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逐年增多。临床工作者对该疾病缺乏统一认识,对该疾病最新诊治手段也缺乏了解。作者就该疾病诊断的新技术、新的抗结核治疗药物及治疗方案、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进展、手术方式进展,以及脊柱结核并发HIV感染/AIDS患者手术时的术中防护、最新研究方向等进行简要概述,以期在一定程度上统一认识,提高对该疾病的诊疗水平。  相似文献   

2.
脊柱结核是最常见的骨结核,实施加速康复外科(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管理模式可以缩短脊柱结核患者的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再入院率,减少医疗费用。目前,ERAS理念被越来越多的脊柱结核外科医师所接受,但还未形成统一的专家共识,严重限制了其在脊柱结核外科中的应用。因此,中国防痨协会骨结核专业分会联合《中国防痨杂志》编辑委员会,在脊柱结核疾病自身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既往ERAS模式在脊柱结核诊疗应用中的研究成果,组织专家撰写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脊柱结核外科中应用的专家共识》,以期进一步规范及指导ERAS理念在脊柱结核外科中的应用,推动脊柱结核外科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近年来发病有不断增高的趋势,由于其早期的诊断率较低,常存在误诊误治的现象,造成后期治疗的难度成倍增加,患者致残。为规范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患者的诊疗流程,让更多业界同仁了解此类疾病的治疗细节,并在治疗时有据可依,中国防痨协会骨关节结核专业分会、西部骨结核联盟、华北骨结核联盟联合组织专家共同拟定了《布鲁氏菌性脊柱炎诊断及治疗专家共识》。本共识从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特征开始论述,对其常见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及诊断标准、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方法,以及预后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的阐述与讨论。  相似文献   

4.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AIDS)患者易并发肺结核,HIV感染可以加速结核的进展,结核病也可使HIV感染发展为AIDS,两者关系十分密切。HIV/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年递增率10%,其发生结核病的概率比HIV(-)/MTB(+)者高30倍,引起全球关注。  相似文献   

5.
2017年, 中华医学会感染病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和中华医学会热带病与寄生虫学分会艾滋病学组共同制订并发布了第1版《HIV合并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诊治专家共识》。2021年, 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HIV合并结核病专业委员会组织相关专家对第1版共识进行了修订和更新。新版共识更新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的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结核病的分子诊断、耐药结核病的治疗、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启动时机与方案、结核相关免疫重建炎症综合征的诊断及处理、不良反应等方面的进展。本共识将根据最新临床研究证据定期进行更新。  相似文献   

6.
<正>HIV感染/AIDS患者增多是近几年结核病发病率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在2017年全世界大约有30万例HIV感染/AIDS患者因并发结核感染而死亡~([1])。MTB是HIV感染/AIDS患者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致病菌,但是现在公众甚至于医务工作者对HIV并发MTB双重感染导致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或者根本没有认识,因此有必要郑重提请大家提高认识,加强对HIV并发MTB双重感染的全面认知与研究。在因HIV感染/AIDS死亡的患者中,30%~40%的患者死于结核病~([2])。而在HIV并发MTB  相似文献   

7.
侵袭性真菌病是HIV/AIDS患者机会性感染和死亡的主要原因。近2年来国内外多部关于HIV/AIDS感染者侵袭性真菌病诊断与治疗的指南与共识相继发布, 真菌病原学诊断、抗原抗体检测、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均取得了新的进展。治疗方面, 国内外对于念珠菌病、隐球菌病、肺孢子菌肺炎等HIV/AIDS患者不同类型侵袭性真菌病的治疗方案求同存异, 新型抗真菌药物的研发及抗逆转录病毒疗法的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侵袭性真菌病诊疗的进步。本研究针对HIV/AIDS患者侵袭性真菌病相关的诊断及治疗进展予以综述, 以期为临床诊疗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简称“新冠病毒”,SARS-CoV-2)感染是一种新发突发传染病。我国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诊疗方案(试行第十版)》中,HIV/AIDS患者属于重型/危重型高危人群,其新冠病毒感染后的临床表现、预防、诊断、治疗等均需要临床医生高度关注,然而目前缺乏可供参考的针对HIV/AIDS患者新冠病毒感染诊疗的相关指南或共识。因此,中国性病艾滋病防治协会艾滋病诊疗质控管理专业委员会组织国内多学科(感染病科、重症医学科等)专家,基于循证医学证据,经多次讨论,总结出21条建议,为HIV/AIDS患者新冠病毒诊治策略提供理论和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9.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特别是艾滋病(AIDS)比其他因素更能促使患者感染结核分枝杆菌(MTB)[1]或引起结核病(TB)的复燃,增加社区内MTB传播的风险[2],且耐多药结核菌株极易在AIDS/HIV人群中传播而造成耐多药结核病的爆发流行[3]。HIV感染与结核可相互促进病变的进展、恶化,并迅速导致患者死亡。为了解湖北省随州市HIV/AIDS患者的结核患病的情况,2005年1—3月,我们对当地的HIV/AIDS患者进行了结核筛查,发现并治疗艾滋病合并肺结核(AIDS/TB)患者12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免疫缺陷性肺结核的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HIV感染发病率不断升高,已成为近年我国肺结核发病率再度明显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据报道AIDS患者结核病的发病率比普通人群高出200~500倍,急性发病率是HIV阴性患者的2.5倍。且约25%的HIV感染者有活动性肺结核;在HIV感染和(或)AIDS死亡患者中,至少有1/3患者是由HIV感染和与Mtb的双重感染所致。Mtb感染已是AIDS最常见的机遇性感染之一,且为首位死因,结核病与AIDS相互影响、互为结果,已成为AIDS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AIDS患者并发肺结核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治疗后的反应及预后均与非AIDS患者感染Mtb不同,常造成诊断困难和治疗失误。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病在全球的患病率呈快速增长的趋势,且随着HIV/AIDS患者的出现,由非结核分枝杆菌引起的疾病的发生率升高,同时也使人们认识到非结核分枝杆菌病的重要性。HIV/AIDS患者免疫力低下,死亡率高,更容易被NTM感染,从而加速HIV/AIDS患者死亡。因此,尽快对非结核分枝杆菌进行诊断,不仅具有流行病学的意义,而且对降低HIV/AIDS患者的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近几年关于HIV/AIDS合并NTM病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2.
HIV/AIDS合并结核病34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探讨HIV/AIDS患着并发结核病的诊断与治疗。方法选择我站胸肺科门诊及胸肺科住院部2003年2月至2004年2月记录较完整的34例HIV/AIDS并发肺结核患者进行临床观察。结论结核病是HIV/AIDS最常见的机会性感染,合并肺结核时病情较严重,表现复杂多样,合并症多,病情重,进展快,疗程长,易复发,易产生耐药性。结论结核病可加速HIV感染进展,加速AIDS发展,故应积极进行督导化疗,实施规范化管理。  相似文献   

13.
骨关节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国内外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进展层出不穷,亟待取得共识并促进其规范化进程。为此,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杂志》与《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编委会将于今年第四季度在安徽联合主办"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两刊编委会将组织著名专家教授就会议主  相似文献   

14.
2021年7月9日中国防痨协会发布《T/CHATA 015-2021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检测和预防性治疗》标准。笔者现就该标准从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筛查人群、筛查方法、诊断标准及抗结核预防性治疗等方面进行解读,旨在进一步提高临床儿科医师及结核病诊疗人员对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认识,规范儿童结核分枝杆菌潜伏感染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近10年在结核病患者与HIV/AIDS人群中对HIV抗体和活动性结核病双向筛查的数据,评价MTB/HIV双重感染患者发现模式的效果,为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提供依据。 方法 通过《中国结核病信息管理系统》收集2012—2020年结核病患者(68155例)HIV抗体检测结果及结核病诊断、治疗相关资料;通过《结核菌/艾滋病病毒双重感染防治管理工作年度报表》收集2012—2020年HIV/AIDS人群接受结核病相关检查情况。采用线性回归模型评价筛查阳性率随年度的变化趋势,并计算年度变化百分比(APC)和需筛查人数(NNS),评价筛查效果;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2012—2019年上海市长宁区、浦东新区10769例肺结核患者中HIV阳性的影响因素。 结果 2012—2020年上海市累积发现MTB/HIV双重感染患者308例,其中新确诊HIV感染者64例,占全部MTB/HIV双重感染患者的20.78%。2012—2020年间,结核病患者中HIV抗体检测阳性率由2.42%(32/1322)下降到0.50%(20/3995),总体呈下降趋势(APC=-16.64,t=-7.007,P<0.001);HIV/AIDS人群中活动性结核病确诊率由1.02%(50/4912)下降到0.21%(25/11878),同样呈下降趋势(APC=-14.27,t=-4.038,P=0.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OR(95%CI)=5.386(2.306~12.581)],年龄36~75岁[36~45、46~55、56~65、66~75岁OR(95%CI)值分别为26.243(3.230~213.244)、32.736(3.993~268.358)、20.309(2.482~166.144)、13.461(1.692~107.059)],在结核病治疗过程中死亡[OR(95%CI)=14.875(3.192~69.312)],并发肺外结核[OR(95%CI)=3.451(1.607~7.409)]是MTB/HI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上海市目前采取的 MTB/HIV双重感染患者发现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结核病患者的HIV阳性率和HIV/AIDS人群的活动性结核病确诊率均迅速下降。男性、年龄36~75岁、在治疗过程中死亡、并发肺外结核是MTB/HIV双重感染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骨关节结核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近年来有了飞速的发展,国内外新理论、新观点、新技术、新进展层出不穷,亟待取得共识并促进其规范化进程。为此,中国防痨协会《中国防痨杂志》与《结核病与肺部健康杂志》编委会将于2012年11月8-12日在安徽黄山联合主办"骨关节结核临床诊断与治疗进展及其规范化专题研讨会"。两刊编委会对本次会议高度  相似文献   

17.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感染及艾滋病(AIDS)患者易并发肺结核,HIV感染可以加速结核病的进展,结核病也可使HIV感染发展为AIDS,两者关系十分密切。HIV/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年递增率10%,其发生结核病的概率比HIV(-)/MTB(+)者高30倍[1],引起全球关注。为进一步了解我国目前住院肺结核患者感染HIV的情况,我们对我院2000年1月—2003年12月住院肺结核病人进行HIV抗体检测,发现3例肺结核患者合并HIV感染,现将其临床特点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肺结核与艾滋病(附四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结核病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发病情况及发现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对策?方法 对1995年2月~1999年2月3707例住院结核病患者常规检测HIV抗体?结果 3707例中HIV(+)4例,阳性率108‰?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295岁,占21~40岁年龄组的314‰?4例中血源性感染1例,异性间感染2例,另1例血源性?异性间感染难以确定?4例均可诊断为艾滋病(AIDS)?结论 对具有HIV感染危险因素的结核患者,特别是中青年,应常规进行HIV抗体检测,对HIV/MTB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时应特别注意药物副反应?在抗痨同时并用中西药抗AIDS治疗,结核病取得较好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通过对新住院艾滋病病毒(HIV)感染者/艾滋病(AIDS)病人(简称HIV/AIDS病人)的结核病(TB)筛查及确诊,对HIV/AIDS合并耐多药结核病例的临床分析,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云南省传染病专科医院感染一科2014年11月至2016年9月新入院HIV/AIDS病人结核病筛查及耐药结核病确诊病例临床资料及特征。结果所有701例HIV/AIDS病人中最终诊断结核病153人,包括确诊HIV/AIDS合并耐多药结核病人6例。确诊TB/HIV双重感染病人中,Xpert MTB/RIF阳性率为25.56%(23/90),TB/HIV诊断效力最优。住院HIV/AIDS病人中,结核病患病率21.83%(153/701),TB/HIV病人中,6例(3.92%)耐多药结核病患者均为男性,CD4+T淋巴细胞计数9~113个/μL;常见临床症状及实验室异常为消瘦、超过两周的发热、血沉增快。2例病人接受规范耐多药结核病治疗方案,临床显效。结论应加强应用以Xpert RIF/MTB为核心的新的结核病诊断技术,并进一步规范HIV/AIDS病人合并耐多药结核病的筛查、确诊和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 了解结核病院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结核分枝杆菌(MTB)双重感染发病情况及发现病例的临床表现?治疗对策?方法 对1995年2月~1999年2月3707例住院结核病患者常规检测HIV抗体?结果 3707例中HIV(+)4例,阳性率108‰?男3例,女1例?平均年龄295岁,占21~40岁年龄组的314‰?4例中血源性感染1例,异性间感染2例,另1例血源性?异性间感染难以确定?4例均可诊断为艾滋病(AIDS)?结论 对具有HIV感染危险因素的结核患者,特别是中青年,应常规进行HIV抗体检测,对HIV/MTB双重感染患者抗结核治疗时应特别注意药物副反应?在抗痨同时并用中西药抗AIDS治疗,结核病取得较好近期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