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比较全胸腔镜下与右侧开胸小切口房间膈缺损修补术的治疗效果。方法成人房间隔缺损患者随机分为全胸腔镜组(28例)和右侧开胸小切口组(22例)。结果两组均无死亡。全胸腔镜组与右侧开胸小切口组体外循环时间分别为(125+41)min和(55±8)min(P〈0.05);升主动脉阻闭时阃分剐为(34±16)min和(19±5)min(P〈0.05);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分别为(6.4±1.6)h和(6.8±1.7)h(P〉0.05);术后胸液引流量分别为(102±20)mL和(133±28)mL(P〉0.05),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5.9±1.15)d和(5.8±2.1)d(P〉0.05)。结论早期行全胸腔镜下房间隔缺损修补术较侧开胸小切口手术操作时间稍长,但患者术后恢复无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 比较右侧腋下小切口和胸部正中开胸两种术式在治疗先天性心脏病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中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8年6月-2021年6月因继发孔房间隔缺损不适宜行介入封堵术于本院接受房间隔缺损修补术的患者80例,术前患者均无明显心衰症状,其中40例经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为实验组,40例经胸部正中开胸手术为对照组,术后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经右腋下小切口组手术时间、术中、术后总输血量、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住监护室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胸部正中开胸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与胸部正中开胸相比右侧腋下小切口手术在治疗房间隔缺损中手术时间短、术中、术后总输血量少、术后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短、住监护室时间短、术后住院时间短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完全胸腔镜下手术与传统开胸手术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ASD)的临床疗效。方法 ASD修补术患者40例均分为A组(电视胸腔镜)和B组(传统开胸手术)。评估并比较两组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手术全部成功,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A组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建立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显著长于B组(P<0.05),但术后血常规和体温完全恢复正常时间短于B组(P<0.05)。两组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时间、胸腔引流量、血气分析、血制品使用量、血管活性药物、重症监护病房时间、住院时间、医疗费用和手术前后心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完全胸腔镜下ASD修补术安全可行,创伤小,患者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李伟民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0):530-531
目的讨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临床。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胸外科从2005年1月至2011年3月诊治的早期周围型肺癌患者共38例,应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对38例,按照手术方式分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组(A组)和传统开胸手术组(B组),A组行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肺叶切除术和肺门纵膈淋巴结清扫术;B组行后外侧切口肺叶切除术和纵隔淋巴结清扫术。观察手术情况、病检结果和随访情况。结果 A组患者手术切口大小、出血量、当日引流量和住院时间均较B组少,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而两组手术时间相比,无明显差异,病检结果显示,腺癌患者24例,鳞癌患者6例,腺鳞癌患者4例,错构瘤患者2例,硬化性血管瘤患者2例。术后随访未发现复发病例和远处转移病例。结论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术治疗早期周围型肺癌的手术与传统常规开胸手术同样的治疗效果一样,而且具有手术创伤小、恢复快、不良反应小且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微创心脏手术在先天性心脏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60例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胸手术,观察组患者采取完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呼吸局辅助时间、胸液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和胸液引流量均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在体外循环时间、升主动脉阻闭时间、术后呼吸机辅助时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治疗后观察组无并发症患者,而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3.33%(4/3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心脏病患者采取完全胸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效果显著,能够有效减少手术创伤,降低出血量,并且缩短患者恢复时间,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自发性血气胸外科治疗的手术适应证和优越性。方法25例自发性血气胸患者中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9例为胸腔镜手术组,小切口开胸手术治疗16例为小切口开胸手术组,比较2组平均手术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及留置胸引管天数等因素。结果胸腔镜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72.7±16.8)min,术后留置胸引管(5.6±5.6)d,术后住院(10.2.±5.4)d,有1例因术后持续漏气需要二次手术。小切口开胸手术组平均手术时间(68.4±13.6)min,术后留置胸引管(3.5±1.9)d,术后住院(7.8±2.5)d。2组在手术时间、术后留置胸引管天数、术后住院天数上均无统计学意义。全部患者均痊愈出院,术后随访3~12个月,无血气胸复发。结论对于自发性血气胸早期进行外科手术治疗,可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周期,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刘振玉  方向明  刘世国 《江西医药》2005,40(11):685-687
目的 总结胸腔镜下心脏手术的体外循环建立方法和体外循环的管理。方法 分析30例心脏病患者借助于电视胸腔镜进行房间隔缺损修补,室间隔缺损修补,二尖瓣置换,Ebstein畸形矫治,部分房室管畸形的体外循环过程和术后结果。结果 1例患者停体外循环后因血氧饱和度偏低,延长第4肋间切口探查;1例因手术操作导致出血而延长切口再次插管建立体外循环;1例患者因残余漏再次手术,其余27例患者手术过程顺利。30例患者术后均恢复良好。结论 胸壁打孔体外循环下完全借助于电视胸腔镜实施心脏手术安全、可行;开展此手术的初期体外循环时间和主动脉阻闭时间相对较长,应加强体外循环的管理。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和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治疗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将218例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和传统手术组,分别对2组围手术期指标、生存情况及实验室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电视胸腔镜组患者手术切口,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胸引流管留置时间及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传统开胸组和电视胸腔镜组患者在淋巴结清扫数量、术后引流总量及1年生存期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C反应蛋白在术后1,2,3d明显增加,但电视胸腔镜组CRP水平明显低于传统开胸组(P<0.05).结论 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治疗早期非小细胞肺癌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自发性气胸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80例,其中采用胸腔镜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采用传统开胸手术治疗的患者60例,比较分析三组患者一般情况及手术切口长度、术后24 h内引流液的量、携带引流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结果结果显示,传统手术组的患者较另外两组患者年龄明显较大,病情较复杂,胸腔镜手术组患者与传统手术患者相比,在以上方面均有明显的优势,与腋下小切口手术组患者相比,携带引流管时间以及术后24 h内引流液的量之间并无明显差异,但手术切口长度与住院时间有明显优势。结论胸腔镜手术方式治疗自发性气胸优势明显,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价格低廉、治疗效果稍逊于胸腔镜手术,传统手术虽创伤较大,但对于复杂难以暴露的患者不失为一种优良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在临床中的应用以及其临床价值。方法选取通化市中心医院2009年3月至2013年3月的收治的60例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并将其按照手术方式的差异分为两组,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各30例,将其中利用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的患者列为实验组,将采用常规开胸手术进行肺癌根治的患者列为对照组。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在手术时间上无明显差别,但是在手术中患者出血量、手术后患者人均镇痛次数、手术后引流量以及患者的住院时间等方面实验组相对于对照组具有明显差异(P<0.05),并且实验组在上述方面较对照组有明显优势。结论针对于传统常规的开胸手术,电视胸腔镜辅助小切口行肺癌根治术可明显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患者术后镇痛次数,使患者预后良好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治疗复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复发性气胸患者56例,行VATS治疗.结果:手术时间25~170 min,平均50 min.术后平均住院6 d,无手术死亡病例.术后所有患者气胸消失,肺复张良好,无严重并发症.结论:VATS治疗复发性气胸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自发性气胸治疗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自发性气胸患者临床资料,对比分析传统手术治疗(n=39)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n=48)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液体引流量、住院时间以及术后复发率等方面的差异。结果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患者在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液体引流量、住院时间等方面均较开胸手术治疗明显降低(P<0.05),两种治疗方式的术后1年复发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与开胸手术治疗相比,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中具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小切口胸腔镜手术的效果及实用性。方法42例患者均采用小切口胸腔镜术式手术,以普通手术器械直视下操作为主。结果所有患者均治愈,除少数患者并发少量胸腔积液外,无严重并发症,与传统胸腔镜手术相比,手术难度下降,手术时间缩短,医疗费大大降低。结论小切口胸腔镜手术,操作简单,疗效满意。费用低廉,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对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选取本院54例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均分为电视胸腔镜组(全胸腔镜下肺癌根治术)和常规开胸组(传统开胸肺癌根治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治疗总有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结果 所有患者术后病情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康复出院,无一例死亡.电视胸腔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引流管留置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均显著少于常规开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传统开胸和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炎性反应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1年2月至2015年2月收治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共140例,以随机分组法分为开胸组和胸腔镜组,每组70例。分别采用传统开胸和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治疗,比较2组患者围手术期临床指标,术后 VAS 评分、手术前后 CRP 水平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胸腔镜组患者术中出血量、胸腔引流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优于开胸组( P <0.05);2组患者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个数及淋巴结清扫组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 d、3 d 及30 d VAS 评分均显著低于开胸组(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1 d 和3 d CRP 水平均显著低于开胸组、术前( P <0.05);胸腔镜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开胸组( P <0.05)。结论与传统开胸肺叶切除术式相比,完全电视胸腔镜肺叶切除术式对Ⅰ~Ⅱ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有效降低术中创伤程度,加快机体康复进程,缓解术后疼痛,减轻炎性反应水平,并有助于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与常规开胸手术对自发性气胸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2009年6月至2011年12月在我科接受治疗的64例自发性气胸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3例行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31例行常规开胸手术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胸管留置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天数、复发率等临床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比对照组患者的手术切口长度短(t=15.78,P〈0.001),手术时间短(t=4.96,P〈0.001),术后胸管留置时间少(t=3.89,P〈0.001),术中出血量少(t=20.83,P〈0.001),术后引流量少(t=3.28,P〈0.001),术后住院时间短(t=4.36,P〈0.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2.39,P〉0.05)。结论相对于常规开胸手术而言,电视胸腔镜在治疗自发性气胸方面优势明显,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不同手术方法治疗胸部外伤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比较传统开胸手术与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的差异及其机制。方法胸部外伤手术患者200例,根据手术方法分为:电视胸腔镜手术组(VATS组,n=98)和传统开胸手术组(CTH组,n=102)。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自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等炎性因子水平的差异;记录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时间和术后住院时间等临床指标的差异。结果术后VATS组各炎性因子的水平明显低于CTH组(均P〈0.05)。与CTH组比较,VATS组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术后止痛时间、术后住院时间明显减少(均P〈0.05)。结论与传统开胸手术比较,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术中出血少、手术时间及术后止痛时间短和术后恢复快的特点,可能与炎性反应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手术护理方法,以提高手术疗效,延长仪器、器械使用寿命.方法 回顾性分析192例全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的护理配合情况.结果 全组174例完成胸腔镜手术,18例中转开胸,无手术死亡及并发症,术后恢复快,均顺利出院.结论 良好的手术配合,正确的仪器使用,操作细节的创新能有效减少手术耗时,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在肺部疾病中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两年来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的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的25例传统开胸手术作比较。结果经比较,VATS组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胸腔引流管放置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传统开胸手术组,手术效果满意,无并发症发生。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康复快、风险小、疗效可靠及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胸腔镜手术与腋下小切口手术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2009年1月-2012年8月收治的经手术治疗的自发性气胸患者128例,按手术方式不同分为经胸腔镜手术80例,经腋下小切口手术48例,分别设定为胸腔镜组和小切口组,对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疼痛指数、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复发率进行比较。结果胸腔镜组与小切口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后复发率上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中出血量、术后带管时间、术后总引流量、术后疼痛指数及术后住院时间上胸腔镜组明显优于小切口组(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可以作为自发性气胸的首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