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原发性高血压的24h降压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20例重症原发性高血压(Ⅲ级)患者在接受依那普利拉治疗前3d,未用任何降压药物.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1.25mg+0.9%NaCl20ml,每6h注射1次,共4次.用动态血压监测仪监测24h血压.第1次注射依那普利拉1.25mg,以后每次注射根据血压调整依那普利拉的用量.结果治疗后24h动态血压(ABPM)呈平稳下降,每6h平均收缩压及舒张压均明显下降(P<0.01).注射后6h及24h降压有效率分别为75%和90%.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多次静脉注射依那普利拉治疗重症原发性高血压可使24h血压平衡下降,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科素亚与依那普利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效应与安全性,本对60例老年原发性高血压患随机分为两组,分别接受科素亚(50-100mg/d)和依那普利(10-20mg/d)(各30例),治疗4周,其中30例(各15例)于治疗前后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科素亚或依那普利治疗后偶测血压较治疗前显降低,24h动态血压亦平衡降低,组间比较差异无显性,而不良反应科素亚较依那普利明显少,说明科素亚是治疗老年高血压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依那普利叶酸片对高血压患者血压、血压节律及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选择符合入选条件的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口服依那普利片(5mg)1片,每日2次;试验组口服依那普利叶酸片(依那普利5mg,叶酸0.4mg)1片,每日2次,治疗12周。每周测血压1次,根据血压变化调整药物剂量,使血压<140/90mmHg。于治疗前后测24h动态血压、血Hcy、肝肾功能、血常规、心率并记录不良反应。结果:两组完成试验各30例,两组血压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试验组血压节律性得到改善,较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Hcy较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Hcy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不良反应例数均为3例,均能耐受。结论:对于轻中度高血压患者,依那普利叶酸片降压明显,可以改善高血压患者血压的节律性同时降低Hcy,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4.
廖贵红  黄健  刘曾军  刘娟 《中国民康医学》2009,21(15):1816-1817
目的:利用动态血压监测技术评价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治疗中重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疗效.方法:选取42例中重度高血压患者,研究前未服用降压药物或停用其他降压药物1周以上,给予口服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商品名施慧达)2.5~5.0 mg/d及依那普利(商品名依苏)10~20 mg/d,疗程4周,所有患者于药物治疗前和治疗4周后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治疗过程中除2例因不能耐受严重干咳而中断治疗外,余40例患者经治疗4周后,24 h收缩压为(138. 66±5.32) mm Hg,舒张压为(76.52±9.36) mm Hg,白昼及夜间血压均控制在140/90 mm Hg以下.结论: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联合依那普利作用于中重度高血压患者可平稳、有效地降低24 h血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非洛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比较案例分析法。回顾性分析我院近年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100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研究组(非洛地平+依那普利)和对照组(非洛地平)各50例,比较组别间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24h动态血压分析变化。结果:临床疗效上,研究组显效率(38%)、有效率(56%)及总有效率(94%)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24h动态分析结果上,研究组治疗前、后DBP脉压差及24h降压谷峰比值(T/P)变化明显,对照组则无明显变化。结论:非洛地平片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原发性高血压降压效果明显,不良反应少,是一种高效、安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赵睿  陈涛  郭庆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05,30(3):447-448,451
目的:观察替米沙坦对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偶测血压及24h动态血压的影响,评介替米沙坦80rug每天1次口服治疗轻中度高血压的24h降压效果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26例Ⅰ~Ⅱ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入院后停用降压药2周,服用替米沙坦80mg每天1次,于替米沙坦治疗前后各进行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治疗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偶测平均血压、24h平均血压、白昼平均血压和夜间平均血压都有非常显著的降低(P<0.01),白昼血压负荷和夜间血压负荷均有非常显著的下降,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3.5%和70.4%.结论:替米沙坦能24h平稳降压,谷峰比满意,阻遏清晨血压上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降压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动态血压监测(ABPM)评价波依定联合达爽的降压效果。方法:选择52例2、3级原发性高血压患者,每日晨服波依定5mg和达爽5~10mg共6周,观察用药前后24h动态血压变化。结果:6周后,根据24h动态血压监测结果,全组49例血压明显下降,降压总有效率达94.2%,且能逆转异常的血压昼夜节律,逆转率达80%。结论:联用波依定和达爽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降压效果良好,能有效平稳控制24h血压,恢复正常的血压昼夜节律。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科素亚对高血压患者血压及左心室肥厚的作用.方法:选取轻中度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科素亚组及依那普利组,用彩色超声心动图测定左心室重量指数(LVMI)等指标,并应用24h动态血压监测记录血压变化.结果:科素亚与依那普利均有良好的降压作用P<0.01.经治疗24周两组LVMI均降低,两组间无显著差异;服用科素亚不良反应少,对代谢无明显不良影响.结论:科素亚50~100mg/d能平稳降低24h血压,能显著逆转左心室肥厚,与依那普利比较,疗效确切,不良反应明显低于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组.  相似文献   

9.
目的 比较奥美沙坦与氯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8周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采用随机双盲双模拟活性药对照的试验设计,将符合入选要求的180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各90例,奥美沙坦组患者给予奥美沙坦酯片20 mg和氯沙坦钾安慰剂50 mg治疗,氯沙坦组患者给予氯沙坦钾片50 mg和奥美沙坦酯安慰剂20 mg治疗.研究对象服药前测量坐位血压、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及实验室检查;治疗期间每间隔2周测量坐位血压,根据患者血压水平调整药物剂量;8周治疗完成后,再次进行坐位血压测定、动态血压监测、心电图以及实验室检查;分析治疗前后24 h动态血压变化.定义8周治疗结束后患者收缩压<140 mmHg且舒张压<90 mmHg,或收缩压下降≥20 mmHg且舒张压下降≥10 mmHg为治疗有效.结果 从服药第2周起,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坐位收缩压和舒张压较基线均有明显下降(P<0.05).与氯沙坦组相比,奥美沙坦组收缩压和舒张压降低更明显(P<0.01).治疗8周结束后,奥美沙坦组治疗有效率为91.1%(82/90),氯沙坦钾组治疗有效率为88.9%(80/90),两组没有明显差异(P=0.619).动态血压分析结果显示,每天口服1次奥美沙坦酯片20~40 mg,降压作用可持续24 h,药物降低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均良好.奥美沙坦组和氯沙坦组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均较低,且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与每天口服50~100 mg氯沙坦钾比较,每天口服奥美沙坦酯20~40 mg治疗轻中度高血压降压效果显著,耐受性良好,有较高的谷峰比值,能24小时平稳降压.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国产缬沙坦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的降压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给予21例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国产缬沙坦80mg/d口服,4周末诊室舒张压≥90mmHg(12.0kPa)者加量至160mg/d继续服用4周。每2周随访1次,记录诊室血压、心率及不良反应,服药前及治疗8周后进行动态血压监测及实验室检查。结果治疗8周后,诊室血压和24h动态血压均较治疗前降低(P<0.01),总有效率66.7%,心率较治疗前无显著变化。诊室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至16.95/11.52mmHg(2.25/1.53kPa),24h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下降至11.37/9.89mmHg(1.51/1.32kPa)。收缩压负荷/舒张压负荷分别下降至16.26/27.37。收缩压和舒张压的谷峰比值分别为65.15%和67.87%,正常血压昼夜节律不改变。不良反应轻微。结论国产缬沙坦80~160mg/d治疗轻中度原发性高血压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