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目的:观察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半量激素治疗儿童毒热闭肺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在基础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连花清瘟颗粒+甲强尼龙(每次10 mg·kg-1,2次/日),观察组给予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甲强尼龙(每次10 mg·kg-1,1次/日),疗程均为14 d。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指标[最大通气量(MVV),呼气达峰时间(TPTEF),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达峰容积(VPTEF)],血浆心肌酶谱[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胫丁酸脱氢酶(HBDH)],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M(IgM),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红细胞C3b受体(RBC-C3bR)],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3(IL-13),白细胞介素-17A(IL-17A)],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期间脱落4例。观察组总有效率96.6%(57/59),高于对照组的84.2%(48/57)(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MVV,TPTEF,FEV1,VPTEF,RBC-C3bR,IL-13升高(P<0.05);CK,CKMB,LDH,HBDH,IgG,IgM,RBC-ICR,TNF-α,IFN-γ和IL-17A降低(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苇茎汤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半量激素可明显改善毒热闭肺型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肺功能,心肌酶谱,免疫功能和炎性因子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8年7月接受治疗的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共90例,依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阿奇霉素+布地奈德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清金化痰汤治疗。对比2组治疗后临床疗效与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水平。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78%)较对照组(82.2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CRP、IL-6水平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急性支气管炎伴肺炎支原体感染的临床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儿的中医证候,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清肺饮联合阿奇霉素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的疗效。方法 前瞻性选择102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并按随机数字表法划分成西医组、中西医联合组。所有患儿均实施常规对症支持,在此基础上西医组应用阿奇霉素治疗,中西医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清肺饮治疗。评定2组治疗14 d后的疗效,统计2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中医证候积分,检测2组治疗前、治疗14 d后肺功能指标水平。结果 中西医联合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西医组高(P<0.05);治疗后2组中医证候积分、血清IL-8、IL-13水平和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降低(P均<0.05),且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后均明显较西医组低(P均<0.05);治疗后2组FVC、PEF和同组治疗前相比均明显增高(P均<0.05),且中西医联合组治疗后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均<0.05)。结论 对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痰热闭肺证)患儿实施清肺饮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的效果较为理想,可明显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清IL-8、IL-13水平,有效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4.
韩鹏 《陕西中医》2019,(4):424-427
目的:探讨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及对患儿机体炎症反应、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计算机随机数字分组法将2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在常规处理基础上注射阿奇霉素;观察组则采用阿奇霉素联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对比两组治理前、治疗3 d及治疗7 d时血清抗炎(IL-13、IL-10、IL4及IL-6)和炎症细胞因子(TNF-α、IFN-γ、IL-8)水平;测定两组治疗前后血液T淋巴细胞亚群(CD_3~+CD_4~+、CD_3~+、CD_8~+)含量及免疫球蛋白(IgA、IgG、IgM)、红细胞C3b受体花环率和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分子水平,计算CD_4~+/CD_8~+值。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间痊愈率及总有效率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 d和7 d后,两组四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IL-13、IL-10、IL-4及IL-6及3项血清炎症细胞因子TNF-α、IFN-γ、IL-8水平均明显下降,且与同期对照组比,观察组各指标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7 d后,两组血液中T淋巴细胞亚群CD_4~+、CD_3~+含量、CD_4~+/CD_8~+值、血清IgA、IgG、IgM、C3b受体花环率均明显增大,血清CD_8~+含量及红细胞免疫黏附抑制分子明显降低明显(P<0.05);且与对照组比,观察组血清T淋巴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及红细胞免疫指标变化更明显(P<0.05)。结论: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基础上佐以小儿豉翘清热颗粒疗效更确切,可更好地发挥抗病毒、抗炎及免疫功能调节功效。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疗效及机制。方法:选取MPP 102例为研究对象,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1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麻甘颗粒进行治疗,探讨对患者临床症状、炎症因子及免疫功能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96.08%显著高于对照组80.39%(P<0.05);治疗后两组咳嗽气喘、痰黄而多、发热、咽红肿、舌红苔黄症状积分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治疗后以上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10(IL-10)、白介素-4(IL-4)水平均显著降低,白介素-2(IL-2)水平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FN-γ、IL-10、IL-4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红细胞免疫复合物(RBC-ICR)、CD_8~+占比情况均显著降低,红细胞C3b受体(PBC-C3bR)、CD_3~+、CD_4~+占比情况均显著升高,且观察组治疗后RBC-ICR、CD_8~+占比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BC-C3bR、CD_3~+、CD_4~+占比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7.84%显著低于对照组25.49%(P<0.05)。结论: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疗效确切,可显著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另外患者的炎症因子、免疫功能均有所改变,推测麻甘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MPP的机制可能与降低机体促炎因子水平,升高抗炎因子水平,改善机体免疫功能相关,且不良反应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清金化痰汤结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从2018年11月-2019年8月到我院就诊的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患者中选取86例进行研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例。对照组予以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观察组采用清金化痰汤结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对两组治疗效果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的治愈率为93.02%(40/4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74%(33/43)(P<0.05)。观察组发热、咳嗽、肺啰音消失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明显(P<0.05)。结论:清金化痰汤结合阿奇霉素序贯疗法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效果确切,能够快速有效改善症状,减轻痛苦。  相似文献   

7.
观察清金活血化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将2013年6月~2016年9月在我院治疗的痰热闭肺型MPP病例共68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4)与对照组(n=34),对照组给予单一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清金活血化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种不同方案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同时治疗前,两组患儿细胞炎症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白介素-17(IL-17)水平对比无差异,治疗后,两组IL-6、IL-10、IL-17水平下降,且观察组IL-6、IL-10、IL-17水平低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59%,以上对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金活血化瘀方具抗炎症、抗菌、增强药效、提高免疫力、补充机体营养等作用,与阿奇霉素治疗MPP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对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抗炎、促炎因子水平影响及支原体肺炎临床症状改善效果。方法:将79例支原体肺炎患儿随机均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常规支持治疗。治疗组患儿加用炎琥宁及阿奇霉素联合治疗。对照组患儿仅加用阿奇霉素。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及治疗5 d后血清抗炎、促炎因子水平变化及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在TNF-α、IL-2、IL-4、IL-6及IL-10等血清抗炎、促炎因子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5 d后,治疗组患儿TNF-α、IL-4、IL-6及IL-10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IL-2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患儿在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共5个观测指标上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炎琥宁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支原体肺炎可改善血清抗炎、促炎因子水平异常,加快肺炎消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血清炎性反应因子、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2月至2018年5月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15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儿分为对照组(n=78)和观察组(n=79),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给予连花清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比较2组患儿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消失时间、血清炎性反应因子水平、肺功能及T淋巴细胞亚群,记录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总有效率为94.94%(75/79),高于对照组患儿的82.05%(64/78)(P<0.05)。观察组患儿气促、咳嗽、高热等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呼气峰流速值(PEF)、用力肺活量(FVC)、FEV1/FVC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CD8^+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6.33%(5/79),低于对照组的16.67%(13/78)(P<0.05)。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采用连花清瘟颗粒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疗效显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提高患儿肺功能及免疫功能,同时还可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因子水平,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MPP) 的临床疗 效。方法:选取90 例痰热闭肺型MPP 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西药组、中药组及联合组,每组30 例。 3 组均给予常规对症治疗,在此基础上,西药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中药组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联合组 给予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3 组疗程均为10 d。比较3 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NOD 样受体 蛋白3 (NLRP3) mRNA、白细胞介素-1β (IL-1β)、白细胞介素-18 (IL-18) 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结果:治疗后,联合组总有效率93.33%,高于西药组70.00%及中药组66.67% (P<0.05)。3 组血清NLRP3 mRNA、IL-18、IL-1β 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联合组血清NLRP3 mRNA、IL-18、IL-1β 水平均低 于西药组、中药组(P<0.05)。治疗过程中,不良反应总发生率西药组16.67%、中药组16.67%、联合组 13.33%,3 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麻杏石甘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治疗痰热闭肺型小儿 MPP 可提高临床疗效,降低NLRP3 mRNA 表达,抑制炎症反应,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加味参蓍补脾汤联合阿奇霉素对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支原体肺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14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0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加味参蓍补脾汤,疗程7 d。检测临床疗效、中医证候评分、肺功能指标(PFV、MVV、TPTEF、VPTEF)、心肌酶谱指标(LDH、HBDH、CK、CKMB)、血气分析指标(PaO2、SaO2、PaCO2、PaO2/FiO2)、血清炎症因子(IFN?γ、IL?1β、IL?4、IL?13)、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P<0.05)。治疗后,观察组肺功能指标、PaO2、SaO2、PaO2/FiO2、IL?13高于对照组(P<0.05),中医证候评分、心肌酶谱指标、PaCO2、IFN?γ、IL?1β、IL?4更低(P<0.05)。结论加味参蓍补脾汤联合阿奇霉素可安全有效地改善恢复期肺脾气虚证支原体肺炎患者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2.
张华  孙自学  门波 《中成药》2020,(4):904-908
目的研究清营汤加减联合寿胎灌肠汤对特发性畸形精子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12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左卡尼汀,观察组给予清营汤加减联合寿胎灌肠汤,疗程60 d。检测临床疗效、精子形态学、精子活力、血清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精浆免疫功能指标(Ig G、Ig M、Ig A)、VEGF、MMP-3、MMP-9、不良反应发生率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精子形态学较对照组改善(P<0.05),精子活力、CD^3+、CD^4+、CD^4+/CD^8+、精浆免疫功能指标、MMP-3、MMP-9升高(P<0.05),CD^8+、VEGF、不良反应发生率降低(P<0.05)。结论清营汤加减联合寿胎灌肠汤可有效改善特发性畸形精子症患者临床症状,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麻杏石甘汤加味联合阿奇霉素对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临床疗效及血清C反应蛋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7月至2018年7月安徽省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采用头孢唑肟+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麻杏石甘汤治疗,对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结果、中医证候积分、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情况进行观察、评价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对照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5%、7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的发热消退时间、咳嗽缓解时间、肺罗音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治疗后,观察组的各项中医证候积分、血清CRP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2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用麻杏石甘汤+阿奇霉素用于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抑制机体内炎性反应,达到良好的临床疗效,且用药后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腑泻肺化痰法联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对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血清IFN-γ、IL-1β、PCT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0月至2018月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房山医院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4例。对照组患者在常规退热、止咳、抗炎的基础上,采用阿奇霉素序贯抗感染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口服通腑泻肺化痰汤治疗。2组均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疗效,治疗前后中医症候、体征积分,比较2组患者主症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比较2组治疗前后临床炎性反应因子,比较2组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1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8.13%(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症候、体征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退热时间、痰壅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血清炎性反应因子IFN-γ、IL-1β和PCT含量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通腑泻肺化瘀法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疗效确切,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临床症候,缩短临床病程,降低炎性反应,和阿奇霉素联合应用,可提高治疗效果,且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石对先  崔付超 《河南中医》2022,42(2):248-251
目的:观察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辨治儿童支原体肺炎的疗效及对T细胞亚群水平的影响。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在我院就诊的70例儿童支原体肺炎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五虎汤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T细胞亚群水平、炎性因子水平等。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82.86%,观察组有效率为97.14%,两组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气喘、胸高胁满、发热恶风、咳痰黄稠、鼻翼翕动、面赤心烦、口唇发绀等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高于治疗前,CD8+水平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γ干扰素(interferon-γ,IFN-γ)、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五虎汤加减联合阿奇霉素能够有效改善支原体肺炎患儿T细胞亚群水平和炎性因子水平,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清热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MPP)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4例患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对照组67例给予阿奇霉素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67例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清热活血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介素-6(IL-6)、白介素-4(IL-4)、白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C反应蛋白(CRP)、血沉(ESR)、白细胞计数、肺炎支原体(MP)血清学试验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55%,优于对照组的74.6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组住院时间、临床症状及肺部体征消失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治疗后,两组血清炎性因子IL-6、IL-4、IL-8及TNF-α、CRP、ESR及MP血清学试验与治疗前相比均下降,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 但在治疗前后白细胞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热活血方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儿童MPP疗效显著,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炎性因子水平,改善炎性指标有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清肺通腑泻痰汤联合阿奇霉素治疗小儿支原体肺炎(MP)合并肺不张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解放军陆军第八十二集团军医院2018年6月—2020年5月收治的支原体肺炎合并肺不张患儿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奇霉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给予清肺通腑泻痰汤治疗2周。比较2组治疗后症状消失时间、肺复张时间,观察2组治疗前后呼吸频率(RR)、呼气峰流速(PEF)、动脉氧分压[p(O2)]、氧合指数(OI),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水平变化,统计2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和肺复张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后,2组RR及血清hs-CRP、IL-6、PCT水平均降低,PEF、p(O2)、OI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治疗后RR及血清hs-CRP、IL-6、PCT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PEF、p(O2)、OI均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6%(43/45),对照组为80.0%(36/45),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通腑泻痰汤联合阿奇霉素可更有效促进MP合并肺不张患儿症状体征消退及肺复张,改善呼吸功能,减轻炎症反应,临床疗效满意,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清肺化痰活血汤对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2月—2016年4月收治的120例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阿奇霉素干混悬剂、静脉滴注痰热清、雾化吸入氨溴索等对症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清肺化痰活血汤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细胞免疫功能(T细胞亚群、细胞因子)、中医证候积分及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0(interleukin-10,IL-10)、白细胞介素-17(interleukin-17,IL-17)、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TGF-β1)]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有效率为73.3%,研究组有效率为96.7%,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3~+、CD4~+、CD4~+/CD8~+水平低于治疗前,CD8~+水平高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CD3~+、CD4~+、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CD4~+/CD8~+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IL-10、IL-17、TGF-β1水平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对照组患儿IL-10、IL-17、TGF-β1水平均高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清肺化痰活血汤治疗痰热闭肺型支原体肺炎疗效显著,能有效调节机体细胞免疫功能,改善机体免疫能力,缓解临床症状与体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