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检测TK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其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50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15例癌旁正常组织中的表达。结果TK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和癌旁正常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35/50)和6.7%(1/15),具有显著性差异,与病理分级密切相关,与年龄、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ER、PR无关。结论TK1表达与肿瘤细胞增生和分级有关,有望成为肿瘤恶性度和预后判断的重要指标,但其确切机制以及与肿瘤进展间的关系需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2.
Ezrin和E-cadher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小英  李晶  关伟南 《实用医学杂志》2008,24(15):2595-2597
目的:Ezrin是一种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参与调节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本研究通过检测Ezrin和钙黏素E(E-cadherin)在浸润性乳腺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探讨其在淋巴结转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60例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病理组织切片中Ezrin和E-cadherin的表达。结果:Ezrin在21例无转移的癌组织中10例异常表达(48%),19例有转移的癌组织中14例异常表达(74%)。E-cadherin在无转移的癌组织中9例异常表达(43%),而在有转移的癌组织中13例异常表达(68%)。Ezrin异常表达与E-cadherin异常表达有显著的正相关性(r=0.898,P=0.038)。结论:Ezrin和E-cadherin与乳腺导管癌的浸润和转移密切相关,可以作为预测浸润性乳腺导管癌淋巴结转移的重要肿瘤标志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iR-2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选取自2009年3月至2011年3月于我院乳腺外科行手术治疗的4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其周围癌旁组织(距离癌灶2cm)标本、25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标本,应用实时定量RT-PCR检测miR-2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癌旁组织及乳腺良性病变组织样本中的表达情况;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分析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R、PR、Her-2表达状况,并分析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1)miR-2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和癌旁组织(P=0.000,0.007),乳腺良性病变与癌旁组织比较未见明显差异;(2)miR-21的表达增高与TNM分期、淋巴结转移、Her-2表达正相关(P〈0.05)。结论 miR-2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呈高表达,可作为乳腺癌诊断及判断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Ki-67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与乳腺癌各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362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肿瘤组织中Ki-67的表达,并分析Ki-67的表达与患者各项临床病理指标的相关性。结果 Ki-67阳性比例为59.7%(216/362)。Ki-67的表达与肿瘤大小成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组织细胞学分级、脉管癌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拓扑异构酶Ⅱ-α表达成正相关(均为P<0.01),与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表达成负相关(均为P<0.01),与P53蛋白、TNM分期无明显相关性。结论 Ki-67的表达与大部分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临床病理指标有相关性,提示其可以作为监测此类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5.
付琼  刘娟  吴翔燕  杨文君 《浙江临床医学》2009,11(10):1012-1014
目的 探讨抑癌基因PTEN和错配修复基因hMSH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以及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法检测75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及30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TEN和hMSH2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与正常乳腺组织相比,PTEN和hMSH2蛋白表达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分别为64%和72%(P均〈0.05)。乳腺癌中PTEN表达缺失与组织分化差、腋窝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有关,与患者年龄、肿瘤大小、C—erbB-2、ER、PR表达无关;hMSH2表达降低与肿瘤体积大、组织分化差、腋窝淋巴结转移有关,与患者年龄、临床分期、C—erbB-2、ER、PR表达无关;PTEN蛋白与hMSI-L2蛋白在乳腺癌中表达呈显著正相关(r=0.387,P〈0.01)。结论PTEN和hMSH2表达缺失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生物学行为密切相关;二者相互协同导致肿瘤形成和恶性程度增加。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血清miR-10b表达情况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29例为乳腺癌组,成年女性体检健康者48例为对照组;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法检测2组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绘制ROC曲线,评估血清miR-10b水平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诊断价值,分析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2.140±1.769)高于对照组(1.408±1.328)(P0.05);当血清miR-10b最佳截断值为0.334时,诊断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AUC为0.646(95%CI:0.523~0.769),灵敏度为89.70%,特异度为41.70%;乳腺癌组术前有淋巴结转移患者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3.449±1.85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1.077±0.630)(P0.05),不同年龄、月经状态、肿瘤直径及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或阴性患者血清miR-10b相对表达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miR-10b对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有一定诊断价值,其升高可能与患者不良预后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人类表皮生长因子2(简称HER2)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HER2表达与其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和60例原发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HER2基因的表达。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HER2表达总阳性率为67%,有淋巴结转移者其阳性率(65.22%)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35.14%)(P<0.05);uPAR阳性的癌组织中HER2表达阳性率显著升高[(84.21±36.36)%,P<0.05],uPAR与HER2之间的表达高度相关。结论:HER2蛋白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高度表达,且其过度表达与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淋巴结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磷酸化组蛋白H3(PHH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探讨PHH3在乳腺癌组织学分级中的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En Vision法研究85例浸润性导管癌中PHH3的表达。结果 PHH3标记的核分裂指数与HE染色下的核分裂指数具有很好的相关性,PHH3标记的核分裂指数高于HE染色下的核分裂指数。基于PHH3染色的核分裂指数,1例由组织学分级Ⅰ级上升到Ⅱ级,4例由组织学分级Ⅱ级上升到Ⅲ级。PHH3标记的高分裂指数与组织学分级和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患者年龄、肿瘤部位和大小无关(P0.05)。结论 PHH3是一种更好的标记核分裂象的标记物,可提高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学分级的准确性,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发展过程中的表达变化情况,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2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空芯针穿刺且病理确认为浸润性乳腺癌的患者104例为实验组,同时选取乳腺空芯针穿刺病理检查排除浸润性导管癌的病人35例作为对照组。将乳腺空芯针穿刺组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免疫荧光方法检测实验组患者肿瘤组织和对照组非癌乳腺组织中EGFR的表达。分析EGFR的表达与浸润性乳腺导管癌年龄、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EGFR的表达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非癌乳腺组织,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1)。EGFR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性乳腺导管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而与年龄以及肿块大小无关(P0.05)。结论 EGFR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高表达,且EGFR高表达促进乳腺癌的淋巴转移,故EGFR表达水平可作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预后的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10.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检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水平及肿瘤微血管密度(MVD)值,探讨VEGF、MVD水平及与临床病理学特征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法(SP法)分别检测88例乳腺癌患者术后标本中VEGF的表达水平、MVD值以及C-erbB-2表达情况。结果 88例标本中VEGF阳性62例,阳性率为70.45%;淋巴结转移组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未转移组(P〈0.05);相对中晚期组(Ⅱb-Ⅲ)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相对早期组(Ⅰ-Ⅱa)(P〈0.05);C-erbB-2阳性组中VEGF表达水平高于阴性组(P〈0.05);随着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VEGF表达水平也有逐渐升高趋势(P〈0,05)。随着癌组织学分级的升高,MVD值也呈现出逐渐增高趋势(P〈0.01);MVD值随着VEGF表达水平增高而增高(P〈0.01)。结论 VEGF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的肿瘤血管生成及转移过程中可能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VEGF和MVD值可作为反映乳腺癌生物学行为的指标之一。以VEGF为靶点的抗血管生成治疗策略有望成为治疗C-erbB-2阳性患者的一条新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Act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临床病理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117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Actin的表达,分析Actin表达与其临床病理、分子分型的关系。结果①Act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主要在间质细胞中,仅4例三阴性乳腺浸润性导管癌(TNBC)同时存在癌细胞和间质细胞表达;而Actin在正常乳腺及癌旁乳腺组织中的肌上皮细胞均有表达,乳腺导管上皮及间质细胞则无表达。②Act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间质细胞中的高表达水平与肿瘤直径及淋巴结转移相关(P0. 05),与年龄、组织学分级及临床分期无关(P0. 05)。③Act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Luminal B型(Her2-)、Her2受体(+)和三阴性(TNBC)型的间质细胞中阳性率分别为28. 6%、22. 4%、42. 9%、59. 1%和81. 3%,Actin在TNBC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Luminal A型、Luminal B型(Her2+)、Luminal B型(Her2-)的表达水平(P0.05),Her2受体阳性中Actin的表达水平高于Luminal B型(Her2+)的表达水平(P0.05),其他亚型间两两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 Actin不仅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不同分子亚型中的表达存在差异,并且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有关。检测Actin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有助于为乳腺癌不同分子亚型的鉴别诊断及个体化靶向治疗(特别是TNBC型)提供新的研究方向。Actin在乳腺癌与正常乳腺及癌旁组织中的差异表达有利于乳腺良、恶性病变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miR-1和PIK3CA在非小细胞肺癌(NSCLC)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利用RT-qPCR法检测55例NSCLC组织及其癌旁正常组织中miR-1和PIK3CA 的表达,并用Western-blot法检测NSCLC组织及其正常组织中PI3K蛋白的表达变化。结果 miR-1在NSCLC原发灶中的表达明显低于在癌旁和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122),PIK3CA在NSCLC原发灶和癌旁组织中的表达都明显高于在正常组织中的表达(P=0.0446,P<0.0001),且PIK3CA在原发灶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癌旁组织中的表达(P=0.0029);miR-1和PIK3CA在术后1年内发生/不发生转移癌组织中的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369,P=0.0061);PIK3CA的表达与NSCLC组织学类型相关(P=0.0200),但miR-1和PIK3CA的表达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大小及分化程度无明显相关关系(P>0.05),miR-1的表达与PIK3CA的表达成负相关(r=-0.7096,P<0.05)。结论 miR-1的低表达和PIK3CA的高表达可能和NSCLC的发生及侵袭转移有关,且miR-1和PIK3CA在NSCLC转移过程中相互抑制,可能成为NSCLC治疗的新的潜在靶点。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 探讨Id-1、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Id-1、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 8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Id-1、P53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Id-1与P53阳性表达正相关,p<0.05。经Cox回归生存分析,联合检测Id-1、 P53是强危险因素,p<0.05。结论 Id-1、P53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发生、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联合检测Id-1、P53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4.
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gp和C-erbB-2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P-gp和c-erbB-2的表达及其与腋淋巴结等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寻求治疗方案个体化的依据.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46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患者乳腺原发灶及相应腋淋巴结转移灶中P-gp和c-erbB-2的表达,结合临床表现、病理学指标,分析其相关性.结果:46例原发灶P-gp阳性表达35例(76.1%),c-erbB-2高表达18例(39.1%),相应腋淋巴结转移灶P-gp阳性表达28例(60.9%),c-erbB-2高表达16例(34.8%);P-gp蛋白表达水平与肿块大小、淋巴结转移数目均呈正相关(P<0.05), c-erbB-2蛋白表达水平与腋窝淋巴结转移数量呈正相关,与ER、PR表达呈负相关,P-gp阳性表达与c-erbB-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肿瘤原发灶与转移灶存在异质性,P-gp和c-erbB-2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多药耐药与侵袭转移有关,检测上述两种基因在原发灶与转移灶的表达,为乳腺癌选择个体化的化疗、内分泌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Id-1和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d-1和P53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Envision二步法检测80例浸润性导管癌中Id-1和P53蛋白的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临床病理意义。结果:80例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Id-1和P53蛋白表达与TNM分期及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Id-1与P53表达正相关,P<0.05。80例浸润性导管癌患者经Cox回归分析,Id-1和P53同时阳性表达是高危险因素,P<0.05。结论:Id-1和P53蛋白的表达在乳腺癌的复发、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Id-1和P53蛋白同时表达可作为预测乳腺癌预后不良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超声应用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以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为IDC的4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活动的观察对象,分析其超声声像图,结合肿块边界等因素,分析误诊原因以及超声诊断依据。结果:超声诊断IDC时,误诊2例(5.00%),待定8例(20.00%),确诊30例(75.00%)。结论:IDC患者接受超声诊断,诊断符合率较高,所以此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miRNA-21(miR-21)和其靶基因程序性细胞死亡4(programmed cell death 4,PDCD4)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情况.方法:运用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技术检测128例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iR-21及PDCD4的表达情况,分析两者与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miR-21与PDCD4的表达呈负相关,相关系数rs=0.727(P<0.01);在远处转移组中miR-21的表达高于非远处转移组(P< 0.001),PDCD4的表达则低于非远处转移组(P<0.001);两者表达均与肿瘤大小及淋巴结转移情况相关(P<0.05),而与激素受体以及绝经状况不相关(P>0.05).结论:乳腺浸润性导管癌组织中miR-21高表达与PDCD4低表达相关,其或许均能提示该病较高的恶性程度.  相似文献   

18.
COX-2、E-cadherin和KAI1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COX-2、E-cadherin(E-cad)和KAI1蛋白表达在乳腺浸润性导管癌(IDC)发生、发展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应用SP法检测82例IDC、20例乳腺导管内癌(DCIS)和20例乳腺单纯性增生距癌灶〉5cm的组织中COX-2、E-cad和KAI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IDC中,COX-2、E-cad和KAI1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8%、31.7%和47.5%,COX-2在IDC的阳性表达率高于DCIS和单纯性增生,E-cad和KAI1在IDC的阳性表达率低于DCIS和单纯性增生(P〈0.05),COX-2、E-cad和KAI1均与IDC患者年龄、肿瘤大小无关(P〉0.05)。COX-2高表达、E-cad和KAI1低表达与IDC组织分级、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COX-2表达与E-cad、KAI1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COX-2高表达、E-cad和KAI1低表达可能是乳腺组织恶性转变以及IDC发生淋巴结转移的重要生物学标志,COX-2蛋白异常表达是IDC发生的早期事件,联合检测COX-2、E-cad和KAI1蛋白有助于判断IDC的生物学行为及预后。  相似文献   

19.
谢晖  周茜  钱宁  陆澄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36):8826-8828
目的:检测乳腺癌中survivin的表达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ER、PR、p53及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蛋白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癌旁乳腺组织分别为72.1%、9.8%,但其表达与survivin、ER、PR、P53、Her2和淋巴结转移状况无明显相关。结论:乳腺癌组织中survivin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相关,但作为预后指标需要进一步评价。  相似文献   

20.
患者女 ,4 0岁 ,右乳肿块 5年 ,近日增大伴右腋窝肿块来我院就诊。查体 :右乳外上象限可触及 5cm× 5cm大小的肿物 ,质地硬 ,不活动 ,右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均可触及多个肿物 ,质地硬。超声检查 :于右乳 11点钟位置可探及一 5 .0cm×2 .8cm× 1.7cm的中低回声 ,边界尚清晰 ,该肿物边缘不规则 ,无明显包膜 ,并可见多个分叶 (见图 )。右侧腋窝、锁骨上、下区可见多个大小不等的中低回声团 ,内部回声欠均匀 ,较大的约 5 .2cm× 5 .1cm× 2 .9cm ,边界尚清 ,类圆形。提示 :①右乳实性占位性病变 ,乳腺癌可能性大。②右侧腋窝及锁骨上、下区多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