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在电动汽车这种双向能量交换型负荷接入配电网背景下,提出了计及用户与电网之间电能双向传递的最大供电能力(TSC)计算模型。首先,基于负荷时序特性建立了包含负荷可持续中断供电时间和响应费用约束的柔性负荷需求响应模型。然后,提出了能计及双向能量交换型负荷需求响应的TSC模型和计算方法,以量度需求响应费用与TSC之间的量化关系。最后,通过算例计算了不同响应费用约束下的TSC分布情况。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单向能量交换型负荷以负荷削减方式参与需求响应,双向能量交换型负荷以放电方式参与需求响应使TSC进一步增大。  相似文献   

2.
鉴于激励型需求响应能够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主动参与负荷削减,而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能为实施激励型需求响应提供响应时间,文中对计及激励型需求响应的微电网可靠性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分析了激励型需求响应的机理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接着对用户进行分级、建立了需求响应的调度模型,然后以用户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用户侧的响应模型,并提出了计及激励型需求响应的微电网负荷削减策略,最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改进的RBTS Bus6测试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和经济性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证明了激励型需求响应能有效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采用随机优化理论,研究具有提前通知选择时供电公司对于可中断负荷的最优决策模型,并给出模型的解析解。  相似文献   

3.
基于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理论(Total Supply Capability,TSC)提出了一种新的馈线接入用户容量计算方法。首先,介绍了TSC理论的基本知识,给出了其数学模型和求解方法。其次,根据TSC计算结果进一步得到馈线10 kV侧的可接入容量以及不合理馈线段的调整方案。然后,对已知负荷分布及其0.4 kV侧变压器容量进行分析,计算得到10 kV侧负荷大小到0.4 kV侧配变容量的折算系数,并基于折算系数得到各馈线用户侧的接入配变容量。最后,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有效性。基于TSC理论确定馈线接入用户容量,能够在保证N-1安全准则前提下充分利用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为供电企业科学开展业扩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和辅助参考。  相似文献   

4.
可中断负荷的管理作为配电网的一种调度手段,研究其对配电网供电能力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目前研究仅涉及在加入用户分级后配电网的供电能力是否有所提升以及能够提升多少,尚不能有效地管理利用负荷以及实现可中断负荷在提升供电能力方面的电力资源的有效分配。以单位时段配电网供电能力值为优化变量,以计及可中断负荷后配电网TSC的曲线形状与日负荷曲线形状相似度最高和配电网各时段的供电能力最大为优化目标,建立可中断用户调度优化模型。针对模型采用遗传算法求得Pareto最优解集,并采用基于DM层次分析法进行决策,选出最满意的调度方案。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5.
鉴于激励型需求响应能够引导用户调整用电行为、主动参与负荷削减,而微电网中的分布式电源及储能能为实施激励型需求响应提供响应时间,文中对计及激励型需求响应的微电网可靠性进行了重点研究。首先分析了激励型需求响应的机理及其对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接着对激励型需求响应用户进行综合评估,建立了需求响应的调度模型。然后以用户收益最大为目标建立用户侧的响应模型,并提出了计及激励型需求响应的微电网负荷削减策略。最后基于蒙特卡洛模拟方法对改进的RBTS Bus6测试系统进行可靠性评估和经济性分析。算例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有效性,证明了激励型需求响应能有效提高微电网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6.
在电力市场中,由于用户参与市场的形式存在差异,需求侧的响应能力会影响电力供需场景下的价格波动。为了提升电力市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考虑用户负荷调整能力,设计了需求侧资源聚合响应优化模型。首先,建立涵盖多种用户参与形式的需求侧响应架构,分析该架构下不同形式参与的用户需求响应机理,构建考虑间接参与用户主动响应的市场出清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结算方法,保证该架构中需求响应机制的可持续性;然后,将电力市场中需求侧资源聚合商的收益映射至投标决策,提出需求响应在负荷削减与负荷转移2种合同模式下的投标优化模型;最后,通过算例对模型进行验证。计算结果表明,按照该投标策略,需求响应在选定的指标衡量下,改善了配电网可靠性及用户效益,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合理性及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党倩  张华峰  马彦宏  崔亮  张俊 《电力建设》2016,37(1):110-118
合理的需求侧电价是促进和引导用户主动需求响应的关键因素。借助离散选择理论,针对地域分散、数量庞大的可控负荷需求响应的不同边际成本和消费偏好,提出了基于离散选择的可控负荷菜单定价方法。考虑到用户在多种电价下的不同偏好选择行为,该方法以负荷削减边际成本、负荷削减量以及补偿电价为影响因素,建立了用户对菜单电价的离散选择模型,计算了用户对菜单电价的离散选择概率。然后以需求响应电价和负荷削减量为菜单选项,以系统供电成本最小为目标,构建了反映用户不同消费偏好的可控负荷菜单定价模型。最后通过算例仿真,分析了有无离散选择下系统供电成本和用户总负荷削减量以及影响用户选择因素的敏感度,表明考虑离散选择的菜单定价,能够有效地反映用户对不同电价的选择偏好,诱导其内在需求弹性,从而使菜单电价更好地满足用户的消费偏好,促进用户主动参与并削减更多的负荷,节约系统供电成本,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8.
为提高配电网设备能源利用率,提出一种计及负荷分类及其需求响应的配电网设备能源利用率提高方法。采用LSTM自编码器对典型日负荷进行特征提取,再用改进Kmeans负荷聚类算法对特征序列进行聚类分析。基于负荷分类结果建立计及分类负荷分时需求响应的配电网设备能源利用率优化模型,该模型以设备能源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最大为目标。算例分析结果表明,所提方法能更好地激发各类负荷需求响应潜力,通过分类负荷分时需求响应引导用户削峰填谷,有效提高配电网能源利用率;通过合理设置能源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目标权重,实现系统能源利用率和用户满意度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为充分发挥主动配电网中清洁能源及多种可控元件的主动协调能力,提高配电网最大供电能力TSC(to?tal supply capacity),提出兼顾主动配电网结构灵活性与参与单元多样性的供电能力双层计算模型。上层模型以网络重构为手段提升系统供电能力;下层模型针对多类型参与单元的不确定性建模,以调节成本为目标挖掘多参与单元有序控制下提升主动配电网供电能力的潜力。其次,为简化模型求解复杂度,利用卡罗需-库恩-塔克KKT(Karush-Kuhn-Tucker)条件将双层模型转化为单层模型,并提出改进的烟花粒子群优化算法计算主动配电网最大供电负荷。最后,以改进的IEEE33节点系统对所提双层模型及算法进行了验证,算例验证了所提模型及算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0.
新型电力系统中,用户侧可调负荷等灵活资源将广泛参与电网互动,促进源网荷弹性平衡。为此,文中提出面向工商业可调负荷资源的虚拟聚合商需求响应模式,通过基于用户信用的响应补贴机制实现用户侧可调负荷集聚,并构建了用户响应补贴双层优化模型。上层模型以虚拟聚合商参与需求响应收益最大为目标,通过优化补贴信用系数实现用户响应收益最大;下层模型中用户以计及舒适度损失的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调整自身响应行为。算例分析选取了典型用户对所提机制和模型进行验证,结果表明,所提出的需求响应交易机制有效规范了用户的响应行为,信用作用下虚拟聚合商与用户形成了激励相容的效果,有利于需求响应目标精确达成。  相似文献   

11.
“大营销”体系以提升企业市场应变和客户服务能力为目标,推动营销服务由“业务导向型”向“客户导向型”转变。介绍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以”客户满意”作为客户导向型优质服务工作的核心,开展特色创新服务的举措,应运而生的新型客户经理制全面提升了黑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营销业务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2.
供电企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探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文章对供电企业在客户服务方面的现状进行了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发现企业内部服务中还存在许多缺陷,不能满足人们追求高质量生活的需求,提出了一个新的服务理念———客户关系管理;从客户关系管理的概念、客户关系管理可实现的功能及实施客户关系管理、对供电企业的意义进行了详尽的论述;进而又对供电企业用电结构进行了分析,建立了客户关系管理模型,并对供电企业实施客户关系管理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3.
李平  曹熙  韩伟  康蕾蕾 《供用电》2012,29(4):72-76
对客户服务进行集中监控是提升客户服务能力,实现客户服务精细化管理的有效方式.在分析当前客户服务监控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基础上,建立了符合供电行业特征的电力客户服务集中监控体系;介绍了该体系的架构,以及该体系中建立的客户服务指标监控体系和客户服务流程监控的具体功能及实现.  相似文献   

14.
基于电力CRM的大客户经理制的实践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该文在分析目前供电企业实施大客户经理制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电力客户关系管理(ECRM)的系统结构,并分析了大客户经理制在该系统中的具体应用。最后指出了在大客户经理制实施过程中其他方面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可操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结合电力企业特点,从感官、情感、认知、实用、生活方式和关系6个体验维度识别出影响顾客满意度的20个因素,并据此设计调查问卷。通过对138份有效问卷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表明感官、情感、认知和实用因素均对顾客满意产生直接的正向影响,而生活方式和关系因素对顾客满意的影响不显著。研究结果对于电力企业提高顾客满意度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业人员可以利用研究结论开展有针对性的体验设计,以提升客户满意度水平。  相似文献   

16.
以零投诉为目标,从客户需求、运营需求、管控需求3个维度,提出加强对投诉易发生环节的控制,建立零投诉岗位风险防范措施,形成电力营销管理制度、业务流程、岗位职责三位一体的长效投诉管理体系,从而最小化或避免已预期的投诉风险,提高投诉管理可控、在控能力。  相似文献   

17.
供电企业大客户关系管理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析了供电企业加强客户关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连云港供电公司"四个一"配套服务机制为例,重点论述了供电企业实施大客户关系管理的具体措施,提出了电力大客户管理管理服务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并给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针对由自然灾害引发的电网故障事件频发的实际情况,文中依托95598客户服务系统电力客户故障报修和气象数据,基于灰色关联方法构建了故障报修与气象因素间的关联度计算模型。以冀北地区故障报修较多的霸州市为例,计算了故障报修量和气象因素间的关联度,明确了各气象因素对故障报修量的影响程度。文中还研究了时间和地域对上述关联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文中构建的关联性分析模型可定量衡量各气象因素对故障报修的影响程度,其结果可为企业维修方案的制定、灾害预警等决策提供科学的依据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刘毅忠  付丽萍 《广东电力》2012,25(4):106-109
为了帮助供电企业客户服务中心在停电、复电过程中及时获取相关信息,根据客户服务与停电管理内在业务紧密关联的特点,构建综合停电信息管理平台,按照停电、复电过程的业务类型进行归类,将停电所涉及的信息整合到综合停电信息平台,供客户服务中心的客服人员检索和查询。通过改造业务流程及构建综合停电信息管理平台,提高了解决客户停电诉求问题的及时性,提升了客户服务水平。  相似文献   

20.
从客户关系管理(CRM)和一对一营销理论的角度出发,提出了供电企业营销服务的重点应放在重点客户身上,介绍了江门供电分公司开展一对一营销服务活动的方案及实施成效。通过一对一营销服务活动,提高了客户满意度,减少了客户企业电费开支,促进了客户企业用电管理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