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对于确保食品安全和质量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究食品理化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内部流程管理、设备管理、人员培训与管理以及质量控制体系等,通过优化实验室内部流程、合理管理和维护设备、加强人员培训与管理以及建立完善的质量控制体系,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从而保障食品安全。  相似文献   

2.
质量监督是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的重要环节,是食品检测实验室人员能力提升的有效手段。有效的质量监督活动可确保食品检测实验室人员胜任检测工作,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客观性。因缺乏统一标准,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监督工作不同程度地存在一些问题与不足,如监督员的选择、监督对象、监督记录、监督频次、监督时机、监督评价等,影响了质量监督活动的效果。本文结合食品检测实验室实际,阐述了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监督活动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建议和措施。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发展,我国愈发关注食品安全问题,食品安全已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我国对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要求也随之逐步提高,加之食品检测过程复杂、技术专业、涉及学科广泛,必然对实验室的能力要求更加严格。本文介绍了我国食品检测机构资质认定的发展路径和适应国际要求开展实验室认可的情况,着重对最新发布的ISO/IEC 17025:2017《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通用要求》中关于结构、资源、过程和管理体系等要求的26个主要要素有关食品检测实验室部分进行了框架分析,关注其更新变化情况,以期对食品检测实验室建立并运行食品安全与质量检测管理体系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4.
<正>《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认可标准》中从多个角度限定了食品检测实验室的功能、管理要求和工作实施方式,保证食品检测实验室根据该标准落实自检工作,并依照新的管理规定提高实验室的管理和运行工作水平。本文分析了新标准实施状态下的食品检测实验室管理创新手段和方法。食品检测实验室的管理升级方式主要有两种,即管理体系的升级和管理制度的升级,各个创新方法又包含多种  相似文献   

5.
在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中,构建完善的控制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管理,是全面提高食品检测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立足于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的重要性,分析了质量控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从完善质量管控制度、实行全过程质量控制、提高检测人员综合素质等方面,论述了强化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及管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6.
<正>食品检测是食品流通领域的一道关键防线,关系到食品安全和人民健康,关乎国计民生。不同于其他工业检测,食品检测有特殊性,因此需要专门的实验室来开展检测活动,食品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直接影响食品检测的准确性、专业性和有效性,因此有必要加强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和管理。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实验室建设实验室建设要符合行业标准和检  相似文献   

7.
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是保证食品安全的重要环节。为加强食品检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本文阐述了食品检测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现状,分析了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的常用方法,提出了加强内部质量控制的建议,供食品检测实验室参考学习。  相似文献   

8.
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是食品检测的重要空间,必须要重视对检测实验室的管理与质量控制,确保食品检测的结果具有准确性、专业性和高效性。本文通过对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管理模式进行深入探究,明确当前食品微生物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与管理的现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确保食品检测实验室质量控制水平的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9.
试剂耗材的质量是食品理化实验室检测工作的基础, 直接影响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正确度, 是质量管理工作中不可忽视的环节。为了全面加强试剂耗材的质量把关, 确保食品理化实验室检测结果准确无误, 质量管理全流程可控可追溯, 本文从食品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的角度, 分析试剂耗材的采购管理、贮存管理、使用管理3个方面的质量控制的关键控制点, 其中重点讲述了正确使用计量标准型一次抽样检验程序对试剂耗材进行技术指标的检验验收, 具有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以对食品理化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试剂耗材的质量控制提供技术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0.
食品检测实验室主要是用来检测食品质量,并将检测数据提供给相关部门作为参考,进而为人们的生命健康提供安全保障,推动食品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尽管在科技更新的同时,食品检测实验室的仪器、设备也进行了更新换代,但是在管理层面还存在着很多不足,不能有效确保食品检测实验室的检测质量。在新形势下,食品检测实验室迫切需要在管理方面进行优化。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研目前北京市食品企业自检人员的学历构成、专职情况、持证上岗情况,以及食品检验所需培训的相关岗位和企业对于食品自检人员的培训需求情况。方法从相关行业企业领域展开调研,采取企业走访、问卷调查、会议交流等方式进行。结果此次共调研企业360家,发放调查问卷360份,收回有效问卷355份,收回率为98.61%。食品检验所需培训的相关岗位多集中在理化检测、微生物检测、仪器分析检测等;企业侧重于食品安全与质量控制、仪器分析、微生物学的培训以及快速检测仪、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液相色谱仪、气相色谱仪等仪器的培训。结论经过调研发现,众多企业的食品自检人员虽然具备较高的学历和良好的学习背景,但是对于目前食品检验所需的各项专业知识、相关技能、职业素质的要求还相差甚远,持证上岗率较低,对各方面的培训需求旺盛。  相似文献   

12.
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的建设, 对于检验业务的开展及满足社会多元化的需求具有积极而重要的意义。通过体系的有效运行, 可全面控制影响食品检测数据的诸多因素, 从而进一步提高实验室食品检测的质量水平, 为食品消费者提供坚强的技术保证。因此需要加强实验室质量管理, 为相关检验检测机构提供参考。本文主要从人员、仪器设备、标准物质、内部比对等内部质量控制方面和实验室间的比对, 能力验证, 测量审核等外部质量控制方面详细地解析实验室质量控制的全过程, 同时借鉴了一些实验室的实例, 并对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现实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建立健全完善的实验室质量控制管理体系, 提高实验室的检测质量, 减少并避免检验事故的发生, 使检测结果更科学、更准确、更全面、更可靠。  相似文献   

13.
随着经济的发展, 社会的进步, 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 人们对食品安全的关注度越来越高, 食品检验工作是确保食品安全的关键一环。食品检验工作的质量是整体检验工作的关键所在, 检验质量不达标准, 出具的检验报告不准确, 会造成不合格的食品流入市场, 严重危害公众的生命安全及生活质量。加强食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就对食品安全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就食品检验实验室质量管理工作中, 如何有效地进行质量控制和持续改进, 提升实验室管理水平, 增强实验室检测技术能力, 从人员、设备、设施和环境、样品管理、检验方法、质量监督、测量溯源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和讨论, 以更好促进食品检验工作的开展, 满足客户和社会不断增长的需求, 为食品监管执法提供强有力技术支撑和执法证据。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参加能力验证,提高实验室对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能力验证的检测能力。方法依据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并参照GB/T 20759-2006及农业部1077号公告-1-2008针对不同样品基质,设计合适的检测实验方案,对样品进行前处理,采用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iquid chromatography-tandem mass spectrometry,LC-MS/MS)进行检测。结果样品S18-10、H-18-05检验结果与能力验证组织单位结果一致,能力验证过程中的关键点如内标的添加、样品均质、质控样的使用及质谱检测定性定量的准确性等尤为重要。结论通过能力验证可以确保日常检测结果准确可靠,同时还可以提高实验室检测人员的技术水平,加强实验室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参加FAPAS婴儿谷物食品中金属污染物能力验证的实验结果。方法根据FAPAS组织方提供的能力验证作业指导书及常用的国标方法,对样品以及质控样品进行金属污染物成分检验检测。结果通过质控样品实验,加标回收,人员比对多种质控手段下,样品中总砷、无机砷、镉、硒、铬、铅、总汞这7种目标金属污染物均有检出具体含量,各组相对标准偏差为0.4%~10.7%。结论本次能力验证结果为满意,验证结果对提高实验人员能力水平、增强实验室竞争力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上海市区域食品药品检验所在食品检验方面的能力,制定适合于上海的食品安全检验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合理利用现有食品检验资源提供参考。方法采用问卷调查和实地调研等方式对上海市7家区域食品药品检验所(区域所)的食品检验能力、仪器设施和人员配置等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上海区域所从事食品检验能力的现状。结果多数区域所在食品检验上面临场地不足和缺乏有经验技术人员等问题,在食品检测领域的检测水平和技术能力储备明显不足,各区域所的食品检测业务在总业务量中的占比有下降趋势。结论为了能满足上海市及各区县食品安全检验的需要,还需要进一步明确区域所在食品安全检测体系中的定位,并加大对基层一线人员的技术培训,提升区域所在食品检测方面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改革开放30年食品理化检测方法的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改革开放30年食品理化检测方法的发展概况,介绍了参与国际间交流和互联网的普及对理化检验人员的影响,以及食品理化检验方法标准的更新和加强实验室管理的必要性。从样品前处理、仪器设备的角度探讨了理化检测方法的变化,分析了免疫和分子生物学技术在食品理化分析中的应用。虽然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食品理化检测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但通过我国食品检测机构不断地调整和修正发展的方向,势必会赶上或达到国际同类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8.
随着食品安全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监管认证条例对从事食品检测的实验室在考核评审中不断提出新的要求, 加上食品行政管理部门提出的检测项目数量和难度逐年增加, 要保证检测数据的准确, 实验室管理水平也需不断提升。本文根据工作实际, 从标准物质监控, 实验室内部比对, 加标回收3个方面进行阐述, 分析了实验室人员对检测质量进行自我控制的过程, 从而确保对检测数据结果的有效控制。保证分析测试的误差控制在允许的范围内, 使分析数据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内能达到要求的质量, 并对检测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的措施, 为食品检测实验室的质量控制提供借鉴指导。  相似文献   

19.
食品检验检测实验室在使用溶剂浓缩仪开展实验、检测等活动之前应对其性能指标进行确认。针对旋转蒸发类和氮吹类溶剂浓缩仪的评价验收可分为两方面内容:其一,溶剂浓缩仪的评价。包括仪器工作条件的审核,仪器外观要求,仪器功能评价,仪器的标志、包装、文件、运输、储存,相关质量保证及售后服务等内容,这部分评价方法可参考国家相关标准进行判定。其二,溶剂浓缩仪的质量验证和验收。可采用乙腈和正己烷作溶剂对上述两类溶剂浓缩仪分别进行平行性性能测试。对已有国家标准及行业标准中相关仪器的试验条件进行统计以确认仪器测试条件,通过测试浓缩时间及浓缩时间相应的置信区间,两种溶剂得出的浓缩时间的置信区间分别在0.43~3.38和0.93~5.41之间。该置信区间可作为不同样品浓缩仪平行性合格与否的依据,从而判定溶剂浓缩仪的优劣。完成实验室溶剂浓缩仪的评价验收有助于实验室质量体系的完备,提高实验室日常检测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