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胡献国 《养生月刊》2020,41(4):318-319
二菊,即菊花、野菊花,二者均有疏风清热之功,临床常相须为用,故统称二菊。菊花,又名白菊花、黄菊花、滁菊花、杭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中医学认为,菊花味辛、甘、苦,性微寒,归肺、肝经,有疏风清热、清肝明目、平降肝阳之功,本品清芳疏泄,善祛风热之邪,对外感风热,其效甚佳,对肝经风热或肝阳上亢等。  相似文献   

2.
滁菊中总黄酮的大孔树脂纯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卫强  彭如玉  翟永欢  钱纪伟 《中药材》2008,31(1):147-149
目的研究6种大孔树脂吸附富集滁菊花中总黄酮的工艺条件和参数.方法以滁菊花总黄酮为考察指标,考察大孔树脂富集滁菊花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滁菊花提取液(60 mg生药/ml)15 ml上D-101大孔树脂柱,吸附20 min后,用蒸馏水洗脱除去杂质,然后用90%乙醇120 ml,洗脱速度为2 ml/min,洗脱剂用量为7倍量树脂,树脂可重复利用4次,为最佳工艺.结论采用此法可较好富集滁菊花中有效成分.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古籍及现代医家临床经验的总结,总结出天麻的量效特点为:首先,用量多为0.85~45 g。其次,根据病、证、症寻求其最佳用量及配伍,如天麻发挥平抑肝阳功效,常配伍半夏、白术、茯苓、钩藤、虫类药物、川芎、菊花等,治疗神经系统(癫痫、头痛、眩晕、失眠、中风等)、内分泌系统(糖尿病肾病)疾病,用量为0.85~45 g;平肝熄风通络时,常配伍半夏、钩藤、虫类药物等,治疗循环系统(高血压、心律失常等)、运动系统(痹症、痿证)疾病,用量为3~30 g。  相似文献   

4.
加味四物汤源自《金匮翼》,系清代尤在泾所创。本方由当归、川芎、地黄、黄芩、蔓荆子、菊花、炙甘草七味药组成,具有养血活血、祛风定眩的功效。本为治疗血虚头痛的专方。我们取之加平降肝阳的石  相似文献   

5.
非非室医话     
头痛眩晕方患高血压者大都有头痛眩晕等症,头痛偏于火旺,眩晕偏于阴虚,总由水亏木旺,肝阳化风,上窜癫顶之故。治宜平肝息风,滋水潜阳。前者以天麻钩屯饮,为主方,后者以《评琴书屋医略》方为胜,分列于下。天麻钩屯饮主治头痛兼晕,面红口苦,急躁易怒,睡眠不宁,脉象弦数,舌红苔薄黄。  相似文献   

6.
王丽云  尤昭玲 《新中医》2010,(9):121-122
<正>白芍,毛莨科植物芍药的去外皮干燥根,原名为芍药,味苦、酸,性微寒,具有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的功效。主治血虚阴亏、肝阳偏亢及胁肋疼痛、脘腹四肢拘挛作痛等诸症。《傅青主女科》(以下简称《女科》)全书150方中,有约40首皆用到白芍,可见其应用之广泛。现就《女科》应用白芍的特点作如下概述。  相似文献   

7.
罗布麻叶研究现状及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罗布麻叶为《中国药典》收载的常用中药,系夹竹桃科植物罗布麻Apocynum venetum L.的干燥叶,具平肝安神,清热利水之功效,主治肝阳眩晕,心悸失眠,浮肿尿少,高血压,神经衰弱,肾炎浮肿等症[1]。罗布麻叶药食用途广泛,植物资源丰富,广  相似文献   

8.
清风送爽,丹桂飘香,农历九月,又是赏菊的季节了。菊花,又名北菊花、黄菊花、滁菊花、杭菊花,为菊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菊的头状花序。自古以来,菊花不仅是著名的观赏花卉,而且其入食可制成各种美味佳肴,如我国古代著名爱国诗人屈原就有"朝饮木兰  相似文献   

9.
菊花在我国最早的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中被列为上品,并说"久服利血气,轻身耐老延年",指出菊花有延缓衰老的作用。菊花味甘,性凉。入肝、肺二经。具有疏风清热、平肝明目、消炎解毒之功效。可用于外感风寒、头痛头昏、眩晕、目赤、心胸烦热、痈疖肿毒等症。元代的张元素、王好古称菊花"养目血,去翳膜",  相似文献   

10.
菊花枕治头晕 将野菊花加入油柑子叶、绿豆壳,晒干待冷却后,装入枕袋内缝密。菊花能对头晕、头痛、耳鸣目眩等具调治作用,还能使小便清长。用菊花做枕头,对妇女肝阳火盛引发的头晕、晚间烦躁难眠有帮助。  相似文献   

11.
夏令药茶     
一、菊花龙井茶:菊花10克,龙井茶5克。开水冲泡,加盖10分钟后饮服。有疏风散热,清肝明目的功效。适用于早期高血压、肝炎头痛、结膜炎等。二、藿香茶:藿香10克,佩兰10克。开水冲泡10分钟后饮服。有祛暑辟浊,化湿和中的功效。适用于流行性感冒、头痛鼻塞、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为夏令解署之佳品。三、决明子茶:决明子15克(炒),  相似文献   

12.
曾丽蓉  杨文华 《河南中医》2013,33(2):294-295
杨文华教授治疗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常用清肝化瘀法,方以天麻钩藤饮为基础方加减,以天麻、钩藤、牛膝、草决明平定上逆之肝阳,黄芩、菊花清肝经火热,白花蛇舌草、半枝莲、全蝎清热解毒,抑制骨髓细胞的异常增生,天麻、茺蔚子清肝明日.临证时,还应根据病情的变化随证化裁.  相似文献   

13.
一,清肝泻火降压法肝为风木,内寄相火,风火为阳,主升主动。若忧思恼怒,则气上火升,血压升高,出现头晕头痛,面红目赤,口苦咽干烦躁易怒,舌红苔黄,脉象弦数等症。治宜清肝泻火,常用药有龙胆草、栀子、黄芩、夏枯草、桑叶、菊花等,方如龙胆泻肝汤。二、熄风潜阳降压法《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若性情急躁,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上冲巅顶,则症见血压升高,头目眩晕,脑中疼热,面色如醉,手足麻木,重者甚至可见突然昏倒,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治宜熄风潜阳,常用药有天麻、钩藤、菊花、僵蚕、全蝎、蜈蚣等,方如天麻钩藤饮或羚角钩藤汤等。  相似文献   

14.
采用化痰开窍、平肝潜阳之法,自拟白菖温胆汤(白术、菖蒲、茯苓、半夏、天麻、菊花等),治疗眩晕183例,总有效率100%。提示本方对痰浊、肝阳引发眩晕者,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5.
<正> 药用菊花(Chrysanthemum morifollum)由于长期栽种在某一特定的气候、土壤等条件下,并长期采用固定的栽培技术,形成了相对稳定的形态差别,又因采收及加工方法等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药用菊花的商品品种。全国著名的药用菊花的商品品种有白菊、滁菊、贡菊、杭菊等。而白菊中又以安徽毫县所产的毫菊为最佳。现将安徽产3个药用菊花的药材性状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6.
【歌诀】游风药王菊花苦,疏散风热明肝目。风热感冒解热毒,目赤昏花眩惊除。【释义】菊花味辛而性寒,善散风清热,治疗游风常取其效;其入肝经,能清泻肝经之热,平肝阳,明肝窍之目;其入肺经,辛散而能疏散肺经之风热,治疗风热表证。  相似文献   

17.
保济丸由钩藤、菊花、白蒺藜、厚朴、苍术、天花粉、藿香、茯苓、橘红、白芷、薏苡仁、谷芽等组成。其功效为解表、祛湿,和中。主要用于腹痛吐泻,噎食嗳酸,恶心呕吐,肠胃不适,消化不良,舟车晕浪,四日寸感冒,发热头痛等症。  相似文献   

18.
性质功效 清热解毒,疏肝解郁,健脾理气,利湿化瘀. 主治病证 肝经郁热所致之胁痛、黄疸,或乙型、丙型肝炎病毒携带者偏于肝郁湿热.症见两胁胀痛,口苦干,溲黄,便结,甚则遍身发黄,疲乏无力,胃纳呆滞,尿色如茶,舌质红,苔黄,脉弦数等.  相似文献   

19.
汤剂是中医治疗疾病的主要剂型 ,能适应中医辨证施治 ,随症加减处方 ,可充分发挥方药多种成分的综合疗效 ,具有吸收快 ,奏效迅速 ,溶剂价廉易得 ,制备方法简单等特点。在我从事调剂工作中 ,总结经验认为 ,有多种因素影响汤剂的疗效。1 药材的产地不明确中药材的产地对中药材的质量影响极大 ,自古有“地道药材之称”。如河南产的地黄、山药、菊花、牛膝 ;浙江产的元胡、浙贝母、白术、玄参、白芍等 ;广西产的蛤蚧、莪术等 ;云南产的三七、木香、儿茶等 ,还有青海产的冬虫夏草都是有名的地道药材。这些药如使用得当 ,疗效是肯定的。但现在市…  相似文献   

20.
《中国中药杂志》1956,2(5):204-204
<正> 党参规格:一、野党——宝鸡、商雒专区(沿秦岭一带)出产最好,又名泥党,销上海一带,一般认为质量最好。性状为一纹到底,狮头蛇尾,皮松,菊花心。商雒专区年产量十六万斤,宝鸡专区年产一万斤。二、防党——安康专区产,质量较野党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