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浅薄层稠油蒸汽吞吐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井楼零区注蒸汽开采先导试验区及井楼油田蒸汽吞吐生产的大量数据统计分析,揭示了浅薄层稠油油藏蒸汽吞吐生产具有采出程度高、采油速度高、油汽比较低和产量递减快、含水率上升快的特征及规律.指出:只要针对油藏特点,优化注采参数,油层厚度>5m的浅层(特)稠油油藏注蒸汽开采,在技术上和经济上可以取得成功.  相似文献   

2.
二连油田稠油热采效果评价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二连油田稠油油藏埋藏浅、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单层厚度小(平均2.2m),采用小井距注蒸汽吞吐开采,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性。以吉32热采试验区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其注蒸汽吞吐开采特点,研究了影响吞吐效果的因素,提出适合薄油层稠油热采的厚度筛选标准及注汽参数,并对其开采效果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试验区油层物性条件较差,但只要针对油藏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高寒地区的稠油热采不但技术上可以取得成功,经济上也是可行的。根据试验区注汽井间干扰严重的特点,利用干扰剔除法对井间干扰效果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评价。吉32试验区热采开发的成功,不但为高效、科学开发二连油田的稠油资源打下了基础,其开发经验对国内同类型稠油油藏的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图4(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3.
马岭油田剩余油分布规律及综合挖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二连油田稠油油藏埋藏浅、储层物性较差、储层非均质性严重,单层厚度小(平均2.2m),采用小井距注蒸汽吞吐开采,在经济上和技术上存在很大的风险性。以吉32热采试验区的开发实践为基础,分析了其注蒸汽吞吐开采特点,研究了影响吞吐效果的因素,提出适合薄油层稠油热采的厚度筛选标准及注汽参数,并对其开采效果进行了技术经济评价。结果表明:虽然试验区油层物性条件较差,但只要针对油藏特点、采取有效措施,高寒地区的稠油热采不但技术上可以取得成功,经济上也是可行的。根据试验区注汽井间干扰严重的特点,利用干扰剔除法对井间干扰效果进行了客观、真实的评价。吉32试验区热采开发的成功,不但为高效、科学开发二连油田的稠油资源打下了基础,其开发经验对国内同类型稠油油藏的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图4(郭海莉摘  相似文献   

4.
以JL油田零区试验区浅井薄层稠油油藏为例,总结了该油藏注蒸汽开采具有周期生产时间短、产油量递减快、产油量及油汽比低的特点。在分析了油藏地质参数,注汽参数及注汽方式对开采效果影响的基础上,得出:①提高蒸汽干度可增加单位厚度油层周期产油量;②第1周期合理注汽速度为100t/d左右;每米油层最佳注入热焓为2.5×10^8kj,以后各周期按15%递增;在蒸汽干度为40%的情况下,每米油层周期注气量为130  相似文献   

5.
<正>新疆油田红浅1井区八道湾组砂砾岩油藏,历经蒸汽吞吐和蒸汽驱开采后,因为没有经济效益于1997年被废弃,采出程度仅28.9%。从开采到废弃,是许多油区的命运。"滚滚原油火中求",红浅火驱先导试验区自2009年至今运行近7年,火线稳定推进,截至2016年底试验区累积产油10.51×104t,火驱阶段采出程度24.74%,证实了砂砾岩稠油油藏注蒸汽后期转火驱技术的可行性,具备  相似文献   

6.
方法 应用油藏工程技术 ,结合矿场试验 ,进行超稠油水平井蒸汽吞吐研究。目的 优选该块油藏开发方式 ,为经济高效地开发超稠油油藏创造条件。结果 块状超稠油油藏水平井按照目前注采参数实施蒸汽吞吐开采 ,除遵循一般的蒸汽吞吐开采规律以外 ,还表现出单周期产油量高、周期长、回采水率低的特点 ;注汽强度、注汽速度均较低 ,注汽压力随周期增加而降低。结论 水平井蒸汽吞吐开采在技术和经济上均是可行的 ;选择合理的注汽参数是提高蒸汽吞吐效果的关键 ;采取配套合理的采油工艺技术是提高产量的保证。  相似文献   

7.
稠油油藏水平井热采应用研究   总被引:22,自引:5,他引:22  
本文油藏数值模拟技术研究了不同类型稠油油藏水平井注蒸汽开采的可行性、相应的开采方式及油层厚度与原油粘度对水平井注蒸汽开采效果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为了改善浅层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开发效果,采用解析分析和数值模拟方法,明确了超稠油油藏在注蒸汽驱替过程中的重力、驱动力的相互作用机理,提出了驱泄复合开采技术。通过油藏工程优化研究,设计了直井、水平井多种组合方式的蒸汽吞吐后期接替方式,并明确其适合的油藏地质条件及转换方式的时机。在风城油田重32井区先后开展了多个先导试验,针对驱泄复合开采的3个阶段,制订了适应的注汽方式、注采参数和调控方法,实现了地层条件下原油黏度大于60×104mPa·s的超稠油油藏蒸汽驱开采,预计最终采收率可从蒸汽吞吐阶段的20%~25%提高至40%~50%。为国内外同类油藏开发提供借鉴经验。  相似文献   

9.
利用蒸汽超覆作用提高注蒸汽开发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利用解析解方法及数值模拟方法,对辽河油田洼38块特稠油油藏注蒸汽开发的热能分布进行了分析,并对有效利用蒸汽及提高注热效果进行了研究。优选出了合理的注采井段,确定了蒸汽的注入方式。综合分析表明,连续注蒸汽的开采方式适合该油藏,下注上采的线性驱动开采方式可以有效地利用蒸汽超覆作用,提高蒸汽的波及体积,进而提高多轮次吞吐阶段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0.
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后期,油汽比低,周期含水量高,开采效果差,注氮气辅助蒸汽吞吐已经成为1种提高超稠油开采效果的有效手段。与常规稠油油藏不同,超稠油对于注氮参数以及筛选条件有更严格的限制。模拟研究得知,超稠油油藏蒸汽吞吐不同时期宜采用不同的注氮模式。因该类型油藏对原油黏度、油层厚度、采出程度敏感性较强,从而确定超稠油油藏选井标准。该研究对同类油藏注氮辅助蒸汽吞吐开采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克拉玛依油田浅层稠油注蒸汽开发的技术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克拉玛依油田九区齐古组稠油油藏蒸汽吞吐、蒸汽驱开发阶段的实际生产效果分析,在浅层稠油开发设计、开发管理、加密调整等方面总结出了一套开发的技术策略。提出利用水平井,汽窜封堵,稠油破乳及污水余热利用等工艺及地面工程技术来改善和提高浅层稠油开发效益的技术措施,对目前改善汽驱开发效果起到重要作用,可提供同类油藏开发借鉴。  相似文献   

12.
对克拉玛依油田九区石炭系火山岩裂缝性油藏注蒸汽热采先导试验进行了技术评价,认为石炭系裂缝性油藏在注蒸汽开发效果不理想的情况下,采用压裂与蒸汽吞吐相结合的强化采油工艺技术,能改善油藏的传导性能,提高波及体积,补充油层能量,从而提高了原油产量和油汽比.此项技术简单可行,经济效益好.  相似文献   

13.
运用油藏数值模拟方法对齐40块蒸汽驱先导试验区间歇注汽的开发效果进行了研究。模拟预测了注汽时间一定、间歇时间不同情况下的开发指标,并对不同间歇注汽方式下的开发效果进行了经济评价。综合分析表明,注汽100d间歇20d的开发方式最优,间歇注汽开发效果明显优于连续注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14.
稠油蒸汽吞吐转汽驱的条件时机及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国内外生产实践证实,蒸汽驱是改善浅层稠油开采的有故措施之一,但蒸汽驱比蒸汽吞吐史为复杂,它既受油藏地貭条件限制,也与蒸汽吞吐过程、时机、蒸汽干度、井网及注采强度等相关.本文在分析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及汽驱先导试驗区矿场实际资料的基础上,利用油藏数 值糢拟结果,对蒸汽吞吐料蒸汽驱的条件、时机及其此影响因素进行了较详细的讨论,同时还介绍了进一步提高汽驱故果的几种途径.  相似文献   

15.
蒸汽驱间歇注汽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针对中—厚互层状稠油油藏的蒸汽驱井组,用数值模拟研究了蒸汽驱过程中间歇注汽对开采效果的影响,优选出最佳停注时机为蒸汽突破到生产井时,停注间隔不宜超过60d,在此条件下间歇注汽的教果要好于连续汽驱,采收率提高0.36%。并探讨了提高采收率的机理,认为间歇注汽提高了油层纵向上的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现场实际资料基本与数值模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利用数值模拟技术,分别研究了具有物性和岩性夹层(包括单个和多个夹层)的稠油油藏对水平压裂辅助蒸汽驱开采效果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油藏中夹层的存在对开采有一定是不利因素,注汽井打开程度不同对开采有夹层的稠油油藏有一定的影响;开采过程中,注汽井打开程度的确定依夹层的类型及分布范围而定。  相似文献   

17.
轻质油油藏蒸汽驱采油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调研了国内、国外轻质油油藏蒸汽驱采油研究的相关资料,综述了此项研究在驱油机理、驱油效率影响因素、油藏筛选标准等方面取得的新进展,总结了针对低渗透裂缝型及高孔隙度油藏蒸汽驱模拟研究的成果。蒸汽驱技术可以进一步提高聚合物驱后轻质油油藏的采收率。  相似文献   

18.
间歇注汽法—提高蒸汽驱效果的重要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蒸汽突破后,采用间歇注汽方式,可以达到抑制汽窜,提高蒸汽比容、波及体积、干度,油相相对渗透率,热利用率及自渗吸驱油之目的,从而提高稠油蒸汽驱开采效果.河南井楼油田零区试验区采用间歇注汽法取得了显著的效果.现场试验及数模研究结果表明,对薄层稠油油藏来说,合理的间歇注汽方式是每注30天,停30天,间歇注汽阶段合理的注汽速度应为连续注汽速度的1.5倍;对大型蒸汽驱开发单元来说,同一排注汽井为一注汽单元,相邻两排注气井的注汽时间应重复50%.  相似文献   

19.
蒸汽驱开发采收率预测新方法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本文利用热采数值模拟手段和回归分析方法研究了油层厚度、原油粘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变异系数、油层净决厚度比 油藏埋深等主要油藏参数对蒸汽驱开发效果的影响,并且得到了蒸汽驱开发采收率与诸油藏参数之间的关系式,作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曲线。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得到了不同稠油油藏汽驱采收率预测公式。通过国内外几个蒸汽驱先导试验的实例证明了所得预测公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20.
任标  王卓飞 《特种油气藏》1998,5(3):50-55,59
方法 将蒸汽驱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用于克拉玛依油田六-九区浅层稠油油藏蒸汽驱生产过程中,并对各种工艺技术的应用进行评价,目的 建立一套适合该区浅层稠油中油油藏蒸汽驱采油工艺配套技术,结果 蒸汽驱注汽井井下结构的热膨金属封隔器加热油管为最佳,综合应用生产井规监测,汽驱观察井测温,测压及TPS-9000型高温测试车,能满足油田生产的动态监测,采用“T”型管网,球型分配器进行蒸汽量的分配及差压式流量计进行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