的可靠运行,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是气井安全生产的重要保障。储气库注采井运行过程中须承受强注、强采的工况,因而对井口安全控制系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地下储气库运行特点,基于井口安全控制整体理念,从远程控制终端、井场ESD系统及井口液压控制系统等方面开展了详细研究,设计形成一套具备远程紧急关井、低压自动关井、火灾关井等多项功能的注采井井口安全控制系统。现场实践证明,文96储气库注采井井口安全控制系统具有性能稳定可靠、操作方便等特点,保障了文96地下储气库14口注采井安全平稳运行。研究结果可为油田高压气井在用井口安全控制系统优化改造、后续地下储气库注采井井口安全控制系统设计及设备选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低压储罐提升事故出发,多角度分析了低压储罐发生提升事故的可能性,通过详细的计算,总结出低压储罐发生提升事故的主要原因:一是在最高工作压力下的升举力大于储罐本体、基础重力及抗拉力的总和,二是罐底存在下凹变形隐患。针对以上原因,提出了低压储罐提升后的整改措施,对以后低压储罐的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
液化石油气为易燃、易爆物质,一旦泄漏,处置不当极易造成重大恶性事故。储罐注水设计是预防和处理常温全压液化石油气储存系统泄漏的有效途径之一。本文结合国内外标准规范和设计经验,对注水系统的工艺计算、设备选型、管道布置及仪表控制等提出了结合所储存轻烃的饱和蒸汽压和相应安全系数确定注水系统的最小工作压力、以储罐的名义容积选取注水流量、注水线通过工艺进口线接入储罐和选用安全仪表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为合理确定LNG工厂厂址,优化工厂总图设计,减少工厂对外部设施的影响,使总图设计更加合理、安全、实用、经济、且节约用地,有必要明确影响厂址选择总图设计的影响因素.通过分析LNG工厂一般构成、工艺流程与天然气处理厂对比以及国家地方政策及法规,得出选址要点有:LNG储罐溢流、蒸汽云扩散、储罐区池火、火炬热辐射和LNG槽车运输因素.通过分析总图设计规范的使用,提出影响总平面布置的因素有工艺流程、LNG储罐形式、围堰尺寸、防火、防噪、环入式装车形式和倒入式装车形式.从竖向布置、管网综合布置方面论证了总图设计要点,使总图设计更优化合理,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低压液化气体储罐设计压力的取值方法,并列举出了常见低压液化气体储罐的设计压力值,同时还探讨了充装时如何控制储罐的最大储存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