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码分多址通信从本质上说就是扩频通信扩频与其它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具有伪码调制(解调)过程,因此,伪码调制中的关键技术就显向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伪码产生与时钟分频两项技术。  相似文献   

2.
李辉  崔琛  余剑 《电子对抗》2007,(1):21-25
自动调制识别是非协作通信系统接收机设计中的重要研究课题。文章针对模拟调制方式提出了一种基于决策理论的识别流程,在频域中分析了线性平滑的方法。提出了用小波变换的门限消噪法对信号包络进行处理,提高在低信噪比时的识别效果。仿真结果表明,在低信噪比时,该流程有很高的识别正确率。  相似文献   

3.
某雷达发射机的脉冲线性调频信号包络宽为72μs,且这个宽度时间内频率从2.7GHz变到3.5GHz,其频率随时间的变化是线性的。要求测出其调制的线性度,以便对其进行修正,从而改善雷达距离分辨率性能指标。  相似文献   

4.
本文研究了线性码编码的MSK调制系统。指出在插入一个简单差分编码网络后,线性码的优化问题在汉明距离与在欧氏距离上是一致的,从而解决了线性码编码的MSK调制问题。由于插入网络简单、便于实现,因此在MSK上使用最优线性码调制在实践上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5.
文章通过对模拟调制系统不同调制方式在大信噪比条件下抗噪声性能的分析,探讨了不同解调方法下,系统的抗噪声性能。  相似文献   

6.
码分多址通信从本质上说就是扩频通信。扩频通信与其它通信方式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它具有伪码调制(解调)过程。因此,伪码调制中的关键技术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介绍伪码产生与时钟分频两项技术。  相似文献   

7.
讨论了直扩码分多址(DS-CDMA)系统和多载波码分多址(MC-CDMA)系统的结构,给出两者关系,比较了两者的系统特性以及它们的系统容量,并且将比特误码性能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8.
李先梅  艾毅智 《压电与声光》2001,23(6):422-424,436
介绍一种线性灰度声光调制驱动电源的原理、设计及试验结果。工作频率为180MHz,输入电压为0.5-6.8V,调制深度为95%,调制速度为2MHz,功率稳定性≤5%/h。  相似文献   

9.
本文介绍了作者对用数字式规律性失真自动补偿器构成的线性频率调制信号系统进行实验研究的结果,数字式规律性失真自动补偿器的存储器中存贮有周期性更新的有关相位偏离二次方规律(即频率偏离线性规律,因为频率η(t)是相位v(t)的导数—译注)。的信息。本文还指出,在给定对信号的质量要求情况下,容许的起始偏离值随数字式补偿器的数位增加而加大。  相似文献   

10.
简要叙述现阶段HFC网络中模拟调制信号与数字调制信号的相互影响.  相似文献   

11.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系统的研究成为一项越来越复杂的工程,所以,对通信系统的仿真就日益成为一种重要的研究手段。本文介绍一种对CDMA码分多址通信系统进行计算机仿真的方法。该方法基于通信过程的基本特征,充分利用软件系统的技术特点,具有非常好的可扩展性和执行速度。通过把仿真结果同理论结论进行对比,证明该仿真方法非常有效。  相似文献   

12.
线性调频信号干扰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线性调频信号能够成功地解决雷达作用距离与距离分辨率之间的矛盾,因而在许多常规体制雷达以及新体制雷达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于线性调频信号的脉冲压缩网络对噪声及常见干扰具有很强的抑制作用,所以采用这种信号的雷达具有很强的抗干扰能力。在分析了线性调频信号的时域、频域特性的基础上,研究了射频噪声干扰、卷积调制干扰、移频干扰和延时干扰的干扰效果,通过仿真及各干扰样式之间的比较,总结出了,最佳干扰样式。  相似文献   

13.
CDMA功率控制的MATLAB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文总结了CDMA通信系统功率控制的目的和方法,重点介绍了基于信噪比的功率控制算法,最后利用MATLAB工具,对开闭环结合的功率控制方法进行了仿真,给出了实验结果。  相似文献   

14.
扩频通信具有抗干扰、抗衰落以及抗侦察等特点,并且可以实现码分多址(CDMA)。简要介绍了CDMA的通信体制,针对CDMA中扩频解扩这一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扩频处理中的信息加扰及码元变换的必要性、扩频码的选取原则和实现方法,重点介绍了数字化解扩处理的实现方法,并对数字化解扩中搜索、捕获、初步跟踪、精确跟踪和解扩5个阶段进行了分析,最终实现数字化解调。  相似文献   

15.
对线性调频雷达信号进行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可形成多个逼真的假目标,若对间歇采样得到的脉冲信号进行特定的处理再转发,则会对雷达形成相应的干扰效果。以间歇采样为基础,分析了2种典型的对线性调频雷达假目标干扰的方法,并用Matlab仿真了相应的干扰效果。  相似文献   

16.
有效利用频谱资源是世界各国普遍关心的问题。通过合理配置宽带与窄带CDMA信号频率,使得宽带CDMA信号和窄带CDMA信号共享频谱,从而提高频谱的利用效率,并使系统容量有较大幅度地提高。对系统性能进行了分析和仿真计算,得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17.
W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与CDMA2000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主要对WCDMA数字移动通信系统物理层及其特点作了详细的描述 ,并与CDMA2 0 0 0系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干扰信号通过线性调频雷达脉冲压缩处理后,能量损失严重,不能很好的完成干扰的任务.本文简述了DRFM的原理、分类和优缺点,提出准数字示样DRFM的干扰方式,分析这种方式对线性调频脉压雷达干扰的有效性并对此进行仿真.  相似文献   

19.
This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 of using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formats on the performance of minimum mean-squared error (MMSE) receiver based direct-sequence (DS) cod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DMA) systems at different loading levels in additive white Gaussian noise (AWGN) and slow fading channels. The performance of BPSK, QPSK, and 16QAM modulation formats are compared and analytical and simulation result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the bit error rates (BER) for these different modulation formats. A comparison of the rejection of the near-far effects for each modulation scheme is also presented. The main contribution of this paper is in showing that user capacity may be increased by using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schemes to cause the MMSE receiver to operate away from the interference limiting region. In particular it is shown that under high loading levels, 16QAM outperforms QPSK and BPSK for identical bandwidth and information rate, while at moderate loading levels, QPSK represents the best option. A combination of pilot symbol assisted modulation (PSAM) and linear prediction are used to estimate the fading process. A general structure of the MMSE receiver capable of demodulating a wide range of digital modulation formats in this type of environment is presented.  相似文献   

20.
由于CDMA(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通信系统实施了功率控制,在基带不能直接用CMA进行自适应阵列的波束形成.通过分析CDMA系统的特点,我们提出在接收信号解扩后再应用CMA进行波束形成.这种新的波束形成方法不仅为CMA自适应阵列在CDMA系统中的应用提供了一种途径,而且还能防止CMA收敛到错误信号上,从而提高系统的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与全向天线系统相比,采用CMA自适应阵列的系统性能有了很大的改善,系统的容量得到成倍的增加.在强干扰情况下,虽然CMA的干扰方向信号抑制效应变弱,但其性能改善仍然十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