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铟氧化锌烟尘加压硫酸浸出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含铟氧化锌烟尘加压浸出进行正交实验及单因素实验,考察各因素对浸出的影响. 结果表明,各因素对铟浸出率的影响显著程度为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压力>温度>时间,对锌浸出率为初始硫酸浓度>液固比>温度>时间>压力. 优化工艺条件为温度140℃,釜内压力0.6 MPa,时间90 min,液固比8 mL/g,初始硫酸浓度160 g/L,搅拌速率500 r/min. 该条件下锌和铟浸出率分别达99%和91%以上,锌与铟可同时高效浸出,浸出液残酸低,工艺稳定性好  相似文献   

2.
蔗髓低温还原焙烧-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工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蔗渣造纸工业废弃物蔗髓为还原剂,研究了低温焙烧还原浸出软锰矿的新工艺. 考察了蔗髓与软锰矿中锰的质量比、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搅拌速率、浸出温度、浸出时间、H2SO4浓度和液固比对锰浸出率的影响,并分析还原焙烧过程. 结果表明,锰浸出率随蔗髓用量、焙烧时间、焙烧温度、搅拌速率、浸出温度、浸出时间、H2SO4浓度和液固比增加先增加然后基本保持不变. 蔗髓热解生成还原性气体有机物将软锰矿中高价锰氧化物MnO2还原为低价MnO. 适宜的焙烧还原浸出条件为:蔗髓/锰质量比0.62:1、还原焙烧温度350℃、还原焙烧时间60 min、浸出搅拌速率200 r/min、浸出温度60℃、浸出时间40 min、H2SO4浓度3.0 mol/L、液固比6 mL/g. 在此条件下,软锰矿的浸出率可达97%.  相似文献   

3.
钒铅锌矿含有多种有价金属,V品位高,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本工作采用硫酸浸出法从该矿中提取钒锌,对浸出过程热力学进行分析,通过条件实验研究硫酸浓度、液固比、浸出时间、搅拌速率、浸出温度等条件对钒、铅、锌等主要有价金属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高pH值及较高温度下,浸出液中V会出现水解,含V的水解产物留在浸出渣中影响V浸出率。得到最优浸出条件为:硫酸浓度200 g/L,液固比3:1,浸出时间30 min,搅拌速率200 r/min,浸出温度为30℃。最优条件下V浸出率可达97.90%,Zn浸出率为97.11%,Fe浸出率<1%,Pb浸出率<0.01%。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浸出过程的反应速率受扩散过程控制。酸浸过程使V和Zn进入浸出液,Pb和Fe留在浸出渣中,所得浸出液可使用离子交换或萃取法分离V和Zn。浸出渣中含钒0.41wt%、锌0.61wt%、铁15.50wt%、铅47.70wt%,主要成分为PbSO4和FeO(OH),可返回火法炼铅系统。  相似文献   

4.
采用"双氧水+硫酸"体系浸出废CRT荧光粉中的锌,考察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和双氧水含量对Zn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3 mol/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 h,固液比1∶30 g/m L,双氧水/硫酸为0.1,中速搅拌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90%以上,且可大大减少有毒气体H2S。  相似文献   

5.
采用"双氧水+硫酸"体系浸出废CRT荧光粉中的锌,考察硫酸浓度、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固液比和双氧水含量对Zn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3 mol/L,反应温度55℃,反应时间1 h,固液比1∶30 g/m L,双氧水/硫酸为0.1,中速搅拌条件下,锌浸出率可达90%以上,且可大大减少有毒气体H2S。  相似文献   

6.
在稀硫酸存在条件下利用黄原胶废水作为还原剂浸出低品位软锰矿(锰质量分数为20.5%)。主要讨论了固液比、硫酸质量浓度、浸出时间、搅拌速率以及浸出温度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浸出过程中可以达到较高的锰和铁的浸出率和COD的去除率。最佳浸出条件为固液比为9∶100,硫酸质量浓度为80 g/L,搅拌速率为200 r/min,90℃条件下反应4 h。在最佳工艺条件下,锰和铁的浸出率分别为94.9%、65.0%,COD去除率可以达到60.2%。  相似文献   

7.
以低品位软锰矿为研究对象,采用电解锰硫化渣浸出其中的锰,考察了搅拌速率、液固比、温度、硫化渣用量、硫酸用量和反应时间对锰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搅拌速率为400 r/min,液固比为5,硫化渣用量3 g,硫酸浓度140 g/L,温度90℃,浸出时间3.5 h时,锰的浸出率达94.27%,实现了硫化渣的资源再利用。  相似文献   

8.
辽宁某钒钛磁铁矿精矿在初始硫酸浓度为2.5 mol/L、氢氟酸浓度为2.5 mol/L、浸出温度为90℃、液固比为5、浸出时间为2 h、搅拌速率控制在100~200 r/min的条件下,钒的浸出率高达95.68%。试验主要考查了温度与浸出动力学的关系,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温度对钒浸出率的影响,通过试验数据处理及拟合分析求出整个浸出反应的表观活化能E=45.20 kJ/mol和反应速率动力学方程1-(1-μ)^(1/3)=26.31 e^(-45200/RT),明确钒浸出过程中反应速率的控制步骤。最终建立了钒的浸出体系动力学模型,为直接酸浸提钒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不同工艺条件对红土镍矿中氧化镁浸出效果的影响,以青海某红土镍矿为原料进行了酸浸正交实验,并通过极差分析和方差分析对实验结果进行了处理。结果表明:影响氧化镁浸出率的较显著因素为液固质量比和浸出温度,浸出时间为显著因素,硫酸浓度和搅拌转速为不显著因素。氧化镁最优浸出条件:液固质量比为3.5∶1,浸出温度为100℃,浸出时间为4 h,硫酸浓度为4.3 mol/L,搅拌转速为250 r/min。在此条件下氧化镁的浸出率达到93.92%,并且验证实验结果与预测结果高度一致。研究成果对高镁铁红土镍矿中提取氧化镁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0.
以甲醛为还原剂,在硫酸溶液中还原浸出低品位软锰矿,基于反应条件对锰的浸出率的影响,利用响应曲面法对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影响锰的浸出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甲醛体积、反应温度、浸出时间、硫酸浓度。影响铁的浸出率的主次顺序依次为反应温度、硫酸浓度和浸出时间。当液固体积质量比为8 m L/g,搅拌速率为200 r/min,硫酸浓度为2.75 mol/L,甲醛溶液的用量为2.4 m L,浸出温度为86℃,浸出时间为2.22 h时,锰铁铝的浸出率分别为94%、77.78%和18.57%。  相似文献   

11.
石煤直接酸浸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分别比较了硫酸、盐酸、硝酸和磷酸直接浸出石煤中钒的浸出效果,研究了硫酸浓度、浸出温度和浸出时间以及助浸剂氟化钙用量对钒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采用硫酸直接浸出,在w(硫酸)=30%、浸出时间为6 h、浸出温度为90 ℃、液固比(mL/g)为4∶1、搅拌转速为400 r/min的最佳浸出条件下,钒浸出率为63.48%,添加3%(质量分数)氟化钙作为助浸剂,钒浸出率可达到90.32%,浸出时间可缩至2 h。  相似文献   

12.
针对铬铁矿硫酸酸解条件苛刻的难题,提出机械活化和氧化剂相结合强化铬铁矿硫酸酸解过程的新方法.以南非铬铁矿为原料,考察了液固比、硫酸浓度、机械活化、氧化剂加入量、温度等参数对铬浸出过程的影响,对铬铁矿硫酸酸解过程铬的浸出动力学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最佳浸出条件为:液固比2.4 m L/g,硫酸浓度80%(?),机械活化时间20 min,氧化剂加入量13%(?),温度120℃,浸出时间5 h,该条件下铬浸出率达92.36%.浸出过程符合未反应收缩核模型.  相似文献   

13.
用黄铁矿-硫酸还原浸出软锰矿过程中存在锰浸出率低、硫转化不完全等问题,本研究将微波-刚柔组合桨作为强化手段应用于软锰矿的还原浸出过程,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90℃,硫酸浓度1.5mol/L、黄铁矿与软锰矿质量比0.2、液固比10、微波功率550W、搅拌速率250r/min条件下反应180min,浸出率可达到91.64%。该工艺可以有效减少反应中硫单质的生成,提高浸出效率。  相似文献   

14.
对Na OH浸出铜烟尘后得到的渣进行硫酸浸出锌、铜试验研究,最终得到硫酸浸出优化条件为:初始硫酸质量浓度170 g/L、液固比4∶1 m L/g、浸出时间3 h、搅拌转速400 r/min、温度90℃,锌浸出率为:95.45%,铜浸出率为96.72%。通过试验研究,为下步进行综合回收铜烟尘中锌、铜、铅、铋、锡等有价金属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5.
《应用化工》2022,(Z1):57-60
以高铁低铝煤矸石为原料,研究了酸浸提铝的工艺,考察了硫酸浓度、酸浸温度、酸浸时间以及液固比对酸浸提铝的影响,并对氧化铝的酸浸出过程进行了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适宜浸出条件为:酸浓度65%,硫酸浸温度125℃,酸浸时间4 h,液固比3∶1,在此条件下氧化铝的浸出率为88. 86%。硫酸浸取煤矸石中氧化铝的化学反应符合粒径缩小收缩芯模型,该化学反应的动力学方程为1-(1-ω)2/3=kt;反应活化能E=42. 78 k J/mol,酸浸出过程为化学反应控制。  相似文献   

16.
陈慧方  吴建  吕宁宁  苏畅  王海川 《应用化工》2023,(3):730-733+738
为了促进钢渣中磷的高效浸出,降低浸出过程铁的损失,研究了钢渣中磷、铁元素在盐酸、硝酸、硫酸中的溶出行为,考察了浓度、反应时间、反应温度、酸溶液与渣样液固比及混合酸等因素对钢渣中磷、铁元素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酸浓度、反应时间、液固比对磷、铁元素浸出率有较大影响,反应温度的影响不明显,当钢渣平均粒径为65μm,酸浓度为0.1 mol/L,反应时间为10 min,搅拌速率为800 r/min,温度为298 K,液固比为80∶1 mL/g时,最优磷浸出率为99.07%;磷和铁在硫酸溶液中的浸出率最高,而在硝酸及盐酸溶液中的浸出效果相差不大;混合酸溶液的浸出效果要优于单酸。浸出前,渣样呈不规则块状,表面致密。酸浸后,渣样颗粒表面呈蜂窝状,有大量孔洞形成。  相似文献   

17.
采用H_2SO_4-NaCl酸浸方法实现了高锑铋物料中锑、铋的选择性浸出。在锑、铋浸出过程中,考察了硫酸浓度、氯化钠质量浓度、浸出温度、浸出时间和液固比对锑和铋浸出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硫酸浓度为3.5 mol/L、氯化钠质量浓度为175 g/L、浸出温度为80℃、浸出时间为30 min、液固比为8∶1的最优条件下实现了锑、铋的有效浸出。在最优条件下,锑和铋的平均浸出率分别为91.25%和96.76%。H_2SO_4-NaCl酸性浸出过程提供了一种从高锑铋物料中回收锑、铋的简单有效方法,且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贵金属回收率低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文胜 《广东化工》2013,(23):80-82
探究甘蔗渣为还原剂在硫酸存在下浸取软锰矿中锰工艺条件,通过响应曲面试验,考查了甘蔗渣用量、液固比、硫酸浓度、温度以及反应时间对浸出结果的影响,实验表明:在取l0g软锰矿进行试验时,浸锰最佳工艺条件为既甘蔗渣用量为5 g,液固比取20∶1,硫酸浓度为3 mol/L,温度为80℃,时间为150 min,其浸出率达到95.03%.  相似文献   

19.
实验研究了银铟在复杂硫化锌精矿加压酸浸过程中的行为,考察了浸出温度、浸出时间、硫酸浓度、氧压、精矿粒度及液固比对铟浸出率和银入渣率的影响,分析了铟在浸出初期的动力学. 结果表明,在浸出温度150℃、浸出时间90 min、硫酸浓度152 g/L、氧分压1.2 MPa、精矿粒度<45 mm及液固比5 mL/g的条件下,铟浸出率达76%以上,银入渣率达98%以上. In的初期浸出符合核收缩模型,受界面化学反应控制,表观活化能为70.67 kJ/mol.  相似文献   

20.
含锗烟尘的硫酸浸出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简化含锗烟尘浸出过程,提出一段硫酸浸出工艺。浸出工艺条件为:浸出温度90℃,初始硫酸质量浓度120g/L,液固比8mL/g,浸出时间2.5h,搅拌转速120r/min。在该条件下,锌、锗浸出率分别为99.1%和87.61%左右,最终硫酸质量浓度约34.80g/L。去除不溶性锗后,锗浸出率可达到97.2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