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目的:评价白头翁汤保留灌肠与美沙拉秦栓纳肛治疗轻、中度湿热壅滞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观察。方法:77例收治患者随机分为2组,白头翁汤组32例,美沙拉嗪组30例,脱落病例15例,白头翁汤组保留灌肠治疗,美沙拉嗪组予以栓剂纳肛治疗,两疗程后,观察2组治疗效果、肠镜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结果:白头翁汤组有效率为93.8%,美沙拉嗪组为96.7%,2组对于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无明显差别(P0.05),2组治疗期间均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白头翁汤保留灌肠治疗轻、中度湿热蕴结型溃疡性结肠炎安全、有效,可作为美沙拉嗪替代药物治疗,适合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2.
将11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平均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服用美沙拉嗪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服用参苓白术散治疗。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和血浆IL-17、TNF-α及IL-23水平,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为96.36%,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1.82%(P<0.05);研究组血浆IL-17、TNF-α及IL-23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及治疗前(P均<0.05)。参苓白术散与美沙拉嗪联合治疗UC,疗效显著,可以有效降低炎性介质水平,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适于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治疗)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0.0%(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4.
观察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0例UC患者采用平行对照随机单盲法将病例分为治疗组(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及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各30例。治疗持续6周,对临床有效病例随访6个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明显优于对照组70.0%的总有效率(P<0.05);治疗后,治疗组主要临床症状评分及肠镜下黏膜疗效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6个月内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清肠凉血方保留灌肠联合口服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降低临床复发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单用美沙拉嗪及联用双歧三联活菌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疗效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及白介素-8(IL-8)的影响分析。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90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联合双歧三联活菌治疗,观察比较2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前后血清TNF-α、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变化等。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总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TNF-α、IL-6、IL-8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治疗后Fib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MPV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治疗中联合使用美沙拉嗪与双歧三联活菌的治疗效果更佳,能有效保护黏膜,抑制炎症反应,且用药安全,临床上可以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尚保敏 《临床医学》2013,33(8):48-49
目的 比较溃疡性结肠炎单一应用美沙拉嗪与同时联合应用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治疗的疗效,为今后临床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将新密市第一人民医院溃疡性结肠炎患者90 例分为单一用药组和联合用药组,每组45例,分别给予美沙拉嗪肠溶片一种药物的治疗与美沙拉嗪肠溶片联合酪酸梭菌二联活菌散联合治疗的方法.对两组的Suiherland 疾病活动指数、肠镜分级变化及治疗有效率等进行比较.结果 两组治疗后的有效率、Sutherland 疾病活动指数、病理组织学分级、肠镜分级变化、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联合用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一用美沙拉嗪肠溶片的疗效,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张惠玲  杨玉杰  赵金媛 《护理研究》2014,(10):3672-3673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治疗效果。[方法]将65例溃疡性结肠炎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采用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灌肠治疗,对照组单用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锡类散、云南白药、十六角蒙脱石保留灌肠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效果优于单用美沙拉嗪。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美沙拉嗪缓释片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及对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60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缓释片+低分子肝素,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症状评分、血清炎症因子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2周后,观察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6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1.0 g,3次/d;治疗组加用中药灌肠,每晚睡前1次;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显效19例(44.2%)、总有效率95.3%,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例(20.9%)和69.8% (P<0.05).结论 美沙拉嗪口服联合中药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优于单用美沙拉嗪,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对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与红细胞沉降率(ESR)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患者8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RP、ESR水平及临床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CRP和ESR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个月,观察组CRP和ESR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7.50%)高于对照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轻中度溃疡性结肠炎采用微生态制剂联合美沙拉嗪治疗,能降低患者CRP、ESR水平,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对溃疡性结肠炎的效果。方法受试者为62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本院的收治时间均为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1例。对照组患者单用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患者联用益生菌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腹痛程度评分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疾病活动指数以及腹痛程度评分明显更低(P<0.05);治疗后,两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IL-23、TNF-α和IL-17水平均明显降低,且观察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血清IL-23、TNF-α和IL-17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美沙拉嗪能明显改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症状,有效调节患者机体内相关炎症细胞因子的表达水平,临床能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结肠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患者随机分成2组各34例,治疗组以结肠宁汤保留灌肠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对照组以美沙拉嗪灌肠液配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口服治疗.2组均治疗4周.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7.1%,对照组为82.4%,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结肠宁汤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肠愈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溃疡性结肠炎-直肠型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湿热内蕴型UC-直肠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0例。治疗组予以肠愈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予美沙拉嗪栓0.5g纳肛。每晚1次,2个月为1个疗程。观察2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Mayo评分、抗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PANCA)的阳性率。结果:2组治疗后,Mayo评分比较,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PANCA阳性率比较,治疗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组有效率率为95%。结论:肠愈灌肠方治疗湿热内蕴型UC-直肠型优于美沙拉嗪栓,并能降低PANCA阳性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自拟真人养脏汤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效果及不良反应,并与美沙拉嗪进行疗效比较。方法:将确诊的87例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3例与对照组44例,治疗组以自拟真人养脏汤加减治疗,对照组用美沙拉嗪治疗,疗程均为6周,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复发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在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形寒肢冷、里急后重等症状以及综合疗效方面比较,治疗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3个月内治疗组复发率(27.03%)与对照组(35.48%)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自拟真人养脏汤在治疗脾肾阳虚型溃疡性结肠炎方面疗效确切且安全,与美沙拉嗪治疗比较,在改善患者腹泻、黏液脓血便、腹痛、形寒肢冷、里急后重等症状更有优势,在防止复发方面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应用口服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对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1月~2017年11月我院收治的87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根据治疗措施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3例和对照组44例。对照组给予美沙拉嗪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灌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凝血指标情况及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美沙拉嗪联合灌肠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U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UC患者10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1例,观察组给予美沙拉嗪及双歧三联活菌口服,对照组只给予美沙拉嗪口服。观察两组的疗效及治疗前后的炎性细胞因子和凝血参数等变化。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达96.07%,而对照组仅为82.35%,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TNF-α、IL-6、IL-1、IL-8均低于对照组,Fib、MPV指标值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歧三联活菌联合美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优于单纯使用美沙拉嗪,具有临床运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肝郁脾虚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的疗效。方法:纳入40例肝郁脾虚型UC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20例。对照组口服美沙拉嗪肠溶片,治疗组在美沙拉嗪肠溶片的基础上加服痛泻要方,疗程8周。治疗前后各进行1次中医症候评分、肠镜、黏膜组织学检查、炎症因子、凝血指标检测和焦虑抑郁量表评价,进行肠镜评分、黏膜组织学评价,评估临床疗效、疾病活动度及心理状态,同时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P<0.05),治疗组中医症候评分、疾病活动度、肠镜评分、黏膜组织学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治疗组CRP、凝血指标CRP、PT、FBG、D-D和焦虑、抑郁评分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不明显。结论:痛泻要方联合美沙拉嗪肠溶片可以减轻肝郁脾虚型UC患者的症状,加快黏膜修复,临床疗效确切且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药灌肠方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4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为观察对象,按照不同药物治疗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给予患者口服使用美沙拉嗪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使用中药灌肠方治疗。两组治疗周期均为2周。观察治疗后临床疗效、C-反应蛋白(CRP)、结肠炎活动指数(UCAI)、血沉(ESR)以及临床症状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7.87%,对照组为85.1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22,P<0.05);两组治疗后CRP、UCAI及ESR水平均降低,组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t分别=4.64、4.64、5.22;3.89、4.15、4.10,P均<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各指标较对照组降低更为明显(t分别=4.77、5.10、5.18,P均<0.05)。观察组腹泻、发热、腹痛、脓血便以及里急后重等症状积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t分别=4.03、5.53、5.00、4.63、4.92,P均<0.05)。结论中药灌肠方结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能降低CRP、UCAI及ESR水平,临床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20.
陈云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17):3881-3882
目的探讨美沙拉嗪对结肠炎大鼠肠黏膜完整性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结肠炎组、美沙拉嗪1组、美沙拉嗪2组,采用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法制备溃疡性结肠炎大鼠模型,观察其结肠黏膜病理改变及美沙拉嗪的治疗作用。结果三硝基苯磺酸(TNBS)/乙醇诱导大鼠结肠炎症状与人临床结肠炎病理特点类似。美沙拉嗪1组和2组能不同程度地修复结肠炎模型大鼠的结肠黏膜病理改变,且具有剂量依赖性。结论美沙拉嗪治疗结肠炎疗效确切,可改善TNBS诱导的结肠炎大鼠DAI、CMDI、TDI评分,上调结肠炎大鼠肠黏膜EGF、下调GFAP表达,促进损伤肠壁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