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脱水淫羊藿素(anhydroicaritin,AHI)是一种从小檗科多年生植物淫羊藿中提取分离的天然异戊烯基取代的黄酮类化合物,是淫羊藿苷类的一种。AHI具有较强的药理活性,如抗肿瘤、骨保护、抗病毒、抗炎、调血脂等,可以通过淫羊藿苷降解法(蜗牛酶解法、酸解-酶解法、酶解-酸解法及混酸法)及化学合成法制备得到。对近年来AHI的制备方法及药理活性研究进行回顾与整理,为AHI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淫羊藿提取物后,利用HPLC法对其肾脏中的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Ⅱ)进行测定,以考察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在肾脏中的分布情况.方法:按118mg/kg(相当于淫羊藿苷)灌胃给予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淫羊藿提取物后,于40min、1.5h、8h、24h取组织,经生物样品预处理后,利用HPLC法测定肾脏中各成分的浓度.色谱柱:Agilent Eclipse XDB-C18(4.6mm×250mm,5μm);柱温为40℃;流动相:A(0.4% HAC水)-B(甲醇);流速为1.0mL/min进行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70nm.结果:淫羊藿提取物给药40min后在肾脏中即有分布且能被检测,1.5h浓度较高,其后逐渐消除或代谢为其代谢产物;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素、淫羊藿次苷Ⅱ在肾中均被检测;给药8h后,淫羊藿苷在肾脏中浓度较低,其代谢产物仍维持一定浓度;给药24h后各成分逐渐消除.结论:淫羊藿苷在大鼠肾脏中有一定程度的蓄积,并且与其代谢产物共存于肾脏组织中,并能维持一定的时间,与中医学认为淫羊藿归肾经补肝肾强腰膝的理论相符。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骨质疏松模型大鼠灌胃给予淫羊藿苷后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在肾脏中分布情况。方法:按118mg·kg-1灌胃给予骨质疏松模型大鼠淫羊藿苷单体,分别于40 min,1.5,2.5,4,12,24 h取出肾脏组织,经生物样品预处理后,采用HPLC测定肾脏中淫羊藿苷及其代谢产物(淫羊藿次苷Ⅰ、淫羊藿次苷Ⅱ、淫羊藿素)的质量浓度,流动相0.4%乙酸水溶液(A)-甲醇(B)梯度洗脱(0~11 min,43%A;12~30 min,37%A;31~46 min,43%A),检测波长270 nm。结果:给药40 min后,在肾脏组织中检测到淫羊藿苷(0.017 5 mg·L-1)淫羊藿次苷Ⅰ(0.014 2 mg·L-1)及淫羊藿次苷Ⅱ(0.012 7 mg·L-1);给药2.5 h后,淫羊藿苷(0.134 3 mg·L-1)、淫羊藿次苷Ⅰ(0.080 4 mg·L-1)及淫羊藿次苷Ⅱ(0.102 4 mg·L-1)质量浓度均较高,24 h后基本消除;2.5 h检测到淫羊藿素(0.027 2 mg·L-1),4 h质量浓度较高(0.082 2 mg·L-1),24 h时仍存在(0.025 9 mg·L-1)。结论:淫羊藿苷在大鼠肾脏中分布较快,与其代谢产物共存于肾脏组织中,具有较高的质量浓度并能维持一定时间,提示其作用靶点可能为肾脏,与中医学理论认为淫羊藿归肝、肾经相符合。建立的HPLC简便、快速,为淫羊藿苷的体内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金鑫  张振海  贾晓斌 《中药材》2012,(7):1148-1153
目的:比较环糊精包合和表面活性剂对淫羊藿苷酶解制备宝藿苷I的速率、产率以及产物纯度的影响,为宝藿苷I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依据。方法:分别采用β-环糊精(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泊洛沙姆188、吐温80辅助纤维素酶酶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以宝藿苷I的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不同影响因素对制备宝藿苷I的影响,确定最佳的酶解工艺。在最佳的酶解条件下,比较环糊精包合和表面活性剂对淫羊藿苷酶解制备宝藿苷I酶解速率、产率以及产物纯度的影响。结果:在酶解体系中采用环糊精包合技术或者加入表面活性剂均能显著提高酶解速率,表面活性剂的效果优于环糊精;但是产物的纯度只有90%~91%,环糊精制备的产物纯度能够达到98%以上,β-环糊精与羟丙基-β-环糊精在提高酶解速率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环糊精辅助酶解技术更适宜于规模化制备宝藿苷I。  相似文献   

5.
目的:揭示中药淫羊藿(仙灵脾颗粒)及主要成分及代谢产物淫羊藿素调控脂肪肝细胞模型脂代谢的功能,以期获得具有调控肝脏脂代谢的小分子单体药物,为新药研发提供依据。方法:前期动物实验发现淫羊藿苷可以降低肥胖老年大鼠的体重,通过油酸钠处理人肝癌细胞HepG2,构建体外脂肪肝细胞模型;用不同浓度仙灵脾颗粒、淫羊藿苷、宝藿苷Ⅰ、淫羊藿素分别处理模型细胞24h,油红O染色观察不同药物对模型细胞脂质代谢的影响。结果:10μM淫羊藿素处理脂肪肝模型细胞能加强其脂质代谢,减少脂肪肝模型细胞内的脂质聚集作用。仙灵脾颗粒、淫羊藿苷、宝藿苷Ⅰ对脂肪肝细胞模型的脂质代谢未见明显影响,也不影响模型细胞内脂质聚集。结论:中药淫羊藿主要成分的代谢产物淫羊藿素可能具有调控脂质代谢和预防脂肪肝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中成药》2016,(9)
目的采用固定化蜗牛酶同时生物转化淫羊藿Epimedii Folium中4种黄酮苷,并对工艺进行优化。方法交联-包埋法制备固定化蜗牛酶,单因素试验优化生物转化工艺,HPLC法测定转化率,LC-MS/MS法鉴定转化产物。结果在最佳条件(p H值5,温度50℃,蜗牛酶与底物比例1∶1,底物质量浓度1.0 mg/m L,转化时间2 h)下,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淫羊藿苷可分别转化为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以及宝藿苷Ⅰ和淫羊藿苷元(两者均为淫羊藿苷转化产物),平均转化率分别为73.69%、74.01%、73.46%、75.52%。结论该工艺稳定简单,重复性好,可用于淫羊藿中4种黄酮苷的高效转化。  相似文献   

7.
《中成药》2014,(7)
目的研究制粒因素对淫羊藿总黄酮酶解的影响。方法将蜗牛酶、淫羊藿总黄酮和糊精混合经湿法制粒制成含酶淫羊藿总黄酮颗粒,HPLC法测定其酶解过程中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以及酶解产物(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和淫羊藿苷元)的含有量变化。结果与未经制粒的淫羊藿总黄酮粉末酶解相比,经糊精湿法制粒得到的含酶淫羊藿总黄酮颗粒在37℃缓冲溶液中酶解时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和朝藿定C的酶解速率变慢,但在肠道排空时间(46 h)内可以完全酶解转化成次级苷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次级苷继续被水解可生成淫羊藿苷元。结论糊精湿法制粒对淫羊藿总黄酮的酶解转化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8.
纤维素酶转化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贾东升  贾晓斌  赵江丽  施峰  蒋俊  黄洋 《中草药》2010,41(6):888-892
目的研究宝藿苷I的制备工艺。方法采用纤维素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I,以转化率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考察pH值、温度、底物的浓度、酶用量、反应时间及金属离子对转化率的影响L9(34),正交试验优化制备工艺;采用MS,1H-NMR、13C-NMR鉴定水解产物。结果酶解反应的最适条件为温度50℃、反应介质pH 5.2醋酸-醋酸钠缓冲液,底物浓度为10 mg/mL,酶与底物质量比1∶1,反应时间48 h,钠离子、钙离子、镁离子、锌离子、对酶解反应无显著影响(P0.05),铁离子对酶解反应有抑制作用(P0.01);反应产物相对分子质量为514,核磁图谱证实产物为宝藿苷I。结论纤维素酶水解淫羊藿苷制备宝藿苷Ⅰ,工艺简单可靠,反应条件温和,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9.
目的: 优选宝藿苷Ⅰ的超声波辅助酶解工艺。方法: 采用HPLC测定宝藿苷Ⅰ含量,色谱条件为Diamond C18色谱柱(4.60 mm×250 mm,5 μm),流动相乙腈-水(25:75),流速1.0 mL·min-1,柱温30℃,检测波长270 nm。以宝藿苷Ⅰ转化率为指标,在单因素试验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考察超声功率、pH、温度、酶用量及反应时间对超声酶解工艺的影响。结果: 最佳酶解条件为超声功率200 W,pH 5.0,温度40℃,酶用量5%,反应时间4 h;宝藿苷Ⅰ转化率97.4%。结论: 超声波辅助酶解法制备宝藿苷Ⅰ具有转化率高、反应温度低、反应时间短、酶用量少等优点,优选的工艺简单稳定,适合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0.
高霞  刘璇  陈彦  王莹  贾晓斌 《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3):4079-4083
该文旨在研究淫羊藿总黄酮在体外水解酶作用下的生物转化过程。主要采用蜗牛酶水解淫羊藿总黄酮,用HPLC测定总黄酮中主要黄酮的转化。数据结果显示已知主要黄酮成分淫羊藿苷,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都在1~2 h内分别完全转化为宝藿苷Ⅰ,箭藿苷A,箭藿苷B和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随着水解时间的延长,各转化产物被继续水解。因此可得出结论,蜗牛酶在37 ℃,pH 6.0的Hank’s平衡盐溶液中,2 h内能将淫羊藿主要总黄酮转化为次级苷或苷元,且其酶解产物与肠道代谢产物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刘铁汉  王毅  王本祥  吴立军 《中草药》2000,31(11):834-837
目的:在考察淫羊藿苷(icariin)于人工胃液中稳定性的基础上,研究了肠道内细菌对淫羊藿苷的代谢作用。方法:于人工胃液或肠内菌培养液中。加入淫羊藿苷温孵培养一定时间后,以薄板层析、高效液相色谱仪和电喷雾质谱仪,对培养物成分做定性分析检查。结果:淫羊藿苷在人工胃液中有较高的稳定性。离体培养人肠道内细菌可代谢淫羊藿苷,且其说要代谢产物为淫羊藿苷的苷元(icaritin)及其苷元的异戊烯基位置异构体。在大鼠整体实验中,从粪便和尿液中均检出一主要代谢产物,并初步确定此代谢产物为宝藿苷Ⅰ(baoliuosideⅠ)。结论:在离体条件下,淫羊藿苷可被人肠内菌代谢,主要代谢产物为淫羊藿苷的苷元。大鼠灌服淫羊藿苷后,吸收人血的主要代谢物为宝藿苷Ⅰ。  相似文献   

12.
蒋俊  崔莉  孙娥  李杰  成旭东  丁淑敏  封亮  贾晓斌 《中草药》2014,45(5):721-729
全面系统阐述了淫羊藿饮片中朝藿定A、朝藿定B、朝藿定C、宝藿苷I、淫羊藿苷5种主要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过程,整理了5种黄酮类化合物的体内代谢产物与代谢途径;基于5种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总结其共性代谢规律和共有代谢产物,并结合淫羊藿总黄酮、淫羊藿苷、宝藿苷I、淫羊藿素的抗骨质疏松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初步推断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中的次糖苷和苷元是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的主要体内代谢产物,次糖苷和苷元也可能是淫羊藿总黄酮抗骨质疏松重要药效物质基础。为淫羊藿饮片及淫羊藿黄酮类化合物抗骨质疏松药效物质基础及机制研究和抗骨质疏松有效药物研发提供了重要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3.
淫羊藿次苷Ⅰ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研究淫羊藿次苷Ⅰ在血液和各组织中的HPLC检测方法及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方法采用Dikma-C18色谱柱(4.6mm×250mm,5μm),流动相甲醇-0.2%磷酸(73:27),流速1.0mL·min-1,检测波长270nm,柱温20℃。大鼠按淫羊藿次苷Ⅰ单剂量10mg·kg-1尾静脉注射后,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给药后不同时间的淫羊藿次苷Ⅰ血药浓度和各组织浓度,用3P97程序计算药动学参数。结果淫羊藿次苷Ⅰ的血药浓度-时间曲线符合二室模型,并在心脏和肌肉组织有一定程度的蓄积。结论此方法简便、准确、稳定,可用于淫羊藿次苷Ⅰ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  相似文献   

14.
朝鲜淫羊藿最佳采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测定淫羊藿不同采收期地上部位中淫羊藿苷和黄酮的含量,探讨其最佳采收期.方法:淫羊藿苷含量测定采用HPLC法.以ODS-C18(4.6 mm×250 mm,5μm)柱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 mL/min.UV检测波长:270砌;黄酮含量测定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以淫羊藿苷为标准品,在270砌下测定吸光度.结果: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在0.1~1.4 mg/mL范围呈良好的线性关系,不同采收期的淫羊藿地上部位中淫羊藿苷的含量为0.263 0%~3.813 3%;在0.06 mg~0.42 mg范围内,淫羊藿苷mg数与吸光度A值线性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1.60%,RSD=2.47%,r:0.999 1.不同采收期朝鲜淫羊藿的地上部分中总黄酮的含量为:8.459%(6月16日),12.17%(7月13日),6.360%(8月1日),8.503%(8月17日),11.490%(9月2日),13.200%(9月16日),14.840%(10月2日).结论:由于采收期不同淫羊藿苷和黄酮的含量差异较大.本方法简便可靠、快速、重现性好,适用于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和黄酮的含量测定.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制备型高效液相分离纯化巫山淫羊藿中淫羊藿属苷A和朝藿定C的条件。方法巫山淫羊藿粗提物经大孔吸附树脂和硅胶柱色谱得朝藿定C与淫羊藿属苷A的混合物,进行HPLC制备色谱分离,以乙腈-水(24∶76)为流动相,收集相应流分浓缩至干,甲醇溶解,滤过,滤液蒸干即得。结果该法所得产品极易结晶,用面积归一化法定量,质量分数大于98.0%,经紫外、红外、核磁共振确定结构,与文献数据基本一致。结论本法简便快捷,可获得高纯度的淫羊藿属苷A和朝藿定C,解决在常规柱色谱法制备朝藿定C对照品中存在的不易结晶和纯度不够的问题,产品可用作分析用对照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14个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以Phenomenex C18柱(250mm×4.6mm,5μm)为分析柱,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检测波长为270nm,流速为1.00mL/min,柱温为30℃,进样量为10μL。结果:14个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范围为1.871 6~11.422 2mg/g。结论:14个产地中仅有6个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符合《中国药典》标准,合格率为42.9%。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大孔吸附树脂对淫羊藿中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吸附纯化的初步研究。方法:采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成分及淫羊藿苷,并应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以淫羊藿总黄酮和淫羊藿苷为考核指标,筛选大孔吸附树脂类型,并对洗脱溶剂的选择、树脂柱径高比、洗脱流速、药材与树脂用量比、洗脱剂用量等进行考察。结果:以AB-8为最优型号树脂用于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和淫羊藿苷,以70%乙醇,树脂柱径高比为1∶3,洗脱流速6BV/h,药材树脂用量比1∶3为最佳工艺。结论:采用大孔树脂法分离纯化淫羊藿中总黄酮及淫羊藿苷,并应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淫羊藿苷含量,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总黄酮含量,证明该法具有简便、快速、准确等优点。  相似文献   

18.
柔毛淫羊藿叶黄酮类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对柔毛淫羊藿Epimedium pubescens叶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硅胶,Sephadex LH-20,MCI柱色谱及制备、半制备HPLC等方法进行分离和纯化,根据理化性质和波谱数据鉴定化合物结构.从柔毛淫羊藿叶的70%乙醇提取物中分离得到11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脱水淫羊藿素(1),淫羊藿次苷Ⅱ(2),2'-O-鼠李糖基淫羊藿次苷Ⅱ(3),去甲基脱水淫羊藿素(4),宝藿苷Ⅱ(5),朝霍素B(6),粗毛淫羊藿苷(7),苜蓿素(8),山柰酚(9),大豆素(10),对羟基苯甲酸乙酯(11).其中化合物 11 为首次从淫羊藿属植物中分离得到,其余10个化合物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19.
骨松宝分散片的质量标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骨松宝分散片(淫羊藿、续断、赤芍、川芎等)的质量标准。方法:采用TLC法对淫羊藿、赤芍、川芎、知母进行了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色谱柱为C18柱(ODS,4.6 mm×200 mm,5μm),流动相为乙腈-水(30∶70),流速1.0 mL/m 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为室温;按中国药典溶出度测定法测定淫羊藿苷的溶出度。结果:采用TLC法可鉴别出与淫羊藿、赤芍、川芎、知母对应的斑点;采用HPLC法测定淫羊藿苷的含量,淫羊藿苷在0.13~0.78μg范围内有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8.90%,RSD=0.82%(n=6);测定淫羊藿苷的溶出度符合均一性要求。结论:所建立的质量标准简便可行、重复性好,可以用来评价骨松宝分散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20.
高效液相色谱法法测定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差异。方法建立新的HPLC检测方法,测定其淫羊藿苷的含量。结果陕西汉中的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较高,朝鲜淫羊藿中淫羊藿苷含量最高,达到1.33%,是同产地的淫羊藿的1.8倍。结论不同产地淫羊藿中淫羊藿苷的含量存在较大的差异,产地及品种影响淫羊藿药材的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