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 毫秒
1.
本文对力学基础教材,着重对《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教材与教学体系等方面进行了分析研究。从国内力学课程与教材建设历史概况,国内力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成绩与问题,国内力学教材使用情况,引进的国外基础力学原版教材情况,国外理论力学教材体系分析,国外材料力学教材体系分析,国外力学相关课程网络资源调研与分析,及教学技术应用与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国外教材的研究,因其所具有的综多特点与特色,为国内力学基础课程教材和课程改革提供了思路和方向。本文为之三,主要阐述国外材料力学教材及其教学体系的比较分析及结尾。  相似文献   

2.
对力学基础教材,着重在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教材与教学体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国内力学课程与教材建设历史概况、国内力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成绩与问题、国内力学教材使用情况、引进的国外基础力学原版教材情况、国外理论力学教材体系分析、国外材料力学教材体系、国外力学相关课程网络资源调研与分析,及教学技术应用与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国外教材的研究,因其所具有的综多特点与特色,可为国内力学基础课程教材和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本文为之二,主要阐述国外理论力学教材及其教学体系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3.
对力学基础教材,着重在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教材与教学体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国内力学课程与教材建设历史概况、国内力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成绩与问题、国内力学教材使用情况、引进的国外基础力学原版教材情况、国外理论力学教材体系、国外材料力学教材体系、国外力学相关课程网络资源及教学技术应用与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国外教材的研究,发现其所具有的诸多特点与特色,可为国内力学基础课程教材和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本文为之一,主要阐述国内基础力学教材基本情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4.
对力学基础教材,着重在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教材与教学体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国内力学课程与教材建设历史概况、国内力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成绩与问题、国内力学教材使用情况、引进的国外基础力学原版教材情况、国外理论力学教材体系分析、国外材料力学教材体系、国外力学相关课程网络资源调研与分析,及教学技术应用与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国外教材的研究,因其所具有的综多特点与特色,可为国内力学基础课程教材和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本文为之二,主要阐述国外理论力学教材及其教学体系的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5.
对力学基础教材,着重在理论力学与材料力学教材与教学体系等进行了分析研究。对国内力学课程与教材建设历史概况、国内力学课程教材建设的成绩与问题、国内力学教材使用情况、引进的国外基础力学原版教材情况、国外理论力学教材体系、国外材料力学教材体系、国外力学相关课程网络资源及教学技术应用与质量评价等多方面进行了阐述。最后,通过对国外教材的研究,发现其所具有的诸多特点与特色,可为国内力学基础课程教材和课程改革提供思路和方向。本文为之一,主要阐述国内基础力学教材基本情况等内容。  相似文献   

6.
黄毅 《力学与实践》2005,27(6):81-82
单辉祖教授编著的《材料力学》(Ⅰ,Ⅱ)是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于1999年10月推出的一套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出版以来受到了广大师生的关注和好评。该书经过多年教学实践的检验及认真修订,在内容和体系上渐趋成熟和完善。为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需要,高等教育出版社组织国内在多媒体教学软件及网络课程建设方面有丰富经验的力学教师,与单辉祖教授一起,在2004年7月推出的《材料力学》(Ⅰ,Ⅱ)第二版的基础上,共同打造了材料力学立体化教材体系.。  相似文献   

7.
土建工程三大力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通过分析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结构力学三大力学 课程的体系和内容, 自编了一套《土木工程力学》教材, 经教学实践验证, 较好 地解决了减少学时与保证质量的矛盾.  相似文献   

8.
李俊峰 《力学与实践》2018,40(4):422-427
扼要介绍了给清华大学钱学森班讲授8年的 理论力学课及其升级课程``动力学与控制基础'的教学实践情况,分析了新时代学生基础差异化、教学要求多样化、学生成长需求个性化对教学的挑战,对新建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教材、考核等安排做了说明。  相似文献   

9.
振动力学相关课程,是很多工科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重要课程,调研国内外主要大学相关课程设置及教材采用和推荐情况,对课程教学和教材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对国内、美国若干所主要工科院校振动力学相关课程设置的专业、学时数以及采用或参考的教材进行了调研.参照国内从早期到目前为止的大部分教材,并对照美国几本使用较广的教材,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振动力学相关教材的发展历程、编写特点.最后,对提高振动力学教材编写水平、非力学类工科专业的振动课程设置及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0.
R.C.Hibbeler编著《材料力学》(第5版)(《Mechanics of Materials》,Prenties Hall,2003)已于2004年1月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影印版.该书是一本优秀教材,其内容与我国当前高等学校工科本科材料力学课程的教学要求也相当接近,对我国的材料力学教材建设和双语教学具有极大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1.
信息动态     
振动力学相关课程,是很多工科专业本科和研究生的重要课程,调研国内外主要大学相关课程设置及教材采用和推荐情况,对课程教学和教材改革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文对国内、美国若干所主要工科院校振动力学相关课程设置的专业、学时数以及采用或参考的教材进行了调研. 参照国内从早期到目前为止的大部分教材,并对照美国几本使用较广的教材,全面总结分析了国内振动力学相关教材的发展历程、编写特点. 最后,对提高振动力学教材编写水平、非力学类工科专业的振动课程设置及教学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2.
李依伦  李敏 《力学与实践》2017,39(5):484-488
本文回顾了材料力学教材不同章节中应力与应变的名称,结合国标GB 3102.3-1993说明其与标准名称的关系;对比弹性力学的符号体系,给出材料力学符号体系的不同点以及转换方式.对于该问题的理解有助于讲授课程时规范名词定义,避免教材编写或讲授时符号定义的混乱.  相似文献   

13.
刘永 《力学与实践》1987,9(3):60-61
北京工业学院出版社出版的《非完整系统力学基础》(梅凤翔著)是一本系统的阐述分析力学的分支--非完整约束系统力学的好教材,读了这本书,受益不浅。一、是国内第一部《非完整系统力学》的教材。1788年拉格朗日发表了名著《分析力学》,从虚位移原理出发,用纯粹的数学分析方法处理力学问题,从...  相似文献   

14.
材料力学作为机械类、近机械类和土木工程类等专业主要必修课程之一,将为一系列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重要基础.在总结了当前材料力学教材编写的基本情况后,重点对教材体系、应力集中和圣维南原理、应力状态、组合变形等教材内容编写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进行了探讨,为材料力学教材的编写或改版提供了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前国内大多高校的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力学课程由力学系教师承担,后续专业课则由各工科专业学院教师承担。基础力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繁重,课程学时紧张,基础力学课程不得不采用教师全堂讲述式的大班制,讲授也并不区分学生专业。基础力学教学任务繁重、基础力学和专业课程教师分属不同学院、力学教师本身对工程专业不见得了解深入等客观因素都制约着基础力学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学生对力学概念理解不够准确、记忆不够深是基础力学学习较为普遍的问题。作者基于近十年的为工程力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授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的教学实践,结合在担任学校教学督导四年的时间里在听土木、机械等工科专业的各门专业课时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得到的教学一线信息,对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如何服务好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了思考,并对以学生专业为导向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6.
目前国内大多高校的工科专业本科生的基础力学课程由力学系教师承担,后续专业课则由各工科专业学院教师承担。基础力学教师的教学工作量繁重,课程学时紧张,基础力学课程不得不采用教师全堂讲述式的大班制,讲授也并不区分学生专业。基础力学教学任务繁重、基础力学和专业课程教师分属不同学院、力学教师本身对工程专业不见得了解深入等客观因素都制约着基础力学课程与后续专业课程的有机衔接和融合,学生对力学概念理解不够准确、记忆不够深是基础力学学习较为普遍的问题。作者基于近十年的为工程力学专业和土木工程专业本科生教授材料力学/工程力学的教学实践,结合在担任学校教学督导四年的时间里在听土木、机械等工科专业的各门专业课时与学生和教师交流得到的教学一线信息,对基础力学课程教学如何服务好人才培养的目标进行了思考,并对以学生专业为导向的基础力学课程教学进行了实践和初步探索。  相似文献   

17.
提出了弹性力学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围绕每一知识点,按照工程背景、数理基础、力学原理进行划分,在教学实施中遵循先工程,后数理,再力学的讲解顺序.工程背景可与材料力学知识点进行衔接;数理基础与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等数理课程衔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教学;最后利用力学原理构建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以弹性力学中平衡方程的讲解为例,阐述了三段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该方法对降低学生学习弹性力学中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
提出了弹性力学三段式教学方法,即围绕每一知识点,按照工程背景、数理基础、力学原理进行划分,在教学实施中遵循先工程,后数理,再力学的讲解顺序. 工程背景可与材料力学知识点进行衔接;数理基础与高等数学、解析几何等数理课程衔接,实现知识点的迁移教学;最后利用力学原理构建弹性力学的基本理论. 以弹性力学中平衡方程的讲解为例,阐述了三段式教学方法的实施过程. 该方法对降低学生学习弹性力学中的畏难情绪,提高学习信心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泊松比是材料力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力学概念与材料弹性常数之一。本文对现有材料力学课程中泊松比教学内容进行了拓展和补充,引入了负泊松比效应概念,并介绍了常见的负泊松比材料及其力学性能优势。重点基于内凹蜂窝超材料,详细介绍了实现负泊松比效应的超材料力学理论分析及其教学实践;并借鉴虚拟仿真实验概念,应用有限元数值分析方法,对超材料的负泊松比效应进行仿真分析与讨论,直观地展示了超材料的力学变形模式及其负泊松比效应。从而以此为切入点,加深学生对弯曲内力、挠度、应变和泊松比等重点知识的理解与实践运用。  相似文献   

20.
本文从教材概况、主要内容、特点、适用范围及作者等各方面,介绍三部20世纪60年代我国自主编写,并通过不断修订完善形成自身体系和风格,至今仍被我国高校所广泛采用的优秀的理论力学教材:哈尔滨工业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I,II》,郝桐生编《理论力学》和浙江大学理论力学教研室编《理论力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