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田琳  朱建贵 《天津中医药》2017,34(10):680-682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相同的治法方药进行治疗,即证同治亦同。骨质疏松和动脉硬化在病程进展过程中可出现相同的病机——肾虚血瘀,临证时结合疾病自身特点及患者个体情况,应用"异病同治"这一法则,采用补肾活血法治疗均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异病同治"是指"不同的疾病,若促使发病的病机相同,可用同一种方法 治疗"[1],"同"指的是治法相同,"异"指的是疾病相异.异病同治的基础是证同治亦同,证是决定治疗方法 的关键.骨质疏松症、动脉硬化均是衰老相关性疾病,发病率随年龄增长而上升,二者在病变发展过程中出现相同病机肾虚血瘀,故治疗时根据"异病同治"的原则,均可应用补肾活血法获效.  相似文献   

3.
“异病同治”针灸验案举隅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异病同治"是指几种不同的疾病,受病部位和症状虽然不同,只要在其发展变化过程中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就可以采用同一种方法治疗。异病可以同治,不取决于病因、病位及症状,关键在于辨识其有无共同的病机与证候。相同的证,用大致相同的治法,不同的证,用大致不同的治法,即所谓"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糖尿病神经源性膀胱、脑卒中所致顽固性膈肌痉挛、术后肠胀气虽临床表现各异,但其总病机不外气机不畅,运行失调。用"异病同治"的原则指导针灸治疗可取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4.
异病同治是中医学特色,强调通过辨别病机的相同本质,对不同疾病采取相同的治法。肾虚血瘀证为妇科疾病的常见证型,通过3则病例,介绍采用补肾活血法论治不同妇科疾病的经验,为阐释异病同治的科学内涵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5.
异病同治指不同的疾病,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出现了相同的病机,采用同一方法治疗的法则。辨证论治是中医的精髓,是指导临床诊治疾病的基本法则,异病同治就是在此原则指导下产生的。异病可以同治,既不决定于病因,也不决定于病证,关键在于辨识不同疾病有无共同的病机。病机相同,才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补中益气汤方出自金元时期医家李杲所著《脾胃论》,原方治疗脾胃元气大虚,清气下陷,浊气在上的"脾胃阴火"证。笔者于临床中抓住"脾胃元气虚"的病机、灵活加减该方,治疗内科一些杂证,采用异病同治法取得较好效果,兹介绍于下。  相似文献   

6.
补肾疏肝法是张玉珍教授针对肾虚肝郁虚实夹杂的病机而提出的治法,该法体现了以五脏病机为纲进行“异病同治”的辨证论治模式。笔者有幸师承张教授,获益匪浅,在此略举一二,以飨同道。  相似文献   

7.
中医异病同治临床应用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在其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出现了相同的病机,可采用相同的治法方药进行治疗,即证同治亦同。但同时也要结合疾病自身的特点,患者的个体差异情况,和正邪双方的强弱、斗争结果,这些与"异病同治"共同体现了中医辨证论治的特色,在临床实践中充分应用"异病同治"这一法则,可以取得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8.
异病同治指不同疾病若病因相同,病机吻合时,可采用相同的治法,这是中医辨证施治的内涵之一。异病同治,核心是辨证。临床上应着眼于"证"的异同,遵循"证同治亦同,证异治亦异的治病原则,在辨证同时也注意辨病,做到证与病统一,有的放矢的治疗。三仁汤(杏仁、飞滑石、白通草、白蔻仁、竹叶、厚朴、生  相似文献   

9.
柴胡疏肝散出自<景岳全书>,具有疏肝行气、活血止痛之功,主治肝气郁结证.笔者根据谨守病机,异病同治的原则,将原方化裁加减后用于治疗多种内科杂症,取得满意疗效,兹举数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我们在学习祖国医学时,要学习其精华,掌握原则性规律性的东西,并运用于临床。这些规律的实质就是辨证施治,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方药,以期取得较好的疗效。学习运用辨证施治原则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同病异治、异病同治同一种病,病机证候不同,治法即应不同。反之,不同的病由于病机证候相同,治法即可相同。例如《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篇中有"病溢饮者,当发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等等都说明同一种病可以用不同方药治疗,随病机不同掌握证治规律灵活运用方药。吾于临床曾遇这样两个病例:某女41岁,患咳喘气短12…  相似文献   

11.
肝为风木之脏,眩晕的发生与肝脏生理功能的常否密不可分。临床上多以实证治之,鲜有论及肝虚眩晕者。从肝论治眩晕不能仅仅遵循于平肝、清肝、疏肝等法,更要对肝虚型眩晕有足够的重视,其基本证型包括:肝气虚、肝血虚、肝阴虚、肝阳虚。眩晕与肝虚的关系密切,必须从以上四个方面进行仔细地辨证和研究,这样不仅可以提高中医药治疗眩晕的临床疗效,还可以丰富肝病的诊断和辨治内容,并使其更好地指导临床,以便更为快速地解除患者的痛苦。  相似文献   

12.
肝硬化是一种肝脏慢性、进行性、弥漫性的病变,是许多慢性肝脏疾病的晚期阶段,属于肝脏实体性疾病。从中医理论上讲,它存在"肝藏血主疏泄"功能的异常。通过简要回顾中医基础理论教材中对肝的生理、病理特点的描述及在肝脏实体解剖、生理功能影响下的关于"肝藏血"功能理论的认识,初步探讨中医治疗肝硬化应当注重肝阴血之补益的思想。  相似文献   

13.
王旭高肝病论治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清代名家王旭高为疗肝病之大家,其肝病证治特点为:以肝气、肝风、肝火立论,注重脉证,强调外感六淫、内伤情志及痰饮痴血均可致肝病,疏畅条达以治肝气,柔体济刚以熄肝风,补虚泻实以治肝火。  相似文献   

14.
芪莲纤化汤减轻大鼠慢性肝损伤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通过对体质量、肝脏病理、肝功能等指标变化的检测,动态观察芪莲纤化汤减轻实验大鼠肝损伤的作用。[方法]采用四氯化碳(Cl4)伤害的方法复制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中药组、西药组分别于造模开始时给予芪莲纤化汤、联苯双酯滴丸进行灌胃。于造模第1、2、3、4、5、6周末,观察大鼠的一般状况及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白蛋白(ALB)值;于第3、6周末,进行大鼠肝组织苏木精-伊红(HE)、Masson染色,以观察其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芪莲纤化汤可以明显改善四氯化碳伤害所致大鼠的一般状况和肝脏病理学改变,降低血清ALT、AST的水平,提高ALB含量。[结论]芪莲纤化汤确可通过减轻肝脏的病理学改变、保护肝功能来减轻大鼠肝损伤的程度。  相似文献   

15.
脏象理论中,肝不再是解剖学概念中的独一器官,而是具有一些特定功能的概念总称。肝在五行属木,为阴中之阳,通于春气。木曰曲直,故肝的功能为木舒畅调达的特性表现。《素问?调经论》云:“肝藏血。”提出肝具有贮藏血液、调节血液、收摄血液功能。“肝应春”体现了四时变化可影响脏腑功能变化,又包含了疾病的发生具有季节性概念。以上功能为肝藏象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医学研究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传统四轴、肝-血管轴等为切入点对肝脏象理论机制进行深入研究,取得一定成果。研究发现肝失疏泄抑郁样情绪变化与中枢皮层、边缘系统及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等部位有关,研究内容涉及神经肽及神经营养因子、单胺类神经递质、中枢氨基酸水平等;肝藏血与人体凝血系统、EPO通路及血流变有关;肝应春功能涉及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而松果体可能为其最高调节位点。现阶段研究从基因、蛋白水平全面认识肝脏象理论的微观机制,并验证调肝药物可多靶点调节肝功能异常所引发的相关指标表达异常,深入发掘了中医肝脏象理论的生物学基础。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男性肝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肝功能状态与性激素水平变化规律及其相关性。方法:收集男性肝炎肝硬化患者84例,其中乙肝肝硬化72例,丙肝肝硬化12例;肝功能A级32例,B级42例,C级10例;同时收集男性健康体检人群42例作为对照组。所有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清雌二醇(E_2)、卵泡刺激素(FSH)和黄体生成素(LH)、催乳素(PRL)、孕酮(PROG)、睾酮(TSTO)和硫酸脱氢表雄酮(DHEA-SO_4)等性激素水平的测定,观察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性激素水平变化特点,分析肝功能与性激素水平的相关性。结果:男性失代偿期肝硬化患者血清中E_2、FSH和PRL水平逐渐升高,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呈正相关,TSTO和DHEA-SO_4降低,与肝功能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而LH和PROG水平与对照组之间比较无明显差异。结论:血清E_2、FSH、PRL、TSTO、DHEA-S_O4变化是肝硬化失代偿期的表现之一,其水平是反应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损害程度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7.
研究表明,古今医家治疗变应性鼻炎,多从肺脾肾论治。临床中作者发现,部分患者的病机与肝有关,属于肝气郁结或肝经风热,作者从肝论治,治以疏肝解郁,益气固表,或清肝泻火,疏风止痒,疗效满意。文章分析了肝病引发变应性鼻炎的病机,探讨了相应的治疗方法和用药特点,为变应性鼻炎的治疗拓宽了思路。  相似文献   

18.
探讨"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的病因病因、辨证分型及治疗方药。查阅近十年来中医药治疗紧张型头痛的文献报道,从头痛与肝的关系、从肝论治的分型、病因病机、中医药治疗几个方面进行归纳总结,分析当前"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临床研究的一些不足,并提出相应对策。紧张型头痛病变部位在肝,情志内伤为发病主因,辨证分型亦以"肝"为核心,"从肝论治"紧张型头痛已成为紧张型头痛治疗的主流。其治法方药主要有疏肝解郁、平肝祛风、清肝泻火、养血柔肝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利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脂肪肝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常规用药,治疗组加服利肝祛脂胶囊。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肝功能、血脂和肝脏B超变化。[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88.3%和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利肝祛脂胶囊治疗脂肪肝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0.
基于精密肝切片技术的野百合碱体外肝毒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精密肝切片技术进行实验条件的优化,并依此技术对野百合碱的体外肝毒性进行初步的研究探讨.方法:利用震荡切片机制备肝切片,通过对培养液、切片厚度、pH及不同培养温度等条件下,肝切片MTT还原能力的测定,建立肝切片培养技术,并将肝切片与野百合碱共培养,连续监测法侧定GPT,GOT,LDH,GGT酶活浓度,BCA法测定蛋白含量,观察其对肝切片MTT还原能力及以上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精密肝切片厚度在200μm,pH6.8,37℃,BPM培养液中肝切片MTT还原能力最强;野百合碱0.02,0.1,0.5g·L-1与肝切片共培养24h,LDH漏出率显著上升,蛋白含量显著下降;野百合碱3个剂量组与肝切片共培养6h,对MTT还原能力及生化各项指标无明显影响.结论:大鼠精密肝切片在BPM培养基的优化培养条件下,MTT还原能力可维持24h;野百合碱0.02,0.1,0.5g·L-1与肝切片共培养24h,显示出一定的肝脏毒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