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邓俊卿 《陕西煤炭》2012,31(3):129-130
主要阐述了黄陵矿区近几年立足于区队、立足于班组,采取精细化、目标化安全管理的作法及所取得的成绩。  相似文献   

2.
唐恩贤 《陕西煤炭》2015,(1):24-26,18
基于黄陵矿区2#煤层瓦斯含量及其分布规律分析,采用分源预测法对矿井瓦斯涌出量进行预测,得出黄陵一号煤矿309综采面和黄陵二号煤矿411综采面的瓦斯涌出量,为两个工作面的瓦斯抽采提供依据,也为该矿区的瓦斯治理提供参考,从而确保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3.
陕西黄陵矿区煤层气富集主控特征与富集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黄陵矿区煤层气储层特征综合评价的基础上,对陕西黄陵矿区煤层气富集的控制特征进行了分析,探讨了该矿区煤层气的富集模式与富集规律,并对该矿区的煤层气富集区带进行了预测.研究表明,矿区煤层气富集主要受煤层发育特征与深部水动力条件的控制,并依据其控制特征划分为四个煤层气富集预测区.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黄陵矿区2~#煤层煤岩孔隙特征,采集了黄陵矿区二号煤矿侏罗系延安组2~#煤层样品,通过肉眼挑选出宏观煤岩组分中的镜煤和暗煤,分别进行压汞和低温液氮吸附实验。结果表明,黄陵矿区2~#煤层镜煤主要以小孔和微孔为主,中孔次之;2~#煤层暗煤主要以中孔、小孔为主,微孔次之。孔隙特性有利于煤层气资源的勘探开发。  相似文献   

5.
王瑶 《陕西煤炭》2020,39(2):68-72
黄陵矿区位于黄陇侏罗纪煤田北部,主要开采2#煤层,矿井生产中对各含水层特征认识不一,严重影响了煤矿的安全生产。针对此问题,收集整理黄陵矿区历年来的勘查数据,对各地层含水性特征进行客观分析与研究,并对主要含水层的富水性进行详细论述。研究结果表明,影响矿区煤层采掘的主要含水层为白垩系下统洛河组含水层和侏罗系中统直罗组含水层,其中,洛河组含水层对矿井采掘的影响较为突出。洛河组含水层富水性属于弱-中等,弱富水性区域位于矿区的东部,中等富水性区域位于矿区的中西部。今后矿井防治水工作中需高度重视矿区中西部洛河组含水层对煤矿采掘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黄陵矿区开采已有30年的历史,随着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及开采深度的增加,地表移动规律在不同的位置进行的细微的变化,本次研究通过对黄陵矿区1号煤矿、双龙煤矿在地表开采沉陷中做过的工作进行总结,优化参数,为保护煤柱的留设及临河开采的安全性研究提供有力的参考,合理的留设煤柱不仅增强矿井的安全开采性,更有力的提高了矿井煤炭资源的回收率,为企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根据黄陵矿区一号煤矿长距离掘进存在的瓦斯问题,分析瓦斯来源,提出风排瓦斯,边抽边掘治理瓦斯的方法及效果分析,从而实现掘进工作面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8.
《煤矿开采》2010,15(2):61-61
截至2010年4月5日,黄陵一号煤矿已实现了安全生产三周年。 近年来,黄陵一号煤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采取多项措施全面加强安全管理。首先,加强了职工的安全意识教育,使职工真正树立“安全为天,生命至上”的安全理念;其次,是不断加大安全投入力度,引进国内先进的采掘机组,使机械化率达到了100%,建成了地面瓦斯抽放泵站、全国煤炭系统一流的数字化调度指挥中心以及设施先进的四级安全教育培训站;  相似文献   

9.
介绍了黄陵矿业公司为实现薄厚煤层合理配采,在黄陵一号煤矿开展较薄煤层无人化综采技术研究与实践,实现较薄煤层综采工作面无人化开采,填补黄陵矿区综采无人化、智能化开采技术的空白,使公司综采技术实现了质的飞跃。  相似文献   

10.
张艳妮 《陕西煤炭》2020,39(1):172-175
为摸清矿井范围内及其周边隐蔽致灾因素的分布情况和危害程度,指导煤矿制定切合实际的采掘计划和采取切实有效的防范措施,对黄陵矿区煤矿隐蔽致灾因素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黄陵矿区主要的隐蔽致灾因素有地表水、老窑积水、瓦斯等;并分别对以上致灾因素的典型事件进行了列举;另外对黄陵矿区的隐蔽地质致灾因素提出了相应的防治措施。通过煤矿隐蔽致灾因素的普查和分析,为煤矿制定切合实际的采掘计划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