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城市空间规划的生态影响、评估与决策仍缺乏有效的理论与技术方法支撑,生态科学研究与规划学科实践的交叉耦合是实现这一支撑的重要课题。对国内外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空间规划交叉研究有关文献的热点、趋势及国内外比较等进行计量和知识图谱分析,从规划基础分析、规划决策管控、规划影响评估三个方面,梳理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空间规划结合的相关研究进展。最后,从研究尺度、方法、内容及应用视角分析已有研究不足并展望规划语境下城市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预期方向,以促进城市生态系统服务与城市空间规划的跨学科研究。  相似文献   

2.
文章基于生态学、地理学、环境学等理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进行研究,并借助Arc GIS、ENVI软件分析,以昆明西华湿地公园为研究地对湿地生态系统服务的价值进行评估研究。本次研究将西华湿地公园生态系统最终服务价值划分为供给服务,调节功能,文化服务三大价值。用直观的数据反映西华湿地公园给受益者提供了巨大的不可见价值,呈现了保护西华湿地的重要性,为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王玉圳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11):1-7,封2
时间地理学作为解释空间过程中人类行为与客观制约之间的一种方法论,为国土空间规划提供了基于时空行为分析的规划理论和方法支撑.通过对荷兰时间地理学家Martin Dijst在国土空间规划领域的研究综述,剖析时间地理学在空间规划中的应用和探索,并结合中国空间规划改革,展望时间地理学视角下的空间规划方法.  相似文献   

4.
在生态文明思想和国内外环境会计、环境经济中关于流域生态补偿核算与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运用文献分析、熵权法、因素法、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构建跨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的标准与分摊模型。以流域上游生态损害与保护成本、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基础核算,通过引入用水比例以及水资源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调节系数,对流域受益主体补偿的上下限进行评估,通过测算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分摊比例,引入多种修正系数细化下游各省市的补偿金额。本文构建的量化标准与分摊模型,能为跨界流域横向生态补偿标准的制定和补偿实践提供新的方案,并为宏观环境会计计量方法的深入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基于海湾单元的陆海统筹空间规划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陆海统筹作为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重要内容,已经引起了规划界的广泛重视,然而至今仍缺乏科学理论支持和技术指导.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未能确定一个恰当的基本统筹单元.陆海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系统性,是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重要基础,以海湾单元作为基本统筹单元的探索,为海岸带空间规划的陆海统筹提供了新的视角.通过论述海湾单元作为基本统...  相似文献   

6.
生态系统文化服务功能是联结人文社会与自然环境的重要方式,有利于促进生态环境保护、提升人类福祉。当前,已有学者对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基于游客感知视角评估景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研究较少。基于此,以南京市秦淮风光带为例,运用因子分析法划分游客感知的景区价值维度,并通过旅行费用法和支付意愿法评估景区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结果表明:秦淮风光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的游客感知价值主要由景区环境、文化遗产和旅游服务3个维度构成,其中景区的整体环境最受游客关注;景区生态文化使用价值高于非使用价值表明景区内游憩资源种类多、旅游开发强度高,对游客的吸引力大;游客感知视角下秦淮风光带生态文化服务评估总价值大于景区实际旅游总收入,说明景区内生态文化旅游资源还未被充分开发利用。基于上述发现,从游客感知视角出发,揭示秦淮风光带生态系统文化服务价值的结构和特点,提出挖掘文化遗产价值、优化旅游休闲空间、促进景区环境建设等景区品质提升相关建议,为进一步保护和发展文化风光类景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张改英 《会计之友》2021,(11):111-116
文章采用山西省林地变更数据,以生态学、经济学为指导,结合山西省森林生态系统监测网络观测数据,参照国家权威机构发布的社会公共数据,依据行业标准《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LY/T 1721-2008),选取了评估指标体系,包括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林木营养物质积累、净化大气、生物多样性保护6大功能11项指标,对山西省天保工程区2019年的森林生态功能效益进行了物质量和价值量的评估,肯定了森林生态系统为人类社会所做的重要贡献,旨在强化资源保护管理,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并为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支撑,为生态GDP核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健康影响评估嵌构国土空间规划初探——以广州为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城市公共卫生问题频现和公众健康意识不断增强,如何通过城市规划促进公共健康成为当前规划学科领域的热点议题.诸多研究表明,在规划环节开展健康影响评估(Health Impact Assessment,简称H1A)可有效预防因空间资源配置不合理导致的健康问题.然而,目前我国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尚未明确对HIA作出相关规定,极大制约了规划在提升公共健康中的重要作用.综合运用问卷调查、专家访谈、案例研究、经验追溯等方法,对HIA嵌构国土空间规划的认知基础、关键议题、方案设想进行探讨,提出相应制度保障和政策建议,以期为我国城市规划H1A体系构建提供理论与方法支持.  相似文献   

9.
国土空间规划是统筹国土空间保护与开发、促进协调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在信息化、数字化的空间规划改革过程中,建立规划实施监管和评估机制,是规划改革的重要目标。测绘地理信息技术作为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的重要工具和动态监测的对象,是整个机制建立的核心。文章从测绘地理信息技术概述入手,分析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应用的作用,最后从四个层面探索了测绘地理信息技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空间规划信息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何龙斌  凌自苇  齐光文  李芬  邵晖 《城市发展研究》2021,28(8):中插19-中插23
科学构建生态安全格局,系统开展生态空间评估是当前国土空间规划面临的难点之一.以广东省珠海市为例,针对区域特征形成生态安全目标体系;围绕目标体系搭建生态安全格局分析方法,开展生态安全格局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对生态空间现状和城镇开发边界初步方案进行评估.研究结果表明:珠海市域范围内可分为生态极重要区生态重要区、生态协调区和生态提升区四类分区;识别生态干扰点41处,主要包括历史遗留矿山、裸土和建设用地等问题;识别城镇开发边界初步方案与生态空间冲突区域16处.根据上述研究成果,提出生态空间修复建议和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建议,为研究区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