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地下水降落漏斗是抽水井开采地下水必然产生的物理现象,在其不同的发展阶段与不同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结合,会产生截然不同的环境地质问题或是地质灾害.从地下水降落漏斗发生、发展及产生的地质灾害可能性分析出发,按照形成时间、开采井数量、危害程度和发展趋势对地下水降落漏斗进行了分类,旨在帮助人们加深对地下水降落漏斗本质的认识和理解,有助于对地下水资源的科学管理.  相似文献   

2.
田辉  刘强  赵海卿  张梅桂 《地下水》2012,34(6):44-45,110
齐齐哈尔市主城区由于长期过量开采承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依据多年地下水开采量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中心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于1988年枯水期,面积2.78km2,随着地下水开采量的增加,漏斗面积不断扩大,至2000年面积达102.5 km2,达到最大;随着采取相关措施,漏斗面积逐缩小,并趋于稳定。面对地下水开采引起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3.
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控制与恢复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过分担忧和强调地下水降落漏斗及其对区域地质环境的影响是不适当的.降落漏斗是地下水开采过程中产生的一种自然现象,分析和对比东北及华北地区的几个大的地下水降落漏斗可以看出,降落漏斗的产生与发展与区域水文地质条件、开采强度等因素有关.漏斗是可以控制和恢复的,只有在控制不当的情况下才会产生地质灾害.正确认识与掌握地下水降落漏斗的特点和变化规律,有助于人们合理开发地下水资源,避免不良环境地质问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5.
大庆市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市主城区长期过量开采承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依据多年地下水开采量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分析了中心城区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形成与发展趋势.研究表明,地下水降落漏斗的规模直接受开采量大小的控制,水位的变化与开采量的变化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6.
武军 《云南地质》1992,11(1):75-78,62
本文取材于云南省环境地质监测总站的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还引用了《昆明市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报告》的部分资料;本文中的钻孔编号均出自《昆明市环境水文地质调查报告》。昆明地区(市区及近郊)地下水资源较丰富,划分出18个富水块段,各类开采资源量16.2万立方米/日。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昆明地区地下水开采井和开采量不断增加。由于大量开采,地下水环境条件发生变化,在开采相对集中的地段已出现水位降落漏斗;有的  相似文献   

7.
沧州地下水降落漏斗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志悦 《地下水》2007,29(1):50-52,108
通过对沧州第Ⅲ含水组地下水降落漏斗分析,得出了沧州漏斗中心将向东南部转移、漏斗向"漏盆"发展及漏斗横向上向沧州西部、北部发展加快的趋势.同时对沧州地面沉降成因进行了浅析,阐述了地下水漏斗造成的危害,并对控制漏斗发展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
地下水资源开发模式和降落漏斗问题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赵天石  王卫东 《华北地质》2004,27(3):139-143
地下水资源不仅有巨大的资源意义而且有巨大的环境意义,理想的水资源开发模式的建立就应当同时兼顾这两个方面.过量开采地下水,不注意含水层的回灌,自然会形成降落漏斗.结合辽宁地区情况,总结出三种理想开发模式.1)首山水源模式:引水(通过河道输送的水库水)或开采地下水-灌溉稻田(第一次利用)一回渗地下补给地下水抽取地下水供工业和城市利用(第二次利用);2)龙河水源模式:在河谷地段的中上游(山区或丘陵)植树造林建设"绿色水库",涵养水源;在中游合适地段建设"地表水库",拦蓄河水;在下游或河口地段通过修建地下帷幕坝建设"地下水库",拦蓄地下水;使所谓的"三水"甚至"四水"资源得到比较充分的补给和利用.3)铁西水源模式:这种模式的成功之处是孔隙水(杨柳河冲洪积扇)和隐伏岩溶水的联合调度和联合开发,由于两种含水层的迭置且有一定的水力联系,形成了所谓的含水层耦合结构.  相似文献   

9.
曹玉志 《贵州地质》1997,14(3):279-283
贵阳西郊三桥地下水降漏斗是贵阳地区边界条件明显,开采井密集,开采量大且较稳定的典型漏斗。在漏斗内地下不开采环境动态方面已作过较深入的研究,但对漏斗范围内地下水资源开采是否会产生枯竭的问题,已引起有关专家的关注。本文对漏斗区域内地下水资源量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文章首先介绍了利用克立格插值方法建立地下水数字水位模型的原理,然后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按照地下水降落漏斗的基本定义,提出了一种自动化提取降落漏斗的算法。最后通过一个算例的实现,对比地下水等水位线,证明了根据该算法提取的结果较准确地反映了地下水降落漏斗的水文地质含义,科学、客观地表达了水位下降区的空间形态,是数字地下水建设的有益探索。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控制苏锡常地区的地面沉降,2000年开始该区实行了深层地下水的禁采。基于近10年来监测数据,对比分析了禁采前后地质环境要素的变化规律,重点剖析禁采后地下水回升条件下的土层变形特征。数据分析结果显示,禁采以来,以主采层第Ⅱ承压含水层为代表的地下水位逐步回升,自2000年至2009年,40m埋深水位降落漏斗面积由近4000km2缩小至1200km2。地面沉降的发展速率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减缓,至2008年,大于5mm/a 的沉降区面积已缩减到1200km2。研究区土层的变形特征表现出明显的差异性。苏州北部沿江地区和中部地区地面沉降出现了明显回弹,土层表现为弹性变形特征。而位于地下水位漏斗和沉降漏斗中心附近的土层表现出沉降的迟滞性,即使在禁采后水位回升的情况下土层仍表现为持续沉降或微沉。研究结果为后续区域地面沉降模型中土层沉降模型的合理选择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2.
大庆市主城区长期过量开采承压水,致使地下水水位持续下降,形成地下水降落漏斗.依据调查资料,分析了大庆市主要的环境地质问题.面对地下水降落漏斗、地面沉降、饮水型地方病、土地盐碱化、湖泡污染等环境地质问题,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3.
运用地下水流动系统理论研究水质问题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梁杏  赵凤楼 《地球科学》1991,16(1):43-50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地下水化学分类的现状,归纳了现有地下水化学分类的优、缺点,并根据水分析、水化学、水文地球化学和实践中出现的一些问题,对地下水化学分类提出一些新的认识,为提出新的地下水化学分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淮北某些矿区井筒变形、破坏严重,其主要诱发因素是下含水层水位下降而产生的附加应力。运用[2D-σ]软件进行了数值模拟认为:由于地下水位下降,地层与井筒发生相对位移而产生剪应力,其大小与水位降深和相对位移成正比;轴向应力随深度变化小,而随下含水层水位下降而增大;井壁破坏首先发生在其内缘,并逐渐向外扩展,破坏度沿深度方向增大;一含和下含同时有水位降时,轴向应力和剪应力的变化与单一含水层水位下降时相似,但轴向应力变化幅度明显增大,剪应力在上部含水层处增加。模拟计算分析结果与淮北地区井壁变形、破坏情况大体一致。  相似文献   

16.
Visual Modflow在建立长春市地下水开采预警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Visual Modflow对长春城区的地下水位、Cl^-浓度进行模拟和预报,在此基础上,应用Visual Modflow软件的系统化和可视化特点以及所拥有的强大模拟功能,建立长春城区地下水开采预警系统。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城区浅层水水位略有上升趋势,深层水漏斗中心水位呈下降趋势,个别超采漏斗出现预警水位;Cl^-浓度变化的幅度很小,水位和Cl^-浓度的幅度均在允许范围。  相似文献   

17.
新疆奇台绿洲地下水与生态景观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文章应用3S技术完成对研究区各种生态景观面积数据的统计、地下水位空间动态模拟、野外实地调查及图片库的构建。结合灰色系统模型及多项式回归法,拟合出各种地表生态景观与平均地下潜水位之间的数学模型,将地下水与地表生态景观在时间与空间上予以结合。通过模型计算得出:自1983年起奇台县平均地下潜水位不断下降,24年间共降低了13.42m。随着地下潜水位的下降,奇台县的低草、中草和高草呈下降趋势,面积分别下降了32016.84hm2,8169.04hm2和8854.89hm2,下降的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27.44 % ,7.00 % 和7.59 % ,其中低草面积下降最多,从模型预测结果看除中草外,低草、高草面积还将进一步下降。荒漠及盐碱地面积波动中上升,面积分别上升了13651.19hm2和3878.52hm2,上升的面积分别占区域总面积的11.70 % 和3.32 % ,预测结果进一步证明其面积还将增加。农田面积共增加9112.04hm2,占区域总面积的7.81 % ,但预测结果表明,2006年和2007年农田面积出现下降趋势,如果不解决地下潜水位持续下降的问题,未来农田面积将会减少。计算结果表明该区域地下水位下降使得区域生态总体趋于退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