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针对典型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导管弯头零件形状复杂、薄壁、切削加工性差的问题,基于3D打印技术和数控车削技术各自优势,设计了增材制造和减材制造相结合的制造工艺流程,即钛合金导管弯头毛坯制备采用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解决了复杂异型结构成形难题;导管弯头精加工采用数控切削(减材)加工技术解决了加工精度问题,并优化了该零件3D打印工艺参数和数控车床工装夹具,确保了制造精度和效率,为解决航空发动机钛合金导管弯头工艺难点提供了新的技术思路。  相似文献   

2.
刘铭  张坤  樊振中 《广西机械》2013,(12):232-235
3D打印技术作为近年来增材制造领域的研究热点,由于具有成形速度快、材料利用率高、生产周期短与数字化程度高等特点,而在航空航天制造领域得到了广泛研究和应用.本文阐述了3D打印技术的主要技术手段与国内外研发机构,并叙述了3D打印技术近几年在航空制造领域的研究和应用现状,对3D打印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和分析.  相似文献   

3.
《机械》2018,(4)
正西安设计联合会邀请丝绸之路创新设计产业联盟理事长卢秉恒院士,作了题为"3D打印与创新设计"的报告。3D打印是增材制造的主流制造技术。从制造技术的分类来说,有增材制造、减材制造和等材制造,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是一种把材料累加起来的制造方式。这项技术的出现为制造技术行业带来一个全新的局面。3D打印技术为传统制造业带来巨大的变化,大大  相似文献   

4.
高性能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 开启国防制造新篇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增材制造"技术,也称"增量制造"、"添材制造"、"添加式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技术,是一种通过材料逐层添加堆积、实现构件无模成形的数字化制造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将"材料制备/精确成形"有机融为一体、并将三维复杂形状零件制造离散为简单的二维平面形状的逐层叠加,为设计人员奇思妙想的实现特别  相似文献   

5.
本期导读     
李涤尘 《机电工程技术》2014,(5):I0003-I0003
4D打印,比3D打印多了一个“D”,也就是时间纬度,是指智能材料的增材制造。与3D打印的预先建模、扫描,然后使用物料成形不同,4D打印直接将设计内置到物料当中,简化了从“设计理念”到“实物”的造物过程,让人的想象力充分驰骋。  相似文献   

6.
3D打印作为一种快速成型技术的增材制造工艺而存在,它已颠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介绍了3D打印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以及3D打印技术在当今职业教育中的发展情况;通过介绍一款3D打印的创意灯罩设计过程阐述其优势特点及存在的缺陷,说明将增材制造和传统减材制造工艺有机的融合在一起,才是制造行业发展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国家增材制造发展推进计划(2014—2020年)》(征求意见稿)已初步制订完成。据了解,国家对3D打印的发展目标包括:到2017年初步建立增材制造(俗称"3D打印")技术创新体系,培育5~10家年产值超过5亿元、具有较强研发和应用能力的增材制造企业;并在全国形成一批研发及产业化示范基地等。在3D打印的重点发展方向上,计划拟定了五大方向:一是金属材料增材制造,包括针对航空航天、核电及能源等机械零部件直接制造需求,研制钛  相似文献   

8.
4D打印-智能材料的增材制造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4D打印是指智能材料的增材制造,智能材料结构在3D打印基础上在外界环境激励下随着时间实现自身的结构变化。4D打印是3D结构打印与智能材料性能的结合。阐述4D打印的基本技术特征,介绍了目前国际上利用增材制造技术制备智能材料的研究发展状况,展示了几种典型应用,给出了在此方面的研究初步进展,并分析了4D打印技术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9.
正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纳米事业部增材制造课题组研发了可用于耐高温高强度工程塑料的桌面级3D打印机,并在尼龙3D打印方面取得最新进展,成型件力学性能接近注塑件水平。增材制造(通称3D打印)技术被认为是第三次工业革命制造领域的典型代表技术,受到社会  相似文献   

10.
正3D打印和增材制造解决方案的全球性公司Stratasys Ltd.上海分公司亮相亚洲3D打印、增材制造展览会(TCT亚洲展),以创新的3D打印技术领航展会。展会期间,Stratasys正式在国内发布了全新的基于FDM技术的专业、多功能3D打印机F123系列(F170、F270和F370),旨在实现更智能的原型制作,帮助团队更有效地进行专业快速原型制作。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增材制造技术(3D打印)作为一种革命性技术被大家认可。近几年来,3D打印经历了默默无闻期、吹捧神化期、感叹失落期、冷静上升期、扎实落地期五个阶段,3D打印走向了成熟期,最后以技术应用为最终落脚点。广泛深入研究和探索3D打印增材制造技术应用方向,成为每位3D打印工作者和各领域技术工作者的新课题。3D打印在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与多学科技术融合,将大大提高各领域的生产能力和生产效率,悄无声息的改变着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2.
<正>美国制造(美国国家增材制造创新机构)近日宣布,首次将传统的数控机床立式加工设备进行升级,使其能够采用激光工程化净成形实现金属3D打印。该项目获得美国制造资助,由optomec公司牵头,项目团队包括MachMotion公司、TechSolve公司、洛克希德丁公司和美国陆军贝尼特实验室。该项目通过采用模块化设计方式,嵌入最新的控制系统、轨迹规划系统和质量监控系统,能将任意的数控机床升级使其具备3D打印功能,从而经济有效地实现增材  相似文献   

13.
青云 《China Equipment》2013,(12):24-24
11月26日-27日,由陕西省渭南市人民政府、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渭南高新区管委会承办的“增材制造(3D打印)产业化推进会”在渭南召开。本次会议以“中国增材制造材料及产业化路径”为主题,重点围绕3D打印所需材料制备及3D打印产业化两项内容,深入探讨其产业化路径及所需政策。  相似文献   

14.
<正>美国海军人士称,掌握增材制造技术将是海军的优势之一,如果能在船的航行状态下使用3D打印技术,将是一件里程碑式的事件。增材制造技术是20世纪80年代末期由美国科学家发明的一种实体零件制造技术,是一种采用CAD设计数据使材料逐层累加的加工制造方法。20多年来,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迅速,根据其技术特点的不同又被称为"3D打印"、"实体自由制造"、"快速原型"、"分层制造"及"材料累加制造"等,其中"3D打印"  相似文献   

15.
正航空工业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使用增材制造技术,之前增材制造在航空制造业只扮演了快速原型的小角色。最近的发展趋势是,在航空领域,3D打印正在进入产业化生产。通过3D打印(粉末床熔融技术)一体化高度复杂零件以及通过3D打印(定向能量沉积技术)替代锻造,成为航空企业又一轮的技术竞赛。而在  相似文献   

16.
数控机床技术和3D打印技术作为两种不同的加工方式,在加工生产中都有各自的优缺点。为了满足高端制造的需求,可将3D打印的增材制造技术与数控机床的减材制造技术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制造技术的优势。文章首先阐述了数控机床加工与3D打印一体化制造技术结合应用的优势,然后对数控机床与3D打印一体化制造技术进行分析,为促进我国工业生产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增材制造(3D打印)的概念和特点,并结合该技术的发展背景,从增材制造设计理念的形成、增材制造设计的基础晶胞单元结构研究和增材制造拓扑优化设计分析软件及应用等3个主要研究领域,详细介绍了基于增材制造的设计技术在国内外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并结合我国航空航天产品的结构特点和发展趋势,对基于增材制造设计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增材制造(3D打印)技术发展   总被引:23,自引:0,他引:23  
增材制造技术俗称3D打印技术,是近30年快速发展的先进制造技术,其优势在于三维结构的快速和自由制造,被广泛应用于新产品开发、单件小批量制造.本文介绍了增材制造技术设备和应用情况,阐述国内外增材制造技术发展现状,说明增材制造技术发展趋势和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9.
3D打印技术又称为"快速成形技术"或"增材制造技术",诞生于20世纪80年代末。主要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将计算机设计出来的图形数据导入3D打印设备,打印机内装有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电脑控制将材料叠层添加构造三维物  相似文献   

20.
3D打印属于增材制造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文中采用3D打印技术来制造机械教学模型制作。目前,通过研究已经完成了螺旋千斤顶模型的3D打印,并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应用,呈现了3D打印在教学中的创新性应用,同时3D打印有助于提高我们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推动了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