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175例低出生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及母婴结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苏亚芳 《广西医学》2009,31(7):1005-1006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相关因素及其对母婴的影响。方法对175例低出生体重儿孕妇及同期175例正常出生体重儿孕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早产、多胎、孕期营养不良、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脐带因素等易导致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低体重儿易出现新生儿窒息。结论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上应认真做好围产期保健,加强健康教育,指导科学膳食,及时诊治胎儿宫内生长受限,预防早产,有效降低低体重儿的发生,避免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足月低体重儿围产期的影响因素。方法对52例足月低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妊高症、妊娠期胆汁淤积症、先天性遗传代谢病是引起足月低体重儿的主要因素。足月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足月儿相比,并发症及死亡率均明显升高。从本资料的统计可以看出,足月低体重儿21-三体综合症和先天性畸形发生率较正常体重新生儿明显增高,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足月低体重儿病因较复杂,临床并发症多样。加强孕产期保健,对出现异常围产因素的孕母尽早干预,对高龄产妇及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人群应积极普遍推广孕早期羊水细胞或绒毛膜细胞染色体检测是降低足月低体重儿出生、提高足月低体重儿的生命质量和降低远期发病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足月低体重儿92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毕爱华 《中外医疗》2010,29(6):36-37
目的探讨足月低体重儿围产影响因素。方法对92例足月低体重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双胎妊娠、子痫前期、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引起足月低体重的主要因素,足月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足月儿相比,胎儿窘迫的发生率明显升高,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足月小样儿是围生期的重要并发症,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远期也影响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与智能发育,加强产前检查是减少低体重儿出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提供参考.方法:对436例新生儿及产妇进行调查,对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索进行Logistic同归分析,筛选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异常孕产史、流产≥2次、早产史、孕周、妊娠高血压与低出生体重儿发生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分析表明,有异常孕产史和孕周<37周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有异常孕产史和孕周<37周是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危险因素,对这些危险因素加以重点评估和合理控制,可以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成功率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2020年12月于江门妇幼保健院分娩的543例低出生体重儿临床资料,统计产后母乳喂养情况,根据母乳喂养情况分为母乳喂养组与非母乳喂养组,分析低出生体重儿母乳喂养失败的影响因素.结果 543例低出生体重儿中,有396例母乳喂养成功,所占比例...  相似文献   

6.
本文报道了368例低体重儿病例。作者认为低体重儿的出生是围产儿死亡的高危因素,而早产则是引起低体重儿出生的重要原因。通过对产妇职业的分析,提示产妇的营养不足与低体重儿出生有关。  相似文献   

7.
89例低体重儿相关因素分析刘永珍,陈双郧(郧阳医学院妇产科十堰442000)关键词低体重儿,相关因素随着围产医学的进展,低体重儿的管理逐渐受到重视,本文回顾了本院1992年1月~1994年3月89例低体重儿发生的相关因素,探讨防治低体重儿发生的有效措...  相似文献   

8.
[背景]探讨影响低体重儿发生的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病例报告]对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在延边大学医院住院分娩的3289例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见低体重儿为122例(3.7%);孕妇年龄25~29岁组低体重儿发生率最低,早产儿中低体重儿发生率高于足月儿.造成低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前4位是双胎、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异常及先兆子痫.[讨论]早产、妊娠期合并症及并发症均可提高低体重儿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影响其低体重儿发生率的因素 ,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出生体重在 <2 5 0 0g以下的围生儿 5 99例 ,就其发生原因进行汇总分析。结果 低体重儿发生率为 5 4 .94‰。足月低体重儿有所下降 ,而早产低体重儿有所增加。低体重儿死亡率为 36 .73‰ ,显著高于正常体重儿的 6 .2 1‰ ,低体重较正常体重儿死亡率高 5 .91倍。造成低体重儿发生的主要因素 (孕母 )前四位 ,以发生率的高低依次为双胎占 98.2 0 % ,孕母营养不良占 78.74 % ,胎膜早破为 36 .17% ,妊高征为 31.36 %。并且孕母的文化程度越低低体重儿发生率越高。胎儿因素主要为发育缺陷占 71.30 %。结论 妊娠期合并征和并发症等各种病理因素均可造成低体重儿的发生 ,应加强孕期教育 ,认真筛查高危因素并严密监护、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0.
崔豫琳  关婷 《中原医刊》1994,21(3):13-14
为了了解低体重新生儿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对我院五年内正常妊娠分娩的227例低体重儿进行分析如下:1.资料和方法 我院于1985~1989年分娩的新生儿,除外妊娠合并症、死胎、双胎、先天畸形共8005例,其中低体重儿227例。均用同一磅称测量、登记,进行统计学处理后分析。 不论胎龄大小,凡出生体重低于2500克  相似文献   

11.
为了研究影响新生儿低出生体重的因素,作者于1988年10月至1990年10月在西安市进行了一次病例对照研究,研究对象包括低体重儿62名及同性别、同时期、同一医院出生的健康儿124名.经单因素、多因素及因子分析估计各重要因素的作用.结果表明,新生儿低出生体重与妊娠反应(OR=5.21),产前检查次数(OR=0.52),孕妇体重(OR=0.76)有关.  相似文献   

12.
足月低体重儿43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低体重儿为出生时体重 <2 5 0 0 g者 ,其为导致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增高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 ,降低新生儿死亡率和提高人口素质必须首先要降低低体重儿的出生。本文对 1 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在我院分娩低体重儿的产妇4 3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1 991年 1月至 2 0 0 0年 1 2月孕龄足 2 8周以上在我院分娩的产妇 5 1 5 8例 ,其中分娩低体重儿 4 30例 ,发生率 8.34% ,见表 1。表 1 分娩低体重儿与正常体重儿产妇的一般情况 [n (% ) ]组别 n 年龄(岁 )居住地产次胎数城市乡村初产经产单胎多胎分娩低体重儿组…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对早产低体重儿的有效治疗方法。方法 加顾性分析38例早产低体重儿的发病因素、合并症以及死亡率与胎及体重的关系。结果 说明胎龄愈小,体重愈低,存活率愈低。结论 早产低体重儿应加强护理,合理喂养及静脉营养,及时处理合并症,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早产,提高助产抢救技术,减少窒息,是提高早产低体重儿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有关因素对足月低体重儿的影响从而能及时干预。方法 比较分析 110例足月低体重儿与 10 0例正常体重儿在性别、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等的差异。结果 足月低体重儿在性别比例无明显差异 ,而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分娩方式及预后与正常体重儿存在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足月低体重儿受孕妇年龄、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影响明显  相似文献   

15.
足月低体重儿是指孕37周~42周出生,体重不足2500g的新生儿,属胎儿生长受限的范畴,是围生期的重要并发症.围生儿死亡率为正常儿的4~6倍,不仅影响胎儿的发育,远期也影响儿童期及青春期的体能与智能发育。本文对2001年1月1日~2006年12月31日在我院分娩的84例足月低体重儿就围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影响足月低体重儿产科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出生的低体重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产科导致低体重儿的相关因素进行调查分析。结果其中妊娠期高血压疾病(72.50%)、胎膜早破(40.00%)、贫血(47.50%)高于多胎妊娠(10.00%)、阴道出血(15.00%),组间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导致新生儿低体重的原因多与产妇的情况有关,影响新生儿的健康成长,采取相应的措施,做好产前及孕期的护理工作,尽力降低新生儿低体重的情况。  相似文献   

17.
近十多年来,发现早产、低出生体重始终为上海县婴儿死亡和影响婴儿生长发育的主要原因之一,为了进一步降低婴儿死亡率、提高儿童健康素质,探求影响低出生体重儿发生的因素,于1987年3月对上海县1986年出生的全部低体重儿进行了回顾性调查。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及相关因素。方法:对78例低出生体重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41例(52.6%),好转18例(23.1%),自动出院9例(11.5%),死亡10例(12.8%),围产期因素、感染、呼吸障碍及窒息是低出体重儿的高危因素。结论:加强围产期保健,预防早产、窒息、感染等高危因素,提倡儿科医生进产房,是降低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296例低出生体重儿进行分析,发生率为4.48%,死亡28例,死亡率为9.5%。本组资料显示农村产妇出生的低出生体重儿显著高于城区产妇。早产儿死亡率高于足月小样儿。胎龄越短,体重越低,死亡率越高。低出生体重儿的直接死因为各种并发症,多数死于呼吸衰竭。本文还对其发生率及发生因素,死亡率及死亡因素以及并发症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低体重儿发生因素及常见并发症和死亡原因.方法:将山西省儿童医院2000年1月至2003年6月间住院的低体重儿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造成低体重的原因主要为妊娠高血压、多胎妊娠、感染性疾病,且农村发病率高于城市;并发症以呼吸暂停、肺炎、高胆红素血症发病率较高,其次为颅内出血将体重分为小于等于1500g与大于1500g两组,经比较两组资料差异有显著性。低体重儿的死亡因素与胎龄、体重、并发症密切相关;以体重小于等于1500g与大于l500g分组,胎龄小于等于34周与大于34周分组,差异有显著性;肺透明膜病、颅内出血为低体重儿死亡的主要因素。结论:低出生体重儿死亡率高,且是远期致残的主要原因,为提高生存率及生命质量,应加强健康教育及孕期保健工作,重点在农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