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研究了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的沉积微相,认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2.
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沉积微相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通过双河油田核三段Ⅰ油组湖盆陡坡型扇三角洲的沉积微相研究认为,研究区沉积微相可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水下溢岸砂体、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重力流砂体和前三角洲泥,研究层段可作为储层的砂体主要为水下分流河道砂体、河口坝砂体、前缘席状砂砂体及水下溢岸砂体.根据岩一电对应关系确定出典型测井相模式,并通过测井相研究建立了研究层段沉积微相的测井相模式,以该模式为依据对工区内各单层沉积微相进行识别,进而分析了沉积微相的平面展布特征及对非均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结合岩心观察与岩相特征,对核桃园组三段(Eh3)岩石类型、沉积结构类型、沉积构造特征及测井相标志进行了深入剖析。结果表明,Eh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亚相、前三角洲泥亚相,进一步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微相、河口坝微相、远砂坝微相、席状砂微相、水下分支间湾微相以及前三角洲泥微相。  相似文献   

4.
泌阳凹陷毕店地区处于盆地中心部位,储层薄;通过详细的岩心观察、单井沉积相分析,认为研究区为深水背景下的湖底扇中扇与外扇及滑塌扇沉积,有利储层为不同成因的浊积砂,物源具有南、北双向的特点。基于构造—测井约束条件下的非线性反演技术的储层反演具有吻合较好、视分辨率高、井间层间关系清楚、符合沉积背景和方法稳定、预测性强等特点。预测砂体分布呈现出北东向、近南北向展布特征;向西北构造高部位方向变薄尖灭的储集砂体极易形成上倾尖灭岩性圈闭及构造—岩性圈闭,透镜体砂岩也较发育,其分布于生油岩区,容易形成岩性圈闭。  相似文献   

5.
对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岩石颜色、岩石类型、沉积构造、古生物标志、测井相等相标志的综合分析,从而对其沉积相类型及特征进行研究。研究认为,泌阳凹陷南部陡坡带核三上段沉积期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和湖泊3种沉积体系。扇三角洲及辫状河三角洲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和前三角洲2个亚相,缺失三角洲平原亚相。三角洲前缘亚相可进一步划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水下分流河道间、河口砂坝、远砂坝、席状砂等沉积微相。湖泊相沉积则以半深湖—深湖泥沉积为主。  相似文献   

6.
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的沉积微相,认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的沉积微相,认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Ⅱ、Ⅲ、Ⅳ砂组的沉积微相,认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要储层。  相似文献   

9.
泌阳凹陷核三下亚段Ⅶ砂层组物源方向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利用碎屑岩类分析法(根据砂砾岩的成分、粒度、厚度及其分布进行分析)、重矿物法(根据碎屑重矿物含量及其分布进行分析),对泌阳凹陷核三下亚段Ⅶ砂层组的物源方向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Ⅶ砂层组主要物源为侯庄、平氏、长桥-井楼和付湾物源区,次要物源为新庄、下二门、古城、杨桥、桂岸物源区。  相似文献   

10.
泌阳凹陷东北部核三段辫状河三角洲的岩电特征及含油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泌阳凹陷东北部核三段发育的王集-侯庄砂体具有辫状三角洲的沉积特征,其平原亚相 相由众多的辫状河道组成,前缘亚相由水下分流河道主体,侧缘,河道间,河口坝和远砂坝微相组成。本文对该辫状河三角洲的岩电特征,沉积微相,储集层物性与油层分布的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1.
泌阳凹陷双江地区下第三系核桃园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以泌阳凹陷双江地区核三段 (H3 )Ⅱ、Ⅲ、Ⅳ砂组为研究对象 ,对沉积微相做了一定程度的分析和研究 ,推导出该区发育的主要沉积微相有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间湾、近岸水下辫状河道、远岸水下分流河道、扇间微相[1] (发育在西南部长桥扇三角洲和北部古城三角洲之间的沉积微相 )、远砂坝、席状砂八种微相类型。储层分布较分散 ,成藏条件苛刻 ,以河口坝、分流河道砂、席状砂为主。  相似文献   

12.
针对海坨子地区勘探存在沉积体系、沉积相带及砂体展布对油气控制因素不清等问题,综合利用岩心、录井、测井、地震和各类化验分析资料,采用现代沉积学、层序地层学的研究方法,对海坨子地区姚家组二、三段开展沉积微相精细研究,搞清了骨架微相砂体类型和几何形态,总结了不同时期沉积微相平面时空演化规律,确定岩性尖灭带位置,分析沉积相带对油气的控制作用,指出有利油气聚集相带及优质储层发育带,为在该区寻找隐蔽性油气藏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3.
南襄盆地泌阳凹陷下二门油田核二段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下二门油田核二段储层非均质性强,相邻井产能相差较悬殊。为确定各油组沉积微相分布和储层非均质性特征,文中基于岩心、测井和粒度等资料,对核二段进行沉积微相划分和微相特征分析,并对储层砂体的分布形态和展布以及砂体叠置关系进行探讨,认为核二段Ⅱ—Ⅴ油层组发育辫状河三角洲前缘亚相沉积,并可细分为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远砂坝、前缘席状砂和分流间湾等5个沉积微相和浊积体相,其中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微相为研究区的有利相带。  相似文献   

14.
潜江凹陷新农地区沉积微相特征与岩性油气藏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在分析岩芯、录井、测井资料的基础上,结合地震信息系统研究了江汉盆地潜江凹陷新农地区下第三系潜江组沉积微相平面分布特征和纵向演化规律。研究认为:研究区内存在2个主要物源体系和1个次要物源体系,来自北东向的主要物源形成扇三角洲砂体;来自北北西向的主要物源形成三角洲砂体;来自南南西方向的次要物源形成小型三角洲砂体。这些三角洲砂体主要由水下分支河道、滩砂、河口坝等沉积微相组成,它们依附于鼻隆、斜坡等构造背景,形成良好的岩性圈闭。结合该区已有油气勘探成果等综合分析认为,该区具有良好的岩性油气藏勘探前景。 \r\n  相似文献   

15.
在定边罗庞塬地区广泛发育面积较小的延安组油藏,相控特征明显,该区延安组油层组是油田开发的主力层系,其中延9油藏分布面积较大,投产井数少,投产初期产量高,是该区主力产层之一,但是前人尚未对延9油层组沉积微相进行深入研究,严重制约了油藏中后期开发调整策略的制定。因此,在综合应用岩心、测井数据的基础上,对该区岩心的岩性、颜色及沉积构造等沉积相标志进行了研究,分析认为罗庞塬地区延9油层组属于三角洲沉积环境下的三角洲平原亚相沉积,沉积微相类型为分流河道、天然堤和河漫滩。分流河道微相是油气储存的优势储集相带,砂体在平面上呈北东-南西向条带状展布,延9砂厚介于0~16.2m,平均6.3m。从延9砂厚平面展布来看,砂体展布方向受沉积微相平面控制。  相似文献   

16.
利用测井资料信息丰富、分辨率高的优势,结合岩心分析,对苏北盆地海安凹陷阜宁组三段地层测井响应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提取反映沉积相特征的曲线形态和参数,建立测井相模型。通过对研究区单井相、剖面测井相以及沉积微相的展布及其演化特征分析,总结砂体变化规律及相带变化,找寻储集有利区,为海安凹陷的进一步勘探开发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高邮凹陷阜三段(E1 f3)是江苏油田复杂小断块油藏勘探的主要领域,也是隐蔽油藏拓展的重要阵地.基于岩心观察,结合粒度和电测曲线特征分析等,开展高邮凹陷E1 f3沉积微相、砂体展布特征与规律研究,总结控砂模式,提出高邮凹陷E1 f3发育河流作用控制的水下分流河道、河口坝和水下分流河道间湾,湖浪作用控制的滩砂、坝砂,以及...  相似文献   

18.
根据高分辨层序地层学原理,在泌阳凹陷南部核三段识别出了两个长期和4个中期旋回,并对工区内长中短期基准面旋回和结构特征及分布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在高分辨层序地层划分对比的基础上,建立了泌阳凹陷南部核三段高分辨等时地层格架,分析了沉积演化过程和生储盖组合规律。  相似文献   

19.
泌阳凹陷古近系核三下段储层成岩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泌阳凹陷核桃园组核三下段发育扇三角洲、辫状河三角洲及曲流河三角洲等成因类型的砂体,地层埋藏深度变化大.成岩作用复杂。通过岩石薄片、铸体薄片和扫描电镜观察等手段.研究了该层段成岩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压实作用、胶结作用、交代作用以及多期次的溶解作用是储层的主要成岩作用。其中.压实作用和胶结作用使储层原始孔隙损失较大。早成岩阶段B期至晚成岩阶段A期及晚成岩阶段C期,因有机质热演化、粘土矿物转化等生成的酸性地层水介质对碎屑组分及胶结物的溶蚀作用,形成两期次生孔隙发育带。  相似文献   

20.
潜江凹陷王场油田潜43油组沉积微相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区域地质背景出发,对岩心观察、粒度分析及测井曲线形态等综合分析表明,王场油田潜43油组主要发育三角洲(或扇三角洲)湖底扇(或浊积沟道)沉积体系中的湖底扇(浊积沟道)沉积相的中扇亚相部分。指出了不同沉积微相展布特征。结合测试资料分析,辫状沟道微相、中心相浊积岩微相为有利相带,以不同沉积微相为统计单元,分析不同微相区内油水运动规律,开展注采井网调整及滚动扩边研究,取得较好开发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