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灌草立体配置对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比较灌草立体配置模式下3种不同生境的土壤水分、养分和植物根系相关参数的差异,探究灌草立体配置30年对退化草地土壤水分和养分以及植物根系的影响,为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和生态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位于黄土高原云雾山国家草原自然保护区种植30年的人工柠条和野山桃搭配灌丛带样地为研究对象,采集灌丛带内部、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不同土层的土样和植物根系,比较3种位置下土壤水分、养分含量和植物根系特征的差异,并分析了根长与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的相关性。【结果】在0~80 cm土层,灌丛带内部的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在0~80 cm土层,随着土层深度增加,灌丛带3个位置土壤全氮、碱解氮和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而全磷含量变化不明显;在同一土层,灌丛带内部的全氮、碱解氮和有机碳含量均明显高于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在灌丛带内部、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3个位置,植物根系生物量呈减小的趋势。从垂直分布来看,灌丛带内部、灌丛带边缘和灌丛带外部0~15 cm土层的植物根系生物量分别占0~40 cm土层植物根系生物量的90.86%,90.79%,92.91%,说明植物根系生物量主要集中分布于0~15 cm土层。3个取样位置中,灌丛带内部植物根长、根表面积和根体积均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灌丛带植物根长与0~20 cm土层的土壤含水量,0~4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和全氮、0~80 cm土层碱解氮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结论】在黄土高原退化草地上进行灌草立体配置可以促进植物根系生长,提高土壤水分和养分含量,有利于退化草地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以陕北榆林南部丘陵沟壑区绥德地区油松、刺槐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实地调查、采样分析等方法对2种人工林的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树龄和不同植被下,根系生物量存在差异,尤其是粗度5 mm以上的根系差异显著(p<0.05),变异系数达到35.27%;土壤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明显,变异系数仅为5.69%;根系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根系生物量层次变化大,主要集中在第2、3、4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层次变化平缓,表层差异最大。2种人工林土壤全氮与有机碳含量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3.
以云南省的优势灌丛土壤为研究对象,利用优势灌丛余甘子灌丛和南烛、矮杨梅灌丛共计31个样点进行采样,分析云南省优势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余甘子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空间分布自东南向西北减少,南烛、矮杨梅灌丛土壤有机含量自中部向四周逐渐减少;余甘子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0.32~0.96 g/kg,南烛、矮杨梅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均值为0.71~0.85 g/kg,余甘子灌丛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差异显著,有机碳含量由表层向下递减,南烛、矮杨梅灌丛各土层有机碳含量差异不显著;余甘子灌丛土壤机碳含量与海拔和凋落物生物量呈负相关,与灌丛盖度和有机氮含量呈正相关,海拔为主要影响因素;南烛、矮杨梅灌丛土壤有机碳含量和海拔呈负相关,与凋落物生物量,灌木层盖度,有机氮含量呈正相关,凋落物生物量是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4.
以黄土高原中部黄陵地区油松,刺槐两种人工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现地调查,采样分析等方法对这两种人工林的碳储量和根系、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树龄和不同植被下,根系生物量存在差异,尤其是根粗细度在5mm以上的根系差异性显著(p=0.01),变异系数达到了48;土壤有机碳含量也存在差异,变异系数为27;根系生物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垂直分布特征明显,根系生物量层次变化大,主要集中在第二、三层;土壤有机碳含量层次变化平缓,表层含量最大;在两种人工林土壤全氮、全磷与土壤有机碳相关性研究中,只发现全氮与有机碳含量之间都呈显著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5.
木薯-野花生间作对根系分布变化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选择木薯单种和木薯-野花生间作研究其根系空间变化及对土壤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木薯单作和间作处理的根系有86.8%和91.1%分布在0 ̄40cm土层空间,间作在此空间的根系生物量比单作增另了55.4%;间作的覆盖率比单作提高了56.8%,表土流失量比单作低4倍,木薯与野花生间作促进了木坚养分的吸收,邮地上部生物量和养分含量,木暗种野花生后,可极地促进木薯对钾素的吸收,同时也提高了各土层间有效养分的  相似文献   

6.
黄土丘陵区人工林土壤有机碳的垂直分布特征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对黄土丘陵区刺槐和油松人工林的根系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其土壤全氮进行了测定,分析了土壤有机碳和根系的垂直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刺槐和油松人工林之间以及同一林分的不同林龄之间,根系生物量有明显差异。2种人工林表层土中有机碳含量不同,差值为{0.470%},10-20 cm土层有稍微差异,差值为0.075%,其他各层差别不明显,差值均小于0.023%。在不同林龄之间,除20 cm以上土层,幼林和成林之间的土壤有机碳含量有差异外,其他各层几乎没有差异。说明土壤有机碳的积累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根系对土壤碳的积累有一定影响,但影响程度不大。人工林土壤全氮与土壤有机碳含量之间呈显著的线性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荒漠灌丛群落特征和土壤性状对放牧干扰的响应,以西鄂尔多斯广泛分布的霸王、沙冬青和四合木灌丛为对象,对3种放牧强度下灌丛生长及土壤养分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1)放牧区灌丛覆盖度、平均冠幅、高度和基径显著低于轮牧区和围封区;2)牲畜对霸王和沙冬青灌丛的啃食主要发生在叶结构部分,而四合木灌丛主要啃食三级枝结构;不同放牧强度下根生物量和总生物量均为围封区>轮牧区>放牧区,围封区3种灌木总生物量分别为放牧区的1.78,1.98倍和1.84倍;3)各放牧强度下,3种灌丛土壤有机碳、全N和全P均随土层深度的增加显著减少,土壤容重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增大;4)放牧干扰显著降低表层土壤有机碳含量,3种灌丛均为放牧区显著低于围封区和轮牧区;轮牧区深层土壤(20~40、40~60 cm和60~80 cm)的全N含量显著高于放牧区和围封区;全P对放牧干扰的响应规律与有机碳和全N恰好相反,为放牧区显著高于围封区和轮牧区;放牧干扰后土壤容重的变化趋势为放牧区>轮牧区>围封区。综合来说,放牧会显著降低灌丛覆盖度、生产力、土壤养分和透气性,而轮牧和围封有助于植被覆盖度和各生长指标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分析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状况、微生物特性,以了解鱼腥草的土壤条件,提高栽培鱼腥草的品质。结果显示,不同样地鱼腥草非根际和根际土壤的养分、p H、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磷脂脂肪酸(PLFAs)以及其群落特征存在差异;鱼腥草根际土壤p H显著低于非根际土壤,而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过氧化氢酶、磷酸酶、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活性,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微生物总PLFAs含量,微生物群落的多样性和均匀度指数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微生物总PFLAs含量与碱解氮、有效磷、有机质、脲酶、多酚氧化酶和蔗糖酶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碳与有效磷和蔗糖酶呈显著极显著正相关;微生物生物量氮与有效磷、碱解氮、有机质和多酚氧化酶呈极显著正相关。结果表明,鱼腥草的广泛生长适应性,是鱼腥草的根系分泌物及其残体适合多种微生物生长繁殖,增强酶活性,促进土壤酶和微生物对有机质及氮、磷转化,提高土壤养分的有效性,改善根际土壤理化性质,有益鱼腥草适应不同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9.
【目的】本研究探讨干旱区棉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及对棉花根系生物量的影响,明确棉田土壤氮素有效性对农业管理措施的响应,为棉田制定高产高效管理措施,实现棉花高产优质低成本及环境友好生产服务。【方法】在定位试验条件下,采用裂区设计,以秸秆不还田(S0)与秸秆还田(S1)为主区,4种施肥处理(不施肥(F0)、施氮磷钾化肥(F1)、施有机肥(F2)、施氮磷钾化肥+有机肥(F3))为副区,分析了秸秆还田和施肥对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探讨了棉田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包括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的变化,明确了土壤有效氮含量和棉花根系生物量对秸秆还田和施肥措施的响应。【结果】(1)秸秆还田和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净矿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和反硝化速率,棉花不同生育时期不同施肥处理间各指标的变化不同,但秸秆还田下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在盛花期均有最大速率;(2)秸秆还田和施肥显著增加了土壤铵态氮、硝态氮和无机氮含量,但秸秆还田下施肥处理间差异不显著,棉花盛花期和盛铃期土壤无机氮含量显著高于收获期;(3)秸秆还田显著降低了棉花根冠比,对根系生物量、细根/粗根比影响不显著,施肥显著增加了根冠比、根系生物量及细根生物量,施肥处理之间差异不显著。综上所述,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硝态氮、铵态氮和可吸出无机氮含量以及根系生物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有最大的土壤净矿化速率、净硝化速率、总硝化速率、反硝化速率、硝态氮和可吸出无机氮含量。有机肥无机肥配施也有最大的根系生物量和粗根细根比。【结论】秸秆还田和施肥有利于促进土壤氮素转化过程,增加土壤有效氮含量,对根系生长及生物量产生影响。在干旱区实施秸秆还田,结合有机无机肥配施技术有利于加速土壤养分转化,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增加有效养分含量,促进作物根系生长和地上部碳同化能力。  相似文献   

10.
土壤微生物生物量虽然仅占土壤有机碳的5%,但在有机质分解与养分循环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采用空间替换时间的方法在我国亚热带地区选取杉木人工林5年、8年、21年、27年和40年等5个不同林龄,测定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含量以及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含量,探究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易变性碳、氮组分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中,5年生林分土壤铵态氮含量显著高于8年生和40年生林分。27年生和40年生林分土壤可溶性有机碳(DOC)含量显著高于5年生和21年生林分。5年生杉木的微生物生物量碳(MBC)含量显著低于其他林龄,21年生林分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MBN)含量最低。土壤硝态氮和全碳与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氮具有相关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全碳、全氮之间关系密切。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林龄杉木人工林土壤微生物碳氮库的大小可能与土壤养分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望天树是热带雨林标志种及国家一级濒危树种,人工栽培是扩大其种群数量的重要途径。通过对望天树人工纯林及混交林的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养分含量的分析,为望天树人工幼林混交树种选择及土壤管理提供参考。  方法  在望天树人工纯林、望天树-降香黄檀及望天树-巨尾桉混交林设置标准地,采用对角线法采集不同土层的土样,测定土壤pH值、有机质及养分含量、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利用生态化学计量和主成分分析方法研究不同林分和土层对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含量及土壤质量的影响。  结果  (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和土壤养分含量的垂直分布特征表现为随着土层深度的加深而下降,不同林分类型对其垂直分布影响不明显。(2)望天树人工幼林平均土壤C∶N∶P为35∶2∶1,土壤微生物生物量MBC∶MBN为8∶1。不同树种组成显著影响着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及其化学计量比,望天树-巨尾桉混交模式可以明显提高土壤微生物活性,改善土壤质地和微环境。(3)相关性和主成分分析表明,望天树林地土壤微生物可以通过自身调节对土壤养分的变化保持一定的内稳性,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可以作为土壤养分储备库和碳氮源变化的早期生物指示指标。望天树-巨尾桉混交林对土壤微生态功能、质量和肥力状况的影响最显著,是最有利于望天树幼林林地土壤微生物生长、土壤养分发育的一种林分类型。  结论  望天树人工幼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养分含量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表现出明显的表聚效应,且树种组成对其垂直分布影响不明显。望天树混交林相比纯林而言,对土壤微生物环境和土壤质量的促进效果更明显,其中望天树-巨尾桉混交模式更有利于养分活化,提高微生物群落功能及改善林地土壤结构,是望天树幼林时期和桉树纯林改造较合适的混交模式选择。   相似文献   

12.
开垦利用对东祁连山高寒灌丛草地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同一海拔高度的东祁连山金露梅、山生柳高寒灌丛草地以及灌丛草地开垦后种植燕麦的土地,进行了土壤养分含量的研究.结果表明:金露梅灌丛草地和山生柳灌丛草地的土壤养分含量除全钾外,其他元素都是随土层加深而下降,且各土层差异显著(P<0.05).燕麦地除了全钾、速效钾、速效锰外,都是随土层加深而下降,且各土层差异显著(P<0.05).山生柳灌丛草地与金露梅灌丛草地土壤养分差异不显著(P>0.05).但灌丛草地与开垦地土壤养分差异显著(P<0.05),并且开垦后种植燕麦的土壤养分含量明显受到人为的控制和干扰,其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锌含量均比灌丛草地高,而全磷、速效钾、速效铁、速效铜和速效锰含量比灌丛草地低,速效钾含量并不随土层加深而变化,速效铁和速效锰含量则随土层加深而上升.  相似文献   

13.
选择上海市5种典型植物群落土壤采样并布置室内恒温培养试验,比较了不同群落间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呼吸强度和酶活性大小.结果表明,与草坪土壤相比,种植香樟、池杉、桂花、竹林等深根系乔灌木均可显著提高土壤剖面中有机碳及养分含量.不同植物群落的土壤生物学性质差异显著,表层(0~20 cm)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微生物商高低顺序为桂花>竹林>草坪>池杉>香樟,而亚表云层(20~40 cm)与底层(40~60 cm)土层中微生物生物量碳及微生物商均以草坪最低,高低顺序分别为:桂花>香樟>竹林>池杉>草坪、香樟>竹林>桂花>与池杉>草坪.表层和亚表层土壤中呼吸强度均以桂花群落最高,其他几种群落间的差异不明显(P>0.05);底层土壤中香樟、桂花、竹林、草坪之间呼吸强度无明显差异(P>0.05),但均显著高于池杉(P<0.05).草坪土壤各层次的脲酶、转化酶、磷酸酶均较低,而香樟等深根系植物下层土壤3种酶活性显著高于其他群落(P<0.05).结果还表明,同一植物群落土壤养分、微生物生物量碳、呼吸强度及酶活性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降低,并且表层显著高于下层(P<0.05).研究结果初步说明,深根系乔灌木能显著土壤养分含量和生物活性,适合在园林植物景观配置中使用.  相似文献   

14.
减氮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对甘蔗苗生长和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盆栽试验研究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对甘蔗苗生长及其根系土壤养分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在氮肥减量25%下,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处理促进了蔗苗生长,蔗苗地上部分和根系生物量比正常施氮分别增加65.8%和10.9%,根系长度和根表面积明显改善,植株全氮含量显著增加。减氮配施生物炭调理剂处理的蔗苗根系土壤有机碳和全氮含量均显著增加,土壤氮磷养分含量明显增加,其中速效磷含量增幅最大达到了38.5%。在本试验条件下,氮肥减量配施生物炭调理剂有助于改善甘蔗苗生物学特性和土壤肥力,尤其对土壤氮磷养分的有效性具有较好提升效果。  相似文献   

15.
采用时空替代法,选取5 a(幼龄林)、10 a(中龄林)、30 a(老龄林)的橡胶林、30 a桉树林和热带次生林,研究不同树龄橡胶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分布特征,不同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的差异及其随季节的变化。结果表明:5种林型下的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由高到低依次为中龄林>幼龄林>次生林>老龄林>桉树林,中龄林、幼龄林和次生林3种林型和另外2种林型之间均有显著差异(p<0.05);旱季到雨季,5种林型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逐渐升高,雨季明显高于旱季;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含量随土壤深度逐渐降低,5种林型下0~10 cm和20~30 cm的土层的微生物生物量碳均有显著差异;不同林型下微生物生物量碳与土壤全氮、全磷、全钾、有机碳、含水率的相关关系均不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高寒坝区生态环境脆弱,过度放牧及开垦导致土壤碳氮储量下降,掌握土壤养分特征及变化规律,制定生态恢复措施,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具有重要意义。[方法]本研究以迪庆州高寒坝区农田、灌丛地、放牧草地和封育草地4种土地土壤为研究对象,研究土壤有机碳、碱解氮、全氮的垂直分布特征及SOC与TN间相互关系,以期为中甸高寒坝区的生态系统恢复和土地利用方式提供参考依据。[结果](1)同一类型土壤不同土层SOC含量随深度增加呈递减趋势;不同处理0~30 cm土层SOC含量以农田最高,30~40 cm土层以灌丛地最高,差异显著(P0.05);(2)农田及灌丛地10~20 cm土层AHN含量最高,总体随土层深度增加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放牧地0~10 cm土层AHN含量最高,封育草地0~10 cm、10~20 cm土层AHN含量相同,10~40 cm土层AHN含量随土层深度增加呈下降趋势;对比相同土层,草地的AHN含量较高;(3)TN含量在各处理下均随深度的增加显著下降(P0.05),0~20 cm土层以农田含量最高,而20~30 cm和30~40 cmTN含量最高的分别是放牧地和灌丛地(P0.05);(4)SOC、TN相关性为封育草地灌木地放牧草地农田。[结论]人为因素对于土壤碳氮储量影响较大,建议可通过合理施肥、灌溉,减少农田土壤有效碳、氮的流失,种植灌木固持土壤营养元素,轮牧、封育以提高放牧草地土壤营养元素间相关性保证土壤养分的收支平衡。  相似文献   

17.
探究不同种类杜鹃林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氮、磷的特征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为野生杜鹃林土壤养分含量和判断土壤养分限制作用提供依据.以贵州百里杜鹃林区3种优势种马缨杜鹃、迷人杜鹃和露珠杜鹃为研究对象,运用生态化学计量学的理论和方法,对其根际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碳(SMBC)、土壤微生物生物量氮(SMBN)、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SMBP)及其化学计量特征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养分、SMBC、SMBN、SMBP含量不同.迷人杜鹃林的SMBC、SMBN显著高于马缨杜鹃林和露珠杜鹃林,SMBP含量为露珠杜鹃林>迷人杜鹃林>马缨杜鹃林.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P和SMBN/SMBP差异显著,但土壤SMBC/SMBN无显著差异.表明不同种类杜鹃林下土壤SMBC/SMBN具有内稳性;不同种类杜鹃林SMBC/SMBP适合作为根际生态系统限制性营养的指标.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山杏(Armeniaca sibirica)扦插枝条在复配材料的作用下,其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根系吸收养分能力的变化,解析地下生物量和地上生物量与各养分之间的相关关系。选取由无机复合肥、硝酸稀土、聚天门冬氨酸(PASP)和保水剂(SAP)组成的不同配比(5:1:5:5、1:0:0:1、5:2:1:10、0:0:0:1)的复合材料进行试验。试验结束后测定土壤养分含量和根系吸收养分含量以及山杏扦插枝条的地下部分生物量和地上部分生物量,利用SPSS对测量结果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肥料增效剂比例较高的组合(配比组合为5:1:5:5),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碱解氮的含量(分别是对照试验的2.96、1.23、1.83倍),显著增加了根系吸收的全氮和全磷含量(分别是对照试验的1.44和8.60倍)。研究表明,山杏扦插枝条的地上部分生物量和地下部分生物量在0.01的水平下极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95,回归分析表明,地下生物量是影响地上生物量的主要因素,而地下部分生物量与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根系吸收养分的能力显著相关。综上所述,在山杏扦插前期,在土壤基质添加保水剂、无机复合肥和适量的聚天门冬氨酸以及适量的硝酸稀土能显著提高土壤速效养分含量和扦插枝条根系的养分吸收能力,最终实现山杏扦插枝条壮根壮苗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利用一二代马尾松林下土壤,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马尾松育苗试验,研究一二代马尾松林下土壤中主要养分含量及其对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连栽后土壤pH值有所降低,广西幼龄林、中龄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含量一代高于二代,而贵州一代中龄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含量一代低于二代,全钾含量则与广西土壤表现一致;3组样地土壤水解性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均表现为一代低于二代;3组样地中,除广西幼龄林土壤水解性氮含量一二代之间差异显著外,其余样地土壤水解性氮含量差异均达到极显著水平。马尾松林土壤栽种的幼苗苗高、地上与根系生物量的积累、根系形态、根系活力均表现为一代略优于二代,一二代土壤养分含量能够满足马尾松幼苗的生长需要,不会对幼苗生长造成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促进喀斯特地区人工植被建设、生态环境恢复及草地畜牧业发展,对5种贵州山地适生灌木草地不同层次(0~10cm,10~20cm,20~30cm)土壤的化学性质进行测定与对比分析,研究不同适生灌木对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多花木兰灌丛草地在0~10cm土层中水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4种灌丛草地(P0.05),盐肤木和多花木兰灌丛草地的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白刺花、胡枝子、猪屎豆灌丛草地(P0.05);盐肤木和多花木兰灌丛草地的全氮和全磷含量相对较高,不同灌丛草地土壤水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全氮、全磷、全钾含量在土壤垂直剖面上随着土层的加深而逐渐降低;盐肤木和猪屎豆灌丛草地有机质含量和pH值明显高于其他灌丛草地(P0.05)。结论:多花木兰灌丛草地群落环境土壤养分的分布优于其他的灌丛草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