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付湘  李安强  石萍 《人民长江》2013,44(4):8-12
三峡水库汛末能否顺利蓄水至正常蓄水位关系到长江中下游的用水安全,意义重大。由于三峡上游众多梯级水库也是从汛末开始蓄水,将与三峡水库产生竞争性蓄水问题。为了使三峡水库顺利蓄水和最大程度保证上游各梯级电站的经济效益,在分析长江上游干支流水库汛末蓄水对三峡水库蓄水影响的基础上,根据水能价值原理,提出了不影响三峡水库蓄满的上游水库群蓄水分配方法。所提出的方法可为制订三峡水库及上游水库群汛末蓄水方案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依据三峡水库蓄水前后上下游水文站的观测资料,采用TFPW - MK方法对寸滩站、武隆站、宜昌站观测流量的长期变化趋势进行了显著性检验,并对三峡水库蓄水运行以来水库对径流过程的影响做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运行对径流总量无明显影响,但对径流的年内过程有一定影响:12 -6月水库下泄流量大于天然径流量,而9-11月蓄水...  相似文献   

3.
在地表水资源调查及评价过程中,采用了分项调查的原则,在调查过程中对一些无实测资料小型水库的蓄水变量没有进行估算,从而导致水量还原不尽合理,水量偏小等原因,为此本文对小型水库群蓄水变量的计算方法进行了简要分析,以便使计算结果趋于合理。  相似文献   

4.
三峡水库是以防洪、发电、航运为主的大型水利枢纽,水库能否蓄满,直接关系到工程综合效益的发挥。以水库蓄满为目标,通过还原水库蓄水后2003-2013年坝址处的自然径流量,考虑上游水库群联合调度的影响,分析探讨了16种不同蓄水时间与起蓄水位组合情形下三峡水库的的蓄满率。结果表明,按原设计方案(从10月1日开始蓄水,起蓄水位145m)蓄水时,蓄满率仅为81.2%;蓄满率大小与起蓄时间提前程度以及起蓄水位高度基本呈正相关,当起蓄时间提前至9月10日,起蓄水位不变,或起蓄水位升至160m,蓄水时间不变时,水库蓄满率显著增大,分别达到93.8%和98.4%;考虑水库的防洪安全和综合效益发挥,推荐在起蓄水位为150m的前提下,在一般年份,蓄水时间可提前至9月10日,在预报入库来水偏多的年份,蓄水时间可推迟至9月20日的蓄水方式较恰当。  相似文献   

5.
蓄水期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需求最集中的时期,蓄水调度是实现水库综合利用任务最重要的环节。根据水库汛期承担的防洪任务,将长江上游蓄水水库分为仅承担所在支流防洪、自身无防洪任务但承担长江中下游防洪以及承担所在支流和长江中下游双重防洪任务的3种类型。重点分析了承担本河流和配合三峡水库承担长江中下游双重防洪任务的部分控制性水库防洪与蓄水的关系,并探讨了水库提前蓄水的可行性;结合来水的不确定性,分析了在特枯水年、偏枯水年和偏丰水年等不同典型年下三峡水库蓄水调度方式及应对措施。另外就水库群联合蓄水调度研究面临的挑战,提出了亟待开展的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6.
随着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自然条件的变迁,初步设计制订的三峡水库运行方式已经不能适应要求.为此,分析比较了7种来水条件在不同蓄水方式下的三峡电站电量,综合考虑防洪、航运、电网运行等要求,提出目前可行的优化设计方案.今后可在此基础上继续深人全面研究,进一步提前蓄水开始时间和加快蓄水进度.  相似文献   

7.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水库上游水沙条件进一步发生变化,导致三峡入库水沙过程和组成发生改变,研究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入库水沙变化对研究库区冲淤特性改变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实测水沙资料,对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以来上游来水来沙变化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受上游溪洛渡、向家坝水库相继蓄水运行影响,金沙江干流来沙显著减少,导致三峡入库(朱沱+北碚+武隆)泥沙由2003—2012年年均的2.03亿t减至2013—2020年的0.87亿t;区间支流来沙占比增大,且主要集中在年内几场暴雨洪水输沙过程中。岷沱江、嘉陵江流域成为三峡入库泥沙主要产区,金沙江来沙占寸滩站沙量的比重仅为1.8%。受上游水库拦沙影响,仅粒径很细的冲泻质才能被水流挟带下泄,三峡入库粗颗粒泥沙含量有所减少,2008—2020年寸滩站粗颗粒泥沙含量由1987—2002年、2003—2007年的10.3%、7.1%减少至4.5%。  相似文献   

8.
三峡水库蓄水后对长江口采砂管理影响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长江口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近年,长江口水域砂石需求量增大,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的同时,采砂活动频繁,也加大了采砂管理的难度和压力。特别是三峡工程于2003年6月蓄水运用,水位从135 m逐渐增高到175 m后,  相似文献   

9.
长江流域大型水库群统一蓄水问题探讨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陈进 《中国水利》2010,(8):10-13
长江流域已建和在建的大型水库较多,而且大多数集中在汛后短时间内蓄水,水库群集中蓄水引起河流显著的减水过程,不仅对长江中下游地区用水产生影响,也使水库之间出现竞争性蓄水问题。根据长江流域特性、大型水库建设和运行情况,分析水库竞争性蓄水产生的问题;在讨论水库蓄水面临的主要技术和管理问题基础上,提出长江大型水库统一蓄水原则和方案的建议。研究表明,只有通过流域综合协调和管理,才能有效地解决竞争性蓄水问题和减轻蓄水对中下游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利用1962年 ~2017年三峡水库及其周边区域24个站点的气温和降水数据,结合Mann-Kendall非参数检验法和累积距平法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前后局地气候变化趋势与突变情况.结果表明,气温和降水均受影响,且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地理分布规律.蓄水对气温趋势具有稳定作用.蓄水后,气温增长幅度增大的站点主要分布在四川盆地,幅...  相似文献   

11.
三峡水库入库流量短期洪水预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三峡水库入库流量实时短期洪水预报从预报流域站网布设、预报系统构建、水文预报方法选用、实时预报管理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阐述.并对三峡水库建成以来及2010年几场洪水实时预报成果进行了总结分析.  相似文献   

12.
根据入库径流预报资料对三峡水库进行中期优化调度.研究入库径流预报的质量对年发电量的影响.从总体上看,预报精度越高,年发电量越大.在3~7 d的时域内,预见期越长,年发电量越大.  相似文献   

13.
段红  陈新国 《人民长江》2011,42(6):57-60
为了开展三峡水库入库来水量长期预报,从北半球500 hPa高度场、太平洋海温场、北半球100 hPa高度场、北半球地面气压场与74项环流特征指数作为预报因子,采用回归方程求解和回归效果检验,建立回归聚类预报物理模型,对三峡水库6~8月各月平均来水量进行了长期预报分析。结果表明,三峡水库6~8月份各月来水量回归聚类预报的技术路线是可行的,正、负距平符号一致的概率能达到80%以上,效果较好,基本上可以满足生产需要。回归聚类预报物理模型具有一定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三峡库区试验性蓄水期间浮游生物群落特点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蓄水改变了三峡水库的水文情势,使得浮游生物密度及群落结构出现明显改变,在不同蓄水阶段呈现不同的特点。根据2009年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间分季节实地监测结果,分析了浮游动植物在不同季节、不同蓄水位以干流与支流河口的分布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就季节变化而言,秋季浮游植物种类最多、夏季次之、冬春较少;浮游生物密度整体不高,且时空分布不均,为春夏秋冬依次递减,支流河口密度高于干流;与蓄水前相比,蓄水后浮游生物密度显著增加,但与135 m及156 m蓄水位相比,试验性蓄水期间有下降趋势。库区营养盐水平较高,对浮游生物的生长不形成限制,浮游生物分布的时空显著差异是由流量、流速及浊度造成的。  相似文献   

15.
三峡水库135 m蓄水过程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三峡水库135m蓄水是逐步发挥三峡工程综合效益,保证三期工程顺利施工的关键。2003年6月10日22时三峡水库如期蓄水至135m,标志着三峡工程进入了建设施工与生产运行并重的崭新阶段。为此,就135m蓄水对坝址上游、两坝间、葛洲坝下游水位变化的影响,蓄水期间三峡泄水建筑物的逐步启用,蓄水后水库回水末端的确定,梯级枢纽形成后水库调度中存在的问题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分析,从而为梯级水库调度和后期三峡工程的156、175m蓄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由于溪洛渡、向家坝水库与三峡水库蓄水时间上的同步性,使三峡水库蓄水难度进一步加大,进而影响其综合效益的发挥。为满足下游地区在蓄水期对上游梯级水库下泄流量的新要求,研究金沙江溪洛渡、向家坝水库与三峡水库联合蓄水调度方案,优化梯级水库蓄水过程。在综合分析防洪、泥沙、库区、发电及供水等指标基础上,推荐梯级水库蓄水调度方案。防洪、库区淹没及泥沙淤积的影响分析表明,所提方案可进一步缓解下游地区的供水压力,对金沙江梯级水库联合蓄水调度一定实践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7.
三峡水库试验性蓄水期间水环境质量监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分析三峡水库蓄水后的水体质量变化情况,选取水库干流全程和主要支流典型断面进行了水质监测。水库蓄水期间水质分析的结果表明:库区干流水质较好且总体稳定,但支流水质总体较差,支流回水区各断面水质以Ⅳ类为主,主要超标因子为总磷,与蓄水前相比,支流水质明显下降,大部分处于中营养或富营养状况,部分支流回水区的局部河段发生了水华。水质分析结果为针对性地制定三峡水库水环境保护措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8.
童广勤  余祖湛  钟言 《人民长江》2011,42(22):23-26
为了分析评价三峡水库蓄水后库区地质灾害的活动情况,在调查地质灾害发生情况的基础上,对地质体受库水影响的时间、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并据此概化、预测了三峡水库蓄水对库区地质体影响的趋势。在此基础上,引入了地质灾害活跃性强度指数对库区地质灾害活跃性强度与面密度比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显示:库区局部地段发生了较强的灾害体演变现象,符合新建水库初期蓄水库周滑坡、塌岸再造的通常规律;目前,库区地质灾害活动处于较强阶段;水库蓄水8~10 a后,区库地质灾害发生水平将渐趋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