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目的 分析间变性大细胞淋巴瘤(ALCL)的临床病理特点、远期效果和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45例ALCL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分析远期疗效, 用Cox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 原发皮肤和系统性ALCL分别有7例(84.4%)和38例(15.6%)。20例(44.4%)伴有B症状者,乳酸脱氢酶升高者8例(21.6%),低危组、中低危组共31例(68.9%),28例(62.2%)ALK阳性。26例(57.8%)为T细胞来源,6例(13.3%)为B细胞来源,11例(22.2%)T细胞和B细胞标记均为阴性,为null型,2例T细胞和B细胞标记均为阳性。原发皮肤和系统性ALCL治疗后的有效率分别为100%和92.1%,5年OS率分别为83.3%和63.9%(χ2=0.707,P=0.401)。ALK阳性和阴性患者的5年OS率分别87.5%和46.9%(χ2=10.992,P=0.01)。单因素分析ALK表达状况(P=0.01)、国际预后指数评分(P=0.000)、临床分期(P=0.005)对生存期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ALK的表达状况(P=0.012)和国际预后指数评分(P=0.000)是影响总生存期的独立因素。结论 ALCL中约80%为原发系统性,近期和远期疗效较好,约60%的患者ALK阳性,ALK和国际预后指数为独立的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肾细胞癌术后辅助治疗的疗效及影响患者远期生存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肾细胞癌患者术后辅助治疗的效果,多因素分析影响生存期的因素。结果全组5年生存率为71.0%;病理分期Ⅰ、Ⅱ和Ⅲ期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87.7%、70.3%和42.9%(χ2=11.629,P=0.003),T1、T2和T3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63.9%和37.0%(χ2=11.850,P=0.003),N0和N1患者的5年生存率分别为78.0%和35.6%(χ2=8.599,P=0.003),有、无静脉瘤栓的患者5年生存率分别为31.3%和76.0%(χ2=8.108,P=0.004)。全组局部复发率和远处转移率分别为15.9%(10/63)和23.8%(15/63)。多因素分析表明T分期(P=0.021)、N分期(P=0.040)、手术切除(P=0.032)、术后生物化疗(P=0.022)、术后放疗(P=0.042)是影响患者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TNM分期是患者能否远期生存的决定性因素,术后辅助生物化疗和辅助放疗可提高总生存率,但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随机对照研究。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IF)在骨肉瘤中的表达及其与临床病理特征和预后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61例骨肉瘤组织及15例癌旁组织(距肿瘤组织边缘>5.0cm)中MIF表达,分析MIF表达与骨肉瘤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情况,Cox多因素回归进行生存分析。结果 骨肉瘤组织中MIF阳性表达率为62.3%,癌旁组织为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3)。MIF表达与骨肉瘤患者的性别、年龄、临床分期、组织分型无关,与肺转移相关(P=0.006)。MIF阳性表达组患者的3年生存率为70.3%,显著低于阴性表达组的95.8%(P=0.01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nneking分期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而MIF表达非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MIF表达与骨肉瘤转移密切相关,有助于评价骨肉瘤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影响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临床病理特征、接受不同化疗方案的治疗情况及HER-2基因表达等因素对晚期胃癌患者疗效和预后的影响。结果 2008年12月至2011年8月共纳入192例晚期胃癌患者,182例接受联合方案一线治疗,其中156例可评价疗效,有效率(RR)为19.9%,三药方案的有效率优于两药方案(27.0% vs.15.1%,P=0.008),三药方案中含靶向药物优于不含靶向药物(33.3% vs. 14.3%,P=0.012);108例接受二线治疗,其中69例可评价疗效,RR为13.0%,单药方案与多药方案的有效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接受二线治疗者较仅行一线治疗者的中位生存时间明显延长(14.1个月 vs.7.3个月,P<0.001)。HER-2阳性患者接受含曲妥珠单抗方案治疗的有效率显著高于单纯化疗方案,其中一线治疗的RR分别为45.4%和11.0%(P=0.008),二线治疗的RR分别为50.0%和10.0%(P=0.009)。Cox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ECOG评分、HER-2表达、肿瘤负荷以及是否接受二线治疗是晚期胃癌患者的预后独立因素。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提示靶向治疗对疗效有显著影响。结论 一线治疗应用含靶向药物的三药联合方案可显著提高晚期胃癌的疗效,二线治疗使晚期胃癌的预后明显改善。HER-2表达情况将影响治疗的选择,从而影响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肺癌骨转移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其与预后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258例上海市肺科医院肺癌骨转移患者的病例资料,采用直接计算法计算其生存率,生存分析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结果 肺腺癌骨转移发生率最高,骨转移好发部位依次是椎骨、骨盆和肋骨。全组患者的1年、2年生存率分别为52.3%、26.4%,中位生存期为12.6个月。生存分析显示,PS评分、骨转移数目、骨转移后是否化疗、血清AKP水平、血清CA242水平与预后相关 (P<0.05),其他临床病理特征与预后均无关。Cox回归分析显示,临床分期、血清AKP水平、骨转移数目及PS评分为独立预后因素。结论 初诊时临床分期、骨转移时血清AKP水平、骨转移数目及PS评分可能对肺癌预后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6.
60例青年肺癌患者的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青年肺癌的临床特征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40岁以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对性别、年龄、吸烟史、病理类型、肿瘤部位、肿瘤大小、TNM分期、有无肿瘤家族史及治疗方法进行预后分析。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进行生存率显著性检验,Cox比例回归风险模型进行单因素、多因素分析,评价各因素对预后的影响。结果全部青年肺癌患者的1、2、3年生存率分别为:69.1%、50.0%、20.0%。单因素分析显示:病理类型(P=0.001)、吸烟史(P=0.0461)、TNM分期(P=0.0383)、治疗方法的选择(P=0.011)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分析则显示:病理类型和TNM分期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青年肺癌的临床表现无特异性,提高对青年肺癌的认知程度,争取早期正确诊断,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是提高生存率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外周T细胞淋巴瘤(PTCL)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表达和微血管密度(MVD)水平及其与临床特征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7例初治PTCL患者肿瘤组织中VEGF及MVD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特征、疗效和预后的关系。结果 PTCL组织中VEGF阳性表达率为93.6%(44/47),其中高表达率为55.3%(26/47);MVD值为(97.99±48.45)/mm2,其中MVD高表达者24例。MVD水平与VEGF表达呈正相关(r=0.329,P=0.024)。VEGF表达与临床分期、骨髓浸润、国际预后指数 (IPI)评分及ECOG评分相关(P<0.05);MVD仅与临床分期相关(P=0.028)。VEGF高表达组的5年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11.5%、11.5%,低于VEGF低表达组的57.1%、28.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VD高水平组的5年生存率、5年无进展生存率分别为20.8%、8.3%,低于MVD低水平组的43.5%、 30.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rank检验显示,VEGF表达、MVD水平、临床分期、IPI评分、LDH表达水平、骨髓浸润、B症状均为影响PTCL预后的因素。结论 PTCL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和MVD水平较高,这与肿瘤的侵袭性以及疗效和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8.
支架置入术后晚期食管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的Cox回归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Fu JH  Rong TH  Li XD  Ma GW  Hu Y  Min HQ 《癌症》2003,22(1):91-94
背景与目的: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的预后受多种因素影响,哪些是主要因素,目前尚不明了。本文分析影响食管支架置入术治疗晚期食管癌患者的预后因素,探索晚期食管癌姑息治疗的合理方案。方法:对1997-2001年连续收治符合入组条件的、经支架置入术治疗的晚期食管癌患者102例,以性别、年龄、肿瘤部位、肿瘤长度、食管狭窄程度、肿瘤病理类型、肿瘤细胞分化程度、临床分期(T、N、M)、术前治疗、术后治疗(放疗和/或化疗)等12个因素作为分析因子,应用Cox回归模型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应用寿命表法计算生存率。结果:全组支架置入成功率98.3%。所有患者吞咽功能明显改善(P=0.000)、生活质量评分(KPS评分)明显提高(P=0.000),并发症发生率43.1%(44/102)。术后3、6、9、12个月生存率分别是67.53%、40.59%、27.43%、18.65%。Cox回归分析结果:影响预后有统计学意义的因子是原发肿瘤浸润程度(P=0.0410)和远处转移情况(P=0.006),两者的OR值分别为1.750(95%CI,0.996-3.074)和1.527(95%CI,1.126-2.069),支架置入术后放疗或/和化疗对生存期的影响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影响支架置入术后患者生存期的因素,主要是原发肿瘤的浸润情况及远处转移情况;支架置入术后进一步放疗和/或化疗不能延长患者生存期。  相似文献   

9.
22例肺肉瘤样癌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本研究拟探讨肺肉瘤样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方法和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2例经手术切除的肺肉瘤样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生存率计算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率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多因素回归分析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本组患者中位年龄63岁;男女比例为8∶3;大多数患者有吸烟史。全组的中位生存期为0.96年,5年累积生存率为26.5%。Ⅰ、Ⅱ和Ⅲ期患者的5年累积生存率分别为60.0%、0和11.1%(P=0.0014)。pT和病理切片含有坏死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P<0.05)。结论肺肉瘤样癌易发生于有吸烟史的老年男性,手术后容易早期出现远地转移而死亡,pT3以及病理含有坏死的患者预后差。  相似文献   

10.
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背景与目的随着全球的老龄化,老年人疾病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肺癌是典型的老年人疾病,大约三分之一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年龄超过70岁。国际上文献大多数也以70岁作为老年人肺癌的划分界限。本文的目的是研究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的生存状况,分析影响其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研究148例70岁以上老年人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COX回归模型分析性别、年龄、吸烟、症状、病理类型、分期、ECOG状态评分、合并症、手术、放疗、化疗等11个预后因素对生存期的影响。结果随访5-168个月,死亡119例,存活率19.6%。1、2、3、5年生存率分别为43.2%、19.0%、9.5%、5.4%,中位生存期9.29个月。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是:临床分期(P=0.002)、ECOG评分(P=0.000)、病灶手术切除(P=0.012)和原发灶放疗(P=0.012)。结论临床分期早及身体状态好的老年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存时间长,病灶切除手术及原发灶放疗可以延长其生存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对局部晚期未手术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确定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 按纳入标准搜集2010年1月1日至2015年1月1日就诊于山西省肿瘤医院的未手术、局部晚期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162例.对相关预后因素分别进行Kaplan-Meier单因素和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 162例患者中位年龄73.6岁,总体中位生存期为19.4个月,1年生存率为71.0%,2年生存率为35.9%.Kaplan-Meier单因素分析示:年龄(x2=7.94,P=0.005)、美国东部肿瘤协作组(ECOG)评分(x2=42.12,P=0.000)、放化疗联合与否(x2=14.99,P=0.000)是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Cox回归多因素分析示:ECOG评分(HR=0.30,95% CI为0.19 ~0.46,P=0.000)、N分期(HR =0.65,95%CI为0.44 ~0.95,P =0.026)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 ECOG评分和N分期是影响未手术、局部晚期老年肺鳞状细胞癌患者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后肿瘤缓解深度与患者生存期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符合入组条件的50例初治广泛期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Spearman秩相关检验评价广泛期小细胞肺癌化疗后肿瘤缓解深度与生存期的相关性,应用Log-rank检验比较不同肿瘤缓解深度对生存期的影响,应用COX比例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Spearman秩相关分析显示肿瘤缓解深度与PFS及OS均呈中等程度相关。不同缓解深度患者的生存期存在统计学差异。体重减少(P<0.000 1)、缓解深度(P<0.001)为无进展生存期的独立影响因素;体重减少(P<0.000 1)、体力状态(P=0.001 2)、缓解深度(P<0.001)、化疗周期(P=0.000 2)、二线治疗(P=0.006 7)为总生存期的独立预后因素。结论:广泛期小细胞肺癌一线化疗后肿瘤缓解深度对患者生存期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13.
10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临床特征及预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分析探讨细支气管肺泡癌(BA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因素。方法:对1990年1月~2000年1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的107例细支气管肺泡癌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细支气管肺泡癌总体1年、3年及5年生存率分别为88.7%、64.8%和48.6%。单因素分析影响预后的因素为肿瘤直径(P=0.027)、支气管断端是否阳性(P=0.016)、TNM分期(P=0.000)、T分期(P=0.002)、N分期(P=0.000)、术后是否放疗(P=0.001);Cox回归多因素分析提示,TNM分期(P=0.000)和肿瘤直径(P=0.015)是独立的预后影响因素。结论:细支气管肺泡癌总体生存率优于其它非小细胞肺癌,影响其预后的因素主要为TNM分期和肿瘤直径。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小细胞肺癌(SCLC)患者综合治疗的疗效及预后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190例SCLC患者性别、年龄、分期、化疗周期数和治疗方式等因素与生存期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行生存分析,Cox比例风险模型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全组患者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54.2%、10.0%,其中局限期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66.1%、15.3%,广泛期1年、3年生存率分别为30.3%、0。全组中位生存时间为14个月,其中局限期为18个月,广泛期为9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0)。对于广泛期SCLC患者,放化疗组和单纯化疗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5.0个月和7.0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0.003)。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分期、化疗周期数、治疗方式均可影响患者的生存时间。多因素分析提示年龄、分期、化疗周期数、是否行肺部放疗是影响SCLC预后的主要因素。结论 SCLC应争取早诊断、早治疗,局限期患者强调早期放疗、手术与化疗结合的综合治疗,广泛期患者行姑息性放疗及包含二线方案的多周期化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术前预后营养指数(prognostic nutritional index,PNI)、炎症指数(system inflammation index,SII)、系统炎性标志物(systemic inflammatory marker,SIM)和白蛋白与牙龈癌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2月至2017年11月在我院首次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200例牙龈癌患者的临床和随访资料。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curve,ROC)曲线确定PNI、SII、SIM和白蛋白预测牙龈癌预后的最佳临界值。采用χ2检验分析术前PNI、SII、SIM和白蛋白与临床特征的关系。采用Kaplan-Meier法和Cox回归模型对牙龈癌患者预后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结果:通过ROC曲线确定PNI、SII和SIM和白蛋白预测生存的最佳临界点分别为46.03、478.37、1.02和40.5 g/L。Cox多因素分析提示较晚的TNM分期(HR 2.873;95% CI 1.598~5.166;P<0.000 1)、较低的PNI值(HR 0.414;95% CI 0.223~0.770;P=0.005)、较高的SIM值(HR 2.391;95% CI 1.329~4.299;P=0.004)以及低水平的白蛋白(HR 0.425;95% CI 0.203~0.888;P=0.023)是牙龈癌患者术后3年总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较晚的TNM分期(HR 3.324;95% CI 2.055~5.089;P<0.000 1)和低PNI值(HR 0.457;95% CI 0.296~0.705; P<0.000 1)是术后3年无复发生存期(recurrence-free survival,RFS)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仅低水平的PNI是影响牙龈癌患者3年总生存期和3年无复发生存期的独立危险因素,对患者个体化治疗和随访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study the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prognostic factors for bronchioloalveolar carcinoma. METHODS Clinical data from 107 inpatient cases at The Cancer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from 1990-2000, wer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RESULTS The overall 1, 3 and 5-year survival rates were 88.7, 64.8 and 48.6% respectively. The main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tumor diameter (P= 0.022), bronchial stump (P=0.016), TNM stage (P=0.000), T stage (P= 0.002), N stage (P=0.000) and postoperation radiotherapy (P=0.001). Cox regression analysis suggested that the TNM stage (P=0.000) and tumor diameter (P=0.015) are independ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CONCLUSION The overall survival rate of BAC patients was superior to those with other 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 (NSCLC). The TNM stage and tumor diameter were independent factors affecting the prognosis for BA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IMRT技术下局限期SCLC放化疗疗效及预后分析。方法 回顾分析2006—2014年于本中心行放化疗的 484例局限期SCLC患者临床资料。IMRT有效者行PCI。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生存率,Logrank检验进行单因素分析,Cox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 全组随访率为93%,中位OS期23.8个月,2、3、5年OS率分别为48.7%、39.8%、28.6%,中位PFS期14.1个月,2、3、5年PFS率分别为34.4%、30.5%、28.3%。SCLC患者IMRT后≥3级骨髓抑制发生率26.9%,≥2级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24.8%,≥2级放射性肺炎发生率18.4%。治疗客观有效率84.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吸烟史、TNM分期、PCI、放疗前化疗周期数是预后影响因素(P=0.006、0.001、0.047、0.000、0.046),多因素分析显示吸烟史、PCI是影响预后的因素(P=0.001、0.000)。结论 IMRT技术下局限期SCLC放化疗取得了较好疗效,吸烟史、PCI是局限期SCLC的预后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8.
19.
Treatment responses of N0 stage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were firstly analyzed comprehensively to evaluate long term outcomes of patients and identify prognostic factors. A total of 610 patients with N0 NPC, undergoing definitive radiotherapy to their primary lesion and prophylactic radiation to upper neck, were reviewed retrospectively. Concomitant chemotherapy was administrated to 65 out of the 610. Survival rates of the patients were calculated using the Kaplan-Meier method and compared by log-rank test. Prognostic factors were identified by the Cox regression model. The study revealed the 5-year and 10-year overall, disease-free, disease-specific, local failure-free, regional failure-free, locoregional failure-free and distant metastasis-free survival rates to be 78.7% and 66.8%, 68.8% and 55.8%, 79.9% and 70.4%, 81.2% and 72.5%, 95.8% and 91.8%, 78.3% and 68.5%, 88.5% and 85.5%, respectively. There were 192 patients experiencing failure (31.5%) after radiotherapy or chemoradiotherapy. Of these, local recurrence, regional relapse and distant metastases as the first event of failure occurred in 100 (100/610, 16.4%), 15(15/610, 2.5%) and 52 (52/610, 8.5%), respectively. Multivariate analysis showed that T stage was the only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patients with N0 NPC (P=0.000). Late T stage (P=0.000), male (P=0.039) and anemia (P=0.007) were independently unfavorable factors predicting disease-free survival. After treatment, satisfactory outcome wasgenerally achieved in patients with N0 NPC. Local recurrence represented the predominant mode of treatment failure, while T stage was the only independent prognostic factor for overall survival. Late T stage, male gender, and anemia independently predicted lower possibility of the disease-free surviv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