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陕西中医》2017,(7):912-913
目的:探讨大黄保留灌肠辅助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取120例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两组均给予多脏器功能障碍和胃肠功能障碍谷氨酰胺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大黄保留灌肠。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88.33%(53/60)高于对照组73.33%(44/60)且差异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和APACHEⅡ评分相对于对照组明显改善。结论:大黄保留灌肠辅助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效果显著,能有效改善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从胃管内灌注生大黄浸泡液对减轻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状况的疗效。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研究方法,选择99例脓毒血症患者为对照组,100例脓毒血症患者为实验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实验组加用生大黄浸泡液灌注,观察两组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程度。结果实验组重型胃肠功能衰竭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且能有效的预防轻中度胃肠功能衰竭。结论从胃管内灌注生大黄浸泡液,能减轻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衰竭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种疾病并发的消化系统常见病症之一.亦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胃肠道表现。有效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是防止MODS的发生发展、降低MODS病死率的关键。我们近年采用大黄治疗危重患者胃肠功能障碍78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通过对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疗效的观察,为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提供临床新思路和理论依据。方法:将40例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20例。对照组予鼻饲枸橼酸莫沙必利、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静脉滴注奥美拉唑及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处理的基础上加针刺T6—T12华佗夹脊穴30min,每日1次。两组均治疗10d。观察两组治疗第1、3、6、10天急性生理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APACHEⅡ)、腹腔内压、胃残余量、肠鸣音变化。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10d后两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胃残余量均降低(P0.05),肠鸣音升高(P0.05)。治疗第3、6、10天,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患者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胃残余量降低(P0.05),肠鸣音升高(P0.05)。结论:针刺华佗夹脊穴治疗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5.
邱淑兰  毛一清  朱根英 《新中医》2020,52(12):203-205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严重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将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78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39例采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2组干预前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胃肠功能障碍评分、肠鸣音评分、腹腔压力、胃肠黏膜pH值以及血浆D-乳酸水平;比较2组干预后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胃潴留及死亡情况。结果:干预后,2组患者APACHEⅡ、胃肠功能障碍、肠鸣音评分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述各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2组患者腹腔压力、血浆D-乳酸水平均较干预前明显下降(P<0.05),胃肠黏膜pH值明显升高(P<0.05);且观察组上述指标改善均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干预后,观察组首次排便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胃潴留发生率、死亡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用于脓毒血症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效果显著,可有效改善患者胃肠道功能,促进肠屏障功能恢复,减少胃潴留的发生,降低...  相似文献   

6.
冯保健 《河北中医》2005,27(1):35-35
胃肠功能障碍是多种疾病并发的消化系统常见病症之一,亦是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的胃肠道表现。有效防治胃肠功能障碍是防止MODS的发生发展,降低MODS病死率的关键。笔者用大黄治疗胃肠功能障碍78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大黄附子汤对急诊重症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进行治疗的急诊重症脓毒症患者78例,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大黄附子汤治疗,比较两组急性胃肠损伤(AGI)分级、胃肠功能障碍评分、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AGI分级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泻、反流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附子汤可有效减轻急诊重症脓毒症患者胃肠功能损伤,改善胃肠功能障碍,减少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8.
大黄治疗呼吸衰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徐万群  修红  马先福 《中国中医急症》2004,13(4):204-204,242
目的观察大黄对呼吸衰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治疗作用.方法将 48例呼吸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大黄和西医常规治疗以缓解胃肠功能障碍,观察两组胃肠功能障碍的缓解率、缓解时间及死亡率.结果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且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持续时间明显缩短,其死亡率亦低于对照组.结论大黄对呼吸衰竭患者胃肠功能障碍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能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9.
<正>胃肠道是最敏感的器官之一,在严重创伤早期,胃肠道首先受缺血缺氧打击,却最迟恢复血供,所以严重创伤极易导致胃肠道黏膜受损,进而引起胃肠功能衰竭。生大黄是一种具有抗老作用的中药,有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促进肠蠕动及显著减轻全身显性反应的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我科重症监护病房(ICU)一年收治的严重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大黄保留灌肠辅助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脓毒血症且有胃肠功能障碍患者8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1例。对照组予以谷氨酰胺治疗,治疗组予大黄保留灌肠辅助谷氨酰胺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优良率95.1%,对照组78.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胃肠功能障碍评分、APACHEⅡ评分、腹腔内压与PCT水平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黄保留灌肠辅助谷氨酰胺治疗脓毒血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1.
黄璐  舒巧燕 《新中医》2021,53(4):106-109
目的:观察生大黄联合乌司他丁治疗脓毒症伴胃肠功能障碍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96例脓毒症合并胃肠功能障碍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8例。对照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乌司他丁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生大黄水煎剂灌胃治疗。比较2组肠内营养耐受率,胃肠功能障碍与病情严重程度[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评分,胃肠功能改善效果;检测2组血生化指标[D-乳酸(D-Lac)、二胺氧化酶(DAO),白细胞介素-6 (IL-6)、高迁移率族蛋白B1 (HMGB1)]水平。结果:治疗7 d,观察组肠内营养耐受率为81.25%,对照组为62.5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观察组胃肠功能改善总有效率为95.83%,对照组为83.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7 d,观察组胃肠功能障碍与APACHE-I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7 d,2组血清D-Lac、DAO、IL-6、HMGB1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观察组各项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  相似文献   

12.
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建立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红外光谱快速鉴别方法,为中药炮制品配方颗粒在不具备饮片形态的情况下真伪鉴别提供示范性研究.方法:采用一维红外光谱及二阶导数光谱法分别对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结果: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一维红外光谱基本相似,仅在1 447,1 367,1 146,1 079,925,576 cm-1附近吸收峰的位置、强度、形状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其二阶导数光谱在1 800~500 cm-1峰位置和峰强度的变化较明显.结论:红外光谱技术快速、准确、简便,可用于大黄与酒大黄配方颗粒的鉴别和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大黄饮片MEKC-DAD指纹图谱分析方法,并对大黄及其炮制品的指纹谱进行比较.方法:选择胶束电动毛细管电泳分离模式,以25 mmol·L~(-1)硼砂~25 mmol·L~(-1) SDS-10%乙腈(pH 10.90)为运行缓冲液,分离电压12 kV,以大黄酸为参照物(IS),测定其指纹图谱,并作模糊聚类法分析和相似度评价.结果:初步建立了以11个共有峰为特征指纹信息的10批大黄地产药材MEKC-DAD指纹图谱;发现少数产地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有一定差异,生品与其炮制品的指纹谱中共有峰相对峰面积差异显著.结论:方法准确可靠,重复性好,可作为大黄饮片内在质量评价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不同配比茵陈、大黄(茵黄)联合用药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小鼠的保护作用,探究茵黄联合用药治疗小鼠四氯化碳急性肝损伤的最佳比例。方法:将80只小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茵黄10∶0组、茵黄9∶1组、茵黄3∶1组、茵黄3∶2组、茵黄1∶1组、茵黄1∶9组、茵黄0∶10组,每组各8只。阳性对照组以联苯双酯(0.2 g·kg~(-1))进行灌胃,治疗组按上述比例灌胃给药;空白组、模型组分别以等量蒸馏水进行灌胃。各给药组连续灌胃给药7 d,末次给药1 h后,给药组与模型组均腹腔单次注射质量分数0.1%四氯化碳花生油溶液0.01 mL·g~(-1)。16 h后摘眼球取血,检测血清中谷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transaminase,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解剖取肝脏称重,计算肝体指数;制成肝组织匀浆,测定三酰甘油(three acyl glycerin,TG)、血清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浓度。取相同部位肝组织制片,HE染色后观察其病理学形态。结果:与模型组比较,茵黄不同比例治疗组均能降低肝损伤小鼠的肝体指数,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ALT、AST水平显著上升;与模型组比较,茵黄10∶0组、茵黄9∶1组、茵黄1∶9组ALT水平降低;茵黄3∶1组AST、茵黄10∶0组,茵黄3∶2组、茵黄1∶1组、茵黄1∶9组、茵黄0∶10组AST水平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模型组比较,茵黄3∶2组、茵黄1∶1组、茵黄1∶9组、茵黄0∶10组TC水平下降,茵黄1∶9组、茵黄0∶10组TG水平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学形态分析结果显示,各治疗组均能明显改善肝组织损伤的程度。结论:茵黄不同比例治疗组可抑制肝损伤小鼠血清中ALT、AST升高的趋势,对四氯化碳急性肝损小鼠伤均有保护作用,以茵黄配比1∶9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5.
大黄是一味常用大宗药材,临床上配伍应用非常广泛。蒽醌类物质为其泻下作用主要活性成分,中医认为大黄泻下峻猛为大黄的毒性。有着"国老"美誉的甘草,一直被认为是解毒圣药,缓和药性,调和诸药。该文将大黄配伍甘草减毒作用分为煎煮过程、肠道代谢2个环节,分别从化学成分、肠道菌群、Ⅰ/Ⅱ相代谢、药物转运方面综述近年来大黄配伍甘草减毒的研究进展。二者配伍的物质基础和机制仍不完全清楚,甚至有相左的结果出现,有待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大黄中总大黄素成分含量测定条件优选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优选大黄中总大黄素成分含量测定条件。方法 :采用均匀设计法 ,HPLC测定其含量 ,对影响总大黄素含量的主要因素 :水解时间、酸的浓度、酸用量、氯仿提取次数及氯仿用量 5个因素进行考察 ,结果利用UROS系统软件回归处理 ,得出优化条件 :水解时间 9min ;氯仿用量 70ml;提取次数 2次 ;H2 SO4用量 10ml;H2 SO4浓度 1mol L经验证试验 ,重复性好 ,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17.
大黄HPLC指纹图谱分析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磊  刘瑞  袁波  熊志立  李发美 《中国药学杂志》2005,40(17):1302-1304
 目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建立大黄药材的指纹图谱,为其质量控制提供依据。方法Kromasil C8(4.6mm×200mm,5μm)色谱柱,甲醇-0.4%冰醋酸溶液梯度洗脱,流速0.8mL·min-1,检测波长254nm。结果通过聚类分析,14个正品大黄样品被聚为2类,非正品被分为4类。通过相似度计算,14个正品大黄样品的相似度均在0.7以上,其余非正品的相似度均小于0.60。结论本方法可用于大黄的真伪鉴别和质量评价。  相似文献   

18.
目的:考察不同产地对大黄药材质量的影响。方法:采用紫外光谱法、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结果:不同产地大黄药材所含成分基本一致,但大黄素及大黄酚的含量有明显差异。结论:产地因素对药材质量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大黄对正常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并比较其煨制前后作用差异。方法:将健康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生大黄高、中、低剂量组(1.5,3.0,6.0 g·kg~(-1)·d~(-1))以及煨大黄高、中、低剂量组(给药剂量同生品)共7组,每组8只,连续灌胃给药10 d,通过大鼠的体质量、进食量、胃内容物残留率、小肠推进率、胃系数以及胃组织形态观察评价大黄对胃肠功能的影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大鼠血浆胃动素(MTL),血清胃泌素(GAS),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的含量,探究大黄对胃肠功能产生影响的作用机制,比较大黄煨制前后对正常大鼠胃肠功能的影响。结果:各给药组不同程度的减缓了大鼠体质量增长,抑制胃排空、小肠推进,引发炎症反应,增加胃黏膜损伤。与空白组相比,除煨大黄低、中剂量组外,其他各组大鼠胃内残留率、胃系数和TNF-α含量显著升高(P0.05,P0.01);IL-10含量显著降低(P0.01);除煨大黄低剂量组外,其他各组大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GAS和MTL含量显著降低(P0.05,P0.01)。与等剂量生大黄组相比,煨大黄各剂量组大鼠体质量,小肠推进率,GAS,IL-10,MTL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升高;胃系数、胃内容物残留率和TNF-α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大黄导致胃肠功能紊乱的原因可能与其抑制胃肠激素和促进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有关;大黄煨制后,大黄"苦寒败胃"的作用减弱,为大黄的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了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大黄不良反应古今论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总结古代本草对大黄毒性的论述以及现代大黄不良反应的研究进展,从而较为客观地理解大黄毒性的含义,从实验与临床实践研究中探讨大黄不良反应产生的原因,以期为大黄的研究与合理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