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平壁三角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晓齐 《节能》2002,(7):6-7
提供了工程计算用的平壁三角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出肋基厚、肋高和肋间距对肋装置传热性能的影响 ,有助于最佳尺寸的确定 ,简化传热计算。  相似文献   

2.
黄晓齐 《节能》2002,(1):15-16
提供了工程计算用的平壁矩形直肋装置肋化热阻系数曲线图。从图上可清楚地看出肋厚、肋高和肋间距对肋装置传热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郭恩震 《现代节能》1998,14(2):13-16
本文阐述了肋片强化传热的原理;分析了肋片最佳形状和尺寸确定的计算式;提出了肋片在强化传热、调节壁温中的正确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4.
基于Nusselt凝结传热理论,沿肋片管圆周方向划分有限个微元角,建立了每个微元角内肋侧壁、肋间基管及肋顶三个区域的凝结传热模型,通过求解非淹没区和淹没区总传热量,推导管外平均传热系数计算式。计算不同肋片高度、肋密度时,R134a饱和蒸汽的管外平均凝结传热系数。结果表明:随肋密度的增加,平均传热系数先增大后减小,肋密度为25fpi时传热最佳;高肋片管的平均凝结传热系数大于低肋片管的,肋片高度达到一定值时,平均传热系数几乎不随肋高增加而增加。当R134a饱和蒸汽为20℃时,两种不同翅片密度的管外平均凝结传热系数随温差的增大而减小,并通过所建模型得到的计算值与Beatty-Kate模型进行了比较,平均误差分别为约16.1%和8.3%,故所建模型基本反映肋片管外蒸汽凝结传热机理。  相似文献   

5.
直肋片最佳肋片厚度的理论关系式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本文从追求整个肋壁最大传热量出发,证明了肋片传热面最佳肋片厚度的存在,并得到了确定最佳肋片厚度的理论关系式。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三维肋管肋结构参数对管外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验研究了热空气横掠三维肋管时,管外努塞尔数Nu与欧拉数Eu随肋结构参数的变化规律。与相同实验工况下的光管对比,分析了不同肋高、肋宽以及轴向间距对三维肋管综合传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一定流速范围内,Nu随着肋高和肋宽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轴向间距的增加而减小;相同换热条件下,三维肋管综合性能评价指标(Performance Evaluation Criterion,PEC)优于光管;且换热管的PEC随着肋高和肋宽的增加而增加,随着轴向间距的增加反而减小。  相似文献   

7.
以几种不同形状的梯形肋片管为研究对象 ,通过建立试验台 ,模拟了肋片的多种工况 ,得到了肋片的实际温度分布 ,继而从理论上对肋片的温度和传热量进行了推导计算 ,最后 ,对两者进行了对比 ,并分析了结果  相似文献   

8.
文章阐述了肋片强化传热的原理.指出肋片最佳形状和尺寸的计算式。从理论上证明了肋片调节壁面温度的原理。提出了助片在两种不同用途(强化传热、调节壁温)场合中的正确布置方法。  相似文献   

9.
针对电站锅炉省煤器所用扩展受热面存在传热能力低、占用空间大等问题,对矩形肋进行了优化设计并建立了优化模型,即在矩形肋重量一定条件下,如何利用无量纲方程对矩形肋尺寸进行寻优,以获取最大传热量的理论方法。深入考虑了矩形肋传热效果的2个重要影响因素——烟风速度和污染系数,论证了矩形肋的优化对省煤器增加传热量降低造价具有很重要的作用。另外,优化图表为肋管的热力特性设计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0.
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研究了新型仿螺旋肋片内冷通道的传热与流动特性。采用横截面积为矩形、上下表面带有间断性倾斜矩形肋片叉排且对置的仿螺旋肋片内部冷却通道。分析了在通道宽高比AR=2.9、肋化比Ff/F=2.545、肋高与通道当量直径比e/Dh=0.336、肋间距与肋高比p/e=0.6、肋片与轴面的夹角β=15°及R e在1×104~2×105时的非旋转情况下,R e、肋片与主流方向夹角α等参数对内冷通道强化传热与流动阻力特性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该仿螺旋矩形肋片作为旋流形成装置起到了迫使流体旋转运动、提高流速和减小层流底层厚度的作用,通道内流体流动达到了预期的螺旋流动效果,通道平均换热系数得到了明显的提高,但同时流动阻力也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