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对研究区内可能存在的隐伏矿体进行定位预测,指导下一步找矿工作,采用构造地球化学的研究方法,对区内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特征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本区断裂构造中,主要成矿元素Cu、Pb、Zn、Ag、Sn、Mn的空间浓度分布趋势大致呈现西(北)高东(南)低之势;元素组合异常明显,呈NE向带状展布;主要成矿元素及与成矿相关元素的异常表现出10个浓集中心。这些特点的总结和运用,对指导矿山生产和进一步找矿都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易门式大型铜矿床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针对金属矿床隐伏矿定位预测的关键问题,在提出构造成矿动力学的分支学术方向的基础上,以易门式大型铜矿床为例,从成矿地质背景、矿田构造、构造地球化学和成矿构造应力场等方面进行构造成矿动力学研究,阐述在构造应力场控制下成矿流体运移和聚集的规律。构造地球化学研究认为,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反映矿体的原生晕;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受构造控制,其分带特征可指示成矿流体的流向,并提供矿床成因和隐伏矿(化)体相对埋深的信息。构造应力场的控矿特征主要表现在:构造应力场导致控矿构造的形成,并驱动成矿流体的运移;构造应力场控制了成矿能量场;应力和能量的高值集中区分布特点可反映某些构造型式。在此基础上建立构造成矿动力学模型,概括隐伏矿成矿预测准则,据此提出若干重点找矿靶区和靶位,其中部分靶区得到工程验证,表明构造成矿动力学方法对隐伏矿定位预测和评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滇东北巧家松梁铅锌矿床构造特征及构造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巧家松梁铅锌矿床为川-滇-黔铅锌多金属成矿域内新发现的小型铅锌矿床,矿体产出严格受断裂构造的控制。在精细解剖矿区构造控矿特征的基础上,本文系统采集了不同中段的断裂构造岩并进行测试,通过因子分析方法讨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元素组合特征,并绘制断裂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地质图,进行找矿预测。研究表明:该矿床不同中段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主要表现为地层岩石元素组合(Zr、Th、Rb、Ti、Hf、Be、∑REE、Sr、Sc、V、(U、Co))、铅锌矿化元素组合(Ga、Ag、Cd、Sn、Ge、Cu、Ba、In、Pb、(Zn))及中高温矿化元素组合(Mo、Co、Ni、(Mn)),而且不同矿体上部中段的构造岩因子元素组合相似,说明各矿体应为同一成矿流体作用而成,Ⅰ号矿体下部出现了方铅矿化和闪锌矿化元素组合因子的分离,可能反映了成矿流体组分的变化或是多阶段成矿流体叠加的缘故,各中段构造岩因子分析均表明重晶石化与铅锌成矿关系密切,这与野外地质现象相吻合,说明重晶石化是重要的找矿标志之一。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规律,不仅勾绘了矿体的产状,还反映了矿体显著受构造控制的特征,同时可以推测成矿流体的运移方向,并为找矿预测提供定位靶区。  相似文献   

4.
林仟同  苏超 《福建地质》1992,11(3):204-212
本文论述了构造动力作用与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点分析了金,银等元素富集,成矿的构造地球化学环境,提出了构造动力作用与金、银矿的形成具密切成生联系以及金、银矿化对构造形迹力学性质具有较明显选择性的新认识。认为金的富集成矿主要与偏碱性、较还原的压(扭)性构造有关,而银则趋向于与偏张性的构造环境关系密切。  相似文献   

5.
运用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方法,在野狼沟圈出Ag、Mo、Zn、W、As、Sb、Bi、Au、Cu等组合异常,其中Ag、Mo、Zn、W、As、Sb异常峰值较高,吻合程度较好,有一定连续性。该组合异常受断裂、褶皱构造复合控制明显,尤以断裂构造蚀变带的发育为特征,在构造蚀变带部位,成矿元素异常峰值较高。指示元素岩石地球化学异常面积不大,但成矿元素强度高。在野狼沟地区,主成矿元素Zn的Zn11原生晕面积约0.11 km2,Zn含量几何平均值为1 368.51×10-6,有3个连续样品中w(Zn)>3 000×10-6,为矿致异常。Zn、Ag、As指示元素在矿带上形成较大规模和连续性较好的原生地球化学异常,对成矿成晕研究和主成矿金属元素远景预测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6.
青海托莫尔日特金矿区断裂构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异常分布、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在断裂带中的分布规律,对青海托莫尔日特金矿区控矿断裂带构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研究。NW-NWW 向断裂带控矿作用非常明显,特别是横穿乌达热乎、赛坝沟延伸到嘎顺-带的韧-脆性剪切带是区内最为主要的控矿构造之一。该带不但控制异常的平面分布,而且对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的空间分布都有明显的影响。系统的构造地球化学剖面和不同变形类型岩石中成矿元素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对比表明,NW-NWW向韧-脆性剪切带内Au、Cu等成矿元素的富集非常明显,并且有一定的相关性;微量元素的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规律,断裂带的韧性的脆性变形对微量元素的分布与聚集有不同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羊拉铜矿床是金沙江构造带内的代表性铜矿床,其矿体产出明显受到断裂及层间破碎带控制。本文重点对羊拉矿床里农—路农接合段的3450 m中段进行了构造地球化学研究,R型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表明:该中段断裂构造岩微量元素主要表现为地层岩石微量元素组合(Nb、Hf、Ta、Zr、Rb、V、Sc、Th、Cs、Be、Ga、Li、REE、Ba、Cr、U、Co、Tl、Ge、(Ag、In、Sn、Cu)),中-高温成矿元素组合(Cd、Pb、Bi、Ag、As、Sn、In、Sb、Cu、Zn、Ge、Tl、Mo、U、(Co、Ga))和地质意义不明元素组合(Ni、Sr),揭示羊拉矿床的形成可能经历了成矿前期成矿元素的初步富集和成矿期退夕卡岩化过程中成矿元素的沉淀成矿。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的分布则指示了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8.
易门狮子山铜矿床是昆阳裂谷典型层控型铜矿床之一,沉积-成岩成矿作用和构造改造富集成矿作用的特征明显.本文在总结构造拉矿规律基础上,应用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隐伏矿产定位预测.通过野外系统采样和室内的综合测试分析结果,认为Cu-Mo-Ag-Bi元素组合和Na2O-Zn-Ge-Ag-Sn-Pb元素组合是矿区重要成矿元素组合,与改造成矿作用有关,其中Cu-Mo-Ag-Bi是主要成矿指示元素,Na2O-Zn-Ge-Ag-Sn-Pb是间接成矿指示元紊;在矿区内,构造地球化学异常呈北东-南西向展布,与主要含矿地层、断裂和背斜轴向一致;地球化学异常由北东向南两减弱,且有向南东增强趋势,浓集中心位于3号勘探线至8号勘探线之间,与主矿体基本重叠,反映出地层及背斜构造对成矿流体及其构造地球化学异常的控制.据此,笔者提出了四个重点找矿靶区,预测结果为后期的勘探所证实,取得了找矿的突破.  相似文献   

9.
构造地球化学障就是在构造地球化学场中元素浓度梯度极大值所在的地质构造地段.其本质是构造地球化学环境发生突变.而使元素活动性急剧降低从而发生元素构造地球化学分异和沉淀作用的地质构造地段.本文运用构造地球化学障成矿理论对丰山矿田的断裂构造地球化学障,褶皱构造地球化学障、接触带构造地球化学障及其成矿作用作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0.
本文用构造地球化学的理论和方法,解析断裂构造与元素地球化学的内在联系及规律性,表明构造活动促使成矿元素活化转移并在断裂构造带浓集,得出断裂构造对巴年锑矿的形成有重要的控制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大厂锡矿是一个成矿物质多来源、控矿因素多样化和矿床类型多种类的超大型锡多金属矿床。对其成矿过程中各类组分的分配特征和规律,各类微量元素、有机烃气异常在纵向上的展布特征和异常综合分带模型,深部盲矿预测标志等方面进行了剖析和总结。经研究发现,该区成矿组分复杂,具有多期次脉动成矿的特征,各组分在纵向上产生明显的轴向分带和多个浓集中心。根据区内成矿元素的分带规律预测,认为本区深部还存在铜、锌矿化体。  相似文献   

12.
湖南骑田岭地区锡矿床特征及找矿前景   总被引:50,自引:9,他引:5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骑田岭地区锡矿找矿的突破,是近两年国土资源重大调查取得的重大成果。区内锡矿产于骑田岭复式花岗岩体南部以及接触带,多呈脉状产出。锡矿类型以云英岩化花岗岩型、蚀变斑状花岗岩型、蚀变构造带型为主,具有矿体厚度碱、蚀变强、品位较高、矿石利用性能好的特点。现已估算锡资源量约60万吨,还有成矿条件类似的北部及同一构造岩浆岩带的其他地区,进一步开展该地区国土资源大调查将会扩大现有的找矿成果。  相似文献   

13.
华南是我国重要的钨锡成矿区。本文围绕华南与花岗岩有关的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系统收集了区内130余个主要矿床的地质和同位素年代学资料,初步总结了与花岗岩有关大规模钨锡矿床的主要类型和时空分布特征。统计结果表明,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是华南最重要的钨成矿类型,而矽卡岩型和锡石硫化物型(或碳酸盐岩交代型)是华南最主要的锡成矿类型。华南与花岗岩有关钨锡成矿作用具有多时代特点,但大规模成矿均集中于燕山期。以南岭和赣北成矿带为主要代表的钨成矿作用主要集中爆发于晚侏罗世至早白垩世早期(160~120Ma),而右江盆地晚白垩世(110~80 Ma,峰期为90~80 Ma)和南岭成矿带晚侏罗世(160~150 Ma)锡矿床则共同构成了华南最主要的锡成矿作用。多种不同矿化或金属类型在同一矿床或矿田尺度上组合产出是华南与花岗岩有关钨锡矿床的重要特征之一,对指导找矿具有重要意义。对此,文章结合华南地区近年来的一些重要成矿机制研究成果和找矿勘查进展,分别以瑶岗仙、川口、茅坪、柿竹园、大厂和个旧等矿床或矿田为例,论述了华南与花岗岩有关大规模钨锡成矿作用的几种成矿模式和找矿方向。此外,本文在钨、锡成矿花岗岩的岩石学、地...  相似文献   

14.
No. 6 East tin deposit in the Songshujiao orefield, Gejiu, is characterized by one-stage hydrothermal activity and monotonous country rocks. The authors selected this deposit and used the multivariate statistical analysis to study the types of association of main ore-forming elements at different temperatures and pressures and their distribution in the deposit. On that basis combined with the structural analysis of the deposit, the recto-geochemical features of No.6 East tin deposit have been revealed and the direction and channel of migration of the ore solutions in faults and the deposit have been deduced. This research can appropriately elucidate the control of faults on the migration of ore solutions and the sites where ore solutions are dispersed and accumulated, thus providing the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prediction of hydrothermal deposits in question.  相似文献   

15.
中国锡矿成矿规律概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我国锡矿资源丰富,矿床类型比较齐全。在锡矿资源储量中占有较大比重的主要是锡石—硫化物型、矽卡岩型和石英脉型;从开采和利用角度来说,最为重要的是锡石—硫化物型和石英脉型。锡石—硫化物型主要集中在桂北、滇东等地,矽卡岩型集中分布在南岭中段湘南等矿集区、石英脉型则主要集中在华南地区的闽西、赣中、粤北、湘南等地;成矿时代以中生代最为重要;成矿大地构造背景以造山运动之后的大陆环境为主,构造变动剧烈,深大断裂纵横交错,岩浆活动频繁,特别是与锡成矿作用关系密切的中生代花岗岩类非常发育,最具特色。本次在对全国873处锡矿矿产地资料进行系统梳理的基础上,深入总结了全国锡矿的成矿规律,厘定出20个以锡为主或锡较为重要的矿床成矿系列,认为锡石—硫化物型、矽卡岩(—云英岩型)、石英脉型和岩体型4类锡矿类型,应该作为重点预测类型,并划分出44个成锡带,提出了19个重要工作部署区,并编制了中国成锡带图、中国锡矿成矿规律图等系列图件,为潜力评价预测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杜定全 《矿物学报》1994,14(4):394-398
宜兴东岭逆冲断层带是一条脆性剪切带,断层带内不同变形程度的断层岩在构造地球化学特征上有明显的集散规律,随着岩石变形程度的增加,SiO2的含量相对降低,除FeO以外的其它主元素和除Li以外的微量元素则相对富集,即在断层岩变形过程中,SiO2自变形相对强烈的断层带中心向两侧的硅化带迁移,除FeO和Li之外的其它主元素和微量元素则自断层带两侧向中心迁移。这种迁移趋势是受各元素本身构造地球化学特性所制约。  相似文献   

17.
湖南界牌岭锡多金属矿床位于南岭成矿带中段,是近年来新发现的以锡和萤石为主,伴生锂、铍、铌、钽、锌等重要资源的大型矿床。该矿床矿化元素多且规模大、矿化分带性强、成矿时代也较新(~90 Ma),使其在湘南钨多金属矿集区内独具特色。文章在详细的矿床地质工作基础上,对界牌岭不同矿化段的萤石和锡石进行了矿物学研究和微区原位微量元素对比分析。研究结果显示,萤石由深到浅表现为明显的正Ce异常向负Ce异常、负Eu异常向正Eu异常转变,指示成矿流体向上运移过程中氧逸度逐渐升高。浅部矿体与深部花岗斑岩中萤石的稀土元素配分特征一致,指示两者均为深部富F花岗质岩浆的产物。相较于南岭地区云英岩型和石英脉型锡矿,界牌岭锡石中Nb-Ta含量偏低,但高于矽卡岩型锡矿,具有富Fe、贫W的特征,较低的Zr/Hf值(平均为2.76)。对比研究认为,界牌岭锡矿体仍处于该岩浆热液系统中-远端,推测其深部至隐伏岩体仍具较大找矿空间。结合前人研究,文章综合构建了界牌岭锡萤石矿床成矿模式,并提出了相应的勘查标识,圈定了界牌岭深部近花岗岩体矽卡岩型-云英岩型-石英细脉型锡(钨)铌钽矿、北北东向主断裂北段深部锡多金属矿、斑岩体内及深部接触带锡锂铌钽矿3个方向的找矿预测靶区。  相似文献   

18.
杨富全 《城市地质》1996,8(4):16-23
通过总结玉希喀拉综合异常区特征,分析异常地质背景,探讨了异常区找锡的前景,指出玉希喀拉花岗财为非含锡矿花岗岩,锡成矿可能性小。认为该异常是由于岩体多次侵入引起Au,Cu,Sn等元素三次活化,迁移,聚集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表层土壤Sn含量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分析,发现土壤平均含Sn量为8.35mg/kg,远远高于全国A层土壤Sn的背景值2.6mg/kg,表层土壤中Sn空间分布不均匀,呈现由苏锡常、宁镇扬、杭嘉湖、宁绍等经济带增高的趋势。各种沉积环境、土壤类型中Sn的含量也较全国类似或同类沉积环境、土壤类型中Sn的含量高,显示了高背景的特点。人类活动影响强烈区表层土壤中Sn元素富集明显,90.39%的面积区表现出富集的特征,富集系数大于2的强富集区面积占44.03%。另外,Ag、Bi、Hg、P、Pb、Sb、Se、TOC等也与土壤Sn呈相关性,可能与土壤Sn的富集有成因联系。  相似文献   

20.
滇西锡矿带与全球著名的东南亚锡矿带具有相似的成矿地质背景,其成矿规律与资源潜力一直是研究热点。本文在前人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滇西南锡矿时空分布规律与成矿作用。滇西南锡矿主要分布在腾冲地体、保山地体与昌宁-孟连造山带。已有的年代学数据显示腾冲地体发育三期锡成矿事件,分别为125~120Ma,75~68 Ma,52~47 Ma。本文在保山地体识别出晚新生代(约32~24 Ma)和晚白垩世(约75 Ma)两期锡成矿作用,进一步厘定了昌宁-孟连造山带东部三叠纪临沧花岗岩体中锡成矿时代为三叠纪(约235~220 Ma)。提出滇西南与三叠纪花岗岩有关的锡成矿作用发生于古特提斯洋闭合后碰撞环境,与早白垩世花岗岩有关的锡矿形成于中特提斯洋闭合后碰撞环境,与晚白垩世—古近纪花岗岩有关的锡成矿作用与新特提斯洋俯冲和板片回撤有关,而保山地体晚新生代锡矿则可能与新生代隐伏的新生代花岗岩有关,其侵位可能与走滑断裂活动诱发的软流圈上涌和地壳熔融有关。滇西南含锡花岗岩多为复式花岗岩体中晚阶段的高分异花岗岩(如二云母花岗岩或白云母花岗岩)。保山地体三叠纪花岗岩中的锡矿成矿时代显著晚于赋矿围岩,应注重加强成矿期花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