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利用液相合成的方法成功合成了4H晶相的Au纳米线.利用高分辨透射电镜、X射线衍射、铅-欠电位沉积和电化学循环伏安技术,在去除表面吸附的油胺分子前后,分别表征4H晶相的Au纳米线的晶相、表面结构和电催化CO氧化的性能.尽管尝试了不同的方法去除4H晶相的Au纳米线表面吸附的油胺分子,例如:醋酸清、电化学氧化清洗和二乙胺取代法,但是发现,一旦表面吸附的油胺分子被去除后,4H晶相的Au纳米线的形貌都将从纳米线状转变为哑铃形的大颗粒,并且晶相也会由4H晶相转变为面心立方相.铅-欠电位沉积结果表明,在去除吸附的油胺分子前后,411晶相的Au纳米线表面的晶面组成基本相同,但经过上限电位为1.3 V的电化学清洗后,4H晶相的Au纳米线的CO氧化活性明显提高.本文比较了4H晶相的Au纳米线的CO氧化活性与文献报道的三种金单晶基础晶面的活性,并讨论了其CO氧化活性增强的可能原因.  相似文献   

2.
以菱镁矿风化石、工业氧化铝和二氧化硅微粉为原料,加入不同含量氧化镧、氧化铈添加剂,通过固相反应合成制备堇青石材料。用XRD法和SEM法表征试样中的晶相组成和显微结构,用X’Pert Plus软件计算主晶相的晶格常数、晶胞体积和试样的相对结晶度,用半定量法计算试样中各晶相含量,用Scherrer公式计算主晶相的粒径大小。研究分析了La3+,Ce4+对制备堇青石材料晶相组成、主晶相粒径大小、晶胞常数、试样相对结晶度、显微结构及烧结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氧化镧比氧化铈具有更好的助堇青石烧结性,加入氧化镧的堇青石试样具有更好的致密性;随着氧化镧、氧化铈加入量的增加,堇青石晶胞常数和晶胞体积呈现先增大后减小趋势;Ce4+更高的电场强度促进了堇青石材料更容易发生晶相转变形成莫来石。  相似文献   

3.
制备方法对钒磷氧复合氧化物晶相和比表面积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曾翎  祝巨 《分子催化》2003,17(5):367-370
采用水相、有机相及球磨法等不同方法制备了VPO催化剂,使用BET、XRD等测试手段对VPO催化剂的比表面积、晶相结构进行了表征,研究发现水相法制备时,比表面积较小,晶相较复杂,焙烧温度升高,结晶度增加,有机相和球磨法制备时,催化剂的比表面积较大,晶相几乎为(VO)2P2O7,在超临界条件下干燥,可使所有催化剂比表面积显著增大,晶相更完善。  相似文献   

4.
采用XRD和SEM方法表征不同位置辊棒的晶相结构与显微结构来探讨陶瓷辊棒在实际窑炉使用过程晶相结构和性能变化。采用物理方法表征辊棒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不同位置辊棒存在莫来石、刚玉、硅酸钙镁三种晶相。莫来石含量是按未使用的(80.8%)→预热带的(78.4%)→烧结带的(73.4%)→冷却带的(71.5%)的顺序降低;刚玉含量按17.7%→19.2%→18%→22.5%的顺序变化;而晶相硅酸钙镁含量按1.5%→2.4%→7.6%→6%的顺序变化;体积密度和使用寿命按上述顺序降低的,而气孔率和吸水率按上述顺序增加的。  相似文献   

5.
结晶聚合物晶相相容性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DSC、X-射线衍射、红外光谱及拉伸试验研究了HDPE与LLDPE、HDPE与LDPE之间的晶相相容性。结果表明,链结构相近的HDPE和LLDPE的晶相相容性好,能形成共晶,而链结构差异较大的HDPE和LDPE的晶相相容性较差,倾向于分别结晶。但有部分链段被对方的晶区夹持。不论是支化度大的LDPE锻段插入以HDPE为主的晶区,还是支化度小的HDPE锻段插入以LDPE为主的晶区,都可破坏晶区的规  相似文献   

6.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DSC)、一维(1D)广角X射线衍射(WAXD)、热台偏光显微镜(PLM-hotstage)等研究手段对含联苯液晶基元的侧链液晶聚炔单体5-{[(4′-正戊基氧-4-联苯基基)羰基]氧}-1-戊炔(A3EO5)的本体相转变和相结构进行了研究.DSC和1D-WAXD实验结果表明,A3EO5在升温和降温过程中均呈现四个相转变过程,形成双向性液晶.样品从各向同性态降温至室温过程中,首先形成近晶A相,随后进入层内排列具有准长程有序的近晶B相,继续降温将形成层内为正交排列的近晶E相,在此之后样品进入晶相.PLM结果指出样品在各向同性态降温过程中分别形成球状织构、角锥织构和同心圆弧织构.  相似文献   

7.
新型含氧亚甲基和亚胺桥键的液晶化合物的合成及介晶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报道一类新的、结构通式为MeO2CC6H4CH2OC6H4CH=NC6H4Y, Y=OCnH2n+1, Me, Cl, Br, NO2, H 的棒状液晶化合物的合成. 通过DSC和偏光显微镜对其介晶性研究发现, 除Y=H外, 这些化合物均具有介晶性. 当Y为非烷氧基时, 呈向列相液晶; 当Y为较短的烷氧基时(n=1~3), 液晶化合物具有向列相(N); Y为较长烷氧基时(n=4~16 ), 液晶化合物只有近晶B相(SB)和近晶A相(SA); SA-I相变的熵变随烷氧链原子数而奇-偶变化, 但与N-I相变的“奇-偶效应”相反.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研究含氯侧基液晶聚芳醚酮/含甲基苯侧基聚芳醚酮共混体系(结晶/非晶)环带球晶的形态演变和发展过程; 利用选择性溶剂刻蚀方法确定共混体系环带球晶的相组成和相结构, 探讨了环带球晶的形成机理.  相似文献   

9.
侧链型含异山梨醇基的手性液晶弹性体的合成与性能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手性交联剂;近晶相;弹性体;Grandjean 织构  相似文献   

10.
MB25镁合金中的准晶体与晶体相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透射电子显微术(TEM)及能谱仪微区成分分析(EDS)技术,对含有稀土元素的铸态Mg-Zn-Zr-Y系高强镁合金MB25中的稀土相鉴定发现,在铸态合金的晶界上存在准晶相,其电子衍射谱显示出5-3-2次对称的特点,为二十面体准晶相。在与准晶相连区域发现一种MgZn_2型的Laves相,其点阵常数为a=0.542nm,C=0.873nm。  相似文献   

11.
大型电站煤粉炉自身固硫灰渣的微观晶相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电站1 025 t/h煤粉炉燃用Ca/S(摩尔比)=2.02的神木煤自身固硫灰渣的晶相组成,XRD分析表明,入炉煤中无定形的非晶相质量分数高达91.2%,CaCO3晶相质量分数为2.1%。满负荷下飞灰中因高温熔融形成的玻璃态非晶相质量分数高达70.5%,煤灰自身固硫产物CaSO4质量分数为3.4%,CaCO3和CaO质量分数为6.9%,使其仍具有进一步固硫的能力。满负荷下炉底渣中钠长石质量分数高达59.2%,非晶相质量分数为25.7%,未发现CaSO4、CaCO3或CaO晶相。当锅炉负荷降低时,飞灰中非晶相质量分数相应降低,炉底渣中非晶相质量分数升高。  相似文献   

12.
聚偏氟乙烯取向膜在拉伸过程中的晶相变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赵勇  陈晔 《应用化学》1993,10(2):115-116
聚偏氟乙烯(PVF_2)的多晶型、压电和热电性引起人们关注。一般认为PVF_2有α、β、γ、δ4种晶相,另有报道存在一ε相。其中具有压电和热电性的β相最为重要。通常从PVF_2熔体只能获得α相。为了获得β相结晶,人们尝试过很多方法。本文研究拉伸过程中PVF_2结构和晶相的变化。PVF_2为Polysciences产品,MW 1.4×10~5。经熔体拉伸制成厚50nm的取向膜。仪器为H-600型透射电镜,工作电压100kV。以及Alpha Cenfauri付利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相似文献   

13.
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了4种高纯度晶相组成的LixZryOz三元化合物,研究了焙烧温度、时间、反应物的种类和初始反应物物质的量比对产物组成的影响,进一步用XRD、SEM及BET分析方法对产物的晶相结构、表面形貌及比表面积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Li2CO3与ZrO2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合成得到单斜相Li3ZrO3;以LiOH替代Li2CO3,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分别合成得到四方相Li2ZrO3和三斜/单斜相Li6Zr2O7;进一步以Zr(NO3)4·5H2O代替Zr02,可将单斜相Li6Zr2O7的制备时间由96 h缩短至24 h.SEM照片显示产物硬团聚明显,粒径分布在1~10μm间,BET分析表明样品比表面积处于1.0~9.0 m2·g-1间分布,反应过程中锂的过量以及长时间高温焙烧是引起产物粒径长大和产生硬团聚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刘爽  李勇  申文杰 《催化学报》2015,(9):1409-1418
尺寸在1–10 nm的金属纳米催化剂广泛地应用于石油化工,精细化学品合成,能源与环境保护等领域。大量研究表明,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性能与其微观结构,即尺寸、形貌和晶相等密切相关。近年来,对金属纳米粒子的尺寸和形貌效应已经有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但对晶相效应的研究则较少涉及。这主要是由于介稳晶相的金属纳米粒子在合成过程中或反应条件下极易转化为热力学稳定的晶相结构。根据金属原子密堆积形式,金属纳米粒子的晶相结构主要有立方面心(fcc)、立方体心(bcc)和六方密堆积(hcp)三种晶相;而金属合金由于d带电子存在着多种杂化方式,因而其晶相结构呈现出多样性且与单一金属有很大的不同。金属和合金纳米粒子晶相结构的调控,不仅会改变金属原子的配位环境,调控了其电子分布状态,还可影响反应物和产物的吸附、活化和脱附,进而调变催化性能。首先,我们简要总结了液相合成和固相转变调控金属纳米粒子晶相的原理和方法。纳米粒子的液相合成一般包括前驱体还原成核和晶核生长两个阶段,通过对液相合成条件的优化,尤其是表面活性剂的选择,可有效调控合成过程中的热力学和动力学因素,从而实现金属晶相的可控合成。固相转变则主要是对具有一定晶相结构的纳米粒子于一定气氛和温度条件下进行加热处理,利用金属粒子与活性气体之间(H2, CO等)的化学作用来实现晶相转变。利用上述方法,可以合成出fcc-Co、fcc-Ru、L10-AuCu等热力学介稳的金属或合金纳米粒子。在此基础之上,我们分别以Co纳米粒子(fcc和hcp晶相)催化FT合成, Fe模型催化剂(fcc和bcc晶相)活化N2和CO, Ru纳米粒子(fcc和hcp晶相)催化CO氧化和氨硼烷水解制氢, Pd纳米粒子(PdHx物种)催化加氢等为例分析了晶相对金属纳米粒子催化性能的影响;在合金催化剂方面,以Pt3Co(无序的fcc和有序的L12), AuPdCo(P3–m、Fm3–m和R3–m混合晶相)和FePt纳米粒子(fcc和fct相)催化O2电化学还原、PtRhSn (碲铂矿晶相和fcc晶相)和ZrPt3纳米粒子(hcp和fcc晶相)催化乙醇电氧化、Ag3In合金(无序的Fm3–m相和有序的Pm3–m晶相)催化对硝基苯酚加氢、PdRu纳米粒子(fcc和hcp混合晶相)催化CO氧化等为例分析了合金催化剂的晶相对催化性能的影响。上述研究进展表明,金属纳米粒子的晶相也是影响制备剂高效金属催化剂的主要因素。最后,我们结合纳米催化的发展现状,提出了金属纳米粒子的晶相调控在纳米催化和纳米材料领域可能的发展态势。第一,通过对金属纳米粒子溶液相合成机理的深入研究,有助于发展出尺寸、形貌和晶相同时可控的新合成方法。第二,金属纳米粒子在晶相转化过程中往往伴随着烧结及组分的偏析等难题。利用氧化物包覆的核壳型或蛋壳型纳米结构以及碳纳米管的空间限域效应,或许有助于解决上述难题。第三,具有亚稳晶相结构的金属纳米粒子在反应条件下极易转变为热力学稳定的结构,因此,利用原位、动态、实时的表征技术对催化剂在真实工作状态下的微观结构进行细致的分析是阐明晶相效应的前提。  相似文献   

15.
近晶A相;新型三噻吩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液晶性能  相似文献   

16.
对纳米晶钆(Gd)和镝(Dy)块体材料的磁性进行了研究.与多晶比较,通常纳米晶的磁化强度减小,居里温度TC降低,但平均粒径为10 nm的纳米晶Dy的居里温度TC反而升高到100 K,平均粒径为10 nm的纳米晶Gd中还存在明显的反铁磁相.通过RKKY交换作用的计算知道,晶面晶界处原子的交换积分会发生正负号的变化,能量最低的稳定状态对应三种有序相:铁磁相、反铁磁相和扇相,晶粒中在一定条件下出现三相共存.对于平均粒径为10 nm的纳米晶,晶面晶界处原子所占比例很大,三相叠加的结果,对于Gd,即是在相变点附近出现磁化强度尖峰;对于Dy,则是磁化强度随温度升高下降缓慢,表现为居里温度TC比多晶升高.  相似文献   

17.
用POM、DSC和WAXD研究了十一烯酸胆甾酯及含胆甾介晶基元侧链聚硅氧烷的液晶行为。单体呈现明甾相的油条及螺旋织构,单致变近晶相的扇形织构和固-固相变。均聚物显示SA相的扇形织构。  相似文献   

18.
采用XRD和SEM法确定莫来石-堇青石复相材料的晶相结构及其含量。探讨不同含量硅灰粉尘对复相材料的晶相结构与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复相材料中存在α-堇青石、β-堇青石、μ-堇青石和莫来石四种晶相。堇青石含量随着硅灰粉尘结合剂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莫来石含量随着结剂含量的增加而减少。根据结构上的分析结果,确定2#为最隹的配方,其堇青石和莫来石含量分别为66.0%和33.7%,抗折强度为27.69Mpa,1次和10次热震抗折强度保持率分别为63.36%和33.7%,体积密度为2.69 g/cm3.  相似文献   

19.
用LRS和XRD相结合方法对Zr-K和Zr-Mn-K催化剂进行了。考察共沉淀法制备的Zr-K、Zr-Mn-K催化剂焙烧温度和K2O、MnO2含量对其晶相结合的影响。在Zr-K催化剂中,ZrO2以单斜和四方混合晶型存在,在Zr-Mn-K催化剂中,当MnO2含量在17-30%时,催化剂中仅有高度分散的四方晶型晶型ZrO2它是合成甲醇、异丁醇的活性相。  相似文献   

20.
利用Gay-Berne模型, 结合分子动力学模拟方法, 研究了粒子长径比对椭球粒子液晶行为的影响, 考察了粒子长径比对向列相和近晶相的影响. 结果表明, 长径比相对较小的粒子有利于向列相的形成, 而长径比相对较大的粒子更有利于近晶相的形成. 分析了近晶相和向列相形成的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