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白芷作为一味富合营养的中药,在我国各省均有药用以及食用的例子,是一种典型的药食同源植物.作为制作各种药品、保健品、护肤品的原料,白芷具有广阔的市场潜力.综述了白芷的分布、化学成分、药用历史、食用开发和栽培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白芷的研究和开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浅谈昆虫类中药的发展前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水福  朱从法 《中药材》1993,16(12):10-11
本文对昆虫类中药,追溯其使用历史简况,浅析当前质量概况与拓展其药用和食用开发前景。  相似文献   

3.
药用植物多花黄精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作为药典正品之一的多花黄精集药用、食用、观赏和保健于一身,日益表现出极高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益,有着巨大的开发潜力和广阔的市场前景。目前市场供需矛盾日趋尖锐,野生资源濒临枯竭。文章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查阅分析,从多花黄精的资源状况、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繁育栽培技术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总结,见微知著,以多花黄精窥探药用黄精研究现状,为黄精的深入研究与产业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综合参考。  相似文献   

4.
临床用药的需要是药物被不断发现的源动力,扩大药用部位是发现新药的重要途径。中药"一体多用性"的理论对于中药新药用部位的发现与开发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故从中药"一体多用"的普遍性、科学性、相对性等,探讨其对中药新药用部位发现及开发的启示,可以从传统非药用部位与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药理效用及临床功用等比较发现新的药用部位,也可以从非药用部位的副作用中开发新的药用资源。  相似文献   

5.
中国蝉花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综述中国蝉花的化学成分、药理作用等方面的进展。方法查阅近10年国内外有关的文献,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蝉花是一种传统的药用真菌,与名贵中药冬虫夏草的无性型同属,调节免疫功能和脂类代谢,提升机体的营养状况,有抗疲劳抗应激、解热镇痛和滋补强壮等作用。结论蝉花是一种应用前景广阔的药用资源菌,应进一步研究与开发。  相似文献   

6.
乔正 《养生大世界》2014,(10):56-57
<正>常逛菜市场的人经常会发现一些新鲜药用蔬菜的身影。板蓝根、薄荷、藿香、金银花等一些原本摆在中药铺里的中药材经过专门培植,其新鲜的嫩茎、嫩叶、花、根等也走上了餐桌。但药用蔬菜并不宜常上餐桌,食用"药用蔬菜"需要考虑其安全性,必须"对号入座"。  相似文献   

7.
蔬菜食用或药用,二者在用量、用法和形式(或剂型)等方面有所不同,故一般便有膳食与药剂之分.其实蔬菜和植物性中药,它们作为植物都有其共通之处:含有初级代谢产物和次级代谢产物.前者主要就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和脂肪等营养素,后者除维生素外则是生物活性物质.其不同点是:入药的蔬菜除主要含营养素外,同时又含生物活性物质,因而既可食用又可药用;一般植物性中药所含活性物质具有明显的药理作用或毒性,而所含营养成分较少或不具有食用价值,因而不可食用.  相似文献   

8.
女贞Ligustrum lucidum是木犀科女贞属药用植物,其果实、叶、花等部位均可作为药用。女贞不同药用部位及单体成分具有多种功效,现已开发为多种制剂,既有中药单方制剂,也有以单体成分为主的化学药。大量研究表明,女贞相关药品被广泛用于治疗消化系统、免疫系统等疾病,且临床效果较好。通过对女贞不同药用部位的化学成分、临床应用及药理作用、女贞相关上市药品的工艺与质量、临床应用及基础研究进行综述,进而探讨女贞的潜在应用价值和开发前景,为女贞的综合开发与利用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9.
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不仅是古代主要传统医学体系药物交流及海外药物输入我国的重要通路,也是连接当今草药使用最广泛、市场交易最活跃区域的关键纽带。该文聚焦外来药用资源的"中药化",提出中药新资源应满足的4个基本条件是药材基原清楚、临床使用安全、功能定位清晰和具有中药药性特征;其中,中药药性是外来药用资源"中药化"的关键科学问题,其研究策略可概括为"跨医学体系外来药用资源的药性求同解异分析""以类‘象’中药为媒介的外来药用资源辨象取类"和"复方环境下的外来药用资源‘象-性-用’定位研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近年来我国上海地区中药产业创新技术研究热点。方法采用国际专利分类法(IPC)分类号结合关键词组合检索《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数据库》,对2002-2013年所公开的上海地区中药相关专利的IPC分类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药制剂的治疗活性热点分布:中药开发的最主要活性是抗肿瘤,其后依次为治疗局部缺血或动脉粥样硬化疾病及高血糖、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活性,治疗消化道或消化系统疾病的活性,抗感染、抗病毒、抗菌、抗炎等活性。剂型研究热点分布:中药新剂型研究主要体现在传统剂型改进和新剂型开发,胶囊剂、片剂、口服液、注射剂等是研究较多的新剂型。药用来源分布:药用动植物主要来源于"被子植物亚门",药用动物较少,主要是昆虫类。结论近年来我国上海地区的中药产业创新技术研究热点主要分布在肿瘤、心脑血管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等的治疗药物上,新剂型研究热点主要在传统剂型改进和新剂型开发,"被子植物亚门"的药用植物为开发重点。  相似文献   

11.
中药素有“药食两性”,对提高机体防御能力或防治疾病发生发展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符合“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中医养生理论观念。结合我国正处于推动中医药健康发展的时代背景,开发药食同源类中药来源的功能性保健食品已成为医药和食品领域新兴研究方向。目前多数药食同源类中药均含多糖重要活性成分,其具有广泛的药理作用,已被作为中药类功能性保健食品研发的天然原料。而我国审批的保健食品功效成分以多糖、总皂苷、总黄酮等为主,完全由功效成分组成的保健食品较少,以中药多糖为功效成分的组方更少,并且部分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的药理作用机制尚未阐明,研发相关保健食品的实验或基础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故基于研发功能性保健食品角度,本文综述相关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在调节肠道菌群、抗氧化、调节血糖血脂、抗肿瘤等方面的药理作用机制,为实现药食同源类中药多糖向功能性保健新食品转化提供理论依据,充分发挥民族医药在防病治病中的独特优势。  相似文献   

12.
吴玲  郑琴  张科楠  罗俊  郭园园  吴海霞  肖帅  李文静 《中草药》2019,50(10):2505-2512
药食同源中药是我国古人通过长期实践总结的既可以药用又可以食用的物质。虽然药食同源中药的活性成分、药理作用已有大量文献报道,但有关其安全性方面的报道相对较少。中国古代本草著作,尤其是食物类本草著作记载了大量的药食同源中药,并对来源、品种、功效、禁忌、用法与用量等进行了系统的概述。通过系统地查阅和整理相关文献资料,对木部类、果部类及草部类药食同源中药的安全性或不良反应进行综述,为其食疗和保健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赵容  张萌萌  李若兰  吴纯洁 《中草药》2020,51(3):821-828
饴糖,性温、味甘,为药食同源之品,应用较广泛,具有非常重要的研究价值。但是目前饴糖仍存在名称混淆及质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和《金匮要略》等专著,对饴糖的功效、在保健食品和药品中的应用、古今制法及相关质量标准进行综述,以期为饴糖的新发展、新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活血丹属植物在陕西地区的分布和民间应用情况,为陕西地区该属植物资源保护、开发及种植栽培提供依据。方法:对《中国植物志》《秦岭植物志》及药材标准与古代典籍等文献进行综述,在陕西多个采样点进行实地调查。结果:活血丹属植物在陕西分布4个种,其中活血丹与白透骨消分布较广。活血丹属植物有较强的药用与经济价值,主要外用治疗痈疖疔疮,内服有利胆排石等功效。可做食用蔬菜、花卉和地被植物。结论:活血丹属植物药用、经济价值较高,其药理作用与应用价值前景可观。  相似文献   

15.
槟榔ArecaeSemen是我国传统医学常用的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具有杀虫、消积、行气、利水、截疟等功效。近年来,关于食用槟榔诱发口腔癌的负面报道较多,关注焦点主要集中于食用方面,忽略了药用价值。海南省是我国槟榔的主产区,以食用为主,严重制约了槟榔的使用和发展空间,不利于海南槟榔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通过梳理汉代以来中医药本草典籍中关于槟榔功效记载的历史脉络,归纳总结历代医家对其功效认识及在临床上的应用,同时整理了现阶段槟榔药用的概况及安全性的研究报道,为槟榔药用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石榴花(古丽娜)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维吾尔族药古丽娜又名石榴花,为石榴科石榴属植物石榴Punica granatum的干燥花瓣。在民间石榴花有悠久的药用历史,有极高的药用价值。石榴花能治疗腹泻、痢疾、消化性溃疡、蠕虫感染等胃肠道疾病,糖尿病等常见的代谢系统疾病和支气管炎等呼吸系统的疾病等,但目前国内外研究不多。长期以来石榴被广泛利用,而资源丰富的石榴花却未被充分利用,石榴花是具有良好深入研究价值和很大潜在开发价值的天然植物资源,其化学成分多样、药理活性显著,尤其在糖尿病治疗上有待后续更深入研究,本文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从石榴花的品种资源、药材性状、化学成分、药理作用、主要应用、质量控制和制剂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石榴花进一步研究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Some Chinese herbs have been used to prevent and treat diseases, and are also used as common food ingredients. These Chinese herbs are potential resource f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new drugs.Leek roots is a typical medicine of food and medicine continuum. It has a long history of medicinal applications and edible food in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origin, biological active components, pharmacological action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leek roots were introduced. We hope that this review will...  相似文献   

18.
目的:金莲花由于其清热解毒作用在中药及蒙药中被广泛使用。作为一种药食两用药物,金莲花已经引起了生药学家、药理学家、天然药物学家、营养学家等的广泛兴趣。其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发展较快,然而也存在一些问题,诸如有效成分的归属问题。这些问题限制了金莲花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本文结合本研究组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成果,以及近几十年有关金莲花的研究报道,对金莲花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总结,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茯苓Poria为我国第一批药食同源中药,具有利水渗湿、健脾宁心、抗肿瘤、抗炎、抗氧化等作用。药用方面茯苓自古有“十方九苓”之盛誉,食用方面茯苓民间食用历史逾千年。现已形成了包含中成药、普通食品、保健食品、化妆品、中兽药等在内的综合运用体系,在中医药大健康产业中具有较高的经济、社会价值。系统梳理了茯苓在以上各领域的应用现状,并参考相关文献加以分析与归纳,以期为茯苓产业的良性发展与传承创新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0.
高玥  许倩楠  蔡明刚  胡贤陈  田文静  陈海峰 《中草药》2021,52(17):5455-5464
海洋蕴含着丰富的生物资源,是药食同源品研究与开发的重要宝库。近年来,以虾青素及海藻多糖为代表的海洋活性成分成为健康领域的关注热点,体现了海洋来源药食同源品的独特应用潜力。以目前研究较多的几类海洋来源脂质、多糖、多肽及皂苷类药食同源品为例,分别介绍其来源、结构、生物活性、开发利用潜力等方面的研究概况,以期为海洋来源药食同源品的深入开发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