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目的探讨舒张压对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2000年3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200例丘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入院初始舒张压水平为分组依据,将所有患者分为低血压组(舒张压<70mmHg)﹑正常血压组(舒张压在70~90mmHg之间)及高血压组(舒张压>90mmHg),比较不同舒张压水平患者预后分布差别。结果所有丘脑出血病例中,合并低血压者20例(10.0%),正常血压者56例(28.0%),高血压者124例(62.0%),在治疗过程中继发脑出血患者18例(9.0%),均为高血压组患者;其中,低血压组死亡病例2例(10.0%),正常血压组死亡3例(5.4%),高血压组死亡11例(8.9%),与正常舒张压患者相比较,合并低舒张压病例死亡率最高,其次为高舒张压病例(P=0.030)。结论舒张压对丘脑出血患者预后的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其中,舒张压过低及过高者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高龄老年高血压患者降压治疗的效果。方法 检测350例高龄患者在降压治疗后舒张压(DBP)≥90mmHg时,70mmHg≤DBP〈90mmHg及DBP〈70mmHg时的血压情况、肾功能损伤情况以及心室射血分数(LEVF)。结果 高龄高血压患者进行降压治疗使舒张压达到70~90mmHg时患者血压稳定、肾损伤减少、LEVF升高(P〈0.05),优于其他两组患者。结论 高龄高血压患者降血压治疗后使舒张压维持在70~90mmHg之间对患者最有利,符合J形曲线标准。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原发性高血压并发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特点的研究。方法选取我院92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患者是否合并高血压疾病将其分为治疗组(合并高血压疾病)和对照组(没有合并高血压疾病),各为46例,对两组患者出现急性心肌梗死后的临床特点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通过诊断,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心功能分级、收缩压下降值及血压下降发生率均同对照组患者间存在一定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舒张压下降值同对照组患者间没有一定差异性,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出现发急性心肌梗死后,其出现并发症较多且近期预后不佳,极易出现冠心病,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分析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7年2月-2018年4月)收治的92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按照不同治疗方法分为实验组(46例,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治疗方法)和对照组(46例,应用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方法)。采用统计学分析两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结果:两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前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后收缩压和舒张压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效果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硝苯地平缓释片联合依那普利应用于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治疗中的效果较为理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对2000例体检者在排除了高血压史、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炎等疾病及既往史后选取42例,根据其血压状态分为正常血压组(A组,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14例,正常高值组(B组,120mmHg≤收缩压<140mmHg或80mmHg≤舒张压<90mmHg)14例,高血压组(C组,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14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值。结果与A组比较,B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胰岛素抵抗与原发性高血压的关系.方法 对2000例体检者在排除了高血压吏、冠心病、脑血管病、糖尿病、前列腺肥大、肝炎、慢性支气管炎、胃肠炎等疾病及既往史后选取42例,根据其血压状态分为正常血压组(A组,收缩压<120mmHg,舒张压<80mmHg)14例,正常高值组(B组,120mmHg≤收缩压<140mmHg或80mmHg≤舒张压<90mmHg)14例,高血压组(C组,收缩压≥140mmHg或舒张压≥90mmHg)14例,分别测定其空腹血糖(FBG)、空腹血清胰岛素(FINS)值.结果 与A组比较,B组胰岛素抵抗指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组显著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B组相比,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存在明显的胰岛素抵抗状态.  相似文献   

7.
86例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药物治疗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难治性高血压的药物治疗效果。方法针对难治性高血压原因,制定个体化联合朋药方案,指导临床用药。结果本组86例,45例维持血压在140/90mmHg以下;8例合并脑卒中者采取小剂量缓慢降压,5个月后达标;22例合并糖尿病者血压降至130~140/70~80mmHg;11例高龄患者维持在140~150/80~90mmHg。结论针对难治性高血压原因,合理选择治疗方案,控制血压达标,可以降低心、脑血管并发症的死亡率。  相似文献   

8.
潘华兴 《北方药学》2016,13(3):72-73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2014年11月~2015年11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100例,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口服复方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给予对照组口服氨氯地平片治疗;密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血压变化和血脂变化,严密监测患者的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收缩压及舒张压和血脂等各项指标有效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经过治疗,观察组收缩压为125mmHg,舒张压为68mmHg,TG为1.8mmol/L、LDL-C为1.69,HDL-C为1.08,都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变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1例出现恶心症状,调节用药时间,密切观察肝酶、肌酸激酶等均无异常,进一步治疗;对照组2例心慌,但相关程度还可耐受,继续治疗有所好转.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临床效果良好,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血压及其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早期降压治疗在合并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价值,总结其血压控制经验。方法:选取本院86例患有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的临床资料,将舒张压与收缩压与基础差值进行比较,分析其血压控制与治疗效果的关系。结果:对于患者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在急性早期血压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升高,通过控制血压后,舒张压与收缩压与基础差值不同,其后期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血压控制在收缩压与基础差值为0~15mmHg,舒张压与基础差值为0~10mmHg者病灶扩张最小,GCS评分最高。结论:患有高血压的急性脑外伤患者在急性初期,收缩压控制在高于基础值0~15mmHg和舒张压高于基础值0~10mmHg时,有利于治疗。  相似文献   

10.
脉压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尤家聪  许邦龙  徐岩 《安徽医药》2004,8(3):195-196
目的探讨脉压水平与冠脉病变程度及急性心肌梗死的关系.方法经冠脉造影确诊冠心病89例,男68例,女21例,年龄26~81(61.22±10.74岁.外周肱动脉压力测定收缩压、舒张压.冠脉病变严重程度用冠脉病变的血管支数表示.根据WHO标准诊断急性心肌梗死.结果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脉压水平明显高于未发生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患者(P<0.05);脉压≥ 50 mmHg的冠心病患者2支和3支病变发生率明显高于脉压<50 mmHg的冠心病患者(P<0.05).结论高血压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脉压差越大,冠脉病变越严重,越容易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相似文献   

11.
李浩平  许粤燕 《江西医药》2001,36(3):177-179
目的探讨高血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时基础心脏病因、血压水平对预后的影响.方法规范急救基础上对62例高血压、冠心病并发急性左心衰患者按病因分为高心病、冠心病、高心病合并冠心病三组;发作时血压水平分为>140/90mmHg、90~140/60~90mmHg、<90/60mmHg三组;预后分为治愈或显效、有效、无效或恶化三组.病因对预后影响采用秩和检验及对病因组间两两比较;血压水平对预后影响采用R×C列联表的Kendall等级相关分析.结果高心病、冠心病、高心病合并冠心病对预后影响差别有极显著意义,高心病组预后较后二组好,后二组间预后比较无差别;发作时血压水平高者预后较低者好.结论急性左心衰预后表现,以压力负荷过重引起者预后好,以心肌舒缩功能障碍引起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便临床用药。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8月本院收治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对象106例,均在本院接受治疗,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50例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实验组56例采用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压和血脂各项指标水平,分析其对照数据资料。结果两组患者的收缩压、舒张压都明显下降,血脂各项指标也得到明显改善。实验组较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氨氯地平联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血脂水平降低血压,建议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对代谢综合患者强化干预措施对改变其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的效果,以供临床参考。方法将三水人民医院内体检的事业单位员工符合代谢综合征诊断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正常的临床治疗,实验组患者给予强化干预,根据患者的疾病、疾病状态等,为其制定不同的强化干预方法。对两组患者均每年随访一次,统计患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和患者的死亡事件。并进行详细的记录。结果经过我院维持45个月的统计,合并有高血压的患者其收缩压和舒张压均有明显的降低,患者收缩压减少了14.11mmHg,舒张压降低了7.59mmHg,对照组患者的收缩压减少了6.59mmHg,舒张压减少了5.57mmHg。实验组降低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代谢综合征患者给予强化干预,能够明显降低其高血压水平,减少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其需要医疗工作者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4.
高血压患者130例的健康宣教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之一,也是一种常见疾病,根据WHO诊断标准,凡平静状态下收缩压≥140ramHg(1mmHg=0.133kPa)。舒张压≥90mm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高血压在世界各国的发病率高达10%~20%,如不积极防治,可致左心室肥厚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使冠心病、心肌梗死、肾功能衰竭、脑梗死和脑出血的发生率大大提高.  相似文献   

15.
王广辉 《北方药学》2018,(6):133-134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9月15日~2016年9月15日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将其随机化分组,每组50例,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用氨氯地平治疗和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结果:观察组LVEDV(60.91±2.56)mm、LVESD(46.94±1.07)mm、LVEF(49.52±5.46)%、总有效率(98.00%)、心绞痛持续时间(2.12±0.75)min/次、心绞痛发作次数(2.45±1.58)次/月、收缩压(125.78±5.69)mmHg、舒张压(75.12±3.28)mmHg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实施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邓宇平  罗伟良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16):2202-2203
目的 探讨舒张压水平与急性脑梗死患者预后的关系.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入院时舒张压水平将所有患者分为低血压组(舒张压<70 mm Hg,16例),正常血压组(舒张压70~90 mm Hg,24例)及高血压组(舒张压>90 mm Hg,160例),观察三组患者的预后差别. 结果 低血压组死亡8例(50%),正常血压组死亡4例(17%),高血压组死亡60例(38%),低血压组和高血压组病死率均高于正常血压组(χ^2=3.993、3.046,均P<0.05),低血压组与高血压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959、0.328,均P>0.05). 结论 急性脑梗死患者舒张压低于70 mm Hg及高于90 nm Hg者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伴糖尿病高血压患者降压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某院自2014年08月~2017年12月高血压患者共90例作为研究对象,单纯高血压患者45例为对照组,高血压合并糖尿病的患者45作为观察组,并根据血糖指标将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组分为轻度(16例)、中度(17例)、重度(12例)3组,探讨左旋氨氯地平对伴不同程度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血压的控制效果。结果:与高血压组相比,服用左旋氨氯地平后高血压伴糖尿病组上午收缩压(142.57±2.76)mmHg vs.(144.60±2.15)mmHg(P0.05)、下午收缩压(126.97±3.00)mmHg vs.(135.03±5.30)mmHg(P0.0001)、下午舒张压(72.93±2.99)mmHg vs.(79.03±4.50)mmHg(P0.0001),但上午舒张压在两组间未见显著差异;而轻、中、重3组的下午收缩压、下午舒张压也显著升高。结论:糖尿病可导致高血压患者血压显著升高,对于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应根据糖尿病严重程度调整左旋氨氯地平的用量。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对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心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1月~2015年3月收治的133例冠心病合并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67例,使用氢氯噻嗪联合尼群地平进行治疗,观察组66例,选取氨氯地平与卡托普利联合治疗,观察两组血压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显著少于对照组,收缩压、舒张压治疗后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氨氯地平联合卡托普利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血压,能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提高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良性前列腺增生(BPH)患者和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临床特征的差异,以揭示原发性高血压是否与BPH进展有关。方法以2009年1月至2012年12月在该院就诊并确诊为BPH的17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将患者分成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组(84例)和单纯BPH组(89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国际前列腺症状(IPSS)评分、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PSA)滴度、前列腺体积(PV)、残余尿量(PVR)及最大尿流率(Qmax)等指标的差异。结果相对于单纯BPH.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IPSS评分、PSA滴度和PV明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PVR、Q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BPH合并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进行亚组分析显示,舒张压大于或等于90mmHg(1mmHg=0.133kPa)患者的PV明显大于舒张压小于90mmHg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原发性高血压与BPH程度有关,尤其是高舒张压有可能促进BPH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抽选的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70例并结合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两组。观察组(35例)给予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对照组(35例)给予硝苯地平缓释片治疗,测定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其治疗后血压指标、不良反应等指标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舒张压、收缩压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的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指标上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氨氯地平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高血压合并冠心病患者,其相较于常规硝苯地平缓释片能更加有效的改善患者血压、血脂指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