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对68例复发性鼻咽癌,均采用外照射治疗,其中12例加钴60后装治疗,并分析复发间隔期对于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和无瘤生存率的关系.结果总的5年生存率、无瘤生存率、局部控制率分别是49.8%、46.6%和47.2%.结果表明,复发性鼻咽癌的再放疔仍相当有效,尤其是对于复发间隔期>24个月的病例.在放疗方法上可以考虑采用多种方法相结合.  相似文献   

2.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MRI检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MRI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效果评价的价值。方法对33例具有临床表现、MRI诊断、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患者,于放射治疗后病人行多次MRI复查,对其MRI和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能清晰显示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病灶变化情况,其中25例病灶放疗后逐渐变小至完全消失;8例病灶未完全消失,但有不同程度的缩小;有5例患者于半年后复查MRI发现复发病灶;有6例患者于半年后复查MRI发现放射性脑病。结论MRI检查能准确反应鼻咽癌放射治疗后病灶范围的变化,可以用于放射治疗鼻咽癌的效果评价,对于鼻咽癌治疗方案的制定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18氟—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仪(^18FDG-PET)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复发或纤维化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 32例行CT、MRI检查后不能确定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是否复发或纤维化的患者,采用^18FDG—PET显像,同时行CT、MRI检查。所有患者于CT、MRI及^18FDG-PET检查后,在CT引导下穿刺活检,观察不同检查方法的灵敏度、特异度和诊断符合率。结果 CT检查的灵敏度79.16%、特异度75.00%、诊断符合率78.13%;MRI检查的灵敏度83.33%、特异度87.50%、诊断符合率84.38%;^18FDG-PET检查的灵敏度95.83%、特异度87.50%、诊断符合率93.75%。结论 怀疑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咽旁间隙复发的患者可以考虑行^18FDG PET检查,免除病理穿刺活检的风险;也可通过CT和/或MRI检查,采取CT引导下咽旁间隙穿刺活检达到确诊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再程放射治疗复发鼻咽癌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1月郑州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收治的30例复发鼻咽癌患者,均给予再程放射治疗,观察所有患者的近期疗效和远期预后情况。结果近期治疗有效30例,有效率为100.0%。随访1 a发现,4例患者死亡(出现远处转移),生存率为86.7%。再程放疗过程未见患者出现严重并发症如放射性脑水肿和后鼻孔粘连。结论再程放射治疗复发鼻咽癌患者能够有效改善近远期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刘俐  刘翔宇  唐新生  舒晓镭  孙世良 《重庆医学》2007,36(22):2322-2323
目的 探讨IMRT治疗复发鼻咽癌疗效.方法 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全程IMRT治疗5例鼻咽鳞癌放疗后复发患者,鼻咽大体肿瘤靶区(GTV-T)、颈部大体肿瘤靶区(GTV-N)、剂量为50~60GY,分次剂量为2GY.中位随访时间12个月(8~28个月).结果 RTOG标准评价急性反应主要是Ⅰ~Ⅱ期黏膜炎,患者能够耐受. IMRT可以获得较好的靶区剂量分布,正常组织保护好.结论 近期疗效较好,毒性反应可以耐受,远期疗效和后期并发症还需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6.
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复发因素Cox模型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复发有关因素,为提高鼻咽癌的疗效,减少复发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鼻咽癌复发病例60例,对造成复发的可能因素进行Cox模型单因素分析,结果 年龄TN分期放射剂量及照射野与复发有关,T分期,鼻咽剂量,照射野是复主要因素,结论 对分期晚的患者应保证照射范围和放射剂量达到根治要求。  相似文献   

7.
MRI对鼻咽癌复发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鼻咽癌的治疗研究虽有进步 ,但目前鼻咽癌的 5年生存率大致仅为 35 %~ 5 0 % [1 ] 。局部肿瘤复发是鼻咽癌放疗失败的原因。因此 ,及时诊断肿瘤复发是十分重要的。笔者分析 72例鼻咽癌复发的 MRI特点 ,并探讨其诊断价值。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收集 1995年 9月~ 2 0 0 0年 6月间经病理诊断或随诊证实为鼻咽癌复发病例 72例。男性 5 6例 ,女性16例 ,年龄 38.4± 10 .6 (2 4~ 6 7岁 )。放疗结束至 MRI检查的时间为 4个月~ 18年。临床表现主要有 :头痛、回吸性血痰、鼻塞、耳鸣以及颅神经损伤症状 ,包括视力下降、复视、外展受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CT在鼻咽癌的诊断、分期和治疗设计上的价值。方法 已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的首程放疗患放疗前均照x光颅底平片和做鼻咽CT扫描。结果 130例中x光平片发现颅底骨质破坏16例,CT33例。CT扫描后鼻咽癌T分期41例T期提高。结论 CT扫描较x线更能发现鼻咽旁结构受侵情况,为鼻咽癌的治疗设计提供准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放疗后早期复发CT诊断价值及影像表现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鼻咽癌(NPC)放疗后早期复发CT影像表现。方法收集78例NPC放疗后早期复发CT检查资料。全部病例行CT平扫,其中58例平扫后再行增强扫描。结果78例患者中,有40例咽旁颈动脉鞘区出现复发,肿瘤主要在咽旁、颈动脉鞘区生长;30例颅底海绵窦复发;4例咽旁和咽隐窝复发;4例在咽壁处复发。有62例CT平扫可以确诊,另有16例需增强扫描后才能确诊为复发。结论NPC放疗后CT平扫和增强扫描对诊断NPC早期复发有重要意义,能为临床尽早治疗提供依据。但对存在于咽旁微小肿块的复发,CT扫描尚有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应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转移复发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与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05年12月-2014年1月在我院住院并接受放射治疗后颈部淋巴结转移复发的鼻咽癌患者28例,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与分析。给予所有患者实施根治性颈清扫术,再根据患者放射治疗后到手术治疗之间的间隔期、软组织是否存在侵犯、淋巴结的阳性情况以及性别、年龄等相关因素,将患者划分为2组,并对其生存率、显著性差异等进行分析。结果研究中颈淋巴转移复发的鼻咽癌患者当中,有7例死亡病例,1年生存率可达80.25%,3年生存率可达51.78%,5年生存率可达33.57%。结论针对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颈淋巴结转移复发的治疗,可选择根治性颈清扫术作为主要方式,对于软组织出现侵犯,或者是发生包膜浸润的患者,应补充放疗,以此方式提升其生存效率。  相似文献   

11.
采用两种放疗方案对NPC进行治疗,并比较其REP的发生率。REP的发生率采用新法的A组为6.4%,传统法的B组为18.7%,两组结果有显著性差异(P<0.05)。预防REP发生的主要措施为:按照“小而不漏”的原则设野,严格控制放疗总量及分割次数。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鼻咽癌(NPC)患者放疗后听觉诱发(ABR)的改变及原因.方法 56例鼻咽癌患者在放疗前、放疗中(36~40Gy)、放疗后3、6、12个月进行脑干听觉诱发(ABR)的检测.分析(ABR)改变与患者年龄、是否合并糖尿病或高血压或冠心病以及肿瘤T分期的关系.结果鼻咽癌放疗后12个月(ABR)中异常率为71.4%.放疗中(鼻咽DT36~40Gy)、放疗结束以及结束后3、6、12个月异常率分别16.0%(9/56)、28.6%(16/56)、30.4%(17/56)、44.6%(25/56)、71.4%(40/56).年龄<50岁、>50岁分别为54.2%(13/24)、84.4%(27/32),差异有显著性(χ2=5.9,P<0.05).伴有糖尿病和/或高血压、冠心病的患者ABR异常率为84.6%(22/26),显著高于无此类疾病患者60%(18/30)(χ2=4.14,P<0.05).T分期中伴咽旁间隙受侵和/或颅底侵犯T3、T4期患者,异常率为81.6%(31/38),而T1、T2期无咽旁及颅底受侵者为50%(9/18),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χ2=5.97,P<0.05).结论鼻咽癌放疗后ABR改变与患者年龄、伴随疾病以及临床分期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ZEBRA/IgG抗体检测在鼻咽癌血清学检测中的应用。方法应用ELISA法检测鼻咽癌新发病例、鼻咽癌治疗后复诊病例、EB病毒VCA/IgA抗体阳性及阴性正常人群中的ZEBRA/IgG抗体。结果鼻咽癌新发病例ZE-BRA/IgG的阳性率为92.7%,显著高于其他各组,均有极显著性差异(P均<0.01)。治疗后复诊病例,ZEBRA/IgG的阳性率为56.9%,抗体水平较治疗前明显下降。结论ZEBRA/IgG可作为诊断鼻咽癌及预后判断的较好指标。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动脉栓塞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12例经病理证实的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病人,行选择性颈内、颈外动脉造影及病变供血动脉弹簧圈栓塞。结果12例行造影及颅外供血动脉栓塞成功,9例见造影剂外溢,2例有颈内动脉供血;所有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随访时间0.5~8年,死亡4例,其中1例1月后再次大出血后死亡;11例未再出血,4例行栓赛后再次行放射治疗。结论动脉栓塞是鼻咽癌放疗后大出血的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提高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材料与方法86例局部进展期鼻咽癌,前瞻性随机分为同时放化治疗组(R+C组)和单纯放疗组(R组),进行疗效对比。两组病例放疗方法相同,放化疗组于放疗同时给5-氟脲嘧啶(5-Fu)和平阳霉素(BLM-A5)。结果放化疗组较单放组肿瘤退缩速度明显加快(P<0.0.5),两年内肿瘤局部复发率下降(P<0.01),远处转移率两组无差异(P>0.05)。放化纯组较单纯放组毒副反应发生率高(P<0.05),但经对症治疗均能顺利完成治疗,后遗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放疗同时并用5-Fu和BLM-A5化疗可提高局部进展期鼻咽癌的局部控制率。  相似文献   

16.
对7例经病理确诊的初治鼻咽癌患者采用西门子ARTISTE图像引导的自适应放疗系统进行治疗规划,患者均采用同步整合加量调强放疗( SIB-IMRT )技术(作为 IMRT组),放疗10次后对所有患者进行第2次CT断层扫描,并以此重新勾画靶区设计新的计划( ART1);第21次后进行第3次CT 断层扫描,并以此重新勾画靶区设计新的计划(ART2)。治疗结束后进行第4次CT断层扫描。分别比较3组计划的靶区和危及器官的体积变化及剂量学差异。结果显示,放疗过程中肿瘤体积和腮腺体积都明显缩小,并且两侧腮腺的外侧界向中心平均位移为4.5(1.6~9.2)mm。3种计划的肿瘤靶区剂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 IMRT相比, ART1左右侧腮腺平均剂量分别减少了0.42 Gy (1.68%)(P=0.019)和0.79 Gy (3.04%)(P =0.013), ART2相对于 ART1,左右腮腺平均剂量再次减少分别为0.86 Gy(3.50%)(P =0.001)和1.04 Gy(4.13%)(P =0.035)。  相似文献   

17.
Background With the significant improvement in the survival of patients with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NPC) undergoing radiotherapy and the growing availability of the sophisticated imaging modalities, the number of radiation encephalopathy (RE) cases relating to NPC radiotherapy is increasing. In this study, we investigated the metabolic and density changes of the compromised brain tissues during delayed RE using a positron-emission tomography-computed tomography (PET/CT) to provide clinical evidences for the diagnosis of delayed RE following radiotherapy for NPC. Methods The PET/CT manifestations and the clinical data of 53 pathologically confirmed NPC patients with delayed RE following radical radiotherapy and 15 healthy volunteers were investigated. The standardized uptake values (SUV) of the bilateral temporal lobes, the occipital lobe and the brain stem were measured respectively; and then the metabolic reduction rate of 88 temporal lobes and 13 brain stems were calculated for a statistical comparison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earliest case of delayed RE in the investigated patients occurred 1.5 years after radiotherapy. Delayed RE frequently involved the inferior temporal lobe. For patients with delayed RE confirmed by clinical symptoms and imaging findings, PET maintained a 100% coincidence rate with CT; however, in the 25 temporal lobes of the 35 delayed RE patients, PET revealed obvious hypometabolic changes whereas CT displayed normal density. The incidence of brain stem metabolic reductions was 24.5% (13/53) in the investigated patients, including 4 patients with hypometabolic changes shown by PET and negative finding shown by CT. The incidence of granuloma adjacent to the hypometabolic region in the temporal lobe was 12.5% (11/88). Conclusion Delayed RE patients exhibit significant hypometabolic changes in the inferior temporal lobe, captured by PET much earlier than by CT. PET/CT offers a valuable means for the diagnosis of delayed RE in subacute stages and granuloma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鼻咽癌病人调强放疗和常规放疗的早期急性不良反应情况。方法:45例Ⅰ~Ⅲ期鼻咽癌病人分为调强放疗组(25例)和常规放疗组(20例)。常规放疗采用面颈联合野+锁骨上野及耳前野+后颈电子线野,靶区剂量2Gy/次;调强放疗设定7~9个适形野,靶区剂量2.2Gy/次。研究调强放疗和常规面颈联合野放疗病人的皮肤反应、口干反应和口腔咽部黏膜反应。结果:所有病人放疗后鼻咽及周围病灶明显消退。调强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多为Ⅰ级,口干反应多为Ⅰ、Ⅱ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Ⅱ级。而常规放疗组的皮肤反应和口干反应多为Ⅲ级,口腔黏膜和咽部反应为Ⅲ级。适形调强放疗的轻度急性反应(Ⅰ级)要明显多于常规放疗,调强放疗组中重度急性副反应(Ⅲ、Ⅳ级)明显少于常规放疗组。结论:采用适形调强放疗技术可明显减轻鼻咽癌病人放疗的口干、口腔咽部溃疡、咽痛、吞咽困难和皮肤反应等早期放疗反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ntensity modulated radiotherapy,IMRT)和常规放射治疗(conventional radiotherapy,CRT)在鼻咽癌放疗中的剂量学特点和临床疗效。方法:收集47例行IMRT的鼻咽癌患者(IMRT组),在制定IMRT计划的同时利用放疗计划系统(treatment planning system,TPS)制定一套CRT放疗计划,利用剂量体积直方图(dose volume histogram,DVH)、95%靶区覆盖率(95% target volume dose,V95)、放射生物模型预测的正常组织并发症概率(normal tissue complication probability, NTCP)评价两种放疗计划的临床剂量学特点。为了从临床上进一步验证该差异,另外收集47例同期行CRT的鼻咽癌患者(CRT组),比较和评价其与IMRT组的临床疗效及毒副反应差异。结果:计划比较中,IMRT计划的各靶区V95均超过96%(96.83%~99.99%),尤其是亚临床病灶靶区的V95明显优于CRT计划。且IMRT计划的脑干和脊髓等正常器官受照剂量明显低于CRT计划。临床观察结果显示,IMRT组的局部和完全缓解率、3年无进展生存率以及总生存率均优于CRT组。IMRT组的3级急性放射反应亦明显少于CRT组。晚期放射反?khgr;?IMRT组未出现≥3级的口干反应,而CRT组1年后仍有21%患者有≥3级的口干反应。结论:IMRT能提高鼻咽癌靶区剂量,较CRT能有效地减少周围危险器官的受照剂量,减轻急慢性放射反应。  相似文献   

20.
杨镇洲  王阁  王东  雷新  周芊  魏娜  余娴  马俊刚  全晋 《重庆医学》2007,36(20):2057-2058
目的 探讨脱氧葡萄糖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随诊中的临床价值以及与CT、MRI的互补作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放射治疗后6~8个月、CT和MRI检查考虑鼻咽病灶复发的6例鼻咽癌患者,随后行FDG PET检查,并均作病理活检.结果 6例CT和MRI提示肿瘤复发的鼻咽癌患者,PET显示其中2例有局灶性FDG代谢明显增高,经病理活检,证实仅2例FDG摄取浓聚的病变为肿瘤复发.结论 与CT和MRI检查相比,FDG PET在鼻咽癌放射治疗后肿瘤复发的定性诊断上具有明显优势,若结合CT或MRI的影像结果分析,取得局部病变的结构与代谢改变复合信息,对后期局部复发病灶的精确适形放射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