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观察大剂量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临床效果,发现治疗组少尿期缩短,血尿素氮(BUN)增长幅度小,且较快修复正常,尿蛋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越少尿期多,多尿期持续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观察大剂量干扰素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60例临床效果,发现治疗组少尿期缩短,血尿素氮(BUN)增长幅度小,且较快修复正常,尿蛋白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提前,越少尿期多,多尿期持续时间缩短,并发症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王欣  康媛歌 《陕西医学杂志》1995,24(10):583-584
采用白蛋白与速尿联用治疗流行性出血热(EHF)急性肾衰(ARF)42例。结果显示,治疗组(白蛋白加速尿)在临床症状、尿量、少尿持续时间、并发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常规治疗)。提示本疗法能尽快促进利尿,缩短少尿期,加快肾功能恢复。笔者认为,对利尿剂无效的病例,尤其外渗严重、低蛋白血症明显的少尿期患者,本疗法仍能收到较好的利尿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活血化淤类中药针剂静脉点滴对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临床上确诊为急性肾功能衰竭(缺血及肾毒性药物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的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川芎嗪240mg及脉络宁20ml,每日1次静脉点滴1-2周,统计少尿期时程及恢复期后血肌酐,尿素氖水平结果:4例死亡,18例治愈或病情相对稳定,对非死亡病例少尿期时程进行统计.最短1天,最长达22天,平均6.6天、恢复期后有4例血肌酐不能降到正常188-360umol/L.其余14例血肌酐及尿素氮水平正常.与文献资料少尿期时程平均10天对比,本组病例少尿期时程明显缩短,结论:由缺血.休克,肾毒性药物导致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活血化瘀中药针剂静滴治疗可缩短少尿期时程促进肾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5.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临床上以发热、低血压休克、出血和急性肾衰竭等为主要临床特征。急性肾衰竭是其主要死亡原因,其中又以少尿期为多见。我地区是肾综合征出血热的高发地,在少尿期除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外,应用前列地尔静脉注射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可明显缩短少尿期,降低血肌酐,减少死亡率,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杨帆  童婧涵  李会  陈洁  代丽明 《西部医学》2020,32(6):863-867
目的 探讨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对急性肾损伤(AKI)患者血清胱抑素C(Cys C)、肾损伤分子 1(KIM 1)及肌酐(SCr)的影响。方法 将76例AKI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均给予综合性治疗,对照组给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观察组基于以上治疗基础再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少尿期、多尿期及血肌酐恢复期时间和治疗前及治疗7d后的血清肾损伤生物标志物,评估两组治疗安全性。结果 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84.21% vs 63.16%,P<005);观察组的少尿期、多尿期及血肌酐恢复期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7d后,两组血清Cys C、KIM 1、SCr及ALR均显著下降,观察组变化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和30d死亡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3.16% vs 7.89%和2.63% vs 7.89%,P>005)。结论 还原型谷胱甘肽联合高通量血液透析治疗AKI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肾功能,缩短其少尿期、多尿期及血肌酐恢复期时间,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7.
采用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2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21例对照,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少尿期病程,加速机体代谢产物排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8.
采用中药灌肠结合西医治疗流行性出血热少尿期24例,并与单纯西医治疗的21例对照,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可缩短少尿期病程,加速机体代谢产物排泄,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9.
用654-2及苄胺唑啉对100例流行性出血热(EHF)少尿期的治疗作用进行了临床观察。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其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尿量增加时间、尿蛋白消失时间、BUN 恢复正常时间变短,病死率降低。因此,654-2及苄胺唑啉可使 EHF 少尿期病程缩短,肾脏损害减轻,起到预防和减轻肾功衰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析酚妥拉明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少尿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有明显少尿或少尿伴高血压的HFRS患者,90例为治疗Ⅰ组、Ⅱ组各45组及常规治疗对照组50例,其中治疗Ⅰ组患者进入少尿期即给酚妥拉明10mg加入5%葡萄糖200ml中静点;治疗Ⅱ组少尿病发高血压时给予同Ⅰ组一样的静点治疗;对照组给予利血平1mg肌注,并观察记录患者血压、心率、24h液体出入量、血小板、尿蛋白及BUN、CR等。结果治疗Ⅰ、Ⅱ组少尿持续天数短于对照组(P0.01),治疗Ⅰ、Ⅱ组多尿来临病日明显早于对照组(P0.01);治疗Ⅰ组和治疗Ⅱ组BUN及CR增长值均显著低于对照值,BUN、CR及尿蛋白恢复正常时间也短于对照组;治疗Ⅰ组、Ⅱ组及对照组血小板恢复正常天数以及治疗后出血现象减轻者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酚妥拉明治疗HFRS可以缩短少尿期的时间、明显改善肾功能、尿蛋消失较快、血压下降满意、并发症显著减少,可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血液透析 (HD)对危重型肾综合征出血热 (HFRS)伴急性肾功能衰竭 (ARF)的疗效。方法  6 0例危重型HFRS伴ARF患者分为两组 ,实验组 (30例 )采用HD加内科综合治疗 ,对照组 (30例 )进行单纯内科综合治疗 ,观察两组患者的肾功能、并发症及治愈率等。结果 实验组无尿、少尿期平均 (7.6±2 .3)d ,治愈 2 5例 (占 83.3% ) ;对照组无尿、少尿期平均 (14 .4± 4 .9)d ,治愈 13例 (占 4 3.3% ) ;两组间比较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结论 HD可缩短患者少尿、无尿期 ,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12.
肾综合征出血热病程分期中,以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最为凶险,病情复杂,影响预后。临床工作中,不必按部就班针对各分期治疗,在发热期或发热前期即扭转、截断病势,打破分期,从发热期越过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直接进入多尿期,可明显缩短病程,降低疾病危险程度,减轻临床症状,提高临床治愈率,降低治疗成本。因此,在发热早期即应进行以下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3.
肾综合征出血热(HFRS)是由汉坦病毒引起的以小血管和毛细血管广泛性损害为病理基础,以发热、出血、肾损害为临床特点的传染性疾病,传染性强、病情凶险、病死率高,在我地区有间歇流行趋势。临床通常分为发热期、低血压期、少尿期、多尿期、恢复期,尤以少尿期为本病的极期。我院1992年10月~1996年10月间.对本病大流行时的少尿期病人采取综合治疗,配合自拟通关煎结肠透析.取得了满意疗效,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出血热65例观察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65例流行性出血热患者,应用出血热特异性转移因子治疗进行了随机对照观察,结果表明治疗组休克及少尿期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休克及少尿期持续时间亦明显缩短(P<0.05),两组治愈率和并发症发生率亦有显著性差异。本文对治疗机理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甘露醇合并硫酸镁的导泻疗法治疗肾综合征出血热的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205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109例,采用甘露和硫酸镁口服导泻;对照组96例,采用速尿利尿;比较两组的疗效。结果治疗组死亡2例,少尿期持续4.32±2.56d。对照组死亡5例,另3例转院治疗;少尿期5.67±2.35d,显著长于治疗组(P<0.05)。结论甘露醇合并硫酸镁口服导泻可缩短少尿期,除少数病人外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6.
应用血液透析治疗少尿或无尿2~6天流行性出血热,危重型出血热24例,同时给营养补充,治愈18例,治愈率75.0%,病死率250%。早期预防性透析,可缩短少尿或无尿期病程。根据病情各期给予高营养优质蛋白饮食及静脉滴注新鲜血液,必需氨基酸等综合治疗,减少并发症,促进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7.
用重组干扰素α2b3×106IU联合病毒唑治疗87例肾综合征出血热患者,并与单用病毒唑组71例进行了疗效对比.结果,联合治疗组在缩短少尿期、血小板和尿素氮异常天数方面优于单用病毒唑治疗组(P<0.05),病死率明显低于单用组(P<0.01),少尿期越期率明显高(P<0.01),并发症中心肌炎、腔道大出血等明显少.提示肾综合征出血热病人早期用重组干扰素联合病毒唑对缩短病程、减少病死率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18.
9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分成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尿蛋白、血肌酐、全身中毒和胃肠道症状、并发症、血压、病型、少尿期的观察。结果显示:在血容量足、非休克情况下,较早常规使用血管扩张剂,可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提高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的越期率。  相似文献   

19.
众所周知、少尿或无尿是诊断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一个重要指标,临床上缺乏少尿或无尿现象往往使临床医师不考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诊断,然而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病人中有一部分患者并无少尿或无尿现象,这种ARF特称为非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NOARF),并以此名称与少尿性急性肾功能衰竭相区别(OARF)。由于临床医师对此型急性肾功能衰竭缺乏认识,不能早期发现,以致延误诊断和治疗,使病情日益加重,待发现时已至极期濒于死亡  相似文献   

20.
王路宁  洪嘉良 《宁波医学》1996,8(3):158-159
90例肾综合征出血热分成硝苯地平、卡托普利治疗组和对照组,进行尿蛋白、血肌酐、全身中毒和胃肠道症状、并发症、病型、少尿期的观察。结果显示:在血容量足、非休克情况下,较早常规使用血管扩张剂,可减轻病情、缩短病程,减少并发症、高血压的发生率和持续时间,提高低血压休克期和少尿期的越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