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肠道脱落细胞DNA含量图象分析诊断大肠癌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肠道脱落细胞DNA含量图象分析诊断大肠癌的意义吴显文1李世荣2田玉旺3王志红2邢惠清3Subjectheadingscolonicneoplasms/diagnosis;rectalneoplasms/diagnosis;DNA,neoplasm...  相似文献   

2.
李杰  王占民 《山东医药》1994,34(10):5-6
利用自动图像分析技术(AIAT)对55例根治性大肠癌切除标本进行DNA含量测定,结果显示DNA二倍体肿瘤13例(23.6%),5年生存率76.9%;异倍体肿瘤42例(76.4%),5年生存率45.2%(P=0.045)。DI值与5年生存率呈负相关,异倍体肿瘤5年死亡的相对危险度(RR)是二倍体肿瘤的2.74倍。AIAT测定肿瘤DNA含量方法简单,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脑脊液脱落细胞检查,用以鉴别诊断恶性肿瘤脑转移和神经系统原发疾病.方法检查对象为以神经系统症状为首发症状就诊或临床怀疑为恶性肿瘤脑转移的患者.按常规抽取脑脊液,用脑脊液细胞收集器(自然沉淀法)收集细胞,制片干后行Writer染色,镜检,如片中发现恶性肿瘤细胞为阳性;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病例,采用B超、CT、内镜及病理检查等方法找出原发病灶予以核实.结果本文脱落细胞检查阳性病例5例,细胞学诊断为腺癌,其中男4例,女1例,年龄48岁~62岁,经内镜及病理证实其中4例为胃癌,病理类型为腺癌.另1例经查为肺癌.结论脑脊液脱落细胞检查在胃癌脑转移诊断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粪便脱落细胞多基因变异与大肠癌早期诊断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PCR-SSCP分析技术,检测40例大肠癌癌组织中抑癌基因APC第11外显子、MCC等10外显子和癌基因K-ras第1显子的变异情况,并在20例大肠癌患者粪便中进行三种基因的检测。结果:APC第11外显子和MCC第10外显子在A/B期变异率明显高于C/D期,K-ras第1外显子突变率在粘液癌中明显高于腺癌,且随分化程度降低有降低的趋势;在粪便中均检测到与肿瘤组织中三种基因相应的变异。认为检测烘便脱落细胞基因变异可用于大肠癌早期诊断,APC/MC和K-ras可用于估计大肠癌预后。  相似文献   

5.
6.
孙剑经  逯海  姚世媛  张斌 《山东医药》2011,51(36):82-83
目的通过临床常用检查法与食管黏膜脱落细胞DNA倍体分析法的比较,探讨后者在诊断食道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对60例食道癌(包括癌前病变)患者和45例食管良性狭窄或胃食管反流病患者的黏膜脱落细胞行DNA倍体分析,同时将DNA倍体分析、内镜检查、黏膜脱落细胞检查、X线钡餐造影检查结果分别与食道癌术后临床及病理确诊结果进行对比。结果内镜检查、黏膜脱落细胞检查、X线钡餐造影检查及DNA倍体分析对诊断疾病准确性分别为67.6%、77.1%5、4.3%和89.5%,阳性预测值分别为70.5%、72.3%、61.8%和92.0%,阴性预测值分别为48.7%、51.2%、64.3%和77.6%。DNA倍体分析对食道良恶性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8.3%和91.1%。内镜检查、黏膜脱落细胞检查、X线钡餐造影检查及DNA倍体分析在食道良恶性疾病中的尤登指数值分别为0.373、0.555、0.1120、.806。结论 DNA倍体分析在诊断食道良恶性疾病中的价值优于普通检查手段,是一种方便有效的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7.
大肠癌粪便脱落细胞及其基因的检测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条件的改善,诸多急性传染病均得到了有效的控制.然而,一些与环境因素密切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有了明显上升.大肠癌便是一个突出的例子.欧美和日本等大肠癌高发国家的研究证明,长年的高蛋白、高脂肪和低纤维素饮食习惯是促发大肠癌的重要环境因素(外因),患者遗传上的缺陷,如多种病相关基因的突变又是大肠癌发病的内在因素,这些相关的内外因素结合在一起可能也是近年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预防为主是我国一贯的卫生工作方针,也是大肠癌防治工作的重点,纠正不良的饮食习惯,深入研究大肠癌发病的分子机制,从病因上着手防病是大肠癌预防工作的一级预防,而提高早癌和癌前疾病的检出率则是大肠癌的二级预防.众所周知,大肠癌有两个特点:一是有明确的癌前病变(93%的大肠癌来源于腺瘤);二是从癌前病变发展为癌有一较长的过程(平均7a).我们可以利用这些特点,通过普查发现癌前病变和早期癌,经过内镜的微创治疗,预防大肠癌的发生,提高早癌治愈率.下面几篇论文将围绕大肠癌早诊、早治的问题进行初步讨论,希望能引起同行专家的兴趣,提出更深入的见解.  相似文献   

8.
脱落细胞癌基因检测及其对肺癌诊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从分子生物学检测角度来寻求敏感的肺癌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多聚合酶链反应(PCR)及聚合酶链式反应-单链构型多态(PCR-SSCP)银染技术,检测56例肺癌和36例肺部良性疾病患者肺泡灌洗液和(或)胸水细胞的p53,16及K-ras基因的突变情况,检测结果与组织学,脱落细胞学诊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肺癌肺泡灌液和(或)胸水脱落细胞学敏感性为57%,阴性预计算(NPV)为60%;p53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68%,NPV为61%;p16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46%,NPV为52%;p21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36%,NPV为83%;p53,p16及K-ras阳性表达的敏感性为82%<NPV为74%;p53,p16及K-ras和脱落细胞学联合检测:敏感性提高至93%(P<0.05),NPC为87%(P<0.05)。24例脱落细胞学假阴性标本中经分子生物学检测阳性16例(67%)。在56例肺癌中,其中有22例同时收取泡灌洗液细胞和胸水细胞,结果细胞病理学敏感性由57%提高到68%,细胞病理学阳性和分子生物学检测敏感性由93%提高到95%。结论 脱落细胞肿瘤基因的分子生物不检测可增加脱落细胞学检测的敏感性,补充和提高脱落细胞学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9.
大肠癌患者粪脱落细胞P53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8,他引:2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细胞癌变的关键因素在于基因的变异.p53基因与大肠癌发病密切相关,关于大肠癌组织中P53蛋白的检测屡有报道,但粪便结直肠癌脱落细胞中P53的表达状况知之甚少,我们通过检测脱落细胞中P53蛋白表达,为大肠癌的诊断及判断予后提供有益的检测途径.  相似文献   

10.
王文斌  常家聪 《山东医药》2011,51(14):112-113
由于消化道的特殊环境,消化道肿瘤脱落的瘤细胞难以停驻种植,因此自然条件下极少发生肠腔内的种植性转移。但大肠癌术后局部复发因素之一为肿瘤细胞的脱落种植性转移。大肠癌的肿瘤细胞脱落种植转移多发生在吻合口、腹膜面、切口处等。对于大肠癌脱落细胞肠腔内种植性转移,临床上一直在研究和探讨。现将有关研究进展情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1.
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大肠癌的早期诊断是提高大肠癌患者生存率及生活质量的关键所在。由于年老体弱及合并有心脑血管并发症,许多老年患者常不能耐受电子结肠镜等有创检查。近年研究发现,端粒酶的活化是肿瘤细胞获得“永生化”的关键步骤。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周围型肺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全自动细胞DNA定量分析系统,对31例周围型肺癌及20例肺良性病变患者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作DNA含量分析,并与纤维支气管镜活检和刷检比较。结果灌洗液细胞DNA含量分析诊断周围型肺癌的敏感性为67.7%,特异性为95.0%,显著高于活检(29.0%)和刷检(32.3%)的阳性率(P均〈0.01)。结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细胞DNA含量分析是诊断周围型肺癌有效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3.
应用放射免疫法测定活检组织及血清的组织癌胚抗原(CEA)含量,评价CEA含量对大肠癌的诊断价值。16例大肠癌患者同时测定病变组织(1组)、癌旁组织(2组)及其血清(4组)的CEA含量,并设31例非大肠癌患者大肠组织(3组)及其血清(5组)的CEA含量为对照。结果显示1组和其他四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组织CEA含量/自身血清CEA含量〉8为阳性,则1组、2组、3组的阳性率分别为75.00%、0、12.90%;1组与另两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另外大肠癌的血清CEA异常升高的比率为5.88%。本文结果提示对大肠癌患者测定活检组织中CEA含量明显优于血清的CEA测定。组织与血清CEA含量比值的明显增高对大肠癌的诊断呵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手术仍是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早期诊断和筛查可提高其手术切除率,目前的筛查手段主要有粪便隐血试验(fecal occult blood test,FOBT)、结肠镜、钡灌肠、CT等,然而这些筛查手段都存在一定的不足。近年来随着对结直肠息肉和腺瘤癌变过程中基因和表观遗传学改变认识的加深,人们开始对大肠脱落细胞及其成分进行检测,寻找便宜、安全、低格低廉、准确和依从性高的筛查方法。本文就大肠脱落细胞提取方法、脱落细胞及其成分检测的研究进展作一详细概述。  相似文献   

15.
大肠癌是人类常见恶性肿瘤之一 ,结直肠上皮细胞更新很快 ,成人每天有将近 10 10 结肠上皮细胞脱落[1] 。粪便中结直肠脱落细胞如同一个窗口反映了肠粘膜上皮的增生状况。我们针对脱落细胞的提取及检测进行初步研究 ,以了解其在大肠癌诊断及筛查中的作用。材料和方法一、一般资料收入我院结直肠癌患者 11例 ,均经肠镜活检证实为腺癌。其中男 5例 ;女 6例 ;年龄分布 36~ 75岁 ,平均 5 9.8岁。组织分化 :高分化腺癌 6例 ;中分化腺癌 4例 ;低分化腺癌 1例。Dukes分期 :B期 6例 ;D期 1例。 4例因未进行手术而具体分期不详。二、粪便中脱…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研究线粒体DNAD-环区在大肠癌细胞中的突变情况。方法用PCR与直接测序相结合的方法.对比分析三株大肠癌细胞系和一例原代培养的正常肠上皮细胞的线粒体DNAD-环区的突变位点。结果三株大肠癌细胞系和正常肠上皮细胞的线粒体DNAD—环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点突变,其中72位C→T,73位A→G,16298位C→T,16519位T→C这4个突变位点在3株癌细胞和正常肠上皮细胞中均可检测到。在SW480和Lovo细胞中检测到16224位T—c、1631l位T—c两个相同的突变位点,在SW480和HT29中检测到114位C→T、498位C→T、16234位C→T 3个相同的突变位点.不同大肠癌细胞系中相同的突变位点考虑为细胞的特征性改变。结论大肠癌细胞线粒体DNAD-环区具有多态性和特征性突变,细胞特征性的突变可能与大肠癌患者的易感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胸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胸液细胞DNA含量分析对恶性胸腔积液的诊断价值时国朝,邓伟吾,黄绍光,刘炳荣大量文献资料证实,细胞核DNA含量异常(即异倍体)是恶性肿瘤的一个标志,本实验应用流式细胞光度术(FCM)测定57例良、恶性胸腔积液细胞的DNA含量,并探讨其对恶性胸腔积液的...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一些研究表明,动脉粥样硬化(AS)与体细胞DNA不稳定性相关联,体细胞线粒体DNA(mtDNA)损伤性积累是人类疾病的潜在因素,例如心肌病和其他心血管疾病就是如此.这在缺血性心肌病发生机理上尤其相关,它是以氧化应激增加为特征改变[1].一些研究证明,DNA损伤存在于AS病变和组织中,DNA损伤显著促进AS形成和进展,同时DNA损伤水平与冠心病(CAD)危险因素相关[2].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大肠癌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早期大肠癌常无临床症状,需通过筛查才能发现。目前大肠癌筛查的常用方法是粪隐血试验,但它存在假阴性和假阳性过高的局限性。为了弥补其不足,人们尝试进行粪便脱落细胞及其相关标志物的检测以探讨大肠癌早期诊断的新方法,在大肠癌筛查上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本文对近年有关研究进展进行系统回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