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Planning》2019,(23)
《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是德国哲学家、思想家尼采的重要代表作。此作品包含了尼采的所有哲学思想。而尼采本人也是借由"查拉图斯特拉"的名义宣扬了自己的"超人学说"和"人性自由意志"的思想。理查·施特劳斯是德国伟大的作曲家、指挥家。他根据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而创作出了交响诗《查拉图斯特拉如是说》这也是他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之一,这也是音乐史上第一部音乐表达哲学的交响诗作品。  相似文献   

2.
《Planning》2013,(16)
《变形记》作为著名作家卡夫卡的经典代表之作,这部作品一直备受广大读者与研究学者的喜爱及关注,成为了一部容纳了包罗万象的文学作品研究蓝本。卡夫卡在创作《变形记》时因融入了过多关于他自身的真实生活写照及情感体验,包括他对父亲的情感倾诉、其自身的生活感悟等,于是乎这部作品便具有了鲜明的自传性色彩。在此,本文将深入分析与解读《变形记》中的"父亲"与"我",阐释《变形记》与"父亲"、与卡夫卡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3.
梁晓声被誉为"平民作家",他的作品始终如一地关注社会最底层的小人物的命运,文字富有浓郁的理想主义色彩。作品所体现的尖锐的批判主义激情,时时提醒着人们,在蝇营狗苟的生活之外,还存在着一种真诚、纯洁、互助的文明理想。《黑帆》收录在梁晓声亲手选出的、最能代表他平民立场的《平民梁晓声》一书中。全书共收录11篇作品,包括《钳工王》、《边境村纪实》、《私刑》这样的名篇等。短篇《黑帆》创作于上世纪90年代,这一时期梁晓声创作了大量知青题材的小说,相比早期作品重在表达知青的青春理想而言,这一时期的作品带有更浓郁的诗意与象征意味。当初愤激的情绪被一种温情的怀念所代替,这时的"北大荒"已经成为褪去了知青身份的城市人对曾经豪迈青春理想的一种追忆与精神寄托,是一种对现在城市的幻灭而萌生的对"北大荒"的留恋与幻想,更是对"过去"理想的追怀。  相似文献   

4.
《Planning》2019,(11)
<正>他叫朱塞佩·威尔第,是意大利人心目中的"大神",素有"音乐教父"的美誉。他创作的《飞吧,让思想插上金色的翅膀》曾被作为国歌的候选,广为传唱,直到今天依旧是意大利热搜榜上的经典爱国歌曲。他一生创作了26部歌剧、7部合唱作品。其中歌剧《纳布科》《弄臣》《茶花女》《游吟诗人》等在全世界的歌剧界都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Planning》2017,(7)
<正>莫言,原名管谟业,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高密,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他从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春夜雨霏霏》,1984年因《透明的红萝卜》而一举成名。一系列乡土作品充满"怀乡""怨乡"的复杂情感,被称为"寻根文学"作家。2012年,莫言凭借小说《蛙》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理由是:通过幻觉现实主义将民间故事、历史与当代社会融合在一起。在莫言的小说中,可以很容易地发现西方现  相似文献   

6.
《Planning》2013,(5)
作者运用后殖民主义理论家霍米·巴巴的杂交概念,分析爱尔兰剧作家乔治·萧伯纳关于爱尔兰问题《英国佬的另一个岛》中的杂交现象:以作者本身及作品中主人公翁文化身份性格的杂交性,最终探讨出作品中杂交现象的主题意义,作者将自身具备的杂交身份投注到作品中人物身上,以身份性格的杂交投射到对英国帝国和爱尔兰当地统治者的杂交批判,并进行双重讽刺,在此基础上凸显该剧的主题,也体现了作者对爱尔兰问题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他批判英帝国主义,但同时这个过程却不可避免。其剧《英国佬的另一人岛》对现代杂交的多元化社会有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相似文献   

7.
《Planning》2013,(8)
带着"新感觉派"、"意识流"等西方文学理论与表述方法,川端康成不断地向着传统大和文化皈依溯源,而《雪国》的创作可以说是川端康成"新潮"与"传统"的荟萃,是他二战前后作品的集大成者,是他审美意识形态中潜在的传统的苏醒,是一次向日本传统审美的回归和追溯。这种文化、精神的拉扯成就了《雪国》的不灭之美。  相似文献   

8.
《Planning》2013,(9)
海岩的作品在当代小说创作领域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地位。本文论述的是海岩作品中"王子"形象的塑造。本文主要通过对海岩的代表性作品中的《你的生命如此多情》、《深牢大狱》、《永不瞑目》中主人公吴晓、刘川、肖童来分析海岩作品中"王子"在人生蜕变过程中性格的自我历练与升华及带给读者的人生思考。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4)
约翰·韦恩是英国著名的小说家、诗人、评论家,是"愤怒的青年"派的先驱。他的第一本小说《大学以后的漂泊》被很多评论家称为是"愤怒的青年"的先驱作品,本文旨在分析《大学以后的漂泊》,从而更好的展现与理解韦恩的现实主义手法,及刻画的一个现代流浪汉式的"反英雄"形象。  相似文献   

10.
《Planning》2019,(2)
世界著名现实主义讽刺作家克雷洛夫的寓言反映了生活的真实和俄罗斯民族的性格特征。他的作品内容丰富,极具生活性,语言朴实、风趣、富有表现力和哲理性。文章以世界寓言三大家的《乌鸦和狐狸》为切入点,借助"乌鸦"和"狐狸"两个典型形象共赏克雷洛夫寓言的独特艺术魅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