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导管血管成形术治疗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疗效。方法14例上肢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患者,对比术前和术后的临床表现、彩色多普勒超声、血透时血流量的改变及血管造影改变。结果所有病例经球囊扩张后,狭窄段明显扩张,闭塞处再通,经造影证实狭窄小于30%。结论球囊成形术是治疗动静脉内瘘狭窄和闭塞的有效方法,其操作简单、创伤小、安全、近期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冠状动脉瘘介入治疗的临床指征及方法.方法总结经导管介入治疗(介入组)冠状动脉瘘17例,其中应用Cook公司非可控弹簧圈11例,可控弹簧圈2例;Pfm可控弹簧圈1例,AGA公司Amplatzer Duct-Occluder 3例;外科手术(手术组)修补术26例.结果介入组除早期3例因所选弹簧圈太小,而且为非可控,导致术后弹簧圈移位,2例经导管术取出,1例行外科手术修补并取出弹簧圈,其余病例均获成功,平均随访3年.均无残余分流及其他并发症.手术组均获成功,无死亡病例.结论冠状动脉瘘经合理的治疗可取得良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总结35例自体血管瘘道(桡动脉与头静脉侧端吻合)机能不全和闭塞的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结果.方法对35例自体血管瘘道机能不全和闭塞患者行血管造影.26例血栓形成闭塞患者行溶栓治疗,15例行经皮血管成形术(PTA).结果初次造影结果,9例单纯血管狭窄,26例血栓闭塞.溶栓即时开通率为88.4%(23/26),其中13例伴血管狭窄中7例及单纯性狭窄中8例共15例进行了PTA治疗,成功12例,失败3例.追踪观察6例溶栓后伴狭窄未处理及PTA失败者(3例).1个月内7例发生再阻塞,3个月内全部再阻塞.结论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介入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所致肠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经皮经肝(或经颈静脉经肝)肠系膜静脉取栓、溶栓联合经肠系膜上动脉灌注罂粟碱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12例.结果12例患者7例痊愈;5例有效(3例手术;2例死于其他疾病).随访期内(30 d)10例存活;2例死亡.无一例发生严重合并症.结论经皮经肝(或经颈静脉经肝)肠系膜静脉取栓联合经肠系膜上动脉灌注罂粟碱治疗肠系膜静脉血栓安全有效;可降低该病病死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儿童颅内动静脉畸形栓塞治疗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分析4例儿童颅内动静脉瘘病例的临床症状和体征,经DSA脑血管造影明确诊断,3例为Galen型动静脉瘘,1例为非Galen型动静脉瘘,3例在DSA下行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结果 经DSA检查后行脑动静脉瘘栓塞治疗,3例均成功,无并发症.结论 儿童颅内动静脉瘘虽属罕见,颅内动静脉瘘的栓塞治疗安全而有效,长期预后有待于随访观察.  相似文献   

7.
目的设计封堵食管胃吻合口-胸腔瘘的覆膜内支架.方法根据食管胃吻合口区的特殊解剖结构和吻合口胸腔瘘的病变特点,设计蘑菇状覆膜内支架.透视下,5例吻合口巨大胸腔瘘患者置入6枚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果蘑菇状覆膜内支架能有效封堵食管胃吻合口巨大胸腔瘘,解决了进食问题,改善了营养状况.结论蘑菇状覆膜内支架结构设计合理,操作简单、安全,近期疗效明显,是一项值得推广的新技术.  相似文献   

8.
9.
目的探讨经导管溶栓治疗血液透析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对32例慢性肾功能不全尿毒症期行血液透析患者的动静脉内瘘急性血栓形成进行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治疗.结果经造影证实为急性血栓形成的32例患者,治疗后即时开通率为97%(31/32):1例技术失败.溶栓治疗后造影,闭塞段均重新开放.术后随访发现4例发生再次闭塞,其中2例经再次同法治疗后恢复通畅,另2例患者因发现有局限性血管狭窄而行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而恢复通畅.术后所有患者未出现肺栓塞及出血等并发症.结论经导管脉冲喷射药物机械溶栓法是治疗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金属被覆内支架治疗不同原因的食管瘘的效果。材料和方法:11例患者,均经口操作,先用球囊导管对狭窄段进行扩张,后置入国产金属Z型被覆内支架(共12枚)。结果:内支架全部置入成功,术后患者狭窄得到改善,各种食管瘘完全封闭。结论:被覆内支加是治疗各种食管瘘的安全有效的非手术方法,可明显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摘要】 目的 探讨置管溶栓结合普通球囊扩张治疗急性人工动静脉内瘘血栓栓塞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9月单中心收治的64例(84次)急性人工动静脉内瘘血栓栓塞患者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经股动脉穿刺置管内瘘造影明确诊断。术中用普通导丝行内瘘血栓闭塞段机械碎栓术后予尿激酶12.5万~37.5万U团注,若血栓未完全溶解则保留导管,用输液泵持续泵入尿激酶至内瘘血栓完全清除;若内瘘管腔狭窄>50%或狭窄影响透析,则行普通球囊扩张术。通过Kaplan- Meier曲线估算首次介入治疗后一期及二期累积通畅率。结果 84例次患者中69例次(82.1%)取得技术成功。14例次患者因内瘘严重狭窄行普通球囊扩张术,成功12例次(85.7%)。总体临床成功率为78.6%(66/84)。治疗过程中共发生7例次(8.3%)出血事件,其中大出血、小出血事件分别为3例次、4例次。术后3、6、12、24个月一期/二期通畅率,分别为76.1%/81.3%、63.6%/70.8%、40.8%/47.0%、12.5%/32.5%。结论 置管溶栓是治疗急性人工动静脉内瘘血栓栓塞安全有效的方法,辅助普通球囊扩张能为内瘘狭窄病变提供较为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下载PDF阅读器目的 观察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血管造影表现,评价介入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的重要性、安全性以及疗效.方法 2007年1月-2008年1月我院共收治大咯血患者39例,其中12例存在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均行支气管动脉栓塞术(BAE)治疗,分析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的表现、病理解剖学特点,评价BAE治疗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的安全性和疗效.结果 本组12例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致咯血患者,均用明胶海绵颗粒行BAE治疗,术后止血率为100%,无明显并发症出现,平均随访13.5个月(6~18个月),患者均未发生再次咯血.结论 支气管动脉-肺动脉瘘是咯血的病理解剖结构,BAE是治疗和预防此类咯血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摘要】 目的 报道介入治疗胆管支气管瘘2例,结合文献复习探讨介入治疗胆管支气管瘘的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2例女性老年患者,术前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确诊胆管支气管瘘,在DSA透视下行经皮经肝胆管穿刺引流术,置入内外引流管各1支。结果 手术均顺利进行,引流管位置良好,术后患者临床症状逐渐消失,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胆管支气管瘘微创、安全、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 探讨晚期子宫癌介入治疗的临床价值。方法 48例子宫癌,其中宫颈癌35例,宫体癌13例。全部病例均采用经子宫动脉选择性化疗药物灌注和栓塞。21例治疗后Ⅱ期手术。结果 介入、手术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90.5%(19/21);单纯介入治疗者1年及3年生存率分别为100%和88.9%(24/27)。无并发症发生。结论 介入治疗可为晚期子宫癌Ⅱ期手术创造条件,能提高生存率,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回顾总结5例手部动静脉畸形的介入疗法。方法经患侧肱动脉置管,对畸形血管供血动脉分别超选和栓塞。栓塞采用高温处理的明胶海绵颗粒、丝线段、平阳霉素和弹簧圈。结果5例中共栓塞13支供血动脉,栓塞成功率100%。1例复杂畸形得到有效控制,3例临床治愈和近期1例在观察中。结论经导管动脉栓塞是治疗手动静脉畸形的一种安全、成功率高和疗效肯定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7.
颈动脉支架置入术治疗颈内动脉狭窄对患者创伤小、痛苦少,从循证医学的角度来看,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已成为代替经典的颈动脉内膜剥离术治疗颈动脉狭窄的有效方法。本文对颈动脉狭窄介入治疗的有关问题进行综述。相信随着许多大规模、多中心临床试验的完成,颈动脉支架置入术将在颈动脉狭窄患者的卒中预防和治疗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摘要】 勃起功能障碍(ED)指阴茎不能勃起或勃起时不能维持足够的硬度和持续时间以满足性交。40~70岁男性中超过一半受到ED困扰,其中20%病情处于严重状态。阴茎供血动脉灌注不足占所有ED患者中20%~70%。动脉造影作为金标准,对动脉性ED诊断和治疗起着重要作用。介入治疗与血管重建术相比是一种微创治疗方式,药物涂层支架(ZEN临床试验)和单纯腔内球囊成形术治疗动脉性ED在近期随访中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该文分析了阴茎动脉解剖和病理等,重点阐述了介入治疗在动脉性ED诊断和治疗过程中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移植肾动脉狭窄(TRAS)的介入治疗。方法35例TRAS患者从肾移植到出现肾动脉狭窄症状平均6.9个月(3~18个月),记录经皮血管成形术(PTA)前后血压变化和血肌酐水平。经对侧股动脉或左肱动脉入路,使用普通球囊导管(5F,直径4~6mm,长度20~30mm)和微球囊导管(2.6F,直径3mm,长度36mm)分别对35例TRAS行PTA术,其中11例放置支架。结果35例TRAS患者共行46次PTA(行1次PTA20例,2次12例,3次3例),其中26次经对侧股动脉,20次经左肱动脉穿刺插管。PTA治疗前肾动脉狭窄率为75%~98%,PTA后狭窄率降为10%~30%。PTA前收缩压150~210mmHg (1mmHg =0.133kPa),平均170mm Hg ,舒张压90~145mmHg ,平均120mm Hg ;PTA后收缩压降为100~190mmHS ,平均135mmHg ,舒张压降为80~125mmHg ,平均85mmHg 。首次PTA后再狭窄率39%,再次PTA后狭窄率15%。46次PTA共使用普通球囊导管26个,微球囊导管20个。11枚支架8枚为自膨式支架,3枚为球囊扩张式。术后随访3~60个月(平均23个月)。35例中最终治愈11例,改善15例,好转7例,无效2例。除1例肱动脉入路发生术后穿刺点血肿外无其他并发症。结论TRAS的PTA治疗安全有效,配合肱动脉入路和微球囊导管有助于提高手术成功率;合理选用支架能降低再狭窄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