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官方网站   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李伟林主任中医师系浙江省名中医,从事临床工作30余年,善于运用中医药治疗肺系疾病.现将其辨治感染后咳嗽的经验总结如下. 1 证治述要 1.1 风邪稽留,伤津耗气:风邪轻扬开泄,易袭阳位,故风邪来袭,肺当先受之.风邪久居肺络,走窜或横逆其间,遇诱因则发,故咳嗽频发.风性挛急、善行数变的致病特点,与临床上感染后咳嗽表现的阵...  相似文献   

2.
润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咳嗽变异性哮喘又称过敏性咳嗽、咳嗽型哮喘、变异性哮喘、隐匿型哮喘,以持续性咳嗽或反复发作性为特征.目前西医主要采取支气管舒张剂及吸入糖皮质激素可使咳嗽缓解,但易反复.我们自拟润肺止咳方治疗本病,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祛风润肺止咳方治疗风咳(亚急性咳嗽)中医规范化治疗新方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亚急性咳嗽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00例.治疗组采用祛风润肺止咳方治疗(桑叶、杏仁、川贝、僵蚕等),对照组采用强力枇杷胶囊(3粒/次,2次/d)治疗.疗程均为10 d.结果:治疗组愈显率86%,总有效率98%,无效率2%;对照组愈显率50%,总有效率65%,无效率35%.2组总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祛风润肺止咳方治疗亚急性咳嗽临床疗效较好,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润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30例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松 《浙江中医杂志》2010,45(6):422-422
咳嗽变异性哮喘(cough variant asthma,CVA)是慢性咳嗽的主要原因之一。笔者采取润肺止咳方为主中西医结合治疗,取得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60例均系2008年7月至2009年5月我院门诊患者。西医诊断标准参照《西医内科学》。中医诊断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咳嗽及哮喘的诊断标准。所有病例均具痰热蕴肺,肺气不宣的证候特征。表现为咳嗽迁延不愈,少痰或痰粘稠难出,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润肺止咳方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肺阴虚型的疗效及作用机理。方法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咳嗽变异性哮喘和中医辨证为肺阴虚型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及对照组30例,治疗组用润肺止咳方,对照组用盐酸丙卡特罗,2组治疗时间均为2周。观察2组治疗前后的临床效果、气道反应及炎性介质变化。结果治疗组对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患者中医症状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在降低气道反应性上,治疗组与对照组经治疗后均有改善,疗效相当(P 0. 05);在降低血清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IL-6)上,2组经治疗后病情均有改善(均P 0. 05),治疗组效果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润肺止咳方在改善咳嗽变异性哮喘肺阴虚型中医临床症状、降低气道高反应性、降低气道炎症均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益气敛肺止咳方对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感染后咳嗽患者80例,给予中药益气敛肺止咳方治疗7天,观察治疗前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总有效率91.25%。结论:益气敛肺止咳方对感染后咳嗽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养阴止咳方治疗感染后咳嗽的临床疗效。方法:120例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用养阴止咳方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对照组用孟鲁司特钠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3.33%、对照组78.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个月后复发率治疗组16.7%,对照组3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养阴止咳方合孟鲁司特钠治疗感染后咳嗽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润肺止咳类中药治疗感冒后咳嗽的疗效。方法:采用润肺止咳胶囊(炙百部、荆芥、桔梗、陈皮、枇杷叶、白前、薄荷、菊花等)治疗本病34例,并设对照组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5%,对照组为73.33%,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本方法对本病有疏表宣肺,止咳化痰的功效。  相似文献   

10.
祛风润肺通络止咳方辨证治疗慢性咳嗽45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祛风润肺通络止咳方治疗慢性咳嗽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90例慢性咳嗽患者随机按就诊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两组均参照“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针对不同病因给予相应治疗。对照组采用百合固定金丸,6 g/次,3次/d。观察组采用祛风润肺通络止咳方,1剂/d,常规水煎分2次服用。两组疗程均为2周。记录日间/夜间咳嗽症状积分、记录咳痰等兼证积分、记录咳嗽消失时间及治疗后咳嗽消失率,采用莱切斯特咳嗽问卷(LCQ)评价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0.6%优于对照组的8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日间和夜间咳嗽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治疗后观察组咳嗽等兼证积分及症状总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咳嗽消失时间(7.73±1.82)d少于对照组的(9.85±1.76) d(P<0.01);观察组咳嗽消失率44.44%优于对照组的22.22%(P<0.05);治疗后观察组LCQ量表之生理状况、心理健康、社会功能3个维度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祛风润肺通络止咳方能减轻慢性咳嗽患者咳嗽等主要症状,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短时间内迅速蔓延扩散,治疗和预防刻不容缓,要充分利用中医药的优势资源,提高疫情防控的成效。根据中医药对瘟疫病的病因病机和预防理论论述,探讨内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可行性,结合中医经典医著和现代医家关于对瘟疫病预防的文献,理清内服中药预防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理论依据,建议以祛邪和扶正为总则,选用疏风清透、固表化湿、清热解毒之轻剂,可达预防之效。  相似文献   

12.
中医药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以下简称新冠肺炎)的"中国经验"要进入美国医疗系统会遇到很多障碍,包括中医药的定位、医院系统的屏障、专业执照的限制等等。海外中医界期待中国中医药临床研究的数据能够跨过循证医学的门槛,希望能用不可拒绝的诉求,以破例的方式打开西方现有医疗制度的壁垒。其实,无论海外中医界最终能以何种方式参与,这次百年不遇的抗疫大战可能成为一次发展的契机。作者特别提醒海外中医界关注大疫之后医疗需求的变化和中医针灸擅长领域的真正机遇。  相似文献   

13.
目的 基于回顾性真实世界评估参麦宁肺方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核酸检测阳性患者的治疗作用及安全性。方法 研究对象为2020年7月17日至2020年12月4日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新冠肺炎患者定点医院收治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患者,根据药物使用情况分为参麦宁肺方治疗组(参麦组)223例,连花清瘟胶囊治疗组(连花组)132例,连花清瘟胶囊+参麦宁肺方治疗组(联合组)201例。观察治疗前、治疗后第7天,第14天血清炎症因子IFN-γ、IL-4、IL-6、IL-10、IL-17、淋巴细胞、CD3+T、CD4+T、CD8+T淋巴细胞、新冠肺炎病毒特异性抗体IgM、IgG、新冠病毒核酸CT值及临床分型转重率的变化。结果 参麦组、连花组、联合组患者年龄、吸烟无差异,临床分型分别以无症状型(91.48%)、普通型(55.30%)、无症状者(65.67%)为主。炎症因子:治疗前IL-10、IL-17三组无差异,参麦组IFN-γ和IL-4最低,联合组IL-6最低,治疗第7天三组患者IFN-γ均较治疗前下降,参麦组下降最明显;IL-6在参麦组、联合组增高,连花组下降;IL-10在参麦组和联合组下降,联合组变化不明显;三组患者经治疗后IL-4、IL-17均有下降趋势。淋巴细胞和特异性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计数治疗前参麦组较连花组和联合组高,治疗后第7天、第14天三组患者淋巴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上升,参麦组上升趋势最明显;治疗前CD3+T淋巴细胞计数参麦组高于连花组和联合组,治疗第7天、第14天参麦组CD3+T、CD4+T、CD8+T细胞数均有下降趋势,而连花组、联合组CD3+T、CD4+T、CD8+T细胞均有上升趋势;治疗前新冠肺炎病毒特异性IgM、IgG抗体参麦组和联合组较连花组浓度低,治疗第7天、第14天参麦组、联合组IgM、IgG抗体浓度增长较连花组缓慢,治疗第14天,参麦组8.58(2.95, 17.75)IgG抗体浓度最低。病毒核酸检测CT值和转重率:三组患者新冠病毒OR基因CT值治疗前后均无差异,治疗第7天连花组较参麦组、联合组N基因CT值增加;共30例患者临床分型转重,连花组转重率7.58%最高,联合组6.97%居中,参麦组转重率最低2.69%。三组患者总胆红素、尿素氮、肌酐等安全性指标在治疗后7天、治疗后14天均在正常范围内。结论 参麦宁肺方治疗新冠病毒感染安全有效,可能与增强固有免疫、减缓细胞因子风暴有关,具体机制仍有待进一步基础实验的探索与验证。  相似文献   

14.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属于中医"温病"范畴。此次新型冠状病毒是"新感外袭"和"伏气内发"共同作用结果,病性以湿、热为主。孟河医派发展至今,名医名家传承众多,温病治疗经验丰富,疗效显著。湿温之邪,缠绵难愈,症情错杂,须在重视脾胃基础上,以调畅气机为重,祛湿为先,巧用透热,分清邪正盛衰,灵活用药。  相似文献   

15.
宣肺化浊加减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40例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评价使用宣肺化浊加减方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40例确诊为COVID-19且用宣肺化浊加减方治疗的患者,观察患者在用宣肺化浊方前后体温,临床症状,计算机体层摄影(CT),血常规,生化指标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40例患者中男15例,女25例,男女比例为1∶1. 7,年龄20~94岁,平均(43. 9±16. 3)岁,病程8~23 d,平均(14±4. 4)d。与用药前比较,患者咳嗽、发热、咳痰、腹泻、食欲不振和乏力等临床症状皆有好转(P0. 05);用药前患者中医证型主要为寒湿郁肺(57. 5%)和寒湿犯肺(42. 5%),舌苔主要为白腻苔(52. 9%);经宣肺化浊方辅助治疗后患者退热时间为(2. 48±2. 56)d;患者患者白细胞总数(WBC),淋巴细胞百分比(LYM%),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淋巴细胞绝对值(LYM#),C反应蛋白(CRP),红细胞沉降率(ESR),总胆红素(TBIL),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与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比值(AST/ALT)和乳酸脱氢酶(LDH)等指标较用药前基本恢复至正常范围(P0. 05);经宣肺化浊加减方辅助治疗后,咽试子病毒核酸检测3次阴性,肺部CT示感染病灶已吸收,40例患者均符合出院标准已全部治愈出院,治愈率为100%,至今未有发生核酸检测转阳者复发病例;患者用药后症状与临床指标积分为(1. 62±1. 90),较用药前积分(7. 65±4. 08)明显降低(P0. 05)。结论:宣肺化浊加减方辅助治疗新冠肺炎可以降低体温、促进肺部炎症吸收、改善发烧、咳嗽等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分析国家及各省份发布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或中医药防治方案中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治疗期的古代经典名方使用情况。方法:提取诊疗方案中适用人群、分期、证型、主症、舌脉、治法、方剂名称等内容,录入Excel表并进行相关统计分析。结果:17个省、自治区、直辖市31个方案中推荐古代经典名方共计68个,近60%来自于伤寒金匮类、温病类的古医籍,其中10个方剂入选首批经典名方目录,方案中出现数量排在前3位的方剂为麻杏石甘汤、银翘散、升降散、达原饮、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治疗期推荐的古代经典名方主要为解表剂、清热剂、祛湿剂。结论:古代经典名方在新冠肺炎治疗期被广泛认可及应用,使用于该病不同阶段时当辨明病机抓准主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证素分布、组合规律及疾病分期的证素演变规律。方法 通过检索公开发表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中医诊疗方案、论文等文献,建立数据库,采用频次频率、关联规则方法分析证素分布、证素组合规律,通过贝叶斯网络分析不同分期证素分布的条件概率。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42篇,212条记录。提取证候要素25个,其中病位证素12个,以肺、心神(脑)、脾为主;病性证素13个,以湿、热(火)、毒、气虚为主。证素组合分布以单一病性证素 + 病位证素、两病性证素 + 病位证素的组合形式为主;共得出寒、湿、肺,热(火)、气脱、心神(脑),气虚、肺、脾3组强关联组合。疾病初期病性证素以湿、寒、热(火)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卫分;进展期(中期)病性证素以毒、热(火)、湿、痰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危重期病性证素以毒、热(火)、气脱为主,病位主要在肺、心神(脑);恢复期病性证素以气虚、阴虚为主,病位证素主要在肺、脾。结论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因以湿邪为主;病位在肺,可累及脾,重症可及心神(脑),湿毒壅肺为主要病机,以“湿、毒、热、闭、虚”为主要证素特点。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本研究围绕“中医治疗新冠肺炎等疫病”进行系统的文献计量和可视化分析,探索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等疫病的发展状况、研究热点及前沿动态,为中医药治疗新冠肺炎等疫病提供研究及发展参考。方法 利用Citespace软件,本研究对从中国知网数据库(CNKI)检索到的652篇中医药治疗疫病相关文献的作者、机构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图谱绘制,对文献关键词进行聚类分析、突现分析,对作者、机构内容进行共现分析。结果 相关文献跨度从2003年1月至2020年2月,发文数量在2003年、2009年和2020年出现高峰;关键词共现得到CB > 0.1的高频关键词9个;聚类分析得到主要10个聚类,由285个节点,602条线组成,主要聚类结果包括恢复期;中西医结合;甲型H1N1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五运六气;等等;突现分析得出8个突现词,可看出中医药对于新冠肺炎等疫病的诊疗方案制定以及五运六气相关研究是当前热点。结论 目前,中医药对于新冠肺炎等疫病的研究呈现出阶段性,研究的连续性不足,同时存在地域不平衡性,作者和研究机构间的合作度均不高,中医药对于疫病的研究以临床疗效为导向,主要集中在诊疗方案的制定及病因病机的探讨,未来关于五运六气对于疫病预测以及防治的研究可能成为热点之一。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湖北省定点医院防治2019冠状病毒病(COV1D-19)2 132例临床资料分析为例,探讨COVID-19发生相关因素,为其防控提供参考.方法:采集纳入的COVID-19患者性别、年龄、流行病学、吸烟史、基础疾病、首发症状、实验室数据信息,对比分析相关因素.结果:(2 132例COVID-19病例分型以普通型为...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葛根芩连丸治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20年2月23日-3月15日湖北省中医院收治的COVID-19患者,最终共纳入118例,按治疗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60例与治疗组5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芩连丸口服,每天3次,每次1包。观察两组退热时间、核酸转阴时间、转重症率、死亡率、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症状积分、肺部CT的改变。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发热、咳嗽、乏力等主要症状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 < 0.05)。治疗组在改善咳嗽、胸闷、恶心、呕吐、大便稀溏方面更为明显(P < 0.05)。两组胃肠道症状积分和症状总积分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P < 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组舌质、舌苔的改善比对照组更加明显(P >0.05)。治疗后,对照组白细胞计数、淋巴细胞绝对值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且治疗后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治疗后两组hs-CRP明显降低(P < 0.05),两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退热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 > 0.05)。两组新型冠状病毒核酸转阴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 < 0.05)。对照组与治疗组肺部CT均较前好转,且无显著差异(P > 0.05);两组患者在出院达标方面无明显差异,且均未出现无效、死亡以及向重型危重型转化等病例。治疗过程中未见不良反应,临床应用安全性良好。结论 葛根芩连丸能积极改善COVID-19患者临床症状,对胃肠道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使用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23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6262号