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继风电之后,甘肃的河西走廊再成光伏发电"跑马圈地"的热土。如今,东起乌鞘岭,西至古玉门关,从武威到张掖,从嘉峪关到敦煌,在长达千余公里的河西走廊,光伏发电的新能源"版图"已见雏形。  相似文献   

2.
正一、考察背景自汉唐始,河西走廊成为中国通往中亚及西方的重要商旅通道。在这里曾留下张骞出使西域、霍去病西伐匈奴、张议潮归唐等太多的历史故事。公元670年至849年,吐蕃鼎盛时期,其势力曾一度攻占大唐长安,后占据河西走廊及安西四镇,历史有百余年。在这期间,吐蕃在河西走廊留下哪些建筑和建筑文化?2017年冬,带着这个问题,笔者走访了武威、张掖、酒泉、  相似文献   

3.
《Planning》2019,(5)
<正>为深入研究民族走廊发展中多元文化的互鉴共生和共存共荣,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过程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提供新的理论视野和认知思维。凯里学院"贵州原生态民族文化研究中心"与河西学院于2018年7月25-28日,在甘肃张掖举办以"民族走廊多元文化的碰撞、交流与共生"为主题的"第九届原生态文化高峰论坛"。来自云南、贵族、四川、甘肃、西藏、陕西、广西、广东、福建、北京、河北等十一个省、市、自治区的20余所学校近70名学者进行了交流与探讨。这次论坛热情、细致、温暖、创  相似文献   

4.
李江 《山西建筑》2014,(4):22-23
结合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特征,阐述了河西走廊堡寨建筑的分布情况,介绍了河西走廊堡寨建筑的发展历史,指出河西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移民屯垦因素都为河西走廊的堡寨建筑打上了深深的烙印。  相似文献   

5.
河西走廊地区黄土分布不连续,且原生黄土少见,对其湿陷性评价重视度、准确性不够,公路、铁路这种线性工程,建成以后往往出现路基沉陷变形等病害。为了能够快捷有效地评价河西走廊黄土湿陷性及准确把握该区黄土物理力学性质,在统计分析的基础上,给出了河西走廊黄土物理力学特性一般分布特征;依据影响因子变异性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理论,给出了河西走廊地区黄土湿陷系数与黄土物性指标之间的相关性方程。本文成果在河西走廊地区黄土湿陷性评价和工程地质勘察、设计方面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6.
河西走廊传统乡土民居承载着可供解读的特定的文化内涵和营建智慧,千百年来,当地人为应对脆弱的生态环境,形成了以生土为代表的营建智慧。文章针对河西走廊武威地区当前民居营建中出现的问题,结合传统营建智慧与新型民居设计实践,探索了河西走廊乡土民居"适宜性"改造更新方法。  相似文献   

7.
何峰 《山西建筑》2009,35(6):46-46
对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古城关隘进行了介绍,探讨了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古城关隘在历史上的重要地位,指出河西走廊蜂腰地带在军事方面有重要意义,由于特殊的地理原因自古以来扮演着防御北侵,保障东西的重要角色。  相似文献   

8.
20O2年的“119”消防活动日,正赶上党的十六大召开的日子。举国上下、各行各业都在开展热烈的庆祝活动。而“119”消防宣传教育活动也以各种各样的形式,搞得有声有色。 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的张掖市,古称甘州。酒泉市则古称肃州。甘肃之称便由此而来。 位于张掖东面的武威市,古称凉州。而位于酒泉之西的嘉峪关则是明长城西部的起点。这些地方在古代曾长期作为“边关”,战事频频,烽火不断。  相似文献   

9.
《Planning》2013,(11)
本文以河西五地市1990年~2010年统计数据为依据,形成面板数据,以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为理论依据构建计量模型,分析了河西走廊人才贡献率及其变化,并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以期为河西走廊人才资本建设和经济发展提供科学的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10.
从分析河西走廊地区的文化区位入手,探讨了区域性地域文化与乡土建筑的深层关联,进而勾勒出特定文化环境中建筑生成的有机图景。论文总结了文化区位事实与乡土建筑现象之间的密切联系,指出河西特色文化对其乡土建筑的形成、发展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影响作用,对今后广大河西走廊乡土建筑文化建设具备一定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
“河西”原本指黄河以西、玉门关以东的大片地区。但提起河西,人们总会不约而同地想到那条走廊。  相似文献   

12.
《Planning》2019,(26)
高台县地处河西走廊蜂腰地带,自古以来,因扼守着西进新疆、北入蒙古的战略要冲而被称为"河西锁钥、五郡咽喉"。目前,全县区位交通、自然生态、现代农业、生态工业、旅游产业优势明显,但也存在结构不优、项目规模小、质量不高、发展不快等难题,在新时代需要发挥新优势,积极弥补短板,建设小康家园。  相似文献   

13.
常晓舟  石培基  高微 《城市规划》2001,25(12):52-55,63
在“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 ,伴随着城市开发的热潮 ,西部绿洲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工作困难日重 ,许多名城正在重蹈一些东部历史文化名城开发失误的覆辙。以河西走廊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张掖为例 ,探讨了当地城市建设中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开发的一些思路 ,如保护城市绿洲生态基底 ,处理好“保护”与“开发”的关系 ,将旅游业的开发与城市历史文化特色的涵养结合起来 ,实施积极的名城保护投资策略等 ,最终期望能对西部绿洲名城的保护与开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4.
<正>一、立项背景自十六届三中全会以来,城乡统筹成为我国城乡规划领域的热点。经过10多年的探索和实践,业界逐渐形成了共识,我国各地区差异巨大,不存在"普适性"的城乡统筹规划方法,只有基于地方发展独特性的城乡统筹规划,才具有生命力。武威市是甘肃省地级市,具有特殊的区域背景和发展条件。第一,作为河西走廊地区的传统农业市,武威经济水平远落后于全国及西部地区整体水平,不具备一般意义上的以城带乡、以工促农的能力,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三化"破冰艰难;第二,作为河西走廊的典型生态脆弱地域单元,武威市域分布着  相似文献   

15.
河西走廊地区乡村振兴策略的推进对当地乡村民居建设提出新的要求,但现阶段的新建民居无法适应环境,造成了能源浪费.本文利用正交实验表,研究各空间元素影响能耗的变化趋势及主次顺序,结合使用需求提出各空间的优化策略与户型优化方案,为河西走廊乡村民居针对节能的更新设计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6.
河西走廊地区现存大量明清至民国时期的传统建筑,本文选取其中建筑技术及艺术成就较高的大靖财神阁为研究对象,运用类比分析的方法,探讨该区域传统建筑营造特征,探究其源流。研究发现,财神阁梁架结构接近清代北方官式做法,而檐下处理采用花板代栱的河西地方做法,结角做法又与河湟地区工艺相类,体现出河西走廊传统建筑与北方官式建筑、河湟建筑的关联。并进一步指出,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明清时期移民屯垦和贸易往来造成的人口流动有关。  相似文献   

17.
《Planning》2022,(5)
元狩二年(公元前121年)春夏,霍去病两次率精兵出击河西地区的匈奴,最终使河西走廊纳入汉朝版图。这两次战役中,霍去病运用了速战速决、寻找主力决战、迂回包抄、灵活机动、隔断羌胡等战术,充分体现了他杰出的军事才能。  相似文献   

18.
《Planning》2019,(15)
河西走廊移民区初中学生是一个庞大的群体,除了"留守学生"存在的普遍问题,还存在移民带来的新问题,他们的内心被各种压力和问题所困扰,帮助他们走出心灵的误区已刻不容缓。本文从移民区初中学生存在的问题谈起,通过班主任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方法和策略入手,帮助移民区初中生走出困境。  相似文献   

19.
古建筑测绘课程是建筑学、城市规划专业本科教学的综合实践环节,也是中国建筑史课程的主要组成部分。由于中国建筑史是以北方官式建筑为教学对象,学生对河西走廊等地域性传统建筑认知薄弱,应积极寻求合适的教学方法,拓展学生的专业视野,使其了解更多的古建筑知识。文章以天津大学建筑学院2010年武威文庙及大云寺测绘、2013年民勤圣容寺测绘为例,分析在不同条件下如何加深学生对河西走廊传统建筑的认识,完成测绘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20.
《Planning》2013,(12)
张掖自古以来就是丝路重镇、战略要地、经济走廊和东西交流的门户,生态环境优良、文化底蕴深厚,是全国有名的绿洲,西部最具发展潜力的旅游城市之一,但旅游产业长期以来发展滞后,发展特色旅游产业、加快经济转型跨越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